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乡土建筑材料的运用、民居建筑的建构技术等视角探析河南巩义康百万庄园,认为该庄园所使用的乡土材料和传统建构技术体现了传统民居中的技术精髓,在现代建筑中值得传承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具有徽派建筑风格与特色的黟县古建筑,是中国古代民居建筑的艺术宝库.黟县古建筑有三绝:民居庭院、宗族祠堂、石塔石坊.黟县古建筑最驰名的有三雕:砖雕、木雕、石雕.黟县古建筑最具文化特色的有两雅:楹联、题额.  相似文献   

3.
文章意在阐明徽州古建筑中的砖、木、石三雕在建筑中的作用和意义,建筑三雕体现了徽州匠师的艺术创造和审美观,通过建筑形式的塑造,成就了明清时期皖南民居建筑风格.徽州三雕题材生动、寓意吉祥、经久耐用、装饰效果好,充分体现了地方特色,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奇葩,应该加大力度保护、整理和利用.  相似文献   

4.
徽州民居是古建筑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至今仍保持着那些在上个世纪已经消失或改变了的乡村的面貌。江南民居和徽州民居同属于中原文化,有着相同的信仰对象和艺术审美情趣,他们本身在平面布局、建筑外形、结构用材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然而由于徽州文化更为内向、尚祖,徽州民居得以完整的保存下来,但是江南民居则因为被破坏或分化而不成气候。在整个中原文化的大基调下,徽州民居"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是现存古代民居中并不多见的。本文着重通过江南民居和徽州民居艺术手法的对比,研究它们文化传统和特殊艺术风貌,为更有效地保护我国现存的古建筑遗产提供一种思考的方式与参照依据。  相似文献   

5.
民居是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附加于建筑构件上的装饰艺术更有特殊意义。云南建水团山的"张家花园"是融中原传统文化与地方特色为一体的滇南民居古建筑群代表,其建筑装饰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关,体现着人们对理想与现实、实用与审美、娱乐与教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滇南古民居建筑柱础形式多样,艺术形态各异,从民居建筑柱础的荚术形态、装饰特点以及吉祥寓意来分析研究张家花园柱础艺术的文化形态特点,梳理其文化艺术形态与中原文化的关系,分析调查中原文化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渗透、影响、交流及其融合。从滇南地区现存清武民居建筑群中柱础样武的对比研究深入探析张家花园建筑流派、渊源传承、民风民俗等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殷建春 《甘肃科技》2006,22(6):111-112,210
文章以中原地区民居为背景,提出在农村城镇化发展下的中原民居设计思路,以寻求中原文化、民居、自然环境三者和谐统一的建筑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8.
客家民居建筑文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在中原的客家人因客居地区不同,其民居建筑因地而异。如梅州的围龙屋,福建南靖的圆土楼,始兴的方形围屋等。来自中原的“本”与在客居地的“变”如何统一成今天丰富多彩的客家民居化?通过多次赴粤闽赣客家地区进行实地考察,结合相关的资料研究,从客家民居建筑的起源、宗法观念、理水思想、装饰艺术几方面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徽雕包括砖雕、石雕、木雕,也被称为徽州三雕。徽雕的形成是整个徽州地区多种条件因缘和合的历史过程:徽雕的形成有赖于徽商的经济实力,还有赖于徽州地区精湛的雕刻技艺的支撑。徽雕附属于徽州建筑,既是建筑与装饰组成部分,也是以物质形态呈现的徽文化,因此可以视为极具代表性的徽文化符号。徽雕艺术既有三雕自身的艺术特色,也有与建筑融为一体的整体艺术表现力。徽州建筑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后,徽雕既可以单独发展,也可以结合徽派建筑的现代复兴而得到整体传承。然而,传承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依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  相似文献   

10.
泾阳吴氏庄园地处陕西关中腹地,历史悠久,作为清中后期陕西盐商吴氏家族的庄园,是关中私家宅园的典型代表.以泾阳吴氏庄园为研究对象,以历史文献和田野调查为依据,对宅园东院平面进行复原示意,对空间布局、空间序列和空间营造特色三方面进行着重分析,结果表明,吴氏庄园空间格局上左右对称、院落狭长;围合以从内至外由厅堂、厦房、倒座、墙体及院门组成,丰富且富有层次;在空间视线控制上,吴氏庄园以空间渗透化解了平面狭长产生的缺陷.作为关中传统私家宅院,吴氏庄园对于了解关中地区优秀宅院庄园庭院空间极具历史、美学及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1.
祁连葡萄庄园观光采摘园规划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智军 《甘肃科技》2006,22(11):207-207,195
祁连葡萄庄园观光采摘园规划设计以现有的葡萄生产园为基础,以葡萄传统文化为线索,以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愿望为设计理念,通过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与现代设计手法相结合的园林形式,将生产与观光采摘结合、将景观与功能结合,为人们创造一个集观光采摘、科普求知、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庄园。  相似文献   

