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英国与中国基础教育阶段健康教育的比较研究,建议采用英国各课程间的“相关链接”,整合我国各课程资源和各科师资力量,解决我国现阶段各科健康教育内容“分而不统”的现状,弥补我国体育教师健康知识的盲区。  相似文献   

2.
人文主义"新学术"与英国近代的绅士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复兴时期,代表人主义之“新学术”在英国的迅速传播,是其在整个欧洲传播的一个部分和结果。它得利于都铎王朝统治的人主义教育背景、教育的日渐世俗化和印刷技术的普及。它使英国社会出现新的教育理念,直接促成绅士教育目标的确立,导致英国教育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变化,标志了英国近代教育的开端。而绅士教育的理想和公学等教育机构对绅士教育内容的实践,又表明了绅士教育是一种以培养统治和社会上层人士为目的精英教育,它反映了人主义的主张,大大促进了人主义“新学术”的传播。  相似文献   

3.
情,可理解为情趣、情味、情感,教育理应是具有情感的事业,因为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感论》的作者诺尔曼·丹森说:“没有情感,就谈不上人。”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以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情感的作用:“感情如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他们的智力和非智力两种心理素质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4.
从根本上说,教育就是针对人进行的,而当今的教育视野中“人”正在逐渐消失,缺少了灵性和感悟,缺少了理解,从创造的意义上讲,实行理解教育,能够使人处于一种不断更新的状态中,能够提高人们的意识水平从而使人的个性得到张扬和扩展。  相似文献   

5.
“伏地魔”是什么?当我前些天晚上到广播电台做访谈节目时,在开场前问了主持人这个问题。当天的节目主题涉及这样一个背景: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针对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在英国《每日电讯报》发表文章,称日本军国主义是威胁世界和平的“伏地魔”。而日本驻英大使则在同一个报纸上反唇相讥,称中国才是威胁亚洲和平的“伏地魔”。熟悉英国畅销小说《哈利波特》的人可能会嘲笑我的无知,但主持人说她也不太清楚。大多数中国人应该都不太了解“伏地魔”,可是这个英国魔鬼却成为了中日开展公共外交舆论战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6.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素质教育中的课堂教学设计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争论入手.阐述了超越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而形成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1、对学习活动本质的理解;2、对学习者的理解;3、对教育者的理解。论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素质教育的内在一致性和同一性,进而提出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设计素质教育中课堂教学的原则是:1、强调“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观念;2、强调“建构”的作用;3、强调“情境”的作用;4、强调“合作”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作为全球产业转移的产物,中国软件外包产业甫一问世,就注定面临了如此众多的矛盾:一方面,其稳健而快速的发展让人侧目;另一方面,却又背着所谓“低端”的“包袱”。如何更准确地理解“软件外包”?事实上,对任何问题的认识.都有一个不断“去蔽”的过程。[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对1899-1902年英布战争的性质,史学界的看法至今不尽一致。总起来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这次战争不论是英国人还是布尔人,都是在南非狭路相逢的殖民势力,他们的战争是为了掠夺殖民地的不义战争,是侵略南非的“帝国主义战争”。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这次战争对英国人来说,是帝国主义掠夺战争,而对布尔人来说,是正义战争。布尔人同英国人作战是为了本民族的“独立”和“自由”,是民族自卫战争。当前我国史学界就英布战争性质问题的讨论尚无定论,大多数史学工作者倾向于第一种意见。  相似文献   

9.
学校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之一,太极拳的传播也不例外。研究发现:学校太极拳教育存在着教学内容简单,动作“体操化”严重,学生兴趣难以持久,专业太极拳教师严重匮乏等现象,学校太极拳教育必须从“国学”的高度来认识和理解太极拳的作用和价值,构建一体化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0引言 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21世纪教育的主要目标,也是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创造”,《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首先应准确理解“创造”的内涵,一个字从不会到会,一个词从不懂到理解、应用,朗读时能根据具体情况恰如其分地演绎感情,都应该承认其中已做出了新的成绩,就是某种程度上的创造。  相似文献   

11.
体罚是封建主义教育、法西斯教育野蛮管教学生的方法。体罚学生的根源很久远,中外皆有之。我国的《学记》即记载着“夏楚二物,收其威也。”这种看法至今仍有。在英国,本世纪四十年代甚至在现在还残存着这种方式,以鞭答学生取得威信。1948年,英国“全国教师协会”在斯科尔保罗通过了一个决议,以反对取消“多少世纪以来一直奉为神圣的”体罚学生的制度。教师荷怫意在议会会议上声称:“鞭打的威胁是唯一的制止学生捣乱的基础。”教师派克则说:“凡是与马、猫和小孩相处过的人都知道,及时的鞭打是大有益处的。”杜克斯在《学校卫生》一…  相似文献   

