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氟无论是对自然环境还是人类本身都会产生很大危害,所以我们需要降低氟的含量来减少氟造成的各种危害。而土壤中存在一种矿物质对氟有着很好的吸附功能,但是它也受到外界一些环境因素影响它对氟的吸收。通过本文研究来讨论影响土壤对氟的吸附和释放功能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人畜饮用高氟地下水(氟量超过1毫克/升)会受氟害.轻者牙齿釉斑,重者骨骼变形,身体佝偻,终身残废.内蒙古赤峰市曹家营子病区,人们普遍骨骼变形,多年来适龄青年中竟没有一个符合参军条件,少数患者甚至卧床不起,如二节地村某女一翻身七处骨折,痛苦之极.饮用高氟地下水,无论人畜,都不能幸免于害.赤蜂市面积约8.4万平方公里,高氟水区约占一半,总人口367万,氟病乡160个,病村1108个,病  相似文献   

3.
在盛产萤石的武义盆地,岩层中氟丰度为0.005%~0.089%,生态水源含氟均值:地表水为0.21mg/L,第四系孔隙水为0.277mg/L,否定了以往认为该盆地为高氟区的观点。建国以来,该区未发现氟骨症患者。患氟斑牙者达30%以上共7个村,皆因饮用高氟构造裂隙水所致。工厂排污导致的叠加氟污染危害较大,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高凤霞 《科技资讯》2007,(17):139-139
通过对土壤污染的状况和特点的分析,加强对土壤危害的了解和土壤安全问题的认识,以及如何更好的进行土壤的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  相似文献   

5.
曹县是地方性氟中毒高发区,为探明曹县地区表层土壤全氟含量的分布规律以及土壤氟含量与水氟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实地采集土壤和地下水样品,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含氟量。结果表明,曹县地区表层土壤全氟含量在325.75~574.25 mg/kg之间,含量波动不大,算数平均值为459.39 mg/kg,且由西向东逐渐递减;其表层土壤全氟含量与地下水氟含量无明显的相关性;曹县地区表层土壤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在对当地氟病的防治中不可忽视土壤因素。  相似文献   

6.
何宝庆  李宇琼 《科技资讯》2006,17(7):237-238
氟对蚕的生长影响极大,本文通过对大量监测表明蚕桑所受氟污染主要来源于桑叶对气氟和漂尘中氟的吸收而非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同时降水冲刷可使桑叶可减小氟和尘污染。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宝钢周围地区土壤、作物重金属和氟的基底浓度。在调查地区进行土壤和作物的采样和实测,表明该地区除了靠近吴淞工业区地段外,未受广泛而严重的重金属和氟污染。局部地区氟污染已危害作物和牲畜。土壤上下层锌镉比和土壤、作物锌镉比表明锌比镉更易在谷物中积累;镉只是残留在土壤表层,而锌则趋向于在土壤剖面中均匀分布。运用对数距离与对数金属浓度回归分析,表明该地区农业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主要呈东南到西北方向,污染源来自吴淞工业区。  相似文献   

8.
第二十五个世界无烟日,卫生部首次发布《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阐述吸烟危害健康的权威报告。调查表明,我国吸烟人群逾3亿,另有约7.4亿不吸烟人群遭受二手烟的危害;每年因吸烟相关疾病所致死亡人数超过1 00万,如对吸烟流行状况不加以控  相似文献   

9.
通过不同茶园中茶叶的氟含量、土壤主要理化性质和土壤水溶性氟含量的调查 ,探讨影响茶叶中氟含量的几种主要因素 .结果表明 ,茶叶氟含量随叶龄的增加而增加 ;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并不显著 ,与土壤水溶性氟呈显著相关关系 .此外 ,土壤水溶性氟与土壤理化性质呈显著相关关系 .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宝钢周围地区土壤、作物重金属和氟的基底浓度.在调查地区进行土壤和作物的采样和实测,表明该地区除了靠近吴淞工业区地段外,未受广泛而严重的重金属和氟污染.局部地区氟污染已危害作物和牲畜.土壤上下层锌镉比和土壤、作物锌镉比表明锌比镉更易在谷物中积累;镉只是残留在土壤表层,而锌则趋向于在土壤剖面中均匀分布. 运用对数距离与对数金属浓度回归分析,表明该地区农业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主要呈东南到西北方向,污染源来自吴淞工业区.  相似文献   

11.
新型氟离子吸附剂活性二氧化钛除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活性二氧化钛作为氟离子吸附剂,用于地下水及工业废水除氟。当活化时间为1h,酸度在pH2.00~10.00范围内,在50mL,10mg/L氟离子溶液中,加入0.1g活性二氧化钛,可使氟离子浓度下降到1.0mg/L以下,达到饮用水含氟标准。  相似文献   

