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具有光活性和氧化还原活性的两亲性分子—4-(11-二茂铁基正十一烷氧基)偶氮苯甲酸(FcAzCOOH), 并对用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氢谱, 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确认与表征.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研究表明FcAzCOOH在THF溶液中具有很好的光致异构行为. 循环伏安(CV)研究表明FcAzCOOH在DMF溶液中的电极过程为受扩散控制的可逆过程. 通过对不同紫外光照时长下FcAzCOOH溶液的循环伏安行为研究表明: 紫外光照对其溶液电化学行为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平面双核酞菁钴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用电化学生长法将平面双核酞菁钴(bi-CoPc)修饰到玻碳电极(GC)的表面,制成化学修饰电极,用循环伏安法对该电极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化学修饰电极对溶液中的O2具有很好的电催化活性,当pH<3时,可以经过两步四电子催化将O2还原成H2O;在碱性溶液中对巯基乙醇(2-ME)亦具有很好的电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实验制备了二茂铁甲酸/L-半胱氨酸自组装金电极,并用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阻抗予以表征,研究了该电极在磷酸氢钾-磷酸氢二钾溶液(pH=7.0)中的电化学行为,考察了介质、酸度对修饰电极伏安行为的影响.实验表明,该电极对抗坏血酸(AA)的电化学氧化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用示差脉冲伏安法对AA进行了测定,其氧化电流于AA的浓度在2.52×10-5-6.31×10-3mol 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31,检出限为1.30×10-6mol L-1.  相似文献   

4.
头孢氨苄(CEX)本身不具电活性,经NaOH溶液中加热降解后,在0.1mol·L~(-1)NaOH中得一灵敏的示波极谱还原峰,峰电位为-0.82 V(vs.SCE),峰电流与CEX浓度在0.1~1.5 μmol·L~(-1)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5μmol·L~(-1),相关系数为0.9999.用线性扫描与循环伏安法、脉冲极谱和恒电位电解法等研究体系的电化学行为.实验表明,体系属准可逆吸附.  相似文献   

5.
制备了包含杂多酸[SiCo(H2O)W11O39]6-(SiCoW11)和阳离子聚电解质--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的多层膜修饰电极,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SiCoW11在酸性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及pH的影响,初探了反应机理.逐层的循环伏安行为表明膜的增长均匀,峰电流随膜层数的增加而增加,与其在溶液中的氧化还原行为相比,多层膜中的SiCoW11对BrO-3和NO-2体系的还原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6.
研究制备了苝酰亚胺——手性表面活性剂复合物N,N′-双(2-(季铵基乙撑))-3,4,9,10-苝二酰亚胺-双((3R)-3,7-二甲基辛基-6-乙烯基)磷酸盐,详细研究了其在乙醇/正己烷,乙醇/正辛烷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及组装机理。结果表明,该复合物在乙醇/正己烷溶液中组装为纳米管,在乙醇/正辛烷溶液中组装为纳米带。对其组装机理研究表明,该分子在溶液中组装为不同形态的纳米结构是π-π相互作用,疏水作用及手性诱导等多种作用力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用离子液体1-丁基-2,3-二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为修饰剂与石墨粉和石蜡相混合后制成一种新型离子液体修饰碳糊电极(IL-CPE),采用扫描电镜表征了电极的表面形貌.利用铁氰化钾溶液作为电化学指示探针对该IL-CPE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与碳糊电极(CPE)进行比较.实验表明该IL-CPE具有高导电性,电流响应显著增加且电极反应可逆性变好;同时离子液体的高粘度使制成的电极具有更佳的机械强度.对该修饰电极的有效面积、电容和制备重现性等参数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胶-凝胶法,分别制备了不同掺杂量的La3 掺杂TiO2、多壁碳纳米管掺杂TiO2及La3 与碳纳米管共掺杂纳米TiO2粒子.通过紫外光照射甲基橙溶液的光催化降解实验,研究了掺杂对TiO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表明,适量的La3 掺杂可以提高TiO2的光催化活性,最佳掺杂浓度为La3 摩尔分数等于0.08%,碳纳米管掺杂也可以提高TiO2的光催化活性,La3 与碳纳米管共掺杂TiO2具有最高的光催化活性.10%(碳原子的摩尔分数)碳纳米管、0.08%La3 (摩尔分数)共掺杂TiO2在1 h内对甲基橙溶液的降解率达到84%,而纯TiO2在1 h内对甲基橙溶液的降解率只有约53%.X衍射图谱和透射电镜分析表明,制得的TiO2均为锐钛矿型,晶粒直径约为8~25 nm.  相似文献   

9.
Ti/PbO2阳极在氯化钠溶液中电解生成活性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Ti/PbO2阳极在氯化钠稀溶液和浓溶液中电氧化生成活性氯进行了研究. 实验表明, 氯离子浓度、 温度、 电流密度、 pH值、 电极材料、 隔膜等因素对活性氯的电解生成有很大影响, 且在氯化钠浓溶液和稀溶液条件下差别很大. 实验中发现, 溶液中活性氯的生成采用Ti/Ru-Ti-Sn氧化物涂层阳极优于Ti/PbO2阳极.  相似文献   

