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本文选用两种结构相似的含N羧酸配体:3-(4,4’-联吡啶)丙酸(BPA)和对氨基苯甲酸(p-ABA),合成得到两个过渡金属配合物:[Ni(SO4)(H2O)3(BPA)]2·2(H3O)·6(H2O)(1)和[Cd(H2O)(p-ABA)2]·2(H2O)(2)。用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配合物1中BPA配体的吡啶N原子和羧基原子都参与了配位,两个BPA同时与两个Ni(Ⅱ)离子配位,形成首尾相连的双核配合物;配合物2中p-ABA配体的两个配位基团氨基和羧基也都参与了配位,形成与配合物1相似的配合物结构单元,并进一步形成一维配位聚合链。两个配合物都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三维结构的超分子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利用四氮唑-1-乙酸(Htza)和1,10-邻菲罗啉(phen)混合配体与三氟甲基磺酸铜(Cu(CF3SO3)2)在常温条件下反应得到1个单核Cu(Ⅱ)配合物[Cu(tza)(phen)2]2·(CF3SO3)2·0.5H2O(简称配合物1).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单晶X-射线衍射和粉末X-射线衍射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是通过单核阳离子[Cu(tza)(phen)2]2+和CF3SO3-阴离子之间的静电引力,1,10-邻菲罗啉芳香环之间的π-π堆积作用,以及四氮唑杂环与晶格水之间的OH幆N弱氢键作用形成的稳定的三维超分子结构.对配合物1的电化学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利用量子化学计算对配合物1金属离子的六配位畸变八面体构型进行了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3.
采用水热方法合成了2种Ni(Ⅱ)的配合物,[Ni(Hdcpz)2(H2O)2].H2O(H2dcpz=3,5-吡唑二羧酸)(1),[Ni(dcp)(H2O)4].2H2O(H2dcp=2,5-吡啶二羧酸)(2).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IR、UV-Vis-NIR吸收光谱和表面光电压光谱(SPS)对其进行了表征.单晶结构分析表明,2种配合物均为分子型配合物,并由氢键进一步将分子网联成3D超分子.这2种配合物的表面光电压谱的测定表明,它们在300~800 nm范围内呈现出正的表面光伏响应.同时,将配合物的SPS与UV-Vis-NIR吸收光谱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SPS中响应带的数量和位置与其UV-Vis吸收光谱中的吸收峰呈现出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在水热条件下,以(PTCP=2-苯基-1,3,7,8-四氮杂环戊烷[l]-邻菲罗啉)为配体构筑了两个过渡金属配合物[Ni2(PTCP)4(SO4)(H2O)3][(SO4)(H2O)4.5](1)和[Fe(PTCP)3][(SO4)(H2O)7](2).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这两个化合物都是由PTCP、硫酸根和水簇之间通过氢键从零维低聚物扩展形成三维超分子交叉网格结构.在配合物1中,可以观察到自组装的基于八水簇的一维梯形氢键链,通过PTCP配体之间的π-π堆积相互作用使结构进一步扩展形成二维网格的非共价键合的平面.在配合物2中,形成了基于(H2O)7簇的右手螺旋氢键链,进一步通过[Fe(Phen)]2+单元形成了三维超分子结构.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将合适的配体、金属盐以及硫酸根等无机阴离子引入到配合物中来捕获溶剂水,能够产生强有力的非共价键体系.  相似文献   

5.
