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赠答诗在整个六朝大为盛行,流传下来的作品有近八百首之多。依据赠答主体所处的空间位置、赠答诗所做的目的、赠答诗的内容及其风格对作品进行分类研究,有助于对六朝赠答诗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诗人孟郊与佛僧的交游赠答诗较多,这类作品渗透了一些禅宗、华严宗以及《维摩诘经》、《小品般若》的佛教哲学思想,反映出佛教哲学对孟郊的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南朝赠答诗数量众多,反映出的主题主要有以诗赠别、以诗抒怀、以诗干谒三大类。其中赠别诗按其情境,可分为多对一的赠别,一对多的赠予,一对一的相赠三类;以诗抒怀主要抒发的是生命短暂之思和游子思乡之情;以诗干谒是通过赠答诗表达出慕群恋景,求荐希用之意。这些主题的兴盛与南朝统治者重视文学推崇诗歌的风尚,以及动荡更迭的政治环境下文人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状态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4.
诗歌中题材与诗体是一种辨证互动的关系,新题材的出现对诗体的发展变化有直接的促进作用。晋宋之际山水作为诗歌表现范畴的确立、山水描写艺术的发展,使赠答诗经历了一个显著的诗体解放过程,突破了西晋以来四言体赠答诗的发展困境,同时确立抒情体物的新的诗体内涵,形成了新的赠答诗艺术传统。  相似文献   

5.
在朝代更替频仍、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婚恋赠答诗于先唐时期表现出其特有的思想蕴涵与艺术风格。纵览先唐婚恋赠答诗的基本概况,创作主体多集中在封建统治集团与贵族阶级,这便决定了其诗歌思想内容多为封建统治集团慨叹遭际或上层贵族内部成员表现境遇。另有文士夫妇述写离情别思,此类赠答诗中的情感书写特征常为后世借鉴。  相似文献   

6.
赠答诗这一诗体起源于《诗经》,两汉之际得到发展,魏晋六朝时期达到高潮与兴盛,在萧统《文选》诗类中所占比重较大。《文选》收录的嵇康赠答诗,风格清峻脱俗,意境深远,体现了嵇康的玄学人生观和从仕观。  相似文献   

7.
六朝时期,女性诗人受当时赠答诗风行的影响,也参与到赠答诗创作的潮流之中,她们的诗作无论是赠夫还是赠兄和友人,都体现出强烈的主观色意识,显示出女性独特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8.
酬唱赠答诗和写景纪游诗在文廷式诗歌中占有一定比重,对其进行分析探究是考察诗人情感脉络和诗风嬗变的重要环节。文廷式的酬唱赠答诗在角色认同的基础上寄托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并非是言不由衷的唱叹之音。其中不仅有诗人外部活动的反映,更有诗人内心思想嬗变的折光。文氏之写景纪游诗借游览途中之所闻所见,将山光水色的描摹转化为审美过程中的超然心态,获得了对生命本体的深刻体验,以此来消解内心的忧愁苦闷,表达对于时局的忧虑。  相似文献   

9.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有许多是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们形成了现当代旧体诗词创作的耀眼群体。毛泽东是这一群体的核心和领袖。他们以诗感时言志,以诗纪事写实,以诗唱和赠答。这些诗词"以新材料入旧格律",笔下情韵风骨俱现,反映了新中国开天劈地第一代风流人物的情志意绪,描绘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壮丽画卷。它是毛泽东思想的艺术结晶,是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的瑰宝,是我党我军和我国革命及建设的珍贵文献资料,其思想认识价值和美学价值永存。  相似文献   

10.
在日本,赠答行为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方式从古延续至今,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赠答文化。本文将从礼物的选择与包装、还礼行为、赠答中的禁忌、赠答文化特点及其社会意义等几个方面来研究日本的赠答文化。  相似文献   

