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论文利用半经验分子轨道理论方法--全略微分重叠(CNDO/2)计算了硅烷类分子体系中硅氢键长,拟合出硅烷类分子体系中硅氢伸张振动频率同硅氢键长关系的理论公式,利用该拟合公式计算了硅伸张振动频率,并同频率实验值进行了比较。最后从数学上分析得出该公式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2.
计算了水、甲醇和硅烷醇分子单体和相应二聚体的振动频率.分别采用二阶MΦller-Plesset微扰和密度泛函理论方法优化了分子的几何结构,计算了结合能和振动频率.分子的结合能计算考虑了基矢叠加误差校正.通过与实验结果比较评价了两种计算方法,研究了氢键相互作用对分子结构和OH伸缩振动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强的氢键相互作用会引起较明显的结构变化,从而导致较大的振动频移.  相似文献   

3.
利用分子轨道从头算结合不同基组对二聚体CH2O2-M(M=HF,H2O)分子间氢键进行了理论研究,利用标准方法和均衡校正方法对二聚体进行了几何结构优化,振动频率和相互作用能的计算,利用了自然键轨道理论对氢键的本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分子间π-氢键的形成导致了σ-氢键的弯曲,两个二聚体氢键相互作用能随着σ-氢键键长的增加而降低,并且两个氢键二聚体的相互作用能的贡献主要来自于σ-氢键.  相似文献   

4.
利用分子轨道从头算结合不同基组对二聚体CH2O2-M(M=HF,H2O)分子间氢键进行了理论研究,利用标准方法和均衡校正方法对二聚体进行了几何结构优化,振动频率和相互作用能的计算,利用了自然键轨道理论对氢键的本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分子间π-氢键的形成导致了σ-氢键的弯曲,两个二聚体氢键相互作用能随着σ-氢键键长的增加而降低,并且两个氢键二聚体的相互作用能的贡献主要来自于σ-氢键.  相似文献   

5.
计算了硅烷基(-SiABC)的基团电负性(x)和硅烷基中硅原子的原子势(n/r),并研究了Si-H和Si-D键的振动频率(v)与硅烷基的基团电负性(x)及硅烷基中硅原子的原子势(n/r)的关系。获得如下关系式γ·μ~(1/2)=235 x_(-SiABC)+1600 γ·μ~(1/2)=80 (n/r)_(-SiABC)+1758 其中,γ、μ、x_(-SiABC)、n和r分别为振动频率(cm~(-1))、约化质量、基团电负性、硅原子的有效电子个数及有效原子半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自然杂化轨道以从头算级别的理论方法,选择较小基组STO-3G,在此水平上对28个分子进行构型优化,频率分析,并在相同水平上研究了这些分子的C-F键核自旋耦合常数,由此拟合出一个基于STO-3G基组水平上的计算核自旋耦合常数的公式,并选用4种化合物进行检验,理论计算值较好地与文献值相符合。因此可采用此公式对其它分子体系的核自旋耦合常数进行预测,该方法有一定可操作性和可信度,对NMR的量子化学研究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使用分子轨道从头算方法,在MP2(full)/6-311++(2d,2p)理论水平上对XZnH(X=H,F,Cl,Br)和稀有气体化合物HArF组成的双氢键复合物XZnH…HArF的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的复合物都具有线形结构.在所有的体系中,由于双氢键的形成,H—Ar键和H—Zn键的伸缩振动频率发生了红移,同时伴随着两者键长的增大.复合物的相互作用能按HZnH…HArF>BrZnH…HArF>ClZnH…HArF>FZnH…HArF顺序降低.分子间的伸缩振动频率、复合物的H—Ar键和H—Zn键伸缩振动频率的位移与相互作用的能量相关.采用自然键轨道方法做了电荷计算,表明分子内部原子电荷发生了变化,H—Ar键振动频率的红移可以用Alabugin的超共轭和重杂化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8.
利用D’Alembert原理,对多刚体多质点单自由度振动体系的动力特性进行了分析,导出了体系的频率计算公式.该公式与单质点单自由度振动体系频率的计算公式相同,它适用于各种情况的单自由度振动体系的频率计算,只需对不同的单自由度体系计算出相应的等效刚度和等效质量.  相似文献   

9.
对五种黄酮醇类化合物的荧光光谱进行了理论研究.在B3LYP/6-31G水平下优化了5种化合物的几何构型.在振动分析中,均未出现虚频率.基于此,在B3LYP/6-31G的水平下计算了该类化合物的荧光光谱,所有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基本吻合.此外,研究表明:其中4种分子均有分子内氢键形成,且分子内氢键的键长为1.75~1.82A左右.  相似文献   

10.
采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abinitio)对4种黄烷酮类化合物的荧光光谱进行了理论研究.在B3LYP/6-311G水平下优化了4种化合物的几何构型.在振动分析中,均未出现虚频率.基于此,用CIS方法在B3LYP/6-311G的水平下计算了该类化合物的荧光光谱,所有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基本吻合.此外,研究还表明:其中3种分子均有分子内氢键形成,且分子内氢键的键长约为1.813A左右.  相似文献   

