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苏轼"崇陶"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颇有趣味、令人深思的文学现象。究其原因,除了众所周知的深受北宋学术思想文化思潮和当时人们注重理性、精神、道德重构,以及社会上"学陶"风气等外在因素影响之外,尚有其内在的直接的心理动因:一是苏轼在人生困境中,经过人生反思,为寻求一种精神依托而自觉"师范"陶渊明;二是苏轼对陶渊明疏朗淡远诗学境界的倾心推崇;三是苏轼艺术审美理想与陶渊明审美旨趣的高度契合。  相似文献   

2.
苏轼一生中有两妻一妾,她们对苏轼不同人生阶段的性格发展和人格境界的提升都有积极的配合与推促作用,但各有其性格和角色意识,与苏轼感情投契的方式和程度亦呈现出差异,苏轼对前妻王弗除了喜爱更多的是敬重,对后妻王闰之感激多于亲切,敬重多平交心;真正成为苏轼红颜知己的却是伴随终生的侍妾朝云。  相似文献   

3.
审美境界与人生境界是相通的。诗歌审美境界的高低取决于创作主体人生境界的高低;反之,通过诗歌审美可以帮助人们超越自我、升华生命、提高人生境界。境界是中国古代诗学对现实人生启示意义的一个关键词。在当今这个大多数人停留在功利境界、把追逐利益当作首要人生追求的社会里,通过诗歌审美实现情感的净化和精神的升华、进而提升人生境界是一条可行之道。  相似文献   

4.
苏轼作为宋代一位十分重要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人生态度给了后人以巨大的影响。他主张积极入世有为,又不失灵活圆通;他主张义是人生追求的境界,又认为应该义利常兼;他主张维护社会纲常代表的礼,又不失人生的情趣,越礼法而显真情。苏轼这种人生态度,不仅是他个人修养的结果,而且也是中国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结果,因此特别值得研究和重视。  相似文献   

5.
月,是苏轼世俗人生的精神后花园,也是苏轼人生残缺和精神超越的象征。苏轼把时代之悲、个人之悟都融进月里,他的月是作为有特殊文化内涵的意向出现的,其特别之处在于融进了时代的风霜和属于自己的独特感悟。所以苏轼明月词中有一个很大的特色——残缺主题。平静地面对人生的残缺,是苏轼人生的显著特征,所谓"莫听穿林打叶声",所谓"此事古难全",苏轼总是不断地寻求正视人生残缺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苏轼是宋代的一位文学全才,他乐观的人生态度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试从苏轼谐谑诗的功效来诠释苏轼化解苦难的独特人生方式,进而审视苏轼的生存智慧。  相似文献   

7.
“乌台诗案”以及由此引起的谪贬黄州是苏轼人生的一个里程碑,他的思想及人生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并未在放逐生活中萎缩,而是从儒道佛三家思想中汲取精华,赋予积极内容,追求“任性逍遥,随缘放旷”的人生境界,形成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旷放达观的自由人格。他的诗、词、文也于此时真正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8.
运用古典文献学、历史地理学、地方文献学的学科方法,以三维关照,探究苏轼流寓人生中“最后一次行程”的路径节点,探究苏轼流寓人生中“最后一次行程”的终点,以期对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华夏文明传承和创新战略的实施,提供应有的学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苏轼运用“诗心”创作了大量的诗化雅词。这些词既以词言志,表现了经世事功的儒家诗教观,又传递了力图排遣和化解人生之忧和经世之悲,崇尚老庄任道逍遥、追求高蹈隐遁的思想,还体现了一种不随物悲喜、随缘自适的佛禅理达之境。审视苏轼诗化雅词的心路历程,可以正确体认苏轼调和三教而显现出来的圆融、通达的独特文化性格和人生模式。  相似文献   

10.
苏轼的人格魅力和他辉煌的文艺成就一样,一直以来在为后人称颂、学习。他秉性真诚,一生敢于直言,敢于批判;他宽厚仁爱,每为官一方,皆能留爱一方;他一生历经宦海沉浮,屡遭贬谪,但始终刚正不阿,坚忍不拔;特别是他身处逆境时豁达乐观、超旷高远的人生境界,是留给后世的最大精神财富,堪称中国文化中理想人格的范型,至今仍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并为当今青年人格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1.
苏轼与人生     
人生短促,如何才能使“生年不满百”的一生更加丰富且具有意义?人生多变,除了生老病死的自然演变之外,还有顺逆交替、祸福无常的人事变迁,如何才能在变化莫测的一生中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苏轼一生中既遭遇了宦海中的大起大落,也经历了人事上的悲欢离合,他究竟是如何对待人生的呢?本文从立足于性情的道德观、重视实践的认识论、愉快的生活态度、平易近人的智者、苏轼的精神家园等五个层面对此加以论述,并指出苏轼对后人有着巨大的的启迪,有助于后人发现生活中的美感和诗意。  相似文献   

