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SiC微粉在水介质中的分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多热源炉和无限微热源炉合成的SiC微粉和晶须在水介质中的自然分散行为和不同分散方法以及不同分散剂在不同条件下对其分散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对SiC微粉的分散效果较明显;不同的分散剂对SiC微粉均有不同程度的分散作用;分散剂四甲基氢氧化铵对SiC微粉的分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纳米氢氧化铝的分散与水悬浮液流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碳分制备的纳米氢氧化铝(ATH)吸水质量高达200g,质量分数12.9%的水悬浮液是黏度极高的时变性非牛顿流体。应用激光粒度仪和一种流变方法筛选了分散剂,研究了添加分散剂前后水悬浮液的流变性质,结果表明小分子试剂对ATH水悬浮液流变没有显著作用,而聚电解质等对纳米ATH有良好的分散和稀化作用。添加优化分散剂后的上述悬浮液黏度降低3个数量级以上,成为牛顿流体,黏度与改进的Einstein公式计算结果吻合,对上述现象进行了分析,并获得质量分数高达60%的高浓度水悬浮液。添加分散剂极大改善了纳米ATH悬浮液的后加工/处理状态,并节省了设备和能源投入。流变方法筛选、定量分散剂快速简易。 相似文献
3.
以流动度,粘度,触变环面积为定量指标,研究了超分散剂对炭黑的分散性,实验结果表明,超分散剂的加入,明显地改善了体系的分散性能,在选取的最佳分散剂含量下,体系具有高流动度,低粘度,小触变性等性质,并且触变环面积出现一平台区域。 相似文献
4.
CuO/水纳米流体悬浮液分散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去离子水中添加纳米CuO颗粒,制备一种新型强化传热工质CuO/水纳米流体。采用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6000(PEG6000)对纳米CuO颗粒进行分散,并对其zeta电位、粒度及吸光度进行测量。系统研究超声振动时间、表面活性剂种类和质量分数、pH值等对CuO/水纳米流体悬浮液分散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超声振动时间的延长、分散剂浓度及pH值的增加,纳米CuO颗粒的分散性均出现先增后降的变化规律;纳米CuO颗粒的分散存在一个最佳超声振动时间、分散剂质量分数和pH值。纳米CuO在悬浮液中的最佳分散工艺条件为:超声振动时间1.5 h,pH=8,wSDBS=0.06%。 相似文献
5.
纳米粒子悬浮液中分散剂选择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纳米粒子比表面积大、表面能高、在水中易自动团聚下沉的特点,提出了选择分散剂的一些建议,并对体积分数为2%、4%、5%、8%的纳米Cu、Ag、TiO2粒子悬浮液分别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将聚乙烯醇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配合使用能够有效地将各种体积分数的纳米Cu、Ag粒子稳定分散在水中;但是无论是聚乙烯醇,还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都不能使体积分数为8%的TiO2粒子稳定悬浮在水中;在实验范围内,纳米铜粒子的体积分数对悬浮液的稳定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在水介质中分散剂对微细颗粒分散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不同颗粒在水介质中的自然分散行为及分散剂对其分散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散剂对二氧化硅,重质碳酸钙,滑石和石墨均有不同程度的分散作用,在分散剂浓度较低区域,4种颗粒的分散规律几乎相似;在高浓度区域,对不同颗粒的分散有共各自的特征,分散剂对重质碳酸钙和滑石颗粒的分散作用比对二氧化硅和石墨的分散作用强烈,对同类矿物颗粒来说,亲水性颗粒较疏水性颗粒的分散作用强烈。 相似文献
7.
采用溶液聚合法,以水为溶剂、丙烯酸和烯丙醇为功能单体、K2S2O8–NaHSO3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合成了一种双官能团的超分散剂.主要探讨了不同单体配比对超分散剂分散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具有双官能团的超分散剂的分散性能优于常规聚丙烯酸钠分散剂,其中烯丙醇质量分数为55%时的分散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8.
聚环氧琥珀酸对纳米碳酸钙粒子的分散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然沉降法和吸光光度法,研究了聚环氧琥珀酸(PESA)等高分子物质对粒径为60nm的碳酸钙粉体在水溶液中的分散行为,然后对它们进行复配,并对复配配方的分散性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PESA对纳米碳酸钙的分散性最好,其次为聚丙烯酸钠、丙烯酸-丙烯酸酯-膦酸-磺酸盐四元共聚物、丙烯酸-丙烯酸酯-磺酸盐和丙烯酸-2-甲基-丙烯酰胺基丙磺酸类共聚物。对PESA与其他几种分散剂进行复配,其中加入与碳酸钙的质量比为1.8%的ESA、0.7%的六偏磷酸钠和0.1%的十二烷基硫酸钠3元复配的分散性能和稳定性最佳。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几种分散剂(PEG、PMAA、MN)对微米级TiO2陶瓷粉体在水中进行分散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各自最佳分散条件下,分散剂MN对TiO2粉体的稳定分散具有用量少、适用pH范围宽、悬浮液粘度低、粉体无团聚等特点.其分散效果优于分散剂PEG、PMAA. 相似文献
10.
