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侯晨曦 《太原科技》2007,(11):37-38
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了PA6与蒙脱土插层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采用锥形量热仪、拉伸测试仪等仪器测试研究了蒙脱土在复合材料中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PA6与蒙脱土插层复合材料具有较低的热释放速率和质量损失。  相似文献   

2.
通过溶液的方法实现了环氧丙烯酸酯和蒙脱土的插层,并在紫外光作用下利用光固化反应制备了环氧丙烯酸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衍射对材料样品进行了插层表征,对有机蒙脱土的流变性进行了测试,对样品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冲击强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有机化的蒙脱土具有一定的触变性;插层后有机蒙脱土的片层被撑开剥离;少量的有机化蒙脱土的加入可较大提高材料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采用插层聚合方法制备了线性酚醛树脂/有机改性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的搅拌时间和配比对有机改性蒙脱土分散效果的影响,并用X射线小角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得其微观结构。热重分析(TG)测试表明,其构成的纳米复合材料比纯线性酚醛树脂具有更好的耐热性能。  相似文献   

4.
混炼插层法制备天然橡胶/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有机改性蒙脱土和新型补强性促进剂,通过混炼插层法制备了天然橡胶/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表征了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态,用表观交联密度测定和红外光谱研究了蒙脱土与橡胶的相互作用,同时用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混炼和硫化过程中天然橡胶分子链对蒙脱土的插层过程.结果表明,蒙脱土在橡胶基体中以纳米级厚度片层分散;补强性促进剂能加强蒙脱土与橡胶间的结合;天然橡胶分子链在混炼过程中便开始对蒙脱土进行插层,并主要在焦烧时间前的硫化诱导期内完成大部分插层过程,硫化开始后蒙脱土的纳米级分散进一步完善,直至硫化完成.添加2%~10%有机蒙脱土的天然橡胶/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优于40%N770炭黑补强的硫化胶.  相似文献   

5.
以γ-聚谷氨酸(γ-PGA)和蒙脱土(MMT)为原料,采用溶液插层法制备γ-PGA/MMT复合材料.研究了γ-PGA分子量、插层时间和插层温度对插层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γ-PGA在MMT中的形态.实验结果显示,不同分子量的γ-PGA,均能对MMT实现插层;MMT的层间距随着插层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在8 h后达到最大,随后略有下降;MMT的层间距随着插层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在60℃时达到最大值,温度继续升高则有所下降;γ-PGA分子在MMT的片层间为α-螺旋构象,且呈单分子层排列.  相似文献   

6.
插层-分解法制备联二脲/蒙脱土新型复合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甲亚砜/水为复合分散剂,通过偶氮二甲酰胺的插层 分解过程,制备出亚肼基二甲酰胺(俗称联二脲)插层蒙脱土新型复合材料。采用XRD、NMR、TG DTA、IR等手段对新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偶氮二甲酰胺进入了蒙脱土层板间,经分解后以联二脲形式存在;蒙脱土层板间距由1.25nm增大至1.95nm;新型复合发泡剂中有机物的质量分数约为16.4%。考察了温度、酸碱性以及复合分散剂中水含量等制备条件对插层效果的影响。当温度为60?℃、pH=9且复合分散剂中水含量为10%时,产物的层间距最大,层间有机物的量最多。  相似文献   

7.
用烷基铵盐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对钠基蒙脱土进行有机化处理,采用二次插层法制备有机蒙脱土.X射线衍射(XRD)表明有机阳离子同钠离子发生离子交换作用,导致层间距扩大.采用本体聚合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蒙脱土(MMT)纳米复合材料,测试了光学性能、力学性能、热稳定性.通过721分光光度计I、R、AFM、XRD、DMTA等手段研究了结构与性能,并与纯PMMA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PMMA可以插层于蒙脱土片层之中,得到共混物的透光率与纯PMMA相当,玻璃化温度比纯PMMA提高了约十几度.  相似文献   