12.
“志在行其所学”的苏轼,其葬郏之选中也隐含着人生思考。首先作为事件的葬郏之选。苏轼葬郏之选经由苏辙提议、苏轼首肯,因苏轼去世未果,最终由苏轼之子遵照苏轼遗嘱,在亲友帮助下相地卜兆而定,客观上是由于政治形势不利、经济状况拮据等原因所迫。其次作为观念的葬郏之选。苏轼葬郏之选主观上是由其诸多政治、社会与历史观念等原因所致。最后葬郏之选的哲学意蕴。结合苏轼的哲学思想,可知其葬郏之选过程中的诸多观念其实有着更深层的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13.
"乌台诗案"后,仕途上一帆风顺的苏轼被贬黄州。精神的困顿,生活的贫穷,心灵的抑郁,使他转向了宗教,渴求在禅宗里安顿心灵,寻找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苏轼接受禅宗的"明心见性","不立文字,见性成佛","五蕴皆空","心无所住","人生如梦"等义理,并将它们与儒道两家融合一体,"浩然不见其涯也"。在黄州,在赤壁,苏轼用他的如椽之笔写下三篇赤壁词赋,深刻体现了他对禅宗的认知和体悟。  相似文献   

14.
《东坡先生墓志铭》是苏轼之弟苏辙的亲笔墓志,苏辙用平实的语言,真实再现了苏轼的一生。元代脱脱的《宋史.苏轼传》在墓志铭、笔记史料的基础上加以润色而成,中间穿插有不同时期苏轼上表的疏、议,内容详实,前后连贯。林语堂本《苏东坡传》和王水照、崔铭本《苏轼传:智者在苦难中的超越》都是可查可考、资料详实、内容丰富的人物传记。  相似文献   

15.
孔子教导士人为“仁”献身的观念经历了千年的颠扑之后,作为绝对的真理烙在仕宦士人的深层意识之中,永不破灭,于是苏轼勇于用生命对此进行着诠释与演绎。而屈原对于生命以及生命意义的苦苦追问所展示出来的生之可贵的意蕴与深情。又使得苏轼深深忧愁、痛苦万分,不得不用老庄纵浪大化的精神来进行消解,用投身自然的举动来进行舒缓,同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体会着生命深层的韵味,倡导着新的生活模式,创造着新的精神风貌,开启着新的心灵家园。  相似文献   

16.
由《定风波》追溯苏轼黄州时期的心态,进而探讨苏轼面对贬谪困境时的人生态度:不去寻找社会准则的认同,而在内心世界寻找超越与平衡。以儒释道合一的人生哲学淡化悲哀,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人生范式。  相似文献   

17.
苏轼<论语说>是其身处人生逆境之中完成的重要经学著作之一,他自己十分珍视.正如他把黄州、惠州、儋州之贬视为"平生功业"所在一样,完成于黄州、定稿于儋州的<论语说>,是他对<论语>"蕈思""深念"的自得之作.他对孔子思想的阐释,不受传注成说的约束,注重根据自己的认识体会直取本意,故能"时发孔氏之秘".毫无疑问,贬谪时期所取得的经学成就,是苏轼平生功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他在诗、词、文等方面的文学成就是举世公认的。但同时,他也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在他极端坎坷、曲折的从政经历中表现出的高尚的政治品格,使他得到后世文人的景仰,不论他做官还是遭谪贬,都深受百姓拥戴。高尚的政治品格和杰出的文学成就使得苏轼具有非凡的魅力。他两年的密州知州经历证明了他的政治才干。  相似文献   

19.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分属两个不同范畴或语义域之间的单项映射,通过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投射,完成语符表层到抽象实质的深层次转化。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历来被称赞为咏月佳作,无数人为其思乡怀人的真挚情感所动容。除此之外,该篇字里行间也饱含苏轼对人生、世界等的哲思,概念隐喻理论将全面还原苏轼创作的原貌。  相似文献   

20.
词风至苏轼有了新变,他以词表现充沛激荡的主体精神、激昂热切的社会责任感和宏大超达的哲人思想,把词的主体意识格调与境界引入新高。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来对苏词主体意识的强化作一番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