12.
文章首先介绍了侗族以及湘西侗族居民的基本特征,然后从民居造型结构的地域表现、民居材料的地域表现以及民居建造与地域民俗表现等三个方面来论述湘西侗族民居的地域艺术特色,并结合地域环境、气候环境、生活习俗、生产劳作、居住特征等方面阐述了民居地域艺术特色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在调查研究常家庄园装饰手法的基础上,浅析了常家庄园的建筑装饰语言主要为:雕刻艺术和彩绘艺术.即雕刻包括了木雕、石雕、砖雕.木雕以楹联和建筑构件所表征,楹联数量盛多,吉祥寓意布满建筑构件,充分体现儒商风韵;石雕技艺除传统装饰应用外,传世佳作法帖碑和形态各异百狮园极为突出;照壁、影壁砖雕具有浓厚的晋商人文气息和乡土风情.彩绘艺术采用山西晋中一带特有的"汉纹锦"手法,展现折衷主义的风格.通过本研究将丰富古代建筑装饰词汇,也为现代建筑创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源泉.  相似文献   

14.
中原传统民居装饰艺术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及原生的景观环境优越性,深刻地影响到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现代语境下,室内设计作为社会文化的构成部分,如何传承传统文化,这是一个值得研究与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中原汉画是汉代艺术的代表,它的发展受到了道家、道教思想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使中原汉画艺术充满了浪漫主义精神,创造出了一个神仙鬼怪、历史上的帝王将相、孝子忠臣、现实中的歌舞娱乐等的幸福生活相统一的秩序井然的天、地、人、神和谐共处的虚幻的艺术世界;二是使中原汉画在内容上多反映道教题材或道教思想;三是使中原汉画呈现出飘逸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16.
将泰山狮雕艺术与西方著名文化遗址中的狮雕艺术进行横向比较,是解析中西狮雕文化内涵及造型特点差异的最直观最有效的方法。纵观中西颇具代表性的狮雕作品,尽管有许多共同的艺术特征,但由于历史与文化背景的不同,又各自表现出众多风格差异。中国狮雕艺术凸显以下几个特点:造型形象逐步趋向程式化、象征涵义更加世俗功利化、设置摆放追求对称和谐美。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空间的角度对传统民居马氏庄园的庭院进行了初步研究,为人们更深入地认识中国传统四合院、了解传统四合院建筑的庭院空间及其文化提供新的视点,同时对现代建筑外部空间设计也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8.
木雕、石雕和砖雕是晋商大院建筑装饰中常见的建筑装饰手法。三雕装饰既是建筑构件,又起美观的作用,不仅丰富了建筑的造型,而且是言情表意的载体。晋商大院三雕装饰艺术主要来源于以下动机:人类爱美本能,民族思想的发展和宗教信仰,晋商家族期盼富贵人生的商俗民风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湘西民居建筑艺术,无疑是中国建筑中的瑰宝。本文通过对湘两民居建筑的形式美学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以便在今后的建筑设计中将湘西居民建筑与湘两现代民居住宅科学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为湖南西部地区民居建筑艺术的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以叶氏庄园为研究对象,将建筑模拟仿真软件作为研究传统民居建筑日照环境的重要辅助工具,以期通过这样的研究方法,来挖掘传统民居建筑中被动式设计智慧及探索影响其日照环境的因素,分析其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从中总结对现代建筑设计具有积极意义的经验;通过对叶氏庄园的地理环境、日照环境特征以及现状进行归纳总结,结合实地测绘数据结果,利用AutoCAD绘制叶氏庄园的平面图,在SketchUp中建立仿真模型,并对其进行日照环境仿真模拟分析,以计算得出的大寒日日照数据为研究基准,分别从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两个分析视角,对叶氏庄园其院落及建筑的朝向、间距、高度等进行无遮挡、假定模拟对比,分析它们对日照环境的影响;并在数据分析结果支撑下,得出叶氏庄园的院落、堂屋及厢房的日照环境存在较大的差距,院落、堂屋在大寒日当天可得到26h的满窗日照时数,而厢房仅有不到1h的日照时数,通过无遮挡模拟分析,分析出门楼及堂屋的高度是影响厢房日照的主要因素,当其降低一定高度后,厢房就可得到充足的日照.研究认为,传统民居建筑在节约经济、低技术的条件下,其日照环境质量基本符合现代建筑相关规范和标准,虽然门楼及堂楼的高度影响了厢房日照环境,但在其取舍过程中更多地考虑为院落的空间秩序、使用功能及其防御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