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2例铜(Ⅱ)的配合物[Cu(phen)2Cl]NO3·3H2O(1)和[Cu(bipy)(H2O)2SO4]n(2)(phen=1,10-邻菲罗啉,bipy=2,2′-联吡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表征,并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法测定其结构.配合物1和2都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其中配合物1是单核小分子结构,Cu(Ⅱ)离子具有变形四方锥的配位环境,分别与2个邻菲罗啉配体上的4个氮原子和1个氯离子配位,离散的小分子通过π…π堆积作用形成平行于bc平面的2D层状结构,进一步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配合物2是一维无限链结构,Cu(Ⅱ)离子具有扭曲八面体配位环境,分别与2个联吡啶氮原子、2个水分子氧原子和2个SO2-4氧原子配位,SO2-4桥连相邻的Cu(Ⅱ)离子形成1D链结构,通过分子间氢键作用形成独特的双链结构,由于双链两侧的bipy分子之间的π…π堆积作用,形成平行于bc平面的2D超分子结构.此外研究了2例配合物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稀土铕、苯甲酸(C7H6O2)和1,2-二(4-吡啶基)乙烯(C12H10N2)的固态新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和化学分析的方法,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Eu(C7H5O2)(3C12H10N2)(H2O)3;用红外光谱和荧光谱等技术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在室温受激发射红色荧光;用TG-DTG法研究了它的热分解行为;用"非模型等转化率法"研究了热分解脱水过程的动力学,获得其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数值范围、最可机理函数和模型函数.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热方法合成了2个Mn(Ⅱ)配合物[Mn(pzdc)( H2O)2]n(1)(H2pzdc=3,5-吡唑二羧酸),[Mn(phen)(pdc)(H2O)2] · H2O(2)(H2pdc=2,5-吡啶二羧酸),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确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在晶体中,中心金属Mn(Ⅱ)离子为6配位,是以3,5-吡唑二羧酸为桥连接起来的具有1D无限结构的配位聚合物;配合物2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在晶体中,中心金属Mn(Ⅱ)离子为6配位,是单核结构,氢键将其连接成具有2D结构的配位超分子.在室温下对配合物的IR和UV-Vis-NIR吸收光谱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指认.而且利用表面光电压光谱研究了配合物的表面光伏性能.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2在300~500 nm范围内呈现出正的光伏响应.并且随着Mn(Ⅱ)离子配位环境不同,光伏响应带数目和强度也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稀土高氯酸钬与咪唑、DL-α-丙氨酸的配合物晶体。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元素分析和化学分析测定后确定其组成为[Ho(C3H7NO2)2(C3H4N2)(H2O)](ClO4)3.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配合物的热稳定性进行了测定,发现配合物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高氯酸钕与咪唑、DL-α-丙氨酸的配合物晶体.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元素分析和化学分析确定其组成为[Nd(C3H7NO2)2(C3H4N2)(H2O)](Cl4)3.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配合物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发现配合物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稀土高氯酸铽与咪唑、DL-α-丙氨酸的配合物晶体.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元素分析和化学分析测定后确定其组成为[Tb(C3H7NO2)2(C3H4N2)(H2O)](ClO4)3.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配合物的热稳定性进行了测定,发现配合物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热合成法得到了新颖结构的配位聚合物{[Mn(C8H4O4)(phen)(H2O)2]·H2O}n.对配合物进行了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结构分析表明,晶体中存在着大量的氢键将配合物连成了1D双链结构. 对配合物的UV-VIS-NIR,IR及荧光光谱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指认.同时测定了配合物的表面光电压光谱(SPS)和场诱导表面光电压光谱(FISPS).配合物的SPS在300~600 nm范围内呈现出正的光伏响应带,FISPS表明配合物呈现出一定的P-型半导体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以1,10-菲哕啉-5,6-二酮为配体与(NH4)2Fe(SO4)2·6H2O在水溶液中制备了一种墨绿色粉末状配合物,采用化学分析方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热重分析和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标题配合物进行了溶解性和结构研究.结果表明,1,10-菲哕啉-5,6-二酮与(NH4)2Fe(SO4)2·6H2O容易发生配位反应,形成的配合物难溶于水、四氢呋喃和乙醇,并初步推测出其组成为Fe(C12N2 O2H6)2SO4·H2O.  相似文献   

13.
AgCF3SO3与1,4-二咪唑基-二甲苯(bix)在双膦配体dppm或dppe参与下通过自组装得到结构迥然不同的两个配合物:零维金属大环配合物[Ag4(bix)2(dppm)4(CF3SO3)2](1)·2CF3SO3·2DMF·2H2O及具有二维(4,4)格子的聚合物[Ag(bix)(dppe)]n(2)·nCF3SO3·nDMF·nCH3OH,表明双膦配体的链上亚甲基的数目对配合物的结构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采用微波法合成配合物{[Co2(C2O4)(C6H2(COO)4(H2O)]4.4H2O.(NH2CH2COOH)}n,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表征、紫外、可见光谱表征和X-Ray单晶衍射测定;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Cc,根据晶体学参数可确定该配合物为压扁的八面体构型。  相似文献   

15.
