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众所周知,以色列是个犹太人国家,但除犹太人外,以色列还有为数众多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翌年5月14日以色列国成立,紧接着爆发了第一次阿以战争。其间,大约有30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迫逃离家园。在以色列境内的阿拉伯人只剩15万人。这15万人阿拉伯人及其后代就成了以色列籍阿拉伯人。由于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人口出生率很高(达42‰),因此目前以籍阿拉伯人已增至75万,占以色列全国总人口的18%。  相似文献   

2.
1948年以色列国的成立标志着巴勒斯坦人乃至阿拉伯民族同犹太民族之间矛盾和对抗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阿拉伯方面认为“在阿拉伯区域内建立一个异族国家是对阿拉伯人的侵略行为”,要不惜一切进行抵制;而以色列立国伊始就把它的安全建立在扩大疆土、大量吸收犹太移民以实现“大以色列计划”这个战略目标上。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因此尖锐对立。  相似文献   

3.
正不少阿拉伯人指出,阿拉伯语在以色列的"国语"地位是在以色列建国时就确立的,但一直停留在纸面上,是"空洞的"。近来,巴以冲突出现了一个新动向:在以色列境内,公共场所使用阿拉伯语的标识越来越少,引起了许多在以色列的阿拉伯人的强烈不满,他们纷纷要求以色列方面修改其错误政策,改善巴以民众关系。犹太人"矮化"阿拉伯语以色列是个犹太人居多的国家,犹太人占了全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三,其次为巴勒斯坦人居多的阿拉伯人,占了五分之一,数量大约为170万。此外,以色列还有  相似文献   

4.
最强硬的对手深思熟虑,从沉默到作出积极反应。阿拉伯世界对拉宾之死深表震惊。阿拉伯舆论不加掩饰地流露出对今后中东和平进程的疑虑,寄期望予佩雷斯。在以色列公众眼里,拉宾最值得信赖,因为他曾在同阿拉伯人作战中立下赫赫战功,他与阿拉伯人和谈不会损害以色列的安全利益。但是,阿拉伯人则倾向于认为,拉宾的接班人佩雷斯是个更容易打交道的人。只要佩雷斯能渡过明年大选这一关,继续保住工党的执  相似文献   

5.
以籍阿拉伯人人数不多,地位特殊。在阿以关系松动的气候下,他们冲出了禁闭和痛苦境地,为沟通阿以之间的了解而尽力。在以色列,生活着一批阿拉伯人。以色列建国几十年来,他们加入了以色列国籍,然而他们一直在阿以冲突的夹缝中受煎熬。因  相似文献   

6.
在外国通讯社和报刊关于黎巴嫩局势的报道中,常见到“德鲁兹民兵”与穆斯林发生冲突的消息。我曾向多人问过关于“德鲁兹人”的情况,回答都不详,他们仅知道“德鲁兹人”是阿拉伯人中的一支,至于“德鲁兹人”与阿拉伯穆斯林到底是什么关系却讲不清楚。我这次访问以色列时听说有专门的“德鲁兹人村”,我跟东道主提出无论如何要去看看。在离开以色列之前两天,我终于抽空对以色列最大的两个“德鲁兹人村”作了一次短暂的,却令人难以忘怀的访问。这两个村子在以色列海港城市海法附近。海法濒临地中海,是以色列的第三大城。  相似文献   

7.
以色列水资源贫乏,境内无大河流,北部地区雨量较多,南部为大片沙漠。人口迅速增长和经济发展使缺水问题日益严重。目前以色列每年用水18亿多立方米,年缺水4亿立方米,预计到2000年缺水将达8亿立方米。为解决水源问题,以色列早把目光投向周围的阿拉伯领土。以色列建国后,同阿拉伯国家打了4次中东战争,两次大规模武装入侵黎巴嫩,占领了阿拉伯国家大片领土,它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霸占和掠夺那里的水资源。目前以色列65%的用水来自被占领土,阿拉伯人的供水因此也更为困难。以色列拒不撤出被占领土,水资源问题是主要症结之一。  相似文献   

