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种抗空化翼型修形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水翼抗空化性能,对二维翼型的吸力面外形进行适当改造.通过集成几何参数化技术、面元法和优化算法构建了翼型抗空化优化设计方法.翼型的修形采用在吸力面上设立一段拱弧的方法,并运用三次B样条对翼型进行了参数化表达.在某一工况下,以面元法预报的翼型性能参数作为遗传算法建立目标函数的依据,进行了针对NACA0010翼型上设立拱弧的最佳参数的单一目标和多目标寻优.同时运用雷诺平均纳维艾斯托克斯方法结合RNG k-ε(Re normalization group k-ε)湍流模型对原翼型及改型的空化流场进行瞬态模拟,对比了气体体积分数云图的差异.结果分析表明.修改的翼型较原型对空化的发展有一定抑制作用,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明了活齿齿轮副齿廓修形的概念,论述了齿廓修形的目的、方法及合理修形量的选择,提出了“转角等距移距齿廓修形法”,并介绍了应用一次修形原理在齿形展成加工装置上完成内齿轮齿廓修形的方法,旨在提高活齿齿轮副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3.
渐开线齿轮修形方法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8,32(5):133-137
对渐开线齿轮修形的原理、方法和进展等进行了综合论述.讨论了渐开线齿轮修形技术的新进展,并在齿轮三维综合弹性变形曲线和三维修形曲线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展齿轮目标修形研究的新观念. 相似文献
4.
5.
指形识别是基于指形生物特征提取和匹配的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之一.本文针对传统指形特征提取方法可能导致的伪特征提取,提出一种基于指形中线的指形方向校正、特征提取和匹配的方法.该方法能自适应地检测指形方向,较准确地提取指形特征.然后利用得到的指形特征对手形图像进行快速分类,进行手形图像的匹配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避免了提取伪特征的情况,得到了较好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爬壁机器人对钢结构件表面补焊焊缝修形作业对切削力和修形效率的特殊要求,分析了磨削、铣削的切削力和修形效率特点,提出了一种介于磨削和铣削之间的"铣锉"方法,设计了一种呈沿圆周均匀交错离散多微三面刃结构的"铣锉"刃具,并通过建立切削力和修形效率计算模型分析得出该方法具有相对切削力小、修形效率高的特点。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当切削功率约为173 W时,材料去除率为25mm3/s,平均法向力约为64N,平均切向力约为49N。 相似文献
7.
研究一种非对称结构MIMO干扰信道干扰对齐闭式解求解问题.通过将整个系统的干扰对齐问题,转化为两个子系统的干扰对齐问题,分析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构建包含系统解的方程组,进而可以用符号计算软件进行求解.所提方法可以在所需天线数量最小的条件下,实现非对称结构的MIMO干扰信道的干扰对齐,并以4用户系统为例,详细阐述了问题的求解过程.仿真部分对所提方法进行了验证,分析了方法的复杂度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8.
成形磨齿是一种高效齿轮加工方法,成形磨齿精度的关键在于砂轮截形的修整。本文首先建立了各因素对砂轮截形影响的数学模型,用计算机分析了代渐开线砂轮修整器调整误差对成形磨齿齿形精度的影响,并给出了调整实例和实验结果,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证实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对刀是非圆齿轮滚齿加工时的关键工序.针对传统对刀方法依靠人工利用对刀规对刀,费时费力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自动对刀方法.自动对刀原理是在滚刀轴和工件轴上各加装一光电编码器,合理设置各轴光电编码器零位信号与各自的机械零位重合.当两轴上的编码器同时到达零位时,对刀完成.粗精定位相结合,可实现非圆齿轮滚齿加工时的精确自动重复对刀.经加工实证,该方法能显著提高对刀的精度和效率,从而大大提高非圆齿轮的加工精度,减少废品率. 相似文献
10.
随机修形剃齿刀消除剃齿齿形中凹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产生剃齿齿形中的原因是剃齿过程中“系统综合误差动态效应”的结果,并利用这一动态效应原理,形成了一种剃齿刀随机修形新方法,以此方法来解决剃齿齿形中凹问题,这种方法是用与工件几何参数一致的超硬修磨轮在剃齿机上取代被剃齿轮,与剃齿刀啮合来修形剃齿刀。 相似文献
11.
韩廷武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3)
通过对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Jordan标准形、及演化矩阵之间联系的研究,介绍了Jordan标准形的一种简易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列出了常见重特征值下的Jordan块。同时,也为演化矩阵的计算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12.
针对汽车变速器齿轮传动中的振动及噪声问题,从齿轮几何学角度出发,提出了斜齿轮副对角修形量的计算方法.根据齿轮啮合原理,建立了斜齿轮副两啮合工作齿面满足任意瞬时连续相切接触条件的啮合方程,并将方程求解转化为两啮合齿面法向间距最小以及法向量偏差最小的优化问题,从而确定了对角修形量.同时,基于Masta仿真平台建立目标变速器的三维模型,并根据对角修形的参数对目标齿轮副的啮合性能进行仿真试验验证.仿真试验表明,变速箱主减速齿轮副对角修形后常用工况下的传动误差明显降低,齿面载荷分布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3.
