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森林火灾是森林灾害之首,它能在短时间内烧毁大片森林,而扑救森林火灾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甚至会发生人身伤亡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今年和去年同一天(3月30日)发生在四川省凉山州的森林大火,便导致了数十名扑救人员伤亡的惨重悲剧,令人无比痛心。春季为森林火灾高发季节,今年3月以来,森林火险等级持续异常偏高,部分地区森林火灾呈高发态势。仅3月17日至24日一周时间,国家森林草原防  相似文献   

2.
凉山州是西南地区森林火灾的高发地区之一,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必须加强凉山州森林防火体系的建设.主要措施有以下几条:①加强领导,落实好森林防火责任制;②强化火源管理;③完善森林防火体系建设;④推行凉山州三条防火经验。  相似文献   

3.
<正>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森林火灾。3月31日,正在扑救火灾的30名人员失去联系。4月1日,失联的27名森林消防指战员和3名当地救火人员遗体被找到。4月2日,经全力扑救,火场明火已全部扑灭,这场森林火灾现转入清理余火和探搜火场阶段。1.四川防火形势有多严峻?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福建省雷电活动规律的研究,雷电灾害的统计,分析农村地区雷击伤亡多发的原因,提出如何进一步加强农村防雷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地震灾害频发,在雷电活动高发季节,雷击易导致灾区群体性灾害事件发生.以2014年8月3日昭通6.5级地震灾区为例,结合近30年全省雷暴日统计资料、2009—2013年闪电定位监测和2006—2015年全国雷电灾害汇编资料,分析区域雷电活动时空分布特征,建立雷电灾害易损性指标,对各指标量化分级赋值,获取雷灾易损综合评价指数R并进行雷灾风险等级划分,形成地震灾区雷电灾害易损性区划图.结果表明,灾区雷电活动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闪电发生频繁且强度密度大,雷电活动从午后呈逐渐增强趋势,巧家县为雷电灾害高易损区,鲁甸县为雷电灾害中易损区.建立地震灾区雷电灾害易损性区划,能够为确定灾区雷电防护重点,科学指导灾区重建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不同雷灾风险易损程度等级的区域应当采取相应的雷电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孙晨  周洁晨 《江西科学》2020,38(4):519-522,573
利用江西省多年的雷电灾情资料,分析了江西省雷灾的年际变化和地域分布,并通过典型案例来进一步研究雷灾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雷电灾害分布有很强的地域性,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 2)雷击死亡事故主要发生在农村地区,其中田边为死亡高发地点,空旷潮湿的环境容易遭受雷击; 3)严重雷击致人死亡事故也可能发生在无明显降水过程时段。  相似文献   

7.
烟叶复烤厂作为烟叶加工制作的重要工艺流程厂区,多数建在较偏僻的旷野地带,虽然厂房、办公楼不高,但近年来由于气候异常,频繁发生因雷击造成厂区内消控系统、安防系统及烟叶复烤电气、电子设备损毁事件。为开展烟叶复烤厂雷电灾害防御技术研究,笔者通过调查某烟叶复烤厂一次典型雷击事件,分析受灾点所在烟叶复烤厂厂区的雷电天气形势、雷电活动气候特征、受灾区域雷电灾害易损度区划、雷灾现场勘查结果等资料,找出雷击路径和引发雷击的原因,提出烟叶复烤厂在防雷装置设计、安装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和有针对性的整改要求,增强烟叶复烤厂雷电灾害防御能力,避免或减少雷击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8.
谢文义 《科技资讯》2010,(26):65-65
本文对110kV小保线经地区的雷电活动和输电线路雷击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对线路的防雷措施及效果进行了分析阐述,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是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天然气具有易燃易爆等特性,在管网输送过程中一旦发生雷击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应正确的认识和评价雷电灾害风险,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估方法,为燃气行业防雷减灾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以德清-嘉兴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南郊站为例,通过现场勘测,分析其雷击环境、工艺流程、服务设施等特性,简化评估模型,进而开展雷击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在现有防雷措施下,站场工艺区人身伤亡损失风险R1值远大于风险容许值RT=1×10-5,雷击风险主要是由雷电直接击中工艺区和雷击相连服务设施产生危险火花放电而触发火灾或爆炸造成的物理损害风险分量RB和RV所引起的。由此提出高效的防雷完善措施,将人身伤亡损失风险控制在可承受风险值以内。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了解不同土地覆盖类型雷电参数分布特征及其差异,为雷电防护工程设计和雷击风险评估提供参考,根据2007—2019年湖北省地闪监测数据及土地覆盖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研究不同土地覆盖类型地闪频次、地闪回击密度、地闪强度、地闪陡度等雷电参数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13年地闪回击密度减少趋势明显,正地闪百分比整体呈上升趋势;地闪活动主要集中在全年的3—9月、全天的14—20时,地闪活动较弱的月份、时段发生正地闪的比例较高;建成区地闪回击密度值为6.7次·km-2·a-1,明显高于其他土地覆盖类型;不同土地覆盖类型地闪强度年际变化整体呈上升趋势,林草区正地闪强度明显高于其他土地覆盖类型;不同土地覆盖类型正地闪陡度大于总地闪和负地闪,耕地区和水域区正地闪、负地闪和总地闪平均陡度相对较大,林草区正地闪、负地闪和总地闪平均陡度最小,由此说明,正地闪雷电感应的危害大于负地闪和总地闪,耕地区、水域区雷电感应的危害最大,建成区次之,林草区雷电感应的危害最小.  相似文献   

