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世界各国工业的发展,各国的城市化在加速进展。1950年,全世界500万人口以上的超级城市才6个,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71个,而今,超级城市多达25个,100万人口以上的则达207个,预计到本世纪末,仅超级城市将发展到60个,发展中国家的特大城市达300个。目前,以世界上发展最年青的非洲而言,有16个城市的人口已超过100万。据统计,到1983年,全世界已有44%的人口居住在城镇,到本世纪末,世界城市人口比率将接近60%。  相似文献   

2.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出现的一个重大人口问题,其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并不亚于人口数量急剧增长所带来的影响。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越来越大。自1890年法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老年型国家以来,全世界已有近1/4的国家跨入或即将跨入人口老年型的行列。根据预测,到本世纪末,全世界老年人口将达到6  相似文献   

3.
在人类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的悠长岁月里,我们的祖先在闭塞落后的乡村过着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生活。当时只有少许城府市镇,其人口微乎其微。随着工业化,特别是大工业的出现,城市发展起来。到了二十世纪,一个规模宏大的人口城市化活动,也就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迁移活动,在全球范围蓬勃发展起来。1800年,城市人口还仅占世界人口的1%;1900年升至13%略多一点;1984年猛增到40%左右。在短短的180年中,城市人口翻了五番多!今天,全世界有近20亿人享受着城市文明。可以预计,到了二十一世纪,城市人口将占世界人口的绝大部分。  相似文献   

4.
阿拉伯地区的人口在近20年急剧膨胀,据联合国统计,该地区人口出生增长率高达3%,为发达国家的4.3倍,再过13年也就是到本世纪末,阿拉伯国家的人口将由现在的1.94亿增至3亿。人口膨胀所带来的问题是严重的。首先,阿拉伯国家每年需花费360亿美元进口食品;其次,住房严重短缺。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政治意义、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与全国政治、社会和经济的现代化密切相关,而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是少数民族地区整体经济社会发展和全国政治、社会和经济的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什么因素驱动着少数民族农村人口向城市地区和非农产业的流动则又是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鉴于国内在这方面的专门研究较少,不利于我们更完整、深刻地认识我国农业人口从农业部门流入非农业部门、从农村地区流入城市地区的历史过程,也不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口转移的健康发展,我们选择了市场经济体制下,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口流动现象作为研究重点,以期对更完整地认识我国农业人口从农村地区流入城市地区的历史过程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以及城镇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城镇化也是生产方式、生活居住方式和社区组织方式转化的过程,城镇化更是人口、财富、技术服务聚集的过程.现代城市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历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城市是国家最大的财富,拥有国家很大部分的生产力,提供国家大部分的经济产出,汇集着国家主要的科技、文化、艺术、教育等方面的机构.城市也是国家政治和国际交往的中心,科学的发明、技术的创新、伟大的文学艺术创作大多来自于城市.  相似文献   

7.
古展生 《安徽科技》1998,(11):16-17
21世纪即将来临,我国扶贫事业正处在一个重要的攻坚阶段,要落实《国家八七扶贫计划》,按期完成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人口温饱问题这一宏伟目标,时间十分紧促,任务相当繁重。因此,就必须把科学技术贯彻到扶贫工作中去,以科学技术解放和发展贫困地区生产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一个综合国力日益发展的农业大国,随着国民体质的不断下降,国家越来越关心民众的身体健康问题,相距地提出了许多相关政策,提出了全民健身纲要,本文提出要想实现全民健身,应该在借鉴城市实施成功条件下进行农村体育人口的提高,以此推动全民健身运动.作者提出加快佳木斯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推动体育人口的增加;加快农村体育组织的完善;加快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加快农村体育产业的发展等来提高佳木斯农村体育人口的数量.  相似文献   

