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一种高醇解度聚乙烯醇(PVA)的制备方法,包括碱催化醇解和干燥各单元过程。该方法制得的PVA,其醇解度超过99.9%,且不会影响PVA的灰分、挥发份、醋酸钠含量等指标。该技术适用于不同聚合度的聚乙烯醇,可以满足不同品种需求。  相似文献   

2.
聚乙烯醇-2080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乙烯醇 - 2 0 80 (PVA - 2 0 80 )是生产疏松型聚氯乙烯 (PVC)的重要分散剂之一 目前 ,国内主要依靠进口日本的KH - 2 0以代替传统的明胶来生产高质量的PVC产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作者开发了PVA - 2 0 80 ,以代替国外进口 本试验经过两步聚合和部分醇解等过程 ,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试验条件 ,得到了外观为白色粉末状颗粒、平均聚合度为 2 0 4 2、醇解度为 80 .77% (mol)的产品 经小釜应用试验 ,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低温干燥聚乙烯醇生产方法,在对醇解过程中混合器、螺杆挤压机工艺进行改进的基础上,降低干燥机温度,使成品PVA的挥发份明显降低,PVA外观品质得到了大幅提高,经济效益很高。  相似文献   

4.
以聚乙烯醇(PVA)作为成膜基材的可剥离去污剂,由于其固含量偏低而影响其应用。选用聚乙烯醇(PVA)作为成膜基材,加入乙酸乙烯酯与丙烯酸丁酯以及丙烯酸作为共聚单体,使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可剥离去污乳液,可提高其固含量至30%(质量分数),黏度约为1 600 mPa·s。去污剂成膜后膜体的断裂伸长率可达到600%以上。同时对聚合膜进行了红外、核磁、热重以及力学性能分析,并考察了不同单体用量对聚合乳液的粒径、固含量、黏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聚乙烯醇—2080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乙烯醇-2080(PVA-2080)是生产疏松型聚氯乙烯(PVC)的重要分散剂之一。目前,国骨内主要依靠进口日本的KH-20以代替传统的明胶来生产高质量的PVC产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作才发了PVA-2080,以代替国外进口。本试验经过两步聚合和部分醇解等过程,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试验条件,得到了外观为白色粉末状颗粒、平均聚合度为2042、醇解度为80.77%(mol)的产品。经小釜应用试验,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6.
吴福胜 《安徽科技》2011,(10):40-41
聚乙烯醇作为化工领域重要的中间材料,广泛应用于多种行业。功能型聚乙烯醇的研究与开发,围绕单体合成、高分子聚合及醇解技术,突破常规生产方法,实现功能型聚乙烯醇产业化。  相似文献   

7.
聚醋酸乙烯酯的醇解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催化剂,对聚醋酸乙烯酯的醇解工艺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滴加速度以及悬浮剂的存在与否等都影响聚乙烯醇的醇解度.通过控制NaOH溶液浓度、滴加速度,可以调节PVA醇解度,但很难得到醇解度90%以下的PVA.悬浮剂的存在有利于制备低醇解度的PVA,并对悬浮醇解工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用刮膜机在镜面不锈钢钢板上铺出聚乙烯醇(PVA)原膜,再经过染色、拉伸、补正等工艺制备PVA偏光膜.通过水热法制备的石墨烯量子点(GQDs)尺寸主要分布在2~4 nm,且其水溶液在500~400 nm间的光透过率下降22%,将PVA粉体溶在制得的GQDs水溶液中,制备PVA/GQDs复合偏光膜.结果表明:与PVA偏光膜相比,单片透过率略有下降,但GQDs的加入使偏光膜的直交透过率降低且低于0.1%,从而提高偏光膜的偏振度,达到99.9%以上.  相似文献   

9.
PVA聚合工序VAc聚合率波动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醋酸乙烯(VAc)聚合率是聚乙烯醇(PVA)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参数。结合VAc甲醇(MeOH)溶液聚合速率方程和工业生产流程,分析了VAc聚合率波动原因,找出了主要因素,并制定了解决问题的切实可行对策。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一些大分子和原位聚合形成的高分子链间的协同氢键作用可以构筑高强度水凝胶.本文以聚乙烯醇(PVA)为大分子模板,通过丙烯酸(AA)的原位聚合得到了一种高强度PVA-in situ-PAA凝胶,探讨了反应体系中PVA和AA配比对凝胶形成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少量PVA的引入即可大幅度提高凝胶的力学性能,且凝胶的拉伸强度、模量断裂伸长率以及回弹率等均随PVA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其拉伸强度可达0.9 MPa,断裂伸长率均在2 000%以上.该类凝胶还具有优异抗应力松弛特性,在高的拉伸倍率(1 500%)下其应力保持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1.
以聚乙烯醇(PVA)为原料合成了PVA水凝胶膜,同时以水杨酸(SA)为抗菌剂合成了具有抗菌作用的PVA/SA水凝胶膜,表征了其结构与性能,发现其透明度均达95%以上,在15℃时,纯PVA水凝胶溶胀度达33.64%以上,加入SA后溶胀度为29.66%.这两种膜具有一定的透气性,其透气系数均在0.4~0.5 m2/S·kPa之间,两种膜没有抗紫外线性能,紫外线透过率均高达95%以上.PVA/SA水凝胶膜抗菌性远远优于PVA水凝胶.考察了PVA水凝胶膜和PVA膜的缓释性能,发现PVA水凝胶膜的药物释放速度相对于PVA膜而言,释放速度更加平稳,明显优于PVA膜的缓释性能.  相似文献   