8.
在主持“讲述阿拉伯人”这一组话题时!见本刊今年第16期",我就很想知道阿拉伯人对我们讨论的焦点问题的看法。前不久,在阿拉伯联盟驻华代表处,我采访了萨基特大使。如果你的家有强盗闯入伊拉克问题与巴以问题相连半个世纪以来,阿以爆发五次中东战争,有人说,阿拉伯国家如果能团结一致,早已打败了以色列。那么,如何看待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团结#这个话题也许敏感,这个话题本身也许很复杂。大使沉思了许久。“我不同意用‘中东战争’这个词,应该说是以色列的侵略战争。众所周知,这块土地是巴勒斯坦的。以色列人占领这块土地,并将土…  相似文献   

9.
3月3日至5日,法国总统密特朗到以色列作了三天访问。从1948年以色列建国以来,法国总统访问以色列,这还是第一次。一般认为,密特朗访以,虽有一些有利条件,如法国同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都保持着较好的关系,但也冒有风险。因为法国和以色列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存在着分歧。密特朗访以可能引起法以之间的争吵,也可能失欢于阿拉伯国家,或者两头招怨。那末为什么密特朗要在此时毅然访以呢?  相似文献   

10.
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的经济抵制已达40年之久,现在随着中东和谈的进展,这一问题有了松动。以色列上下更是迫切要求解除经济抵制,说他们——长期处于动荡不安中的中东各国,都希望能在相对稳定的周边环境中发展经济,而受到阿拉伯国家长达40余年经济抵制的以色列更有这种愿望,特别是随着中东和谈的进展,以色列上上下下更是迫切希望改善与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关系。今年8月5日,以色列商会联合会主席要求拉宾总理在访美时敦促布什总统劝说阿拉伯国家在第六轮阿以双边谈判之前取消对以色列的经济抵制。他强调这一愿望多么迫切时说他们“一天也不能再等待了”。8月11日,以色列的阿拉伯民主党领袖达鲁什在出访埃及前夕透露,将请埃及帮助解除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的经济抵制,并将建议阿拉伯国  相似文献   

11.
范鸿达 《世界知识》2022,(10):44-45
<正>4月15日,巴勒斯坦民众与以色列警察在东耶路撒冷的阿克萨清真寺爆发新一轮冲突,造成100多人受伤。4月17日,双方再次在阿克萨清真寺及周边区域发生冲突。以色列政府因此受到质疑和指责,以色列阿拉伯政党“联合阿拉伯名单”一度威胁退出执政联盟。此前3月下旬,以色列多地遭遇暴力袭击,以色列军方以此为由,在约旦河西岸展开大规模搜捕行动并与巴勒斯坦人发生冲突。而今年4月伊斯兰教的斋月、  相似文献   

12.
2007年1月28日,以色列内阁任命加里布·马贾德莱为不管部部长。次日,以色列议会批准了这项任命。这样,马贾德莱便成为以色列建国以来首位阿拉伯裔部长。阿拉伯人占以色列人口的20%,但在政治生活中长期被边缘化,马贾德莱出任部长在以色列这个犹太国家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身为以色列人,原本与巴勒斯坦人生活在一起,他们期盼一个独立的巴勒斯坦国早日诞生,巴勒斯坦国可以成为他们的祖国和依靠;另一方面,时过境迁,他们对阿拉伯人的感情已十分复杂。与被占领土的巴勒斯坦人相比,他们生活殷实,许多人已不愿脱离以色列去与穷兄弟“共患难”。  相似文献   

