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维护生物多样性,是各国政府必须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然而,我国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法律法规却存在明显的缺陷,对外来物种入侵方面的立法也相当滞后,这种现状难以适应中国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也难以符合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要求.因此,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来确立我国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法律体系将有重要意义.针对我国目前的现状,提出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立法的意见和建议,以期通过法律手段有效地防治外来物种的入侵,并促进我国对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相关立法.  相似文献   

2.
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法律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应考虑借鉴国外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立法经验,制定一部统一的《外来物种管理法》,建立专门的国家外来物种管理委员会。分别就有意引种和无意引种制定相应的不同制度:针对有意引种,建立外来物种的风险评估、名录和许可证制度以及相应的引种数据库;针对无意引种,强化和完善边境检验、检疫制度。同时,为了防范和控制外来物种入侵,应当建立早期预警、报告、公告制度和采取控制、清除与恢复等综合治理机制,并强化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需要通过刑法方式规制外来物种入侵行为。在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可以对有关外来物种入侵对人们的人身权和财产权所造成的损害的海量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得到具有信服力的数据,进而为外来物种入侵行为入刑提供有力的证据支持。大数据还可以解决外来物种入侵行为入刑所引发的法律价格,为外来物种入侵行为入刑提供正当性证明。利用大数据实现为外来物种入侵行为提供证据支持与正当性证明需要构建恰当的大数据系统和开放数据,以及注意建构保护个人隐私权安全为核心与确保数据质量的法律制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外来入侵物种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综合阐述外来入侵物种的来源、生物学特征、入侵的过程与机制及其危害,结合外来入侵物种的现状提出外来入侵物种的生物安全管理措施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综合阐述外来入侵物种的来源、生物学特征、入侵的过程与机制及其危害,结合外来入侵物种的现状提出外来入侵物种的生物安全管理措施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立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坚 《海峡科学》2007,(7):26-27,30
外来物种入侵被认为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一个全球性环境问题,它已经给我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我国应当吸收、借鉴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关于此方面的立法经验,构建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法律调控机制,保护国家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7.
邓爱华 《科技潮》2006,(9):26-30
国家有关部门公布数据显示,我国由于生物入侵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元,这还不包括由此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失。据专家初步调查,世界上100种最具危害性的外来入侵物种约有一半已入侵了中国。因此,有效防治外来入侵物种,已成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重要问题.日前,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蒋高明博士,对外来物种入侵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外来入侵物种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估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来入侵物种已对我国生态系统功能造成严重破坏.由于没有市场交易和市场价格,采用机会成本、影子价格或影子工程费用估算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分析森林、农田、草原、湿地、草坪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的基础上,根据外来入侵物种对各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造成的损害程度,分别建立了外来入侵物种对森林、农田、草原、湿地、草坪等生态系统的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模型;并在参数估计的基础上,计算了2000年外来入侵物种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外来海洋生物的入侵及其生态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提到生物入侵,很多人就会问,外来生物和外来入侵生物有何区别?外来入侵生物究竟有何危害?对此,请看看科学家是如何解释的。外来物种和外来入侵物种的区别外来生物物种是指当地历史上从来没有分布的、而是被人类直接或间接引入的生物物种。在外来生物物种当中,有一些生物物种被引入之后,由于环境适宜、没有天敌等原因,通过迅速繁殖与当地生物物种产生激烈的竞争,以至剥夺当地物种的生存空间和食物资源,最终排挤和消灭掉被竞争的当地物种,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这些极具侵略性的外来生物物种就被称之为“外来入侵物种”或“外来入侵生物”或…  相似文献   

10.
秦皇岛市外来入侵物种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实地考察、文献词研与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法,对秦皇岛市外来入侵物种的种类、来源地、入侵途径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秦皇岛市外来入侵物种共计32科67种。其中,外来入侵植物22科57种;外来入侵动物10科10种。分析了外来物种的入侵途径和入侵危害,提出了应采取的必要防范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58近见一张发行过百万的大报载文,将蟛蜞菊列入“外来入侵生物”,我认为不妥当。外来入侵生物(或称外来入侵物种)是一个有严格内涵的专业名词。最近国家环保局公布16种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中,也没有蟛蜞菊。蟛蜞菊有白花蟛蜞菊和黄花蟛蜞菊两种。白花蟛蜞菊又称墨菜(《本草纲目》)  相似文献   