10.
制备了碳纳米管粉末微电极(CNTPME),研究了多巴胺(DA)在该微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0.5 mol/L的硫酸溶液中,采用该微电极循环伏安法测定DA,CNTPME对DA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性能,在4.9×10-6~1.2×10-4 mol/L 范围内,其循环伏安峰电流与DA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5×10-7 mol/L.该电极响应快、稳定性好、寿命长,抗坏血酸等十余种共存物质基本不干扰,适合于电活性生物分子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构造并分析了一个由微分积分方程初值问题确定的滞后算子,利用这个滞后算子将一类非线性生物种群扩散模转化为一个带滞后算子的抛物型偏微分方程的初边值问题。给出了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并讨论了解的渐近行为及其在生物实际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A novel modified cyclodextrin, mono[6-O-6-(4-carboxyl-phenyl)]-]-β-CD (1), has been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mono[6-(p-toluenesulfonyl)]-β-CD with 4-hydroxybenzoate, and its molecular self-assembly behavior in both solution and solid state was studied by means of crystallography, NMR spectroscopy and microcalorimetr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bezoic acid groups are successively penetrated intermolecularly into the adjacent β-CD cavities to form helical columnar supramolecules in the solid state. As compared with crystal, the similar self-assembly behavior of 1 in aqueous solution has also been confirmed by the ^1H ROESY spectroscopy. Thermodynamically, the formation of polymeric supramolecules by modified CD in aqueous solution is mainly driven by entropy changes.  相似文献   

13.
IntroductionPoly(m-phenyleneisophthalamide)(PMIA)fibers arei mportant materials with excellent ther mal and oxidativestability,flame resistance,and dielectric properties.The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 of PMIA is400430℃andeven under this temperature it releases little har mful gases.Unlike flame-retardant treated materials,PMIAfibers areinherently flame resistance and it will not di minish duringthe life of the fiber.The fiber s low tenacity and highelongation give it textile-like character…  相似文献   

14.
表面修饰MoS2纳米微粒的合成及摩擦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液相分散法使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二烷基二硫代磷酸吡啶盐(PyDDP)为修饰剂成功制备了MoS2纳米微粒.用透射电镜(TEM)对MoS2纳米微粒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oS2纳米微粒平均粒径约为100 nm.利用四球试验机表征了MoS2纳米微粒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摩擦磨损试验结果表明:MoS2纳米微粒具有良好的减摩抗磨性能.  相似文献   

15.
首先用上、下解和单调迭代的方法研究一般的时滞非局部发散方程解的存在性和渐近行为.然后将这些结论运用到一类时滞的非局部发散方程,并且证明该方程的非负解是唯一的,且解的行为依赖方程中的参数λ,当λ≤λ1(Ω),t→∞时解衰变至零;当λ〉λ1(Ω),t→∞时解收敛到唯一正稳定解.另外,还证明了解在一定条件下爆破.  相似文献   

16.
使用荧光光谱和动态光散射方法研究了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HAPAM)和聚丙烯酰胺(PAM)在水溶液中的结构和自组装行为。实验表明:HAPAM通过疏水作用,极易缔合形成聚集体,具有很低浓度的临界缔合浓度。动态光散射实验跟踪了HAPAM聚集体从小到大的生长过程,从溶液的微观结构上找到了HAPAM与PAM性能差异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采用溶胶一凝胶方法和旋涂技术,用正硅酸乙酯的乙醇溶液,经过水解、缩聚和干燥,最后在NdFeB磁粉表面形成了有机硅树脂薄膜(厚度用旋转的速度控制).用SEM,TG和DTA技术对包覆有机硅树脂的磁粉表面形貌和组成及防氧化特性进行了研究,对其包覆磁粉的磁性能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8.
 运用Fourier变换和扰动方法研究了一类广义阻尼Boussinesq方程初边值问题,在古典空间中得到了这类Boussinesq方程整体解的存在唯一性和形式解的长时间渐近性.  相似文献   

19.
利用循环伏安法和恒电位阶跃技术,研究浓度为0.01mol/L铜离子对镍在玻碳电极上电结晶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含0.01mol/L铜离子的Watts镀液中,电位在-0.3V左右出现铜的还原反应峰,当电位负移到-0.75V时,镍开始结晶沉积;与纯Watts镀液(电位约-0.85V)相比,铜离子的引入促进了镍的电结晶形核和生长,这是因为铜离子的存在降低了镍电结晶形核过电位;在含0.01mol/L铜离子的Watts镀液中,电结晶过程仍基本遵循Scharifker-Hill模型,铜离子的引入并没有改变镍电结晶行为;高负电位下,金属离子的结晶成核方式遵循瞬时成核机制,低负电位下则趋向遵循连续成核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