采用恒温加热方法合成了1个Mn(Ⅳ)配合物,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该配合物的结构:分子式{[Mn(Hina)(Hdmg)(dmg)Cl].(H2O)0.5}(Hina,异烟酸;H2dmg,丁二酮肟).通过红外光谱(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及表面光电压光谱(SPS)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光物理性质表征.结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是一个中性分子型配合物,配合物分子由2个晶体学独立的Mn(Ⅳ)亚单元[Mn(Hina)(Hdmg)(dmg)Cl]和2个处于特殊位置的结晶水分子组成的.每1个Mn(Ⅳ)离子均为6配位(N5Cl配位模式).晶体中存在着丰富的分子间氢键,从而将配合物分子网连成了具有3D无限结构的配位超分子.采用表面光电压光谱(SPS)技术研究了配合物的表面光伏性能.同时对该配合物的UV-Vis和IR光谱进行了分析指认.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两个三氮唑Ag(Ⅰ)配合物:{[Ag(L1)](CF3SO3)(H2o)}2(1)和{[Ag(L2)](CF3SO3)}∞(2),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配合物1为双核结构,2为-维链状结构,并且2进一步通过O…Ag…O弱配位作用连接形成二维网状结构.在室温条件下,对两个配合物的固体荧光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在乙醇溶剂中,通过Mn(Ⅱ)盐与N,N,N-三(2-甲基苯并咪唑)胺(NTB)反应合成了[Mn(NTB)(Im)]Cl2、[Mn2(NTB)2(H2NCONH2)]Cl4*3H2O、[Mn(NTB)(NO3)](NO3)*3H2O和[Mn(NTB)(HO-phen-OH)]Cl2 4种新配合物,并运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配合物对H2O2岐化反应的催化活性,以及对过氧化氢模拟酶[Fe(NTB)Cl2]Cl*3H2O对H2O2岐化反应活性的影响.实验表明,所合成的锰配合物具有明显的活性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八齿配体1,1,4,7,7-五(2'-苯并咪唑甲基)-二乙基三胺(DTPB)及其双核钴配合物[Co2(DTPB)(NO3)2](NO3)2·2H2O,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紫外一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和循环伏安对其进行了表征,并且测试了配合物催化邻苯二酚的活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水热方法合成了3个Cu(Ⅱ)配合物:[Cu2(tol)4(C2H5OH)2](1),[Cu(pzc)2]·4H2O(2),[Cu(bpdc)(Imh)2(H2O)]·2H2O(3)(Htol=对甲基苯甲酸,H2pzc=吡嗪-2-甲酸,H2bpdc=2,2′-联吡啶-4,4′-二甲酸,Imh=咪唑).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电子吸收光谱、FT-IR光谱和表面光电压光谱(SPS),进行了表征和物性测定.结构分析表明,3个配合物的中心Cu(Ⅱ)离子呈现不同的配位微环境(依次为五、四和五配位);晶体中分子间氢键将结构单元分别连接成了具有1D、3D和2D结构的配位超分子.SPS测定结果表明:3个配合物在可见光诱导下均呈现出明显的表面光电子行为.并且,中心金属离子周围配位微环境的变化对这种光电子行为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以ZnF2和吡啶-2,4-二甲酸为原料,运用水热法在120oC下反应两天,合成了一个配合物超分子[Zn(pydc)(Hpydc)(H2O)2]·Him·H2O (1, H2pydc=吡啶-2,4-二甲酸,im=咪唑).并对配合物进行了X射线单晶衍射、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热稳定性分析以及室温固态荧光光谱等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7.3791(6) ?, b=10.6071(8) ?, c=13.2907(10) ?, α=81.3620(10)°, β=77.4610(10)°, γ=79.5930(10)°; V=992.06(13) ?3,Z=2.室温固态荧光结果显示,配合物呈现蓝色荧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