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选择十六烷酸甲酯和十八烷酸甲酯组成的混合酯为模型反应物,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未熟烃源岩进行有机质抽提,以连串反应的动力学模型考察抽提前后未熟烃源岩低温催化混合酯水解率及生烃率的变化,分析有机质组分对催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抽提有机质后的未熟烃源岩,含有有机质的未熟烃源岩低温催化混合酯的水解率和生烃率更高.  相似文献   

2.
以氯仿、体积比为 1∶1的二硫化碳与N甲基 2吡咯烷酮 (CS2 NMP)混合溶剂为抽提溶剂 ,采用直接抽提、连续直接抽提、浸泡抽提等方法对我国大庆油田英 412井和江汉油田王 80井及谭 30井的 3个烃源岩样品进行了抽提研究。实验结果证明 ,烃源岩有机质中存在着大量的非共价键缔合结构 ;烃源岩的抽提率略大于相应干酪根的抽提率 ,这表明烃源岩的酸处理富集有机质的过程对有机质的物理化学结构有一定的影响。另外 ,抽提条件的改变可影响抽提率 ,这表明烃源岩有机质中的非共价键缔合结构会随着外界条件改变而呈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3.
以氯仿,体积比为1:1的二硫化碳与N-甲基-2-吡咯烷酮(CS2-NMP)混合溶剂为抽提溶剂,采用直接抽提,连续直接抽提,浸泡提等方法对我国大庆油田英-412井和江汉油田王-80井及谭-30井的3个烃源岩样品进行了抽提研究,实验结果证明,烃源岩有机质中存在着大量的非共价键缔合结构,烃源岩的抽提率略大于相应干酷根的抽提率,这表明烃源岩的酸处理富集有机质的过程对有机质的物理化学结构有一定的影响,另外,抽提条件的改变可影响抽提率,这表明烃源岩有机质中的非共价键缔合结构会随着外界条件改变而呈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4.
为了完善煤系烃源岩的理论研究,总结了煤系烃源岩的分布、发育影响因素以及发育模式的研究现状,并以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为例,对该地区侏罗系煤系烃源岩的地化特征、发育机理以及有机质来源进行了分析。煤系烃源岩包括煤、煤系泥岩以及碳质泥岩,在中国及全球各地广泛分布。煤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类型以Ⅲ型为主,沉积环境多为湖沼相,有机质来源主要是高等植物。不同盆地煤系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程度不同,跨度范围较大,从未成熟到过成熟都有分布。由于煤系烃源岩母源输入主要为陆生高等植物,所以镜质组、惰质组和类脂组是煤系源岩的3种常见组分。影响烃源岩的发育因素应该从有机质供给、有机质的保存以及有机质的稀释3个方面来考虑,古气候条件、古地形特征、母质来源、沉积环境氧化还原条件以及水平面频繁升降等因素都可能影响有机质供给、保存和稀释,从而对煤系烃源岩发育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目前对煤系烃源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生烃机理,而对煤系烃源岩发育机理研究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探讨伊犁盆地中二叠统烃源岩沉积环境与地球化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以地表剖面烃源岩的地球化学分析资料为主,结合部分井下样品分析数据,研究了泥岩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利用不同岩类烃源岩有机碳含量及饱和烃气相色谱等特征,对烃源岩的沉积环境进行了研究。结果 伊犁盆地中二叠统烃源岩层系主要分布在塔姆齐萨依组,沉积水体的古盐度较高,为弱还原相-还原相沉积环境;半深湖-深湖相带沉积的还原程度强的黑灰色泥岩类烃源岩,大多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河流一沼泽相带沉积的灰色-绿灰色泥岩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低、类型较差。结论 气候相对干燥、陆源碎屑物质补充不足或较长时间处于氧化程度较高的条件下沉积的碳酸盐岩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低、类型差;还原程度强、具一定深度水体的沉积相带是原始有机质沉积的良好场所,有机质能及时沉积、保存下来,且大多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  相似文献   