11.
采用B3LYP/aug-cc-pVTZ方法研究了不同外电场对S2Cl2分子基态结构参数键长、键角、二面角、偶极矩及分子振动光谱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外电场电场强度增大,相应SS键长逐渐变长,SCl键长逐渐变短,分子极性增强.外电场对分子不同振动模式的振动频率数值、强度影响存在差异.因而可利用外电场影响分子的特定振动模式以获得特定的振动光谱.  相似文献   

12.
用Gaussian 03中两种不同的杂化密度泛函方法分别优化了铬分子在多种自旋多重度下的分子结构,并计算了相应分子结构的总能量、平衡键长和谐振频率,确定了铬分子的基态结构。考虑自旋多重度后,铬分子的基态结构为11重态。计算结果表明自旋极化存在于铬分子当中,自旋多重度对铬分子结构的影响非常明显,特别是谐振频率。自然成键轨道分析表明有10个自旋平行电子存在于铬分子并占据3d轨道,这与铬分子的基态为11重态相一致。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具有领从蹄结构的鼓式制动器进行试验研究及谱分析,发现制动系统的切向振动是鼓式制动器制动尖叫的主要振源。通过建立制动尖叫的力学模型,较好地解释了制动尖叫产生的机理。本文进一步推导了制动过程中的切向力激振频率计算公式。只要在通常的制动工况下能使该激振频率避开结构的共振频率,则制动器在制动过程中就不会产生制动尖叫。因此,根据该方法可在设计阶段对制动器的制动尖叫进行预测,从而为预防制动器制动尖叫  相似文献   

14.
将鲁棒控制技术应用于主动抗振控制系统中,并用于解决光学超精密抗振系统的不确定性问题,其中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将随机振动信号进行时频分析后得到低频全局信息,随后设计鲁棒控制器对低频振动进行抑制,该方法克服了由模型自身和外部干扰所引起的不确定性,使得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地抑制抗振模型的不确定性和外部振动的干扰,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控制精度和灵敏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使光学测量设备在外部振动的干扰下具有较好的鲁棒稳定性和控制精度,同时也能较好的抑制低频振动.  相似文献   

15.
基于波动理论分析了含粘弹性材料夹层的船体板架中振动波传递特性,给出粘弹性夹层对弯曲波的隔声量公式.同时将粘弹性夹层引入转角含阻振质量的典型船舶L型结构中,通过多次构造阻抗失配有效地阻断船体振动噪声主分量的传递.在此基础上,将这种复合隔振技术引入到动力舱段声学设计中并开展相应的数值实验.结果表明:粘弹性夹层对船体结构波具有较强的阻抑作用,夹层隔振性能随其杨氏模量降低及尺度增加而增大,夹层杨氏模量对隔声量的影响较其尺度更为显著,在刚性隔振基础上联合应用较小尺度的聚氨酯夹层可显著增加隔振效果并有效拓宽了隔振频带,具有较高的效费比.  相似文献   

16.
根据细长轴车削振动力学理论,建立车削加工过程力学模型,得出细长轴振动特性的固有频率理论计算公式,利用Matlab软件求出振型函数的振动方程曲线.利用ANSYS软件对细长轴车削过程进行模态分析,得出其前3阶固有频率.对比仿真结果和理论振动方程曲线,发现二者结果非常一致,验证了分析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考虑减振装置弹簧刚度的斜拉索等效索长及索力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对安装减振装置斜拉索索力的测试精度,提出计算等效索长的铰接等代法.基于索力振动频率法所采用的弦振动理论,考虑减振装置弹簧刚度对拉索边界条件的影响,着重研究减振装置弹簧刚度与等效索长的关系,提出考虑弹簧刚度影响的二次等效索长修正公式.结合实测索力及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关于振动索力的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  相似文献   

18.
用Ritz变分法求出了氢分子离子H2 + 基态能量附近的能量随变分参数和分子键长变化的数值关系 ,并用抛物线插值法获得了H2 + 键长和基态能量的值及其计算公式 ,比文献 [1,2 ]更接近于实验值。  相似文献   

19.
根据分子振动理论,采用简化模型分析了Bi系高温超导体CuO2面内Cu O键振动的振动模式,计算了单一红外活性模Eu的振动频率·计算结果表明:CuO2面内Cu O键Eu模式伸缩振动的频率为6738cm-1,8032cm-1,弯曲振动的频率为412cm-1·计算结果中6738cm-1,412cm-1与Bi系高温超导体红外吸收光谱的实验分析结果较好吻合,8032cm-1与实验分析结果中800cm-1附近归属尚未确定的吸收峰峰位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20.
在B3LYP/6-311++G(3df,2p)理论水平上,对C6H5NH-H□X(X=H2O,HCOH,CH3COCH3,NH3,CH2NH和HCN)氢键体系进行几何结构优化与振动频率计算,在所得稳定构型的基础上进行自然键轨道分析和热力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C6H5NH-H□X体系存在较弱的N—H□O与N—H□N氢键,氢键的形成使H—N伸缩振动频率明显红移.在298.15K和标准状态下,C6H5NH-H□X体系分子在气相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放热、熵减的非自发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