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的分散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研究用于分散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分散体系中组合了不同的溶剂、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和不同的商业分散剂,从而能够较好地控制纳米二氧化钛在液相中的分散. 相似文献
11.
从测定环氧豆油丙烯酸酯和立索尔大红分散体系在贮存前后细度变化和相对沉降率入手 ,讨论了分散剂的种类、用量、添加方式和复合对分散体系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了使体系稳定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2.
陶瓷粉体超微细化是高性能陶瓷粉体发展的趋势,含纳米陶瓷涂料制备的关键技术是提高陶瓷超微颗粒的分散稳定性,一般要求含纳米陶瓷涂料在相应的操作条件下是分散完全均匀的稳定体系,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分散处理.在含纳米陶瓷涂料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分散剂,通过沉降实验、电位ξ测试实验分析,得出其稳定分散的机理为静电位阻稳定机制,并且当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含量为0.1%,pH=9~10时,涂料具有最高负电势(<-45mV).但考虑到涂料的粘度及对基材的影响,将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含量控制在0.1%,pH=7~8,即可获得稳定分散且性能良好的含纳米陶瓷涂料. 相似文献
13.
水基喷墨打印墨水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中用适宜的水溶性树脂和分散剂很好的解决了颜料在水性介质中的分散稳定性,且墨水的耐水性、耐碱性、光密度等各项指标均与进口打印墨水相近。当以碳黑为着色剂制备黑色打印墨水时,丙烯酸树脂质量分数为4%,阴离子型分散剂亚甲基二萘磺酸钠质量分数为5%,制得的打印墨水各项性能均接近进口墨水. 相似文献
14.
研究利用氯氧化锆和氨水作为原料水热法制备氧化锆微粉的方法。对分散剂种类及分散剂量对氧化锆微粉分散性影响进行了讨论,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粒度分布仪对获得的氧化锆粉体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加入聚乙二醇6000时,二氧化锆在水中分散性最好;采用1.150%聚乙二醇作为分散剂时,可获得在水中分散性较好的氧化锆粉末;相同质量分数的分散剂,分散效果较好的排序是:有机高聚物〉无机电解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机物异丙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实验动物急性心肌梗死 (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 ,AMI)及再灌注前后不同时间点QT离散度 (QTdispersion ,QTd)的动态变化。方法 :将实验家兔随机分为AMI无再灌注组、AMI再灌注组及假手术对照组。观察各组在AMI前后、再灌注前后不同时点QTd的动态变化及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结果 :AMI发生后 ,QTd立即较前显著增大 (P <0 .0 1) ;再灌注后 5min ,QTd再次异常增大(P <0 .0 5 ) ,并随即开始减小 ,至 90min左右减小至最低水平 ;而无再灌注组QTd则无明显的再次增大、减小之波动 ;3例再灌注后 3~ 15min出现频发室性早搏。结论 :AMI及再灌注前后QTd的动态变化有可能成为早期判断AMI发生及成功再灌注的又一无创性指标。 相似文献
16.
中小企业绩效考核体系优化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针对当前中小企业绩效考评中较为普遍存在考评内容片面、定位狭窄、绩效指标设计不合理、考评周期随意化、忽视绩效考评培训及反馈等几方面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优化考核体系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7.
P波离散度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预测价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d)对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预测价值。方法:将79例PAF患者和85例健康体检者分为A、B两组进行比较,分别采用体表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测量两组最大P波时限(Pmax)、Pd、左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结果:A组Pmax、pd,LAD显著高于B组(P〈0.01),单因素回归分析Pmax、Pd、LAD均是PAF的预测因子,多因素回归分析仅pd是PAF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pd对PAF有重要预测价值,是PAF的一个无创较特异的独立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8.
纳米Al2O3颗粒的制备及其悬浮液的分散稳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异丙醇铝为原料,甲苯为溶剂,氨水为pH值调节剂,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含有α和θ2种晶型的高纯纳米Al2O3颗粒.产物经XRD,TEM以及BET测定和杂质含量分析,研究了不同pH值、分散剂种类及其用量对Al2O3悬浮液分散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物的主晶相是θ,次晶相是α;Al2O3颗粒粒径为10~20nm,粒子呈球形或类球形,粒子尺寸分布较均匀,比表面积为82.31m2/g;纯度≥99.95%;配制稳定的Al2O3CMP浆料的合适工艺条件为:在Al2O3固含量为6%的浆料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H2O2作为氧化剂,体积分数为0.99%的异丙醇胺作为分散剂,同时将浆料的pH值控制在3~4,能得到长时间不沉降的稳定浆料. 相似文献
19.
对等效离散的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水槽试验和对珠江典型河段的天然观测,说明潮流断面平均流速和平均浓度相对于潮平均值的波动是引起等效离散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计算等效离散系数的实用方法,并对负离散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