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在硅橡胶中加入交联剂,制备成有机硅膜.该膜对醇-水混合物具有良好的分离性能,实验表明:交联剂的用量,交联方式均对膜性能有很大的影响,膜内支撑材料和料液浓度对膜的渗透性能也有影响,HV法和RTV法制得的透醇膜对酒精的选择因子分别约为7和5,其通量分别约为15×10-3kg/(m2·h)和40×10-3kg/(m2·h).  相似文献   

2.
鼠肾脏近曲小管细胞的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采用改良的胶原酶消化--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肾近曲小管细胞,从麻醉的鼠取肾脏置入KHB(Krebs-Henseleit-Buffer)液中,去髓质,取出皮质,经胶原酶Ⅰ消化后,用37%Percoll分离液(240g,5℃,离心15min)分离鼠肾近曲小管细胞,并采用fura-2/Am测定肾近曲小管细胞浆内游离ca++浓度,其值为:201.22±144.60nMol(n=12)。  相似文献   

3.
聚苯胺掺杂电位区(0.2-0.7V)循环状安图能反映在聚苯胺膜内阴离子特性,Cl^-、ClO^-4、SO^-24和NO^-3等简单阴离子在膜内可通过电位循环交换。Fe(CN)^3-6/4^-氧化还原型阴离子可掺入膜内,而呈明显的氧化还原峰(电位0.5,0.4V),聚苯胺膜可富集和分离Fe(CN)^3-4/4^-离子。对氨基苯酸磺基团阴离子,在正电位下,可与带正电荷骨架膜静电吸引,还可能有某种不可…  相似文献   

4.
过渡金属苯丙氨酸希夫碱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合成了5种本丙氨酸希夫碱地渡金属配合物Mn(Sal-Phe)、Fe(Sal-Phe)、Co(Sal-Phe)、Ni(Sal-Phe)、Cu(Sal-Phe)对配合物进行了热重-差热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PS分析,测定了配合物的金属含量(ICP)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5.
杨树花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首次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加拿大杨树花的挥发性成分,以GC/MS/DS联用技术分离鉴定了35种组分,占总峰面积的95%,其中含量较高的是1-乙氧基丙烷(14.44%),乙酸乙酯(12.94%),1,1-二乙氧基乙烷(11.63%),苯甲醇(5.75%),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5.59%)等。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5 种苯丙氨酸希夫碱过渡金属配合物Mn(Sal- Phe)、Fe(Sal- Phe) 、Co(Sal- phe) 、Ni(Sal- Phe)、Cu(Sal- Phe),对配合物进行了热重- 差热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PS分析,测定了配合物的金属含量(ICP) ,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1-硝基蒽醌(1-NO_2AQ)和1-氨基蒽醌(1-NH_2AQ)同时测定和分别测定的色谱条件,提出了在Shim-packCLSS-SIL色谱柱上,以正庚烷-1,4二氧六环-乙酸乙酯(65:35:5(V/V)为流动相,流量为1.5ml/min,柱温40℃,以分光光度检测器于254nm处检测时,4min内使1-NO_2AQ与1-NH_2AQ分离;5min使1-NH_2AQ与杂质分离;7min可使1-NO_2AQ与杂质分离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其绝对检出下限1-NO_2AQ为0.012μg,1-NH_2AQ为0.026μg,变异系数分别为1.1%和0.96%,回收率分别为99.7%和100.2%。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以硅沸石(Silicalite)为原料,添加结晶模板剂TPABr(4-n-丙基溴铵)以及碱源(NaOH)等,利用水热合成法成功地合成了高硅含量、疏水性硅沸石膜.同时探讨了硅沸石膜对各种含醇水溶液的渗透气化分离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对乙醇/水溶液,供给液乙醇浓度4.7%(wt)时,透过液乙醇浓度达到76%(wt)以上,分离系数αe/w)达65以上;对酒精发酵液,供给液乙醇浓度4.8%(wt)时,透过液乙醇浓度达到82%(wt)以上,分离系数α(e/w)高达90以上.充分说明了所合成的硅沸石膜对酒精水溶液具有非常高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9.
使用离体细胞内记录,研究了猫副交感性胰腺神经节细胞的5-羟色胺(5-HT)去极化反应及其离子基础。5-HT使大部份细胞(47/51)产生去极化反应。反应只有两种类型:快去极化(6/47)及慢去极化(35/47),另有6个细胞出现先快、后慢的双相去极化反应;5-HT导致的快去极化伴有膜电阻减小,向细胞内通以超极化直流电形成条件性膜超极时其幅度增大,提示Na+导增大是其离子基础;5-HT导致的不同细胞的慢去极化分别伴随膜电阻增大、减小或不变,条件性膜超极时其幅度分别增大或不变,提示不是单一离子、而是多种离子参与其形成。分别用低Na+、高K+溶液灌注神经节,5-HT慢去极化均明显减小,而低Cl-溶液则无明显效应,表明Na+导增大和/或K+导减少是5-HT慢去极化的离子基础。  相似文献   

10.
使用离体细胞内记录,研究了猫副交感性胰腺神经节细胞的5-羟色胺(5-HT)去极化反应及其离子基础。5-HT使大部份细胞(47/51)产生去极化反应。反应只有两种类型:快去极化(6/47)及慢去极化(35/47),另有6个细胞出现先快、后慢的双相去极化反应;5-HT导致的快去极化伴有膜电阻减小,向细胞内通以超极化直流电形成条件性膜超极时其幅度增大,提示Na+导增大是其离子基础;5-HT导致的不同细胞的慢去极化分别伴随膜电阻增大、减小或不变,条件性膜超极时其幅度分别增大或不变,提示不是单一离子、而是多种离子参与其形成。分别用低Na+、高K+溶液灌注神经节,5-HT慢去极化均明显减小,而低Cl-溶液则无明显效应,表明Na+导增大和/或K+导减少是5-HT慢去极化的离子基础。  相似文献   