9.
浅析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污染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各种污染不仅威胁到了数亿农村人口的健康,甚至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到了城市人口。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农村存在的典型污染问题及成因,并对改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一些基本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农村养老保险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农村老年人口占中国老年人口达到约75%.解决好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保险关系到农村的社会稳定.农村的长远可持续发展与巩固农村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农村养老保险问题受到许多学者与理论界的关注,对于农村养老保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都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但是基本一致认为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国际公认,一个国家的老年人口占该国总人口百分之十以上,即被认定为“老年型”国家。目前,全世界已进入老龄化的国家有四十二个。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口的大幅度增长趋势就越来越明显。据联合国预测,到本世纪末,全世界老年人口将增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大力改善,“高龄化社会”的现象波及到许多国家,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的人口数量不断增长。人口的增多必然会带来许多新问题,其中就包括老年人的犯罪问题。由于老年人自身生理和心理上的特点,其犯罪在年龄结构、犯罪手段、涉案罪名等方面都有不同于其他犯罪人的突出特征。在老年人当中,农村居住老年人和城市居住老年人也有不同,生活的环境,自身的工作,家庭的经济条件等因素都决定了农村老人与城市老人的犯罪又有区别和相同之处。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的农村改革使农村出现了大批剩余劳动力,为了避免这些农村人口涌进城市,国家出台了允许农民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的政策.虽然这个政策的实质并不是为了改革传统的户籍迁移制度,但是它首次触动了这个"禁区",开启了农民走出农村的大门.  相似文献   

14.
人口资源是人类社会宝贵的基础资源,是国家指定的实施各项政策、法规和指导经济建设的重要依据。但是,除了常住户籍人口外,有相当一大批人口是流动的。1955年开始,由于大规模的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使许多城镇和工矿企业不堪重负。195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从此确立了把城乡人口隔绝的户籍管理体制,并严格地控制人口迁移。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的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0%以上,农村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以上,应该说农村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主阵地。而近年来,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子女享受优质教育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于是就出现了农村中小学学生大量向城市移民的现象,并且呈现越演越烈的趋势。我们可以从下面这些现象中,去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影响和一些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  相似文献   

16.
绿色石油     
石油资源日趋短缺,加重了许多国家对能源前景的忧虑。美国一些报刊根据调查提出:美国国内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和天然气,只能维持到本世纪末。国际能源专家纷纷把研究课题转向生物界:能不能从郁郁葱葱的30多万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业在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正在兴起另一场意义同样深远的变革,即农村非农产业的迅速发展,以及与此相随的农村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在我国,要实现农村的现代化,必须解决一个很大的难题,这就是使大量过剩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1983年,我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82.1%,农业劳动者占社会劳动者的比重为70.7%。①农业劳动力潜在过剩的问题异常突出,究竟有多少劳动力是过剩的并无精确统计,如果按三分之一估计,就有大约一亿以上的农业劳动力是过剩的。②如此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滞留于农业,非但农业的现代化不能实现,整个国家的现代化也不能实现,要想大大提高农民以至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只能是一种奢想。出路何在?在城市发展工业和其他产业,使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是一个途径。但在农村人  相似文献   

18.
农村是相对于城市而存在的,农村在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尤其是在发展中的国家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我国农村在全世界来讲仍是最大的农村,到本世纪末要实现两大目标,一是使八十年代初的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翻,二是使全国人民在生活上达到小康水平。因此,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对全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和全社会的发展。为此要解决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广大农村人口的农业生产、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就必须与农村能源的建设、开发利用、节约并重的重大事项紧密的结合起来。因此,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用能的需求为目的,并促使农村社会经济实现划时代的转变,是我们奋斗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9.
尹征 《科技信息》2009,(34):I0043-I0044
一、导言 1993年世界银行年度发展报告《投资于健康》中指出:"直到最近(中国)一直是低收入国家的一个重要的例外,到70年代末期,医疗保险几乎覆盖了所有城市人口和85%的农村人口,这是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举世无双的成就。"  相似文献   

20.
人的平均寿命延长是好事,但老年人在人口中的比例增大,人口老龄化却成为一大社会问题。在工业化国家,人口老龄化趋势已越来越令人担忧。从65岁以上的老人占全部人口的比例来看,1970年日本为7.1%,美国为9.8%,英国为12.8%,估计到2025年,日本将高达20.3%,美国将高达17.2%,英国将高达18.7%。目前,工业化国家的人口平均年龄为29.25岁,到2025年将升高到34.5岁。据计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生率的高峰带来的人口增长的影响到2010年将结束,此后,人口老龄化速度将进一步加快。事实上,工业化国家的人口出生率自1970年就开始下降了,其中有的国家80年代已开始出现零增长。人口老龄化的一个直接影响是劳动人口供养的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