14.
美帝国主义伙同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制造的巴勒斯坦阿拉伯难民问题,已整整十六年了。这个问题一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成千上万的阿拉伯难民仍然流离失所,他们重返家园的权利仍未恢复。巴勒斯坦阿拉伯难民问题,是帝国主义、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对阿拉伯人的一个严重的侵略罪行。历史一瞥巴勒斯坦位于亚洲的西部,西濒地中海,北、东、南三面分别与黎巴嫩、约旦、叙利亚、阿联的西奈半岛相接。远在公元前一千多年,犹太人的一个部落从爱琴海附近迁居到约旦河附近,并在巴勒斯坦建立了犹太王国和以色列王国。公元后一、二世纪,罗马人曾一度征服了这块地方,犹太人遂散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巴以爆发七年来最严重的冲突。5月7日,以色列军警驱赶了一批居住在东耶路撒冷的阿拉伯住民,双方开始有小规模骚乱。5月10日,由于以色列军警限制阿拉伯人进出圣殿山,骚乱升级为导致300多人受伤的大冲突,耶路撒冷陷入混乱。此后,控制加沙的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大举介入,扬言誓死捍卫耶路撒冷,  相似文献   

16.
以色列     
以色列是位于地中海东岸的犹太国家,与阿联、约旦、叙利亚和黎巴嫩为邻。根据1947年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决议,它的领土面积应为一万四千平方公里,但由于以色列侵占了阿拉伯人的很大一部分巴勒斯坦地区,因而实际控制面积为二万零七百平方公里。目前犹太人在以色列的二百一十多万人口中占88%左右,其余为阿拉伯人、德鲁茲人等。以色列的成立纪元前,犹太人即和阿拉伯人聚居在巴勒斯坦。十六世纪时巴勒斯坦被奥斯曼帝国占领。十九世纪末期,在奥、俄、德等国的犹太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勾结,发起了“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想利用犹太人民迫切希望重建祖国的要求,打算在巴勒斯坦建立由它们控制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勒斯坦被英国占领。英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动,在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国家引起了激烈的反对。于是在美国同意下,英国于1917年11月发表了“贝尔福宣言”,声称要在巴勒斯坦帮助犹太人建立“犹太民族之家”。实际上这是英国“分而治之”的政策,它要利用“犹太复国主义运动”  相似文献   

17.
中东地区从整体上看,经济技术水平都相对落后,然而以色列却是例外。1948年建国以来,以色列人的生存环境十分险恶,土地多为荒漠,十分贫瘠,严重缺水;政治上它又与阿拉伯国家矛盾重重,长期敌对,战火不断,流血冲突从未停止。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以色列依靠自身的艰苦努力和不懈  相似文献   

18.
以色列是阿拉伯世界中的一个孤岛,移民点就象牢笼,它难以锁住追求美好前途的青年人。后再回以色列,以躲过征兵年龄线.(二)不润当局的拉民政策.被占领土人民起义以来,以色列当局增派大批军普进行血腥镇压,引起国内普遗不满.许多以色列青年不愿充当镇压巴勒  相似文献   

19.
正近期美国政府宣布未来将其驻以色列的使馆迁往耶路撒冷。阿拉伯国家原本就从根子上拒绝承认以色列的存在,特朗普的决定明显给稍稍降温的巴以冲突"加了一把火",也再次挑起了世人对以色列这个国家的关注。在1947年之前,"以色列"这个词汇其实跟"巴比伦"一样只是一个历史名词,提醒人们记住世界最大的两个宗教的典籍中存在过这样一个开启了他们信仰之门的国家。本是跟阿拉伯人同源的闪含民族一个游牧小部落"希伯来人",在西渡  相似文献   

20.
强硬派利库德领导人内塔尼亚胡当选以色列总理后,阿拉伯国家对中东和平进程前景深表不安,而此时约旦对以色列新政府的乐观态度与阿拉伯其他国家形成反差。8月5日,在中东和平进程踯躅不前的情况下内塔尼亚胡以总理身份正式访问约旦,并受到隆重欢迎。约旦对以色列新政府的态度再次引起世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