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的伟大在于其深刻的批判性.鲁迅用犀利的笔无情地解剖和鞭挞了封建伦理道德.本文从分析鲁迅的作品入手,对鲁迅的妇女观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全面勾勒了五四以来鲁迅对我国千年文化遗存的批判性思考,结合其探讨国民性思想揭示了他的否定旧文化的态度的成因,并着重论述了他眼中的旧文化对国人的精神虐杀表现,最后就如何评价他的清结文化旧帐这一工作略谈看法。  相似文献   

3.
《野草》中的《腊叶》较为真实地展现了鲁迅本人对生命的思考。"病叶"意象是鲁迅对生命的大欢喜、大悲痛体验后的平易的情感投射,是回归到生命本体的真实书写。"病叶"的疾病隐喻与鲁迅本人的疾病体验有着密切联系",病"的生命体验促使他对生命有着更加真切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文章借助生态女性主义学者薇尔.普鲁姆德的批判性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的相关观点对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的几点困惑进行归纳解析,期望能在肯定批判性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先进性的同时,为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向前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鲁迅"立人"思想的系统论述,对其历史地位产生原因等进行综合思考和总结,以达到对鲁 迅"立人"思想的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6.
【阅读导航】我们发现那些批判性、匕首式、战斗性的革命文章大多数只不过是鲁迅先生的游戏文章。在百度里地毯式搜索后,终于找出了这个不一样的鲁迅——潇洒、轻松、生活化的神情气度。我们需要了解很久以来被符号化了的鲁迅。当我们了解了生活中的鲁迅,人间的鲁迅后,我们会更为崇敬。  相似文献   

7.
"立人"是鲁迅关于现代"人"独立人格和自主精神的一次伟大思考,也是中国知识界一次明确地 对自由解放、独立尊严的现代人本思想的呼吁和倡明。与两千年封建王权专制统治下中国读书人的一种对权势 的依附性人格相比,鲁迅的"立人"代表了一次伟大的精神自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鲁迅区别于中国历 史上传统文人,完成了自己由传统文人到现代知识分子的转变,而这一转交也同时预示着五四风潮中,中国现 代知识分子迎来精神自觉的一个新时期。  相似文献   

8.
"critical thinking"指的是"为了决定信赖什么或者做什么而进行的理性的、深入的思考。"中文一般将其翻译为"批判性思维"。因为"批判"一词在汉语的文化语境中是一个带有感情色彩的敏感词,这一译名容易造成误解和疑虑。通过对19位批判性思维专家的问卷调查,获得了与"critical thinking"最为相关的关键词,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调查问卷,得出了"critical thinking"的合适译名应该为"审辨式思维";另外,从音义结合的角度,"critical thinking"也可翻译为"揆惕性思维"。  相似文献   

9.
肖志伟 《长沙大学学报》2012,26(6):111-112,130
通过对目前外语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外语教学中的"无批判的被动接受型的教学文化"导致了大学生的沟通能力与思辨(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瓶颈。英语演讲的重要逻辑思维形式是批判性思维;同时,公共英语演讲的逻辑特征与批判性思维逻辑特征有着高度的相似性与关联性。因此,英语演讲的核心特征——批判性思维以及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从本质上决定了英语演讲教学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对国民精神状态的关注,鲁迅对大众与启蒙者关系的深入思考,鲁迅的悲观思想也愈来愈浓。对大众无法救赎的灵魂,鲁迅表现了一种近乎绝望的沉痛。这种悲观思想既与鲁迅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更与他早期的思想有关。最典型体现在《药》的创作与阐释中。本文试图从鲁迅的思想去解读《药》,并通过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重新阐释《药》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11.
鲁迅把青年看成自己的"身外青春",对"身外青春"的关注一直是鲁迅的一个精神向度。鲁迅在散文中,率直地对醉生梦死的青年表达着不满,坚持不懈地唤醒与培育着众多的革命英才,发自内心地对踏实肯干的青年给予着赞扬,为因革命牺牲的青年感到痛心与惋惜。我们从鲁迅对"身外青春"的各种不同态度,感受到鲁迅的人格风范和思想力量。  相似文献   

12.
鲁迅小说中的女性主人公具有形象、鲜明、独特的典型性,同时蕴含深刻而独到的社会思想意义。鲁迅在作品中真实地再现了她们的悲惨处境和对悲惨命运的抗争,对她们身上存在的"劣根的国民性"予以无情的揭示和批判,指出社会制度的变更、经济上的独立,才是中国妇女解放的真正出路。鲁迅对中国妇女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在今天仍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3.
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当今社会对中职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适合未来社会的建设者?这是有使命感的教师正在思考的问题。本文作者针对中职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相对欠缺,提出必须重视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并结合一些实例论述了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一些具体方法、策略。  相似文献   

14.
鲁迅于1927年定居上海并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十年,在此期间鲁迅从上海政治文艺状况的现实出发,创作了《故事新编》中后五篇小说,集中体现了鲁迅对上海及中国现代文坛的全面认识与思考。鲁迅在小说中揭示出当时上海出现的各种荒谬复杂的社会现象及各种文坛丑类的本质所在,并且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出真正地能够代表民族脊梁的历史人物,为困于日本侵略和国民党黑暗统治的现代中国人提供了精神参照。同时为年轻的"左联"在上海复杂多变的政治文化环境中认清方向,向健康、积极的道路迈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高级迷信》一书是美国生物学家葛罗斯与数学家李维为捍卫科学而撰写的一部批判性著作。作者以激烈的言辞抨击了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激进生态主义等"学院左派"解构科学、建构科学的研究取向及其理论,酣畅淋漓地向读者倾诉了自己捍卫科学的正当理由。  相似文献   

16.
鲁迅曾经说过:"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1]基于这样的启蒙立场,鲁迅始终关注病态社会里的人的精神病苦,残酷地鞭打着人的灵魂,引发人们对国民性的深刻思考.本文力求从对<呐喊>与<彷徨>里的女性角色分析这一角度来探讨鲁迅是如何借用女性形象作为批判国民劣根性的载体,来表现小说深刻的思想主题的.  相似文献   

17.
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与重视学生通识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已逐步成为国内高校课程改革的两项重点工作。在众多通识能力中,批判性思维能力一直备受关注,一些高校选择在校内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希望通过针对性教学,科普批判性思维知识,培养批判性思维意识,训练批判性思维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以能力培养为主的通识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往往不尽相同。在此背景下,该文将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出发,总结《批判性思维》课程学习者特点,尝试探索出适用于《批判性思维》课程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与狼共度》是一种生态意识关照下的动物叙事。作者法利·莫厄特通过对狼的书写以及为狼的"正名",完成了狼形象从"象征符号"到"生命的主体"的华丽转变,通过对狼与人类社会的对比,由此引发人类对于生态的的思考以及深深的反思。  相似文献   

19.
论《呐喊》、《彷徨》的意象设置与情感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诸多的本分析中,鲁迅小说的意象研究略显不足。试图以意象分析为研究契机,探讨鲁迅小说意象与深层情感的内在联系;并在小说意象的艺术凸现中,探索鲁迅的精神世界和独异的化思考,以形成对鲁迅小说价值的又一言说方式。  相似文献   

20.
浅谈高晓声对鲁迅小说的承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鲁迅《阿Q正传》和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小说,在对农民历史命运的思考方面,可以窥见高晓声在创作思想和方法上与鲁迅的承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