12.
亚太国际教育论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11月1~3日,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为主题的“亚太国际教育论坛”在中国北京隆重召开。论坛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和儿童基金会的支持下由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国际教育与价值教育联合会、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联合主办。与会代表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比利时、日本、菲律宾、泰国、印尼、印度、马来西亚、尼泊尔、巴基斯坦、土库曼斯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国家和地区,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教育局。其中,国外代表26人,国内代表80余人。  相似文献   

13.
象形的汉字负载着神秘的信息:何为大。“大”就是在天地自然之间展开人的胸怀。理解了自然精神,对天(自然法则)心存敬畏,与地(现象界自然)保持着亲切的关系,中国人就这样实现了“大写”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之初,英国人赫德指出:“现在中国除了千分之一的极少数人外,其余九百九十九人都相信大中国可以打败日本.[1]当时的封建官僚和土大夫,昧于世界大势,沉酒干醉生梦死之中,虚骄自大,盲目乐观,根本不把日本放在眼里,说什么“倭不度德量力,敢与上国抗衡,实以螳臂当车,以中国临之,直如摧枯拉朽.”目然而,甲午战争却以中国的惨败而告终,赔款二亿两白银,并割台湾、辽东半岛与日本,这给中国人带来了空前的耻辱感和危机感.在中国战败之后,有很大一部分土大夫仍在高谈阔论,“今天下最富之国,臭着中国.”[3]对…  相似文献   

15.
丁萌 《世界博览》2012,(2):58-59
关于虚荣心。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这样说:虚荣的人被智者所轻视,被愚者所倾服,被阿谀者所崇拜,而为自己的虚荣所奴役。 不过,在眼下的中国,许多产业正由此而生。 “关键是要像” 世界奢侈品协会发布的2011年蓝皮书中,中国已经被认为是全球奢侈品消费第二大国,仅次于日本,并且预测认为,2012年中国就能成为全球奢侈品消费第一的国家。  相似文献   

16.
教育笔谈     
教育笔谈温德才“老生常谈”,原有深切之意,却常遭遇“简单化”,被人忽视,以至有理不明,模糊不清。作为教师,甘苦自知,常扪心自问:“我是一个好老师吗?”渐渐理解了孙中山所言“知难行易”与诗人海涅所言“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象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感悟...  相似文献   

17.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男怨诗塑造了“怨男”之形,中国自《诗经》以降的闺怨诗浓墨重彩地描绘了“怨女”之象。一支“怨”曲唱中西,怨男怨女有着相同的命运遭遇:被弃、孤独、痴怨,但两者并不是一味地被动接受命运的安排,他们中有的冲破层层藩篱,起而反抗,自珍自爱。通过剖析英国男怨诗和中国闺怨诗,可以看到中西怨诗塑造的怨男怨女形象是有其共通性的。  相似文献   

18.
曾经听到这样一个笑话,一个中国男孩在英国交了一个女朋友,结果没过多长时间他们分手了,原因是男孩过马路时闯了红灯,英国姑娘吃惊地说:“连红灯都敢闯?还有什么违法的事你不敢做?”后来,这个男孩回国了,他又结交了一位中国姑娘,结果小伙子却因为过马路没有闯红灯分手了,中国姑娘评价小伙子说:一个连红灯都不敢闯的人,能有多大出息?虽然这只是个笑话,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在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统考中,最感困难的是阅读理解。这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即读音→词汇→语法→句意理解)不无关系。这种教学重视词汇和语法的学习,却忽视了对文章整体的理解。大学英语教学应改变传统模式,从语篇分析入手,注重整体内容分析,从结构、层次上理解文章内容,把对句子的理解提高到对整篇文章的理解,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一语篇和语篇教学何谓“语篇”?英国语言学家伦道夫·夸克等人认为“是由一连串几个句子组成,……是几个连贯的句子,……是指一段语言。”英国语言学家魏多森则说语篇就是“结合起来的句子…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观点具有极强针对性,对于我们理解和把握中国未来的教育体制改革i对于我们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些思想认识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党的十八大召开前,有关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言论引起了社会舆论的热议:公众对中国教育的未来走向高度关注,对中国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忧心忡忡,对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充满期待。所有的这些,都预示着中国教育正处于一个新阶段的开端,公众期待党的十八大为这个新阶段描绘一幅蓝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