6.
新疆准噶尔盆地东北缘石炭系滴水泉组烃源岩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石冰清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3):5718-5722,5727
准噶尔盆地东北缘石炭系烃源岩在准东和腹部地区分布广泛,结合露头资料、钻井资料和地震资料,对准噶尔东北缘地区石炭系烃源岩的丰度、类型、成熟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和评价,研究区烃源岩以凝灰岩和沉凝灰岩为主,是一套有机质丰度较高的混合偏腐殖型的成熟烃源岩,具有较高的成烃潜力。其油气主要分布在五彩湾凹陷、三个泉凸起上,该区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以中等—好为主,有机质类型以Ⅱ型为主,有机质基本上处于成熟演化阶段,充分证实石炭系在准噶尔东北缘是一套有效的烃源岩,在该区寻找石炭系原油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利用GP0 2 A高频感应加热设备产生高频磁场 ,等离子体在高频磁场中激活氧气形成活性氧 ,活性氧在低温低压下氧化烃源岩中的有机质 ,从而达到去除有机质并确定其含量的目的。采用射频低温氧化法对我国 7个盆地未熟烃源岩进行了有机质去除的实验 ,结果表明 ,在最佳条件下用 2 0~ 4 0h可把未熟烃源岩中的有机质去除 ,我国 7个盆地未熟烃源岩中有机质的质量含量为 1.5 3%~ 3.17%。  相似文献   

8.
通过系统研究区内长8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和有机质成熟度,对其生烃潜力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8烃源岩的TOC质量分数、氯仿沥青“A”质量分数、总烃质量分数和生烃潜量S1+S2反映了其有机质丰度整体较高,属于好的生油岩;岩石热解类型指数S2/S3和氯仿沥青“A”,族组成反映了其有机质类型整体较好,以腐...  相似文献   

9.
从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有机质成熟度、有机质类型对塔城盆地古生界志留系、石炭系、二叠系的烃源岩进行评价,同时对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认为塔城盆地煤系烃源岩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其他烃源岩为非-差烃源岩,不具备生烃潜力,为下一步的勘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石油地质学和石油地球化学为理论指导,通过对长岭凹陷上白垩统烃源岩的有机岩石学、沉积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分析,将沉积有机相划为3种类型,即有机相A、有机相B和有机相B—C.3种沉积有机相类型中,有机相A腐泥组分含量较高,有机质类型为Ⅰ型,生烃性最好,具强生油力;有机相B腐泥组分含量较低,有机质类型以Ⅱ1为主,生烃性较好,具生油能力,有机相A、B主要分布在凹陷中心;有机相B—C有机质丰度低,显微组分以腐植型为主,生烃性较差,主要为油气混相,分布在凹陷边缘.  相似文献   

11.
The mother matter of Ordovician source are mainly sapropelic and generate oil in mature stage, since the high plants did not appear in Ordovician period, which is well known by internal and external scholars. Now we find a kind of Orodovician source rock generating mainly light oil and gas in mature stage during appraising source rocks in the Tarim Basin. The organic matters of this source rock are chiefly constructed by benthic brown algae in organisms (showing as macro algae), and are similar to humic source in hydrocarbon generation. The natural gas generated by this kind of source matters is obviously different from the sapropelic gas.  相似文献   

12.
Features of the type Ⅲ-like source rock and its generated natural ga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mother matter of Ordovician source are mainly sapropelic and generate oil in mature stage, since the high plants did not appear in Ordovician period, which is well known by internal and external scholars. Now we find a kind of Orodovician source rock generating mainly light oil and gas in mature stage during appraising source rocks in the Tarim Basin. The organic matters of this source rock are chiefly constructed by benthic brown algae in organisms (showing as macro algae), and are similar to humic source in hydrocarbon generation. The natural gas generated by this kind of source matters is obviously different from the sapropelic gas.  相似文献   

