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汉诗之美,离不开诗歌的语言之美;英诗之美,也离不开诗歌的语言之美.同样道理,汉诗英译之美,也多在于译诗的语言之美.因此,在汉诗英译的过程中,应将汉诗的语言之美,转变为英诗的语言之美.诗歌的语言之美,主要包括典雅之美、通俗之美、简隽之美、借鉴之美、和谐之美、精当之美等.  相似文献   

2.
迷人的秋景感官的盛宴--试析济慈《秋颂》之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秋颂>是英国抒情诗的典范,也是济慈颂歌中最为成熟之作.<秋颂>之美,通过富含色彩、声音、感觉、形体的感性意象展现出来.试就此作一剖析,以揭示其永恒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王春源 《海峡科学》2012,(3):222-225
Apple创办人Steve P.Jobs生前推动了九项产业革命:①iMac;②iPod;③iTune;④iPhone;⑤iPad;⑥iBook;⑦iCloud;⑧iTV;⑨iStore.Jobs改写了人类50年来之电脑科技发展历史,影响全面与深远.本文将论述Jobs之科普发展的机遇、初心、性格特质、创新精髓、养鸡生蛋总体观、由败到成的转变、不凡态度与成就、有效应用案例,以及世人的评价等,带给人类之科普智慧启示.  相似文献   

4.
徐灿、陈之遴是明末清初的一对文坛爱侣,徐灿工于词,陈之遴工于诗.他们在明亡清起的易代之际,对故国表现出不同的思想感情.这些情感在他们的唱和之词中时有流露,两相比较,那便是"兴亡之感,相国愧之"(谭献<箧中词>).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的美学特色,依托中西美学理论就该小说中的悲剧美进行了分析.爱米丽的受难透出深深的悲怨之美;她的抗争给她的人生平添了一层悲壮之美;悲剧的原动力与社会根源给读者以悲悯之美;悲剧的精神超越却显露出悲喜之美.爱米丽的爱情悲剧美是一种韵味悠长的美.  相似文献   

6.
<正>病理 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是说头为脏腑清阳之气聚集之地.汗为阴液,由阳气宣发而充身泽毛,其本在营气,其启闭施行则责之卫气,即《素问·阴阳别论》:“阳加于阴谓之汗”之说.而卫气生于水谷,源于脾胃,若脏腑失调,气血乖逆,脾胃不健,湿热内蕴中焦痞隔,津行受阻,津液上达,从头部半边渗漏而成.可见头汗多因脾胃湿热,半边汗者,是由气血乖逆所致.  相似文献   

7.
乡饮酒礼乃大司徒所积极推行而深入民间的"十二教"之一,其旨在于教导百姓谦让不争的良好美德,对于大众生活之影响以及社会风气之凝塑都极为密切,故而本文特别以乡饮酒礼为对象,讨论其中诗乐与礼相融之意义.此礼之主要过程,包含正礼、旅酬以及第二天的宾拜谢主人、主人慰劳司正等后续发展三部分,本文将以此三大过程为讨论范围,讨论其中诗乐与礼相融之意义.本文之进行,首先论述为文之动机、目的与讨论之范围;其次,概述乡饮酒礼的四种类型与意义;再其次,则透过乡饮酒礼正礼中五步骤使用诗乐之情形,探讨诗乐与礼相融之意义;然后,则论述旅酬以及无算爵与乐的阶段,其所用之诗乐与礼相融之意义;继此之后,再讨论典礼后续余波部分的诗乐与礼相融之意义;最后,则提出乡饮酒的饮食之礼,藉由诗乐等文学艺术活动之熏陶,而达到催生礼乐社会之功能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小品文产生于五四时期,它的产生与外国文学的影响是不可分开的.这种影响表现在多方面,概言之有三,卢梭对之产生了精神气质上的影响;ESSAY对之产生形式上的影响;日本文学对之产生趣味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诗经>中以生产劳动、爱情婚姻、战争服役等普通人民现实生活的悲欢苦乐为素材的"十五国风",堪称中国古代抒情诗的开端.透过这些诗作,我们能够体味到劳动人民对剥削者的愤慨、厌恶之情;相恋男女的相思之苦、相见之愉;思妇征夫的离愁别绪.人类的情感活动几乎都在<国风>中得到了表现,为历代文人提供了表现各种情感的典范,在艺术表现上也达到了很高的成就.  相似文献   