12.
对郑州市区及近郊200个采样点[地面水4个(郑州市自来水公司出厂水),地下水196个(分散在郑州市及近郊)]水质进行连年监测,测定了郑州地区饮用水的含氟量,结果表明以地下水为原水的饮用水含氟量较低,以地面水(黄河水)为原水的饮用水含氟量适中.通过对本地区饮用水含氟量进行普查,建议对于长期饮用地下水(低氟水)的人们注意预防龋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牙膏中防龋成分的检测与防龋作用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氟离子选择性电极、分光光度计和EDTA络合滴定法分别对国内13种市售牙膏(其中包括9种防龋牙膏)进行了Ca,P,F的化学测定,并对自制牙膏的摩擦剂种类和取样量等因素做了分析。结果表明含氟牙膏中有效F~-的浓度随放置时间的延长而明显下降,Ca~(2+)消耗量也较大,只有PO_4~(3-)浓度改变不大。说明目前国内防龋牙膏中有效成分(特别是F~-浓度)的不稳定性,已成为防龋工作中的最大障碍。为了保证防龋牙膏的最佳防龋效能,检测牙膏中Ca,P,F3种成分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湖北氟中毒流行的环境地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湖北省为例,对氟中毒流行进行了环境地理分析,根据氟病区中的氟从地理环境到人体的生态转移方式的差异,将湖北省氟病区划分为燃煤污染型,浅层地下水型、等5种类型,且各型氟病区皆严格对应于一定的地理环境。  相似文献   

15.
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在黔中退化喀斯特植被区,选择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地段建立径流场进行野外测定,结合室内实验分析,对试验区植被恢复过程中的0~15cm和15~30cm土壤物理性质、土壤持水性及土壤抗蚀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退化植被恢复过程中,植被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良作用明显,相同土层深度,土壤容重为草本群落阶段>灌丛灌木阶段>乔林阶段,孔隙度为乔林阶段>灌丛灌木阶段>草本群落阶段;土壤自然含水量呈规律性变化:乔林阶段和灌丛阶段自然含水量与草坡阶段之比,0~15cm土层中分别是1.39和1.07,15~30cm土层中分别是1.30、1.04;土壤蓄水能力提高,非毛管持水率为乔林阶段>灌丛阶段>草坡阶段;土壤保土能力提高,相同土层深度、相同时段内,土粒的崩解速度为草坡阶段>灌丛阶段>乔林阶段。因此,退化植被恢复可显著提高其蓄水保土功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实验室模拟, 研究氟铝交互作用对茶园土壤中铝的吸附特征和形态分布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氟铝交互作用下, 茶园土壤中铝的吸附平衡时间 延长, 吸附速率下降, 吸附量减少. 茶园土壤对铝的吸附速率和吸附量大小顺序为: 对照>n(F)∶n(Al)=2>n(F)∶n(Al)=4>n(F)∶n(Al)=8; 对照和低氟铝比(n(F)∶n(Al)=2∶1)条件下, 随茶园土壤对铝吸附量的增大, 活性铝含量增加但转化率下降;高氟铝比(n(F)∶n(Al)=4∶8 ∶1)条件下, 随茶园土壤对铝吸附量的增大, 活性铝含量下 降且转化率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17.
喀斯特地区过度开发土地资源的环境变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坡 《贵州科学》1996,14(3):27-33
土地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在开发利用中必须重视科学,否则其将匮乏。过度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所产生的环境变异主要表现为:大量使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土壤逐渐丧失自组织能力和天然肥力;人们为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得更侈的作物而在一年内多种植几季,从而加快土壤矿物和肌机质的枯竭和土壤结构的破坏,造成土壤退化。  相似文献   

18.
陕西秦岭以北地区高氟地下水的成因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陕西秦岭以北地区高氟地下水分布状况,分析了该地区高氟地下水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高氟地下水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受地层岩土、地貌、气候、水文地球化学和地质构造等条件的制约.提出了防氟改水措施是以在陕北打窖、关中打井为主,其次伴以理化除氟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石油类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渗透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 ,作为主要污染物的石油类物质可通过土壤下渗从而对地下水产生不利影响。利用土柱淋滤实验、原油渗透实验和土壤微生物降解实验等方法对石油类物质在土壤中的降解规律、土壤截留率及土壤中微生物降解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土壤对石油类物质虽然具有很强的截留能力 ,但是其截留能力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该限度 ,石油类物质将穿透土层直接威胁地下水的质量。掌握石油类污染物的迁移规律可以为石油勘探开发中控制污染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本区碳酸盐岩的分布特点,分析了碳酸盐岩对矿产和地下水赋存的意义。为进一步在本区开发新的矿产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