12.
长春地区外来植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长春地区外来植物进行了调查,列出长春市外来种名录,确定共有外来植物46种,隶属于20科,菊科植物占30.4%.分析了长春市外来植物的来源,得出有50%的外来植物来自美洲.这些数据和结果可为外来物种的规范管理及对外来物种的生态入侵风险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外来入侵物种的危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地域辽阔,生态系统多样,一些外来物种极易入侵并且造成了严重危害.随着人们对外来入侵物种认识的提高,相应的防治措施也将不断出现.  相似文献   

14.
目前人类活动导致的生境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有着极大威胁. 生境破碎化后出现许多小种群,小种群很容易受到阿利效应的影响而加速灭绝;外来物种在其入侵过程中也存在着阿利效应,阿利效应对生物入侵的影响已引起国际生态学界的关注. 介绍了阿利效应的定义、作用方式及影响因素. 通过对相关案例的分析,得出外来物种在入侵初期会因为繁殖困难、密度低或周围环境等原因存在阿利效应;阿利效应影响物种的入侵速度、入侵策略和在入侵地区的生存. 由于阿利效应的影响,濒危物种可能因为种群大小处于临界点以下而趋于灭绝. 针对这些情况总结了阿利效应对入侵物种防治和濒危物种保护中小种群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我国外来生物入侵现状与生态安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外来生物在丰富了区域生物物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对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社会经济造成巨大危害.我国外来生物入侵现象越来越严重,入侵生物种类多,来源广泛;入侵面积大,被入侵的生态系统多;入侵范围不断扩大,潜在生态危害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6.
厦门湾自然海湾湾口从围头到镇海角.对该湾物种的研究已有140多年历史,大致分为3个阶段:达尔文时代至厦门大学建校、厦门大学建校至厦门解放、厦门解放至现在.至今,已记录5 713个物种.这些物种多数已无法考证其原产地,其中有26种(类)是近代进入厦门湾的国外外来物种.凡纳滨对虾、眼斑拟石首鱼、欧洲鳗鲡、罗非鱼等外来种已成为厦门湾的重要养殖种或品种.互花米草占据九龙江口养殖滩涂,是外来入侵种.沙饰贝也是吊养的外来入侵种,但养殖业已在变害为利.许多船底污损生物和外轮压舱水及水舱沉积物中的甲藻孢囊,是外来入侵种.对外轮压舱水和沉积物的排放,需严加监管.  相似文献   

17.
《甘肃科技纵横》2004,33(1):10-10
近年来,外来入侵物种已对我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同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首批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名单。国家林业局日前也成立了“国家林业局防止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管理办公室”。国家环保总局这次共公布了16种外来入侵物种,分  相似文献   

18.
全球环境变化与生物入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环境变化将对地球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可能使部分地区的生态系统对外来物种的抗性弱化;另一方面将激活外来物种的活性,导致外来生物的快速扩散和大规模入侵,进而排挤和"杀死"当地乡土物种,减少生物多样性,改变原有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提出了加强对入侵物种的预测、监控,以及立足于生态系统和整个社会来应对生物入侵的策略,以期为预防和控制生物入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叶青 《广东科技》2015,(5):22-24
<正>一种外来入侵生物有可能毁掉一个产业,这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棘手问题。我省对外开放程度高,随着国际贸易、旅游和交通的快速发展,外来入侵生物的危险性日益增加。同时广东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地理、生态环境满足较多外来物种生存和繁衍的条件,目前已成为我国外来生物入侵风险最高和受害最重的省份。我省还是东盟农产品的主要  相似文献   

20.
邓爱华  张乃军 《科技潮》2002,(12):10-12
外来物种入侵是当今世界最棘手的三大生态环境难题之一,外来物种入侵引起的灾害比比皆是,如何阻击外来物种入侵,已成为当前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近日也提出警告:外来物种入侵正成为威胁我国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我国几乎所有类型的生态系统中都出现了外来有害物种的危害。据统计,松材线虫、湿地松粉蚧、松突圆蚧、美国白蛾、松干蚧等森林入侵害虫严重发生与危害的面积在我国每年已达150万公顷左右。美洲斑潜蝇、马铃薯甲虫、非洲大蜗牛等农业入侵的害虫近年来每年严重发生的面积达到140万至160万公顷。入侵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华中的豚草,入侵西南地区的紫茎泽兰和飞机草,入侵广东的薇甘菊,在我国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地区作饲料引进的空心莲子草与水葫芦,沿海省区引进的大米草等的蔓延,对本地生物多样性和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威胁,已经到了难以控制的局面。这些物种疯长成灾,侵入草场、林地和荒地,很快形成单种优势群落,导致原有植物群落的衰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