11.
元祐时期是秦观政治生涯的高峰,但受党争影响,仕途几度波折,心态随之起伏不定。秦观元祐诗反映出其在元祐八年前后的心态波动,形成了较独特的诗歌风格,其中酬唱诗、赠答诗风格沉郁凝重,而写景、抒怀诗多流丽淡泊,为我们展现出秦诗在特定环境和心境下,由熙、丰年间的清新妩丽向绍圣后凄厉幽沉诗风转变的过渡轨迹。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请马尔夏克写诗,说不答应写长篇作品,就写一首短诗也行。诗人答道:能不能要一位工人、造不出机器就请他造一块表呢?造一块表,比造一架机器更容易吗?这则趣闻,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写小诗的甘难、个中颇有点发人深思的哲理。 小诗,吸引人但又不容易创作。诗人常爱用小诗短章来赠答友人、爱用他来捕捉瞬间的情绪和景色,但更多的是爱用小诗来寄寓哲理。一颗小草也要顶着一粒露珠、一滴水也会映着太阳的光辉……可以说,哲理小诗,是诗歌中惹人喜爱的样式。  相似文献   

13.
朝鲜李朝时期徐敬德一生隐居于韩国开城,把在中国洛阳隐居后半生的北宋理学家邵雍作为异国知己。他不仅一生研究邵雍之学,其理学思想深受邵雍影响。《花潭集》是其主要作品集,其中感怀诗的内心情怀、山水田园诗的悠闲清净之情趣、赠答送别诗的逍遥情怀和生命之乐是其诗歌的主要内容。徐敬德的诗歌创作一定程度上也受到邵雍的影响,将两者的诗歌创作进行相关比较会对徐敬德的诗歌创作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14.
茅山高道身处方外,却与世俗社会保持着一定接触,与当时文人之间的交往、互动也是极为频繁、密切。不少茅山高道与文人相互诗文赠答,文人或主动寻访茅山高道、或相约赋诗送别、或寄诗哀悼、或应邀作文,过往甚密。  相似文献   

15.
尹作涛 《科技信息》2013,(10):211-211
文化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礼仪文化又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家之间的文化不同,礼物赠答的习俗就难免有所差异。本文将通过分析中日两国礼物的赠答风俗的不同来揭示两国国民心理的差异,以加深对两国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同光体闽派诗人中有一女诗人群体,以福州十才女为代表,其中百岁诗人刘蘅被誉为"闺帏之杰",其《蕙愔阁诗词》意趣高远、诗笔清妙,题材涉及赠答、游览、随感等几类,表现出"杜陵怀抱"寄于女儿姿态的英姿飒爽别韵,兼诗情画意及理趣之美,呈现自然中锤炼之功力,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清代乾嘉道三朝名臣、一代文宗阮元第三妾唐庆云,婚后不育,但与夫家晚辈关系和睦,在《女萝亭诗稿》中存有多首与夫家晚辈的联句诗和赠答诗。这些诗作是封建官僚大家庭中侍妾与非亲生晚辈融洽和乐的真实纪录,表现出侍妾与非亲生晚辈的浓浓爱意和亲密情感,氤氲着闺阁才女的兰泽花香,为后世读者了解唐庆云的诗作、本事、家庭及她所处的社会与时代,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研究文本。  相似文献   

18.
咏雪是咏物作品中分量极重的题材,而谢惠连的《雪赋》和宋代欧阳修、苏轼的"白战体"都是咏雪诗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作品。通过梳理咏雪诗的写作技巧的发展,可以发现"白战体"写作技巧的创新性正在于对《雪赋》中一些未得到发展的写作方法的继承,这也可以视为宋诗"以赋为诗"之一端。  相似文献   

19.
从文体学的角度看《一朵红红的玫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春雨 《科技信息》2008,(9):204-204
本文以文体学理论为基础,对彭斯的《一朵红红的玫瑰》这首诗的内容和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该诗的语音,格律,语言,意象的分析把握其诗歌的独特风格和写作手法,以达到对作者和其作品有更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本文立足于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创作实践,深入探讨了他“以画写诗”的艺术手法,从新的角度阐述了王维作品“诗画结合”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