12.
彭兵 《石河子科技》2015,(3):54-56,59
以氯乙烯-醋酸乙烯酯悬浮聚合工艺为基础,在聚合反应过程中加入醇解剂和碱,实现非均相体系中一步法工艺完成树脂的合成及醇解过程,制备羟基改性氯醋树脂。探索了醇解剂的选择、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加入方式等对醇解反应的影响,在聚合温度62.0℃,醇解剂乙二醇与碱的用量为总单体质量的0.95%,得到羟基含量为2.15%的羟基改性氯醋树脂,同时用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3.
在碱性条件下用环氧氯丙烷(EPI)溶液对聚乙烯醇(PVA)膜进行交联改性,研究了EPI质量分数对PVA膜的耐水性、力学性能和表面亲水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交联反应,提高了PVA膜的耐水性和力学性能,降低了其表面亲水性;随着EPI质量分数的增加,PVA膜的拉伸强度不断增强,当EPI质量分数为8%时,PVA膜的拉伸强度可达43.9MPa。  相似文献   

14.
建议“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硫酸亚铁”为乙酸乙烯酯的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并得到了合适的溶液聚合条件。分别在20℃、10℃和0℃下进行聚合并对产物的分子量分布、醇解降解情况和聚乙烯醇的1,2-二醇基结构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应用本氧化还原体系时,随着聚合温度降低分布幅度稍有变宽,1,2-二醇基结构减少,醇解前后平均聚合度基本上没有变化.本工作进行过程中,得到吉林省地方工业研究所分级小组的热情帮助,谨此志谢.  相似文献   

15.
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热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比聚乙烯醇(PVA)膜,采取热重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大豆蛋白/聚乙烯醇复合纤维(以下简称sp/PVA)的热学性能,并分析了聚乙烯醇及sp/PVA热性能的差异.不同sp/PVA测试结果表明大豆蛋白含量及线密度影响纤维的热性能.热重分析中,大豆蛋白含量多少影响失重过程长短,纤维线密度越低,热性能越好.差示扫描量热结果显示,sp/PVA的第一个峰为玻璃化转化区,第二个峰主要是由于聚乙烯醇的熔融引起.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制备一种表面羟基化聚苯乙烯微孔粒子-聚乙烯醇(PVA)复合膜.首先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合成了聚醋酸乙烯酯-聚苯乙烯二嵌段聚合物(PVAc-b-PS);通过傅-克烷基化反应(Friedel-Crafts alkylation)将聚苯乙烯链中的苯环超交联,制备了超交联微孔粒子(HCPNPs);将HCPNPs表面醇解,得到了表面羟基化的微孔粒子(AHCPNPs);将AHCPNPs、正硅酸乙酯(TEOS)与PVA反应制备PVA复合膜.通过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确定PVAc-b-PS合成的成功;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TG)、IR、BET比表面积测试等表征HCPNPs、AHCPNPs和PVA复合膜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AHCPNPs添加比例为2%时对复合膜的强度增强性能更好,并且不影响PVA复合膜的整体形貌和表面亲水的性质.  相似文献   

17.
为了获得改性再生纤维素膜并对改性再生纤维素膜的性能有所了解,以聚乙烯醇(PVA)1750±50、1799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为材料分别对纤维素膜进行改性试验,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和拉伸强度试验对改性膜进行了性能表征。结果表明:PVA1750±50、PVA1799、MWCNT与再生纤维素有良好的兼容性;PVA1750±50和PVA1799均能提高改性膜的拉伸强度;当PVA1750±50含量为1%时,改性膜热分解温度提高,热稳定性增强;改性膜的溶胀性较纯RC膜均有提高,吸水性能增强。  相似文献   

18.
选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单体,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研究了不同分散剂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并采用光学显微镜对微球形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悬浮聚合体系中,不同的分散剂影响了PMMA微粒的分散。本实验选用的分散剂在分散效果上远远强于聚乙烯醇(PVA)分散剂。  相似文献   

19.
悬浮聚合条件对高分子微球粒径及其光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悬浮扩散共聚法是制备高分子梯度折射率微球较为容易实施的聚合方法。为了制备出粒径大、圆度好、透过率和梯度折射率高的聚合物光学微球 ,本文首先系统地研究了影响苯乙烯及甲基丙烯酸甲酯悬浮聚合的因素 ,并做出了这两种单体不同引发剂浓度下的悬浮聚合时间与转化率曲线 ,为下一步通过第二种单体的扩散共聚合制备出折射率梯度较大的光学微球奠定良好的实验基础。通过对不同搅拌速度、油水比以及几种类型的悬浮分散剂的比较研究 ,我们发现 :在搅拌速度 1 50~ 2 0 0rpm范围内 ,采用部分醇解的PVA(醇解度 88% )作分散剂 ,控制溶液表面张力值在 60~65mN/m左右 ,并选择合适的油水比 (3~ 5) ,可以制备出透过率和圆球率高且粒径较大的聚合物微球  相似文献   

20.
导向筛板在醋酸甲酯萃取精馏塔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向筛板在醋酸甲酯萃取精馏塔中的应用李群生(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北京,100029)关键词:萃取精馏;醋酸甲酯;导向筛板;精馏塔分类号:TQ028.13聚乙烯醇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一般生产路线是醋酸乙烯在甲醇溶剂中聚合为聚合物,进一步醇解、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