13.
生油岩原始有机碳恢复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根据物质平衡原理和热模拟实验揭示了干酪根演化过程,探讨了沉积有机质在热降解中的转化与“消耗”,确定了各种类型成油母质在不同成熟阶段中碳的演化规律,找出了生油岩实测有机碳与干酪根中碳的对应关系,提出了各种生油岩有机碳恢复系数。文中给出了泥质岩和碳酸盐岩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4.
二连盆地由50多个断陷组成,主要的烃源岩是下白垩统巴彦花群,从烃源岩的干酪根及热解等资料分析来看,生油岩母质类型以Ⅱ1-Ⅱ2型为主,是典型的混合型生油岩;而烃源岩的可溶性有机质鉴定结果发现含有大量的高等植物标志化合物,说明早白垩世断陷湖泊有机质主要来源于高等植物,分析认为这一现象是由于高等植物“腐泥化”的结果,并通过有机相综合分析,明确了断陷群不同相带的生烃潜力及成油特征,并指明断陷群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东营凹陷牛38 井和王35井中Ro都出现了随深度增加逐渐降低的趋势,具有相似的沉积背景、有机质类型和成分。其中牛38井处于超压背景,王35井处于正常压力背景。从无机介质条件出发对有机质热演化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指出除异常压力对有机质的抑制作用外,有机质所处的无机地球化学环境是影响有机质热演化进行的又一个主要因素。实验测定和研究结果表明:2口井目的层段内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相似,具有一致的无机介质环境,钙含量和Sr/Ba比值与Ro具有负相关,表明酸性条件有利于有机质热演化,盐度较高的条件下,形成的有机质更加富氢,不利于有机质热演化,在热演化过程中Ro会受到抑制,而且会出现异常偏低。  相似文献   

16.
泥质烃源岩不同有机显微组分的原始赋存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密度分组将泥质烃源岩划分为不同的密度组分,通过对各密度组分进行孢粉相分析和激光粒度检测,结果表明:密度分组获得的ρ<1.6 g.cm3组分以游离态生物有机质为主,富集了全岩干酪根中大粒级的形态有机质组分;1.6g.cm-3<ρ<2.2 g.cm-3和ρ>2.2 g.cm-3组分表现为有机质与矿物共生的赋存态特点,富集大量细粒级的颗粒无定形和海绵无定形有机质,说明这些无定形物质通过与矿物(主要是粘土矿物)紧密共生而获得保存.分组结果反映不同有机显微组分在烃源岩中的赋存态存在差异,大量的无定形物质与矿物(主要是粘土矿物)紧密共生,说明有机质与矿物共生组分对于烃源岩油气生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富黄“新”探区烃源岩生烃潜力以及区内含油层系的石油来源问题,采用有机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的手段 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富黄探区长7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以I- II1 型为主,有机质成 熟度高,为好烃源岩;长6 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III -II2 为主,次为I -II2 型,有机质成熟-高成熟,为中等-好烃源 岩;长4+5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中等-高,有机质类型以III 型为主,次为II2 型,有机质低熟-成熟,为非-差烃源岩。 长4+5、长6 原油性质相近,为陆相淡水湖泊成因的中等成熟油;长4+5、长6 和长7 烃源岩对长4+5 和长6 油藏均有 贡献,但长7 烃源岩贡献最大,长4+5 暗色泥岩的贡献较小。研究区三叠系长7 烃源岩的发现,拓展了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长7 有限烃源岩的分布范围,对指导油田的下一步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东北拉布达林盆地上库力组烃源岩生烃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有机岩石学、热解分析等地球化学分析技术,对拉布达林盆地下白垩统上库力组一段烃源岩进行干酪根元素分析、岩石热解分析和高温高压热模拟实验。探讨了拉布达林盆地下白垩统上库力组一段烃源岩的显微组分、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等特征,分析了其生烃潜力和生烃属性。将上库力组一段烃源岩显微组分划分为壳质组、镜质组和惰质组3种类型,其中,壳质组中来源于水生生物的腐殖无定形体含量很高(94%~97%),有利于生油;有机质丰度较高,达到中到好的级别;烃源岩有机质类型较好,主要为II1型和II2型;有机质热演化程度较低,主要处于生油的低成熟阶段。结果表明,拉布达林盆地上库力组一段烃源岩具备较好的生油潜力,具有很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9.
柴达木盆地德令哈拗陷中侏罗统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达木盆地德令哈拗陷中侏罗统广泛发育,是该区主要的烃源岩层系.野外地质调查及有机地球化学分析表明,中侏罗统烃源岩主要以油页岩、泥岩、碳质泥岩和煤为主.油页岩有机碳的质量分数平均为7.95%,有机质类型属Ⅰ-Ⅱ型,为好生油岩;泥岩的有机质丰度交化大,但80%以上的样品有机碳的质量分数大于1%,65%样品的有机碳的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