10.
<孟子>中的"之"字可以记录不同的语法单位:1、能够独立运用的词;2、用于人名的结构单位."之"记录的词可以是实词也可以是虚词:实词"之"包括名词和动词;虚词"之"包括连词、代词和助词,其中以助词的用法较为复杂.用于人名中的"之"可以作为构成语素的音节、语素、名词和助词;不用于人名中的"之"可以是实词,也可以是虚词.本文着重于对<孟子>中"之"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试图展示出<孟子>中"之"的语法体系及其语法功能的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11.
朱艳琳 《吉安师专学报》2003,24(Z1):166-167
领略境界之美,首先是领略作品所描绘的境界如何形神兼备,以形传神;其次是领略作品中所表现的感情之美.领略境界之美,想像和联想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诗歌产生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与卦爻辞的产生时代大致衔接.<周易>卦爻辞象征艺术的三大特点鲜明性、典型性、含蓄性,已初见"比"、"兴"之端倪,对<诗经>"比"、"兴"表现手法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但二者又不可等而视之.卦爻辞的"象征"是一种思维方式(即隐喻思维),而<诗>之"比"、"兴"则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3.
“老师和学生之间是什么关系?“有人说:“是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还有人说:“是猫和老鼠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师与生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其关系随时间,空间的不同关系而有所变化:时而如父子,严格要求之;时而如知己,充分理解之;时而如朋友,绝对信任之;时而如同学,彼此帮助也.……  相似文献   

14.
近似诣零理想与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一般珠之构造理论中,关于Kthe(1930)所定义之根是否在一般环中存在的问题至今尚未解次.其主要困难在于不易证明两个诣零左(或右)理想(即仅含幂零元素之理想)之和仍为诣零左(或右)理想.有凿于此,我们才考虑用近似诣零理想之概念(参看§1)去代替诣零理想之概念.这样便能在一般环中定义出根来.当一环之根为{0}时,则该环叫做半单纯环;当一环之根为该环本身时,则该环叫做根环.环{0}则既为半单纯环又为根环.  相似文献   

15.
章太炎与马一浮,都是公认的国学大师,长期讲说国学,影响深远.但二君为学旨趣不同,对国学之理解及其讲说国学之目的亦各不同.章先生论国学,以小学为门径,以玄理为终极,分说经史子集,而归宗于佛法;马先生则以国学为六艺之学,又以六艺摄于一心,一切学术摄归六艺.二者取途互异:章先生为古文经学家立场,以孔子为良史,以讲说国学为保存国故,旨在激扬种性;马先生为宋明理学家路数,欲得孔子之用心,而复人人本然之善性,故以讲说国学为昌大人学之机.二者精神又异:章先生归宗佛学,谓孔老庄颜合乎佛说;马先生援佛人儒,虽用佛家名相及解义方法,而以儒正佛.二人宗旨更是不同.透过分疏衡较,恰好可以看出民国初年有关国学研究之复杂性.  相似文献   

16.
翻开《纳兰词》,充满了哀婉、沉郁的气息,饱含着对社会、对人生、对命运、对爱情的忧患意识.究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对历史兴替、时代悲剧的无可奈何之叹;对仁途不满之感;对爱情短暂之感慨和世事难料的悲痛;对家庭环境的不满以及其创作理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实验表明,转移因子(TF)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在O.7%的醋酸致痛实验中,以142mg/kg和284mg/kg之TF分别给两实验组iP,与生理盐水组相此,差异非常显著(PO.05)。以142mg/kg之TFiP对蛋白胨升高大鼠之体温亦有显著影响(PO.05)。本制剂静脉注射的LD_(50)在355mg/kg以上,故可认为其毒性较低。  相似文献   

18.
两宋是中华自然审美的精致化阶段.它全盘继承了魏晋以来形成的自然审美三大形态基本格局,然又均有自身特色.纵游山水方面,以山水悟道形成自然审美之理趣;园林建筑方面,建筑各要素细节上全盘精致化,讲究山水之趣与日常享受兼顾的私家园林最为发达;山水艺术方面,山水花鸟画大兴,既将自然审美价值推至极处,又最终将自然审美的客观之境改铸为主观的情趣之境.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先生说:"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情感是文学作品的内在动因,要"写我的自得之见;抒我的自然之情;用我的自由之笔;显我的自在之趣",这就要求学生首先有自己的思想,有个人的情感.  相似文献   

20.
脓带(袋)     
“一染脓带垛在身上.”(72)“脓带”,是口语化音.因择字不当,以致语义难明而误注为“连脓带血”.脓带应为脓袋,指鼻涕.涕如脓而盛涕之鼻为袋.连类而及,以鼻之所出而言涕.与脑袋之袋不同,并非脑之袋物;脑袋是音变而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