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高校声乐专业课程中学生的心理困惑,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对"积极心理学"教学要素的忽视。声乐课程学习和学生积极心理激励之间的关联紧密,高校声乐教学积极心理暗示、内在声乐学习技巧的引导,包括个体发声训练技巧、积极情感要素的强化教育,会对学生声乐练习的心理状态、演唱效果产生促进作用,从而达到定位学生声音形象、发挥其内在声乐演唱天赋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善于捕捉促使学生"心动"、促进学生"行动"的切入点,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心理中有一种"行动"欲望,主动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3.
<正> 在英语教学中,各个学校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个现象:初一皆大欢喜;初二两极分化;到了初三就有一部分学生放弃不学了。这部分学生在过去的英语学习中,由于多次失败而形成了心理障碍——失败定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对这方面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变"失败定式"为"心理优势"。一、什么是"心理优势"和"失败定式"心理优势论"是张思忠教学法的重要理论之一。心理优势是指对实现目标有着强烈的成功的渴望,是  相似文献   

4.
学生要运用地图解决现实空间问题,必须要做到"心中有图"。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心理地图的构建,学生要经过输入存储、整理加工、输出地图这三个步骤完成对心理地图的构建。在地理课堂中,教师要紧紧围绕这三个步骤,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构建心理地图,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黄文婷 《海峡科学》2007,(10):92-92,95
美术教育是培养和发展人的创造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在教学中,要把保障学生的"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作为营造创新教育环境和氛围的核心,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提倡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减少对学生的行为和思维的无谓限制,鼓励多种思维方式,给学生自由表现的机会,从而建立起平等和谐、互动共生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6.
杨欣 《科技信息》2013,(13):296-296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低年级学生好玩、好动,同时求新、求异的心理较强,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每节课都要有新意,用新鲜的事物、形式或角度来刺激学生,激发学生活动的动力,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让学生体会到运动的乐趣,从而达到"健康第一"的目标。作为教师要不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变换角色、提高学生的兴趣并注意学生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现代物理"课题学习"教学中,学生的不良心理主要表现为:自卑和胆怯心理;唐突和冒进心理;观望和懒惰心理.据此,分析了产生这些不良心理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这些不良心理表现,充分发挥物理"课题学习"教学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心理弹性和应对方式的现状和关系,采用"心理弹性量表"和"多维度应对方式问卷"对528名大学生进行测量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心理弹性在性别、生源地、是否为学生干部、专业上差异显著;大学生心理弹性和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的正相关,坚韧性和乐观性对积极应对方式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当代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阐明高中学校校园浓厚的"文化氛围"是轻松、奔放、洒脱的健美操运动生长发育的沃土.通过实验及查阅资料阐明不同运动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健美操运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节情绪,增强自信心和表现力,既锻炼了意志品质,又提高了学习成绩,同时增强了心理稳定性.健美操运动对于高中生的心理保健和心理教育有积极的影响.此项运动能改善人际关系,缓解学习压力,激发学生追求美、向往美的心理,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艺术欣赏力.  相似文献   

10.
雷永泽 《科技信息》2013,(9):321-321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低年级学生好玩、好动,求新、求异的心理较强,这就要求我们每节课都要有新意,用新鲜的事物、形式或角度来刺激学生,启发学生活动的动力,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让学生体会到运动的乐趣,从而达到"健康第一"的课程目标。教师之间以及师生之间要互相配合,提高学生的趣味性,感化问题学生。  相似文献   

11.
适宜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特征的资助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梅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1,34(2):200-203,207
为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更有利于高校"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的实现,针对现行资助体系中"物质"资助远大于"精神"资助导致的对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援助匮乏问题,基于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结合资助工作实践,提出加大经济资助力度、改变奖助学金评比发放方式、完善贫困等级认定和改变资助工作方式等措施,将经济救助与心理援助有效结合,构建适宜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特征的资助体系。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高职院校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敏感群体,在思想、人际交往、学业、就业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产生了心理行为上的矛盾和困惑.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的矛盾心理,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和表现形式,找出对策,使学校的教学、学生管理工作"以人为本"贴近学生,是本文的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13.
在学业、行为、心理、生理和情绪上存在着偏差与不足的高校问题学生,往往需要他人的帮助才能解决问题,教育管理工作者要充分认识这一点,通过树立"生命教育"的理念,注重对问题学生的人文关怀,建立问题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干预和宣泄机制,实现问题学生的有效教育和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为了了解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本文采用UPI对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2007级大一新生进行心理测量。结果显示:大一新生中心理可能存在问题的学生占到全体新生的一半以上,学生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强迫、人际、意志力、自信、神经衰弱等方面。基于以上情况,结合大学新生心理特点,建议从心理适应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和构建心理危机"三级"预警机制等方面来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5.
胡炜 《科技信息》2013,(19):332-332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低年级学生好玩、好动、求新、求异的心理较强,这就要求我们每节课都要有新意,用新鲜的事物、形式或角度来刺激学生,启动学生活动的动力,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让学生体会到运动的乐趣,从而达到"健康第一"的课程目标。为此,积极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品质,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高体育运动水平和健康水平,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特异体质学生是指如肥胖症、"眼镜"、伤残、发育不良、慢性疾病(如胃溃疡、哮喘、肺炎、肾炎)、精神病和心理偏差等的学生,这些学生按学校规定不上体育课和,不参加任何体育文艺活动,长期以来由此而产生了自卑感,严重影响了心理健康.本文就这类特异体质学生如何参加体育锻炼,并通过体育锻炼改变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现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邓静 《科技信息》2011,(16):I0072-I0073
一、提出问题逐步演化成独生子女群的"90后"大学生接连迈进大学的校园。他们崇尚自我、唯我独尊的思想不再是极个别情况,经不起挫折、心理不健全的学生也多起来。而高校目前的学生管理主要还是以"规范"、"要求"约束学生的日常行为,以传统的思想品德说教学生,在实际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新《语文课程标准》对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该文根据鉴赏的不同阶段,提出了"观"、"品"、"悟"审美方法,借以培养学生审美感受能力,完善学生审美心理结构,提升其全面素质。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近年来学术界对弱势学生群体界定分类进行综述的同时,为探索对其救助和教育的可行性和针对性,提出"高校弱势学生群体有客体弱势和主体弱势(心理和行为弱势)两种形式,而心理弱势是大学生弱势的核心因素"的观点,高校需要以弱势学生的心理为突破口进行发展教育,从而真正实现和谐视阈下高等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紧紧围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立足于"每个学生身心都得到充分发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教师要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选择和实施,使学生懂得如何运用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去增进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并促使学生将这些方法和习惯延伸到课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