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道路交通日趋现代化,新建高速公路与原高速连接的大型枢纽互通立交较多,对原高速由于设计较早,很多的技术指标以及设计理念均发生较大的变化,同时考虑的早期修建的高速有改扩建的可能性等多因素,互通立交的设计需综合考虑.以誓节枢纽互通立交为例,论述原高速新增互通立交的设计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芜宣枢纽互通立交设计回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席红岩 《工程与建设》2009,23(6):826-828,831
互通立交是高速公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芜宣枢纽互通立交设计回顾,总结枢纽互通立交一般设计思路和注意要点,以期能对互通立交设计人员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福泉高速公路渔溪枢纽互通扩建方案的总结,阐述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节点的改扩建思路,探讨大型枢纽互通的改扩建在受诸多影响因素的制约情况下,如何做到既要满足技术标准、功能齐全,又要少占土地、确保不中断交通等合理、可行方案的设计理念,为类似扩建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陈修林 《工程与建设》2007,21(4):565-566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高速公路网日趋完善,互通立交呈现出密集化的趋势.两座或以上互通立交的组合设计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文章以安庆至景德镇高速公路上的大渡口互通立交为例,论述互通密集区互通立交的设计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探讨城市互通立交设计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华 《工程与建设》2009,23(4):490-491
城市互通立交的建设条件复杂,功能要求全面,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互通立交方案的选择和规模的确定应遵循"安全、节约、适用"的原则,确保互通立交的建设既能改善城市的交通,又能够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同时对社会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互通立交设计过程中不同专业之间数据流通不畅、协同设计程度低等问题,实现互通立交设计阶段的线形设计与结构计算之间的数据交互,以LISP语言作为媒介,对VB程序与互通立交EICAD设计系统程序的交互作用进行研究;通过图元非几何属性的扩展和外部数据库的建立等方式进行互通立交的EICAD线形设计软件的二次开发;最后,以彰武东互通立交项目为例验证了软件二次开发的有效性.结果表明:VB与LISP语言相结合可有效解决程序间的内嵌融合问题;VB数据交换程序能够实现线形设计软件EICAD与结构计算软件MIDAS之间的数据循环流通,解决互通立交设计阶段中不同专业间的数据交互问题;软件的二次开发在互通立交实际项目中的应用具有较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互通立交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公路与城市道路互通立交设计的差异性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析,从而详细的论述了互通立交的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8.
浅谈高速公路服务型与枢纽型互通立交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以高速公路为主的国家干道网的逐渐形成,结合多条高速公路的设计实践,阐述了复合式互通立交的特点,并对服务型立交和枢纽型立交组合成的复合式互通立交进行了重点研究,对复合式互通立交设计的若干问题进行论证、探讨,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朱圩子互通立交枢纽是连云港-霍尔果斯、北京-福州两条国道主干线高速公路相交叉的重要交通枢纽,并与地方干线公路网相连.该立交是安徽省目前规模最大的互通立交,属系统性互通立交.其设计受到特定的路网规划,复杂的地形、工程地质等条件的限制.立交总占地105.7hm2,设有大桥7座、中小桥11座.文章较系统地介绍了该互通立交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径河枢纽互通为武汉市四环线与硚孝高速交叉处设置的枢纽互通立交,结合该互通立交方案设计对受限制条件下互通立交方案设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充分考虑工程规模、规划影响、交通转换等因素的前提下,进行了全面的方案比选,最终确定出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从互通场地内的立交空间造型、线性美学、与环境的协调性、因地制宜以及植物配植等方面来探讨互通式立交景观绿化设计。阐明了互通立交景观绿化设计的重要性,并从多方面论述了景观绿化设计方法,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规模的日益发展,高速公路路网密度逐步增大,作为路网节点的互通立交,其设置间距日益缩小,产生了"互通立交联合设计还是分开设计"的问题,文章结合工程实例对互通联合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3.
互通立交设计中应重视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高速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互通立交作为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逐渐由"节省造价"、单纯的功能型构造物向以人为本、舒适安全、与环境协调融洽转变,互通立交也必须在满足规范、标准要求的前提下采取更加灵活的设计.在项目前期至设计阶段,都应对互通立交设置位置、型式及各细部设计予以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4.
张涛 《科技资讯》2009,(11):37-37
互通立交是城市快速路网中的关键节点,互通立交设计应从标准与规模、立交形态和匝道设计速度三方面加以考虑。在施工方案中重点控制现浇架搭设、预应力钢筋张拉、混凝土铺装和伸缩缝施工等环节。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复合式互通的特点及其复杂性,该文通过叙述里仁复合式互通的设计,总结了复合式互通立交设计时需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西新互通是长春至深圳高速公路与长春绕城高速公路交叉的服务型枢纽互通,该互通的布设既要考虑满足哈尔滨至阜新方向主交通流的需求,又要考虑作为长春市的主要西出口未来的交通量增长及该互通位于在长春市周边的景观要求,通过对西新互通立交不同设计方案的探讨为城市绕城高速上互通立交的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设计理念的改变,互通立交设计由原来的追求规模大、线型顺、指标高逐渐转变为要求方案紧凑、指标合理、少占良田。互通立交方案型式匝道布设的紧凑与否,能否最大程度节约占地,已成为衡量一个互通方案优劣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8.
扩建工程互通立交设计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吉双 《工程与建设》2009,23(3):351-353
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高速发展,大交通量高速公路扩建、扩容问题突出.该文以合宁高速公路扩建项目中的陇西互通立交设计为例,分析枢纽互通立交在扩建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互通式立交的最小间距是在保证相邻互通式立交之间的交通流稳定、满足设计服务水平和交通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对互通式立交设置最小间距的一个控制要素;目前,国内部分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对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最小间距进行了深入研究,文章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及项目实例,分析了独立的2座互通立交间距对交通安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城市互通立交设计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汪浩 《工程与建设》2011,25(6):781-782,785
城市互通式立体交叉采用空间分隔车流的方式,避免车流在交叉口形成冲突点,减少延误,保证交通安全,并提高通行能力和运输效率。文章以蚌埠市大庆路淮河公路桥胜利路互通立交设计为例,介绍了城市互通立交设计原则以及设计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