11.
木里藏族自治县地处川滇交界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最边远的藏族聚居区之一。从有限的藏汉史料记载中可以发现,木里地区至少从汉代以来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在不同朝代生活着羌、筰、磨些等不同称谓的土著居民。在几千年历史进程中,木里地区的先民与周边地区不断交往、融合,建立或战或和的复杂关系,尤其自藏传佛教传入木里、政教合一制度建立开始,最终形成了具有共同心理素质的木里藏族。文章试图通过分析木里地名的含义、疆域、土著居民及其与周边的交往关系等,探索在民族杂居地区的木里藏族的历史渊源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2.
金沙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跨越我国第一、二地貌阶梯过渡带,流域内地质灾害频发。四川沿江高速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支撑项目,对凉山州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针对金沙江中游沿江高速屏山-金阳段地质灾害的差异性分布这一特殊现象,本文通过遥感解译、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对研究区地质灾害发育的背景条件与特征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了地质灾害差异性分布的成因机制,提出了研究区不同灾害类型的防治对策。研究表明:(1)沿江高速屏山-金阳段地质灾害表现为年降雨量大的屏山县泥石流灾害发育的比例远远低于年降雨量小的雷波县和金阳县;(2)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以及地质构造与地震活动是差异性分布的内部影响因素;(3)临界降雨量和人类工程活动则是差异性分布的外部因素。内外因素共同主导着研究区内地质灾害的差异性分布。根据灾害类型的不同,给出针对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为降低山区高速公路雷电灾害的风险,以怀化高速洪江服务区为试点,选取周边2007-2016年的闪电数据,结合区内环境和天气系统,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服务区的雷电特征、雷电风险等级等.洪江服务区属多雷或强雷地带,雷电风险逐年递增,雷电的密度呈东多西少、强度呈西强东弱的趋势,特别是偏东和东北方位约200 m(服务区加油站附近)以远是大片的高雷区.西风带与东风波天气系统会对服务区雷电产生不同的影响.建议考虑服务区环境和雷电风险等级,按标准对防雷设施进行检测整改,加强偏东和东北方位的防雷设施建设,开展雷电灾害防护宣传等以减少雷电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新阶段的西部大开发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教育优先发展是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核心支柱之一。文章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该州基础教育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强化对基础教育战略地位的认识,增加教育投入,完善政策措施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推动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效衔接是巩固脱贫成果,进一步释放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路径。通过梳理国家层面和凉山彝族自治州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以制度改革为核心、以经济开发为核心、以贫困区域为核心、以精准为核心的贫困帮扶以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融合5个发展演变历程,在深入探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一致性和继起性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2个层面构建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衔接机制。立足凉山彝族自治州实际情况和已有文献研究的区域划分标准,将其划分为河坝聚落区、山坡聚落区、二半山聚落区、高半山聚落区4个区域,根据区域特性提出乡村振兴差异化推进路径。从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夯实乡村振兴的制度保障、分区分类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完善乡村振兴与其他发展战略的衔接路径4个方面探讨了配套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典型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座谈法、访谈法,通过对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彝族村寨的传统体育项目状况进行调查,从历史演进的角度来研究彝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抢救与保护,并提出抢救与保护彝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制度安排的角度分析了凉山州实行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并结合凉山州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政府应从政策制定、主导产业、龙头企业以及金融等方面充分发挥其引导与扶持的作用,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加快凉山州优质稻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凉山州水稻生产自然环境条件优越,是川西南地区主要的生产和高产区.充分发挥凉山优质稻资源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力推进优质稻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提高认识、全面规划、夯实基础、依靠科技、优化服务又是凉山发展优质稻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9.
物联网技术在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联网是当前应用热点之一,已引起广泛关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作为"智慧水利",尤其是防汛抗旱信息化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利行业防汛抗旱业务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四川省山洪灾害多发区域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为例,对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实现方案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黄缘阿扁叶蜂Acantholyda flavomarginata Maa是一种严重危害云南松针叶的害虫,1994年首次在越西县云南松林区发生。通过1997年至2000年长期野外定点观察、室内饲养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黄缘阿扁叶蜂的生物学特性为在该地区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入土作土室而以预蛹越冬。翌年4月初开始活动,5月中旬为产卵盛期,5月中旬幼虫孵出,幼虫5-7龄,6月下旬幼虫开始下树,7月下旬全部下树越冬。其相应的防治措施为卫生伐、人工物理防治、喷施化学药剂。特别是当幼虫处在2-3龄期,是化防最佳时期。采用杀虫双、灭扫利等杀虫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