为了改善齿轮的啮合传动性能,提出基于Ease-off的弧齿锥齿轮齿面修形优化方法.通过预置齿轮副重合度、对称抛物线传动误差及接触椭圆参数,分别沿接触路径和啮合线对小轮齿面进行双向修形,获得目标齿面;建立最小二乘法优化模型,采用基于置信域策略的列文伯格-马夸尔特优化算法反求与目标齿面高精度逼近的小轮机床调整参数.算例表明,经过有限次迭代优化,可获得逼近目标齿面的一组机床调整参数,实现预置传动性能,且齿面偏差不大于2.0μm;齿轮副的设计重合度、传动误差幅值及接触椭圆参数对修形优化的迭代次数和精度有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多个行星轮均布的大功率直齿行星传动系统,提出了优化齿轮修形参数的设计方法.取其中一路子系统建模,应用位移约束方程建立局部太阳轮边界位移协调关系,简化了有限元分析模型.为提高齿轮有限元模型的齿廓几何逼近精度,降低齿轮有限元规模,提高非线性接触分析的求解精度和效率,建立了齿轮接触区细化单元节点位移耦合模型.提出直齿轮修形齿面快速精确有限元建模方法,采用修形函数控制渐开线发生线长度修改齿面上的节点坐标,实现修形齿面快速精确重构,以齿面应力分布均匀为主要目标,迭代求解修形齿轮应力分布优化了齿轮修形参数. 相似文献
15.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2):1-6
针对现有单项误差评价方法存在局限性的问题,运用空间评价方法,首先构建了渐开线拓扑修形齿面理论数学模型与渐开线拓扑修形实际齿面模型,然后将理论拓扑修形齿面与实际拓扑修形齿面进行三维匹配,最后建立空间评价模型。该方法不仅能对拓扑修形齿面进行空间评价、提取齿面单项误差,还能够对拓扑修形斜齿轮进行误差测量与评定,为齿轮在空间上整体测量与评定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刘俊森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1)
王继伦[1] 1977年提出了一种波数域的下延方法(简称L法)。本文在此基础上,就实践中如何有效地使用L法来提高下延精度,作了进一步探讨。通过理论模型及实测磁场向下延拓计算,说明L法比现有其它下延方法精度都高。本文提出的提高精度的措施,对于波数域其它各种数据处理运算也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图像去噪是图像处理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在众多图像去噪算法中,全变分去噪方法由于其良好的数学解释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传统全变分方法挖掘了图像横向和纵向的梯度信息,因此可通过增加方向数量进一步提高去噪性能.其导致的结果是由于去噪模型中约束条件增加将产生更大的计算量.本文首先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和卷积理论将空间域的四方向全变分约束问题转换成频率域,然后结合分裂Bregman迭代算法进行快速图像去噪.经与业内其他先进方法进行对比,本算法的快速性与有效性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
李正飞!上海南汇县书院镇李雪村 《应用科技》1998,(1)
(1)巧弯油管紫铜油管材质较硬,不便弯曲安装,可将需要弯曲的部位用炭火烧红,立即放到水中冷却,就会变得柔软易弯了。(2)铁质滤芯巧除污空气滤清器的铁质滤芯,用柴油很难洗净。若滤芯沾上柴油,可点火燃烧,待火熄灭后,用木棍敲击滤芯,使烟火脱落,就可彻底清除滤芯内外的污物。阳)巧查活塞环弹力怀疑活塞环弹力不足时,可用同型号的标准新环,与被检查的旧环拾圆周拥在一起垂直放置,并使两环开口均处于水平位置。然后用手按压两环,若新环开口未动,旧环开口已合扰,说明旧环弹性良好,可继续使用。(到巧排机油泵内空气S195… 相似文献
19.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6,(10)
为了降低滚齿全误差模型的求解难度,建立了机床误差模型与工件加工精度之间的映射关系,同时对滚齿加工误差进行准确辨识与预测,提出了一种将滚齿全误差模型分解为两个完全独立的子模型并进行协同计算的方法,可以提高滚齿全误差模型在误差辨识、预测中的可操作性。利用齐次坐标变换建立机床误差传递模型,依据共轭曲面的空间啮合特性,对滚齿加工理论齿廓进行了精确计算。利用齿廓误差的折算方法,将机床误差参量折算成齿廓误差,从而得到实际加工齿廓,通过对比,即可得到齿形、齿向、齿距等误差值,从而建立起了机床各误差参量与齿轮加工误差之间的完整映射关系。进一步在滚刀存在偏心的情况下进行直齿滚切实验,并将齿轮检测结果与文中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表明该模型的计算结果与检测结果高度契合(相对误差≤5%),充分说明了该模型的正确性与实用性。滚齿加工误差的准确辨识与预测也使滚齿加工虚拟化成为可能,为构建机床信息物理系统模型和实现预测式制造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吴建纲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9(2):53-55
密钥对大多是在通用的计算机系统中生成,甚至是在用户的认证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生成,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和不可预计的漏洞.从密钥对的生成环境入手,在分析密钥对合法和非法的获取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封闭式的安全认证方法,并讨论了该方法在计算机应用系统中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