11.
李景林  李斌  黄智  苏涛 《广西科学》1999,6(3):191-192
用HZSM-5,Mo/HZSM-5,Fe/HZSM-5(38)分子筛催化合成乳酸异戊酯,以Mo/HZSM-5分子筛的催化性能最好。当Mo/HZSM-5分子筛催化剂用量为1g/mol乳酸,乳酸与异戊醇的摩尔比为1:1.2,控制反应温度为150℃时,乳酸异戊酯的产率可达93.8%,催化剂可以回收连续多次使用,在6h内产率仍可保持在93%左右。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以甲基膦酸二甲庚脂(P350)为固定相,硅烷化硅胶为载体,0.5mol/HCl-0.1mol/LNaSCN溶液为流动相,采用0.1mol/LHCl-0.6mol/LNaSCN作洗脱液的萃取色谱法分离微量银的方法,研究了分离测试条件和干扰等。并对岩石矿物中的微量银进行了分离测定,获得良好结果,回收率达(97-103)%。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设计了反应与分离合二为一的膜催化反应器,将自制的负载型TiO2-聚丙烯疏水性复合膜材料用于以Ni-Cu/MSO为催化剂的CO+H2合成乙烯的反应,考察了反应中CO的转化率和乙烯的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以Ni-Cu/MSO为催化剂CO+H2合成乙烯膜催化反应(反应温度为150℃),与常规的催化反应在同温度下进行比较,CO转化率提高了8.5%,C2H4的选择性提高了12%.  相似文献   

14.
氯化锌与l—苯丙氨酸的配合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半微量相平衡法研究了ZnCl2-Phe-H2O三元体系在25℃及全浓度范围内的溶度性质,结果表明,该体系中形成两种化合物:Zn(Phe)Cl2.1/2H2O和Zn(Phe)2Cl2.H2O,它们均属水中固液异成分溶解化合物。在相平衡结果指下,在水中制备了两种化合物,通过化学分析、元素分析、XRD、IR和XPS对它们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5.
生长调节物质对丹参叶片脱分化及根芽分化的效应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生长调节物质对丹参叶片脱分化及根芽分化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1)0.5~5.0mg/L2,4-D,0.1~0.5mg/LNAA0.5~1.5mg/LIBA或0.2~1.0mg/L4PU-30诱导叶片的脱分化率高达97%~1000%。(2)0.1~0.5mg/LNAA或0.5~2.0mg/IBA诱导芽化率为93%~100%,3种细胞分裂素中,4PU-30对叶片芽化最有效,6-BA和KT次之。(3)随  相似文献   

16.
应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p(a-Si:H)/n(c-Si)异质结和p(a-Si:H)/i(a-Si:H)/n(c-Si)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电场强度分布,指出异质结电池制造中对a-Si:H膜厚的选择,进而对嵌入本征i(a-Si:H)层的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设计进行分析并讨论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MFI型沸石填充硅橡胶分离膜的制备、结构与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ZSM-5沸石或硅沸石(silicalite-1)填充硅橡胶制成了疏水性分离膜,它对有机溶剂/水系统的渗透蒸发性能与膜的组成、结构以及吸附、脱附行为有关.所填充的沸石结构性质(如硅铝比、阳离子、Si-OH缺陷以及结晶度等)是影响膜分离性能的关键因素.用结构完美、疏水性优良的硅沸石制备的填充膜其乙醇/水的分离系数α可达30.基材硅橡胶本底的分离性质也影响填充膜的性能.填充膜对正丙醇/水、异丙醇/水、丙酮/水系统的分离效果不同与这些有机分子的分子尺寸及极性有关.本文还研究了填充膜的机械性能随填充量改变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复方康希力胶囊中氨苄青霉素和邻氯青霉素进行测定。以醋酸盐缓冲液(pH=4.5)-甲醇(55:4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YWG-C_(18)(10μm)为固定相;乙酰苯胺为内标;检测波长为254nm。氨苄青霉素、内标物和邻氯青霉素的保留时间分别为3,0、5.5和9.0min。氨苄青霉素和邻氯青霉素的回收率(n=5)分别为100.3%(RSD=0.37%)和100.9%(RSD=0.43%)。两种组分的最低检出浓度为5μg/mL。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表面活性剂兰113A(单丁二酰亚胺)兼有载体功能的特点,对其影响乳状液膜提金的若干因素进行了探讨,发现酸度增加,不利于金的提取,而稀释剂1,2-二氯乙烷加入有机膜相中,提取率及内相金谈应同随1,2-二氯乙烷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有机膜相中1,2-二氯化烷为6%时,内相可得到360μgAu/ml.外相金浓度则由原来的100μg/ml下降到5.8μg/ml.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用聚乙二醇/磷酸盐双水相体系从发酵液中提取α-淀粉酶的过程。详细研究了聚乙二醇(PEG)的平均分子量、PEG的浓度、成相的盐的浓度、NaCl浓度对α-淀粉酶和总蛋白的分配系数以及上相对下相的相体积比的影响,并得到最佳的分离条件。实验表明用 18%(W/W)PEG 1500和 10%(W/W)磷酸钾盐(pH=6.5)和 0.05mol/l NaCl组成的双水相体系, α-淀粉酶的提取率可达 9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