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德通过理论概念分析的方式证明实践法则必须是纯粹形式化的,但这时实践法则只是一个假定,他随即转向对道德律实在性的论证,指出道德律是可以直接意识到的,并进而确立了自由的实在性及意志的自律.康德的这一道德观点其实是一次向"伦理学的主体主义"的转向.  相似文献   

2.
伴随机器人自主性的不断提高及其与人类社会的深入交互,它们是否拥有权利是智能时代不可避免的问题,学者们对此众说纷纭。利益论和意志论是权利概念中两种具有代表性且相互竞争的理论,巴斯尔和鲍恩通过对这两种理论的分析,认为机器人难以拥有自我意识,无法成为主体利益的承担者,从而得出机器人无法拥有权利的结论。但机器人意识的可能性在智能技术所具有的巨大潜力背景之下,并未被完全排除;此外,人类也并非全然不能从对机器人进行道德关怀的过程中受益。因此,机器人拥有获得道德权利的可能性,而康德的间接义务思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机器人的道德权利作辩护。  相似文献   

3.
康德通过寻找实践理性至上原则来看待道德和道德判断。他在道德自律的基础上,就道德与幸福、理性与自由、动机与效果等问题阐述了独到而深刻的见解。主要浅谈康德的道德哲学思想,希望通过分析能够对现实问题提供一种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4.
基于情感和认知的学习与决策模型是一个新的强化学习算法,该模型将来自情感的内在奖励和来自认知的外部奖励作为学习和决策的动机.将该模型引入到基于行为的机器人控制体系中,构造了一个新的移动机器人导航控制系统.通过基于在线的情感认知学习,形成合理的行为协调机制,从而使机器人实现自主导航任务.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将情感系统引入到机器人系统中能提高学习速度,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有效地改善机器人在未知的环境中自主导航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19世纪德国学者认为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在论述人的行为动机时存在相互矛盾 ,提出了所谓的“亚当·斯密问题”。实际上 ,两书虽然主题不同 ,但在论述支配人类行为动机时 ,都认为人类的原始本能是自私自利的 ,这种原始本能是支配人的行为的根本力量。亚当·斯密发现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在两书中都作了论述。纵观两书 ,不但没有观点相互矛盾的问题 ,而且在思想方法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康德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发现并清醒地认识了人的"自我"意识的哲学家.他宣称"人为自然立法".事实上,这正是康德哲学的一个根本精神.在认识领域,康德高扬了科学对自然的主体性,从而人为自然立法;在实践领域,康德主张人应该超越自然,从而人为自身立法.正是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康的"人为自然立法"思想.  相似文献   

7.
"兴趣促成动机,动机支配需要的行为".因而,兴趣的强度决定行为的结果.有了积极的学习兴趣,人的神经、情感领域也就无意识的产生了动力.  相似文献   

8.
康德在对当时流行的经验论和唯理论批判的基础上,将贝克莱及休谟的观点与卢梭的感情连结在一起,把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从传统伦理学对道德规范本身的研究转向对道德规范所赖以建立的道德最终原则基础的研究,即他提出的道德形而上学,把形而上学作为道德哲学的出发点,实现了伦理学研究对象的伟大转变。但是,他虽然找到了最具普遍性、必然性的道德法则,却不具现实可行性,忽略了道德哲学中最重要的一点,也是联结道德理想法则与道德现实生活的关键点,即道德情感,这个突破口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进一步解决作为伦理学基本任务之一的道德理想和道德现实相统一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康德确信 ,人具有普遍目的 ,人之自由意志可自我立法 ,并形成有普遍约束力的道德律令。萨特从绝对自由 ,存在先于本质等理论出发 ,反对康德道德规范对人之成为的限制。这种批判为我们展示了不同的思维视角 ,但和康德一样 ,萨特并未能为人之发展寻找到理想的解决途径。二者留给我们的仍是启示而非答案  相似文献   

