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下大学生群体的消费问题逐渐成为青年群体相关研究领域的关注焦点.本文从消费价值角度指出,大学生群体的消费价值倾向是多元的,呈现情感价值倾向明显,符号价值倾向突出,审美价值倾向迫切的新的时代特征.不可避免地,也露出非理性的消费倾向.  相似文献   

2.
翁禹 《科技资讯》2010,(14):241-242
本文通过调查大学生消费水平、程度以及偏好等,研究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分析大学生消费特点和消费发展趋势,为为企业提供经营决策的参考依据,同时,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直接地关系到其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对引导我国未来主流人群的消费走向和发展趋势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的情况下,把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是必要的。扩大消费具有极大的空间和潜力,也是民生改善的一个主要方面。扩大消费的目标是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这就决定了消费的主体是中等收入群体。如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提高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并树立科学的消费理念是扩大消费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上海周边大学城市场的特殊性,对该环境下特殊消费群体大学生的消费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得出在特定环境下当代大学生消费情况,并给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5.
张纯 《科技信息》2009,(16):27-27,29
日本是蔬菜进口大国,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进口蔬菜来源国。准确把握日本消费者的蔬菜消费特征有助于扩大我国蔬菜的对日出口。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变化,日本的蔬菜消费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这在儿童和年轻人群体中表现尤为明显。为了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倡导良好的饮食结构,政府在促进蔬菜消费方面采取了各种积极的引导措施。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是体育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对具体区域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动机、闲暇时间、基本收入与开销、消费项目与品牌及消费时间进行了分析,得出该地区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现状和特点,目的在于指导大学生进行健康的体育消费。  相似文献   

7.
<正> 刺激百姓的有效消费,是当前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按道理,高收入群体应是高消费的一族。然而记者采访中发现,近年对总体消费影响较大的高收入家庭消费意愿并不强烈甚至呈下降趋势,这种现象引起了经济界人士的普遍担忧。鉴于目前我国不足20%的高收入群体掌握着超过80%的居民储蓄,其消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对现代年轻人的性格与苹果手机的文化特点作为总起,阐述了现代青年的消费特点和现代消费形式,分析了社会广告效益对苹果手机销售的影响。希望能窥探出苹果手机“热现象”之下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以住房消费为基本视角,通过对2013年度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资料(CGSS 2013)的数据分析,描述和分析城市居民的住房消费现状,探讨住房消费这一变量纳入阶层身份认同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阐述不同工作性质单位群体城镇居民群体的阶层地位与住房消费之间的相关性.住房消费与阶层认同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统计相关性,即住房产权归属越明确、人均居住面积越大,受访者中高层阶层地位的认同越高;另外,受访者的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对阶层主观自我认同之间的差异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受访者人均年收入的差异对受访者的阶层主观自我认同的差异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其消费状况既受其他群体的影响,又具有其自身的特色。在消费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消费结构以及消费行为都呈现出一定的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引导。  相似文献   

11.
运用体育社会学和体育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中部赣皖两省农村居民体育消费意识、结构、生活消费结构水平及其体育消费与学历、职业和年龄分布等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获得了大量基本数据,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部赣皖两省农民体育消费意识不强,体育消费结构不合理,两省农民体育消费总体尚处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2.
当前有多种因素影响着高收入群体的消费水平,我国应从拉动汽车、住房、教育等大数量级消费,大力发展精神消费、劳务消费,调整和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启动民间投资等方面使高收入群体的消费水平上升,达到扩大内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文化接受"是文化社会学的一种研究角度。本文以"文化接受"为视角,分析青年大学生在消费文化影响下的"自我"转变与新的自我危机,从中揭示其经验的、亚文化的群体过程。"文化接受"研究不仅仅把消费行为、消费文化当成一种客观的经验事实,而且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建构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消费的误区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作为纯粹的消费主体,消费的意识观念行为上都呈现不成熟的状态,攀比和盲目消费,享乐主义的观念,消费方式的误区对消费者个人、消费群体和整个社会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培养大学生的消费品质,树立"适度消费"道德观,使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全面成才成为大学生教育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5.
郭立超  姚锦元  丁一  林国龙 《河南科学》2014,(10):2196-2202
政府、企业和消费群体是实现绿色物流的必要主体,绿色物流普及程度取决于这三方的相互博弈.根据政企之间的策略组合建立了进化博弈模型,从消费群体绿色物流偏好为喜好的角度建立成本效益矩阵;利用复制动态公式对模型进行均衡分析,得到4个进化稳定策略(ESS).并以新能源汽车为例进行研究:消费群体绿色物流偏好会改变实施绿色物流策略的政府和企业比例;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惩罚成本、绿色补贴和提高消费群体绿色环保意识促使企业实施绿色物流政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奢侈品消费的问题日益受到公众关注。目前,中国的奢侈品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消费者局限于高收入群体,消费心态以显示身份为主,并不是真正追求高品质的服务。对奢侈品消费征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人们的消费理念进行引导,让公众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另外,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保障了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7.
贫困大学生是一个受人关注的群体.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运用FUZZY综合评判方法,以非贫困大学生作为对照,从贫困大学生的饮食消费、学习、日用和服装消费几个方面对贫困生的消费现状进行了描述.建立起高、较高、一般、较低等四种标准及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并以聊城大学为例进行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18.
采用同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武汉市大学生群体的体育消费作了较全面的分析,旨在通过对大学生这一群体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为高校体育发展和高校体育市场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透视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今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消费结构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消费,而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消费与人的发展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关联,只有结合人的发展的实现条件,消费才是合理的消费。由此,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当呼唤消费的人性化特征,倡导生态消费、知识消费,秉承公正消费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