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丽 《科技咨询导报》2008,(18):132-133
以美国历史上人种之间冲突,女权运动等为鉴,分析了构建和谐社会民族之间文化认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各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是两种不同层次的民族认同,其产生的根源也不同。二者的关系有一致性,同时也有冲突性的一面,不论是一致性还是冲突性,对民族关系和国家稳定都产生巨大影响,笔者认为对两种认同进行有机整合是必要的,也是协调二者关系的最好途径。  相似文献   

3.
缅北地区是中华文化圈、东南亚文化圈、南亚文化圈交流交融多元文化并存的立体文化生态区,生活于此的华裔青少年一代对中华民族的认知、评价、情感和行为成分上的认同感究竟有多高。经抽样调查研究发现,缅北地区华裔青少年普遍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历史感到骄傲,对中国人有一种亲切感,觉得自己的将来与中华民族的将来休戚相关。相关部门应利用这一有效时机积极增进缅北地区华裔青少年中华民族认同感,并制定积极的侨务政策,大力推进该地区的侨务工作,以加强我国边疆稳定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历史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从很早的时间起,各个民族在通过各种方式联系与交往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的互动机制。在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民族服饰往往以直观的方式参与并反映民族间的联系和交往。历史上有三次突出的民族服饰的流变:一次是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一次是唐代的开放唐装;还有一次是清代的旗装。民族服饰在彰显浓郁的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同时,还是多民族国家文化认同的外在符号。  相似文献   

5.
关于“文化” ,不能仅从狭义上单纯理解为“知识” ,而应从社会价值观的高度来理解。文化的基本内核是价值观。对待中国渊源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 ,应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弘扬民族文化不仅造就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根基 ,而且也是当代中国人的责任。多元文化的认同 ,应以客观的眼光看待不同群落文化 ,倡导“和合文化” ,只有建立富有时代气息的中国特色的多层次的新型文化结构 ,才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相似文献   

6.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表达与认同礼貌的方式不尽一致,因此对跨文化交际产生了一定影响。分析中西方礼貌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可以加强对文化认同的认识,跨越文化交际的障碍,以便达到所期望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7.
《醒回篇》是中国回族史上最早的自办刊物,它反映了回族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大潮中的觉醒,在中国回族革命史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时至今日,它所倡导的回族与中国其他各民族团结一心、振兴中华的思想反映了中华民族认同观念的逐渐形成和发展,在今天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周雪兰 《科技信息》2010,(29):I0231-I0231,I0194
本文探讨了文化认同、文化的内涵以及中英文化的基本差异。这种文化差异可能造成了英语学习者在学习中对异质文化抵触的现象。本文针对这种现象,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学习者缺乏对异质文化的了解,并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英语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本文立论的基础是语言与民族,民族文化之间的密切关联。在此基础之上,文章以土家族为例,论述了中国双语现象产生的社会心理基础及主要类型,提出在文化冲 文化融合过程中,如何使母语文化不被第二语言文化同化,减少异族文化对母语文化负的或破坏性的作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的政治建设需坚持"政治一体"的价值取向,这是因为在中国,中华民族是唯一获得国家形式的政治民族,而各个文化民族在单一制国家结构下,不能作为独立的政治单位存在。文化建设则应为"多元一体",既要尊重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又要在挖掘共同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单一性的中华民族文化。利益建设在于营造一种"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利益依存关系,并形成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分分合合、合合分分必然会形成一些阶段性的民族融合成果。其中汉民族就是一个典型的从多元走向一体的案例,从中可以窥见中华民族的未来将如何在发展中实现“多元一体”。  相似文献   

12.
英汉文化差异及其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简要分析英汉两个民族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指出我们在翻译这类有文化色彩的词语和句子时,应努力保留其文化色彩,减少翻译耗损。文章研究归纳了六种可供选择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西方文化在文化生长土壤、民族心理、宗教、风俗习惯、历史文化等方面存在着很多差异,这些差异反映在汉英语言中必然会造成用词、语用和语义等方面的诸多不同.  相似文献   

14.
1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习语是语言的精华。而对英汉习语文化内涵差异的了解对习语的翻译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在探讨英汉习语文化内涵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种翻译方法:直译法、意译法、译语同义习语套用法、加注法。  相似文献   

16.
汉英旅游宣传资料都具有呼唤功能。对比汉英旅游宣传资料语言文本差异,揭示汉英旅游宣传资料文本差异源于中西文化差异,即思维模式和审美价值差异。了解汉英旅游宣传资料文本和文化的差异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旅游宣传资料的呼唤功能,对旅游英语教学和实践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英汉文化差异一直是制约中国人与讲英语国家的人进行交流的重要因素。对英汉文化差异和之甚少或缺乏必要了解,在交际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造成误解或陷入尴尬境地。本文仅就中西方观念上的文化差异作简单地论述和比较。  相似文献   

18.
19.
从语言的社会功能看,英汉文化差异在词汇层面上往往体现得最为突出,涉及面也最广。本文从英汉文化差异着手,探讨了英汉词汇的不等值现象,并分析了词汇空缺、词汇转义、词汇外延与内涵不同等三种情况。最后提出了处理这些问题的一般性原则。  相似文献   

20.
汉英比喻修辞格可分明喻、暗语和借喻,因为汉语与英语文化背景的差异,两者在比喻的方法、内容上显现出一定的差异。分析比较英汉修辞比喻格内容与方法的异同,从语言应用的角度来展示汉英的文化差异及在汉英对译中应当注意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