10.
对比分析了克拉克和绍克拉克的观点提出的历史背景,认为学习和教学是人类的非常复杂的活动,随着技术在教育中日益广泛使用,对人的认知、交往、情感、行为等将产生更深刻的影响,技术与教育之间的互动更加密切.教育工作者没必要卷入"学媒之争"这样一场论战,也没有必要在一个新媒体出现的时候,费尽心机去对新旧媒体进行比较研究来证明新媒体是否更加有效地促进学习.每一种媒体的运用都会在某些方面促进学习.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生一直被社会人称为"天之骄子",在社会认同感方面有着职业上的优势;然而,现状出乎意料,很多学生对自己的道德情感培养不够,对道德情感的认识也有较大偏差,影响学生道德修养的进一步提升,从而限制他们在社会上的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对学生道德情感消极特征的描述,思考存在这些现象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西方政治哲学史上,马基雅弗利是使政治与道德彻底分家的第一人。他认为在政治研究中,不仅应以权力为对象,而且应以权力为目标,从而排除了传统哲学研究中道德的主导地位,为近代西方哲学的发展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论《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证据部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对证据部分作了较大修改,虽有进步,但缺陷也很明显。将证据的定义由"事实说"改为"材料说",这一修改实无必要;增加了证据种类,但对证据的分类不合理;明确了举证责任的承担,但被告人承担举证责任的情形需相关法律进一步完善;关于非法取证方法的规定过于笼统,应尽可能详尽地列举非法取证方法;虽然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得以进一步完善,但该规则在实体和程序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在增加"反对强迫自证其罪"规定的同时保留了"如实供述义务",这种相互矛盾的规定显属不当;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证据衔接方面,证据核实主体应包括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建议更换办案人可能导致规避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对证人和鉴定人出庭不应作出不同的规定。  相似文献   

14.
关于自杀,引起了很多伦理学上的讨论,其中最基本的是关于自杀的道德合理性问题,普遍认为个体对他人的义务是限制自杀合理性的主要因素。其中一种反对观点认为,将自杀看作一种权利的观点并没有很好地解决自杀的道德许可性问题;另一种反对观点则认为自杀是一个纯粹的私人问题,所以对他人的义务不能成为限制自杀的理由。然而,无论从利他因素考虑还是从利己因素考虑,在特定条件下自杀是可以被允许的,自杀的合理性可以得到辩护。  相似文献   

15.
柯利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10):12-15
“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问题是康德认识论的总问题,也是康德认识论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康德在寻求这个根本问题的解决时,既不是从主体和对象的关系上想办法,也不是从外部经验方面来找出路,而是从主体的先天条件着手,他认为这对解决这个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康德在逻辑学、认识论、方法论等方面,找出感性、知性和理性三种不同认识能力本身固有的先天知识形式和知识原理,从而确定人类认识能力在某一范围内可以构成科学知识,超出这一范围便会产生假知识、伪科学,进而表明“先天综合判断”这一命题在康德认识论中的地位及意义。对康德这一总问题的再认识,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和评价康德哲学。  相似文献   

16.
论学生非智力因素与创造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人是否会有创造行为,取决于他是否具备一定的动力系统,而这一动力系统是由动机、兴趣、信念、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提供的,教师应注重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对创新教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超验与经验是探寻马克思与康德关系的一个路径。康德哲学提出了一个超出自己解答范围的问题,即超验与经验的关系问题。其目标是未来形而上学,达到的是二元论。二元论之二元指超验与经验,未来形而上学只有统一两者才能获得实在性而成立。但两者无法统一,因为一旦统一二元论将不再是二元论。在马克思实践本体论中,问题来自实践且在实践中解决,康德未来形而上学由此完成。但完成也是终结。通过在具体实践中引入历史维度并把实践置于哲学原初位置,马克思批判包括康德哲学在内的一切抽象恩辨哲学赖以产生和存在的历史前提和世俗根据,从而终结它们。  相似文献   

18.
从最基本的一种情感体验——"爱"的角度出发,结合不同年级和不同特点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意志等心理因素,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高职院校"爱的行为"实践教育探索,从而将"爱的行为"养成融入到学生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心理状态、道德情感、思维方式等方面,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康德在其《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中提出了著名的"善良意志"概念,并认为有两个原因至关重要。首先他认为,我们所做的事情往往会受到无法预测的因素影响,很多结果根本不在我们控制之内。然而其次,康德却又拒不接受听从命运之安排,把未来完全放手给历史和现实。即人类终究是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否则道德以及最为康德所看重的人的尊  相似文献   

20.
你是否想过有一天计算机也能“有”情感,能够“察言观色”为你提供体贴入微的服务?但让计算机有情感,又仿佛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假如计算机真的像人一样具有情感,那么它会不会具有了生命力从而取代人类呢?当然,人类研究情感计算和智能人机交互,其目的就是要赋予计算机类似于人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