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大城市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城市人口和城市建设用地快速增长和扩展,中心城区土地和环境容量往往会与城市发展需求产生矛盾,导致用地布局和用地结构不合理,道路网络系统、交通设施滞后,建筑密度过大、人口更加密集、居住环境质量下降,不利于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贵阳市中心区的稀化为个案,分析新时期人居环境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要求,提出城市中心区稀化的对策,涉及人口、交通、城市形态、建筑等等方面,为各个类似城市的中心区稀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象征,城市中心区是城市的心脏。目前对城市中心区的开发建设存在着不少的误区,正确认知这些误区,对这些误区进行深刻的反思,对中国城市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芳  范已飞 《科技信息》2010,(15):327-327,413
城市中心区的空间结构变迁是我国城市建设的热点所在,探求其动力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政策力、经济力和社会力是我国城市中心区更新的动力机制的主要内容,并着重从产业聚集机制方面来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城市功能结构的角度解析了城市中心区的概念和城市中心区公共活动的涵义,提出了城市中心区公共活动通道系统的概念,并据此简述了该系统的内容构成。通过对我国大城市中心区当前发展态势及主要制约要素的分析,探讨了对城市设计的作用及其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5.
城市的健康发展是实现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的重要保证.从集中体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城市中心区出发,对国内1990年以来有关城市中心区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阶段性总结.探索了研究的贡献及存在的不足,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希望对城市中心区的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发展有重要意义。通过单、双因素分析分别研究城市GDP与中心区人口密度对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里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将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划分为3个阶段,并进行政策影响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轨道交通建设对于城市GDP的初始要求为5000亿元左右,中心区人口密度的初始要求约为4000人/km2;轨道交通发展不同阶段受城市GDP和中心区人口密度的影响程度不同;轨道交通投资比越高,政策影响系数越高,且轨道交通投资的影响存在滞后性;中国多数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受到政策的促进作用(如武汉),但是沈阳等少数城市也存在受到政策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运用城市发展理论和城市动力学方法,分析城市副中心形成的历史背景,梳理城市副中心的概念和内涵,研究城市副中心与城市中心区的密切联系,剖析当今城市副中心形成特点。从而提出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发展战略和城市定位,对北京城市副中心未来发展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城市中心区地下道路建设的动因入手,分析了城市中心区地下道路的分类及其规划设计方法,以及各类地下道路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以完善路网结构、解决交通“瓶颈”问题和以分离过境交通为主要功能的地下道路适用于城市中心区的更新改造;而以改善核心区到发交通为主要功能的地下道路网络适用于规划建设中的城市中心区.  相似文献   

9.
城市停车设施的规划、建设是现代城市交通规划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总结国内外城市相关经验的基础上,以长沙市为例,对城市中心区的停车设施规划进行具体分析和探讨,为我国城市静态交通规划研究提供一些实证资料。  相似文献   

10.
我国森林城市前期的建设经验和研究成果为后续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以及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本文回顾了我国森林城市的发展历程,对森林城市营建、森林城市模式、森林城市效益评价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为森林城市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