8.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和蒙脱土为原料,采用单体插层开环聚合方法,制备了硅橡胶/蒙脱土复合材料。研究了阳离子开环聚合中引发剂选择,讨论了引发剂、填料、反应条件对聚合反应以及聚合产物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蒙脱土对阴离子开环聚合有阴聚作用,酸性白土是阳离子开环聚合较为理想的引发剂,填料含量以及反应条件对聚合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原位插层聚合制备硅树脂/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做有机化处理剂,通过原位插层聚合法制备了甲基苯基硅树脂/有机蒙脱土(OMMT)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手段研究了复合材料内部结构,同时测试了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耐高温性能及气液阻隔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硅树脂的分子链插层进入了OMMT层间,完全破坏其重复片层结构,形成剥离型纳米复合材料;OMMT质量分数为8%时,复合材料在750℃下仅失重25%,且具有较好的气液阻隔性能;OMMT质量分数为6%时,复合材料拉伸强度为6.264 MPa,是纯硅树脂的5倍;OM-MT质量分数为4%时,压缩强度11.503 MPa,是纯硅树脂的4倍.  相似文献   

10.
光聚合和热聚合蒙脱土插层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光引发聚合和热引发聚合研究了单体(MMA)和蒙脱土(Mot)插层复合材料(PMMA/Mot)的制备.用X衍射技术对两种产物内蒙脱土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蒙脱土经改性后能很好地使聚合单体插入蒙脱土层内并在光或热的作用下发生原位聚合反应生成复合材料.利用DSC、SEM研究了产物的结构和形态,并对两种聚合方法制备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特点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1.
针对烷基胺作为插层抑制剂抑制黏土矿物水化膨胀缺少定量评价方法的问题,开展了烷基胺(己二胺和支化聚乙烯亚胺)插层蒙脱土的阳离子交换容量研究,研究中采用了红外光谱法表征了烷基胺-蒙脱土复合物,采用了不同阳离子交换容量法测量了烷基胺插层蒙脱土复合物的CEC值,并且通过光电子能谱法进行了定性验证。研究发现,氯化铵-乙酸铵法不仅能准确测量蒙脱土的CEC值,也能准确测量烷基胺-蒙脱土复合物的CEC值。支化聚乙烯亚胺比己二胺能置换更多的交换阳离子,暗示了伯胺基团数量越多,抑制性能越好。因此氯化铵-乙酸铵法可以定量测定烷基胺插层蒙脱土复合物的CEC值,为评价页岩插层剂的抑制性能提供一个准确的定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不同缓冲体系的牛血清白蛋白插层蒙脱石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离子交换的原理,研究等电点两侧的不同pH值、不同缓冲体系对牛血清白蛋白插层蒙脱石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pH值对蒙脱石插层影响显著.在采用低于蛋白质等电点的pH值且利用乙酸-乙酸钠作为缓冲体系时,蛋白质的插层容易造成蒙脱石层间的剥离.等电点两侧的pH值不同,会造成蛋白质插入量的显著差异.热重分析表明,蛋白质/蒙脱石复合物的热稳定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岩体中无限区域软弱夹层的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平面四结点映射夹层无限元模型及相应算式,在半无限区域的岩土工程中,用此单元与夹层有限单元耦合系统模拟无限区域的软弱夹层,节省了大量的数据准备工作量和机时,了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4.
利用电多极矩的理论,从经典角度出发,推导出非极性分子互作用能的表达式,作为固体物理教材的内容的一个补充。  相似文献   

15.
以50%肼为插层剂,高岭土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插层法,成功地将肼分子插入到高岭土结构层间,制得高岭土/肼插层复合材料.采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等对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利用超声辅助制备高岭土,肼插层复合材料不仅可以大大缩短插层反应时间.插层后的高岭土粒径变小,层间距变大.  相似文献   

16.
小分子与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会影响蛋白质构象变化,研究小分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机理,对阐明小分子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等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近年来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和圆二色光谱法等技术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这些方法的特点和应用,展望了外源性小分子与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运用恒流充放和循环伏安的方法,对Zn在石墨电极中的嵌入和脱嵌性能进行了初步的研究,郑重讨论了嵌入量的大小、循环性能和可逆性,并从石墨晶体结构角度对嵌入量和可逆性的影响因素作了定性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夏历是严格按照太阳、月亮的视位置逐年推算编排的置闰极为复杂的历法.在望远镜发明之前,中国古人对历法推算所必须的许多天文基本数据的观测精度在当时是世界领先的;在牛顿-莱布兹发明微积分之前,中国古人对历法推算的数学手段及其运算技巧在当时也是世界领先的;至于中国夏历复杂的置闰规律,是更加值得后人用现代的数学手段去研究分析的,以便让这份精妙绝伦的科学遗产发扬光大、流芳百世.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