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黄曲霉毒素与其氧化酶接触时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过氧化氢及其他产物。本研究采用酶电极生物传感器,将黄曲霉毒素氧化酶固定在醋酸纤维素载体膜上,制备电流型电化学酶电极。在SBA流动注射分析仪器上安装黄曲霉毒素氧化酶电极,检测黄曲霉毒素含量。结果表明,黄曲霉毒素酶电极对黄曲霉毒素具有良好的响应特征,测定精密度(RSD)为1.20%(n=10),线性范围为0 ~100 μg/L(R2=0.999 6),加标回收率为96%~102.4%。因此,本研究建立的酶电极分析法可用于玉米中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3.
黄曲霉毒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兆蕃 《甘肃科技》2010,26(18):89-93,84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简称AF)是由某些真菌产毒菌株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极强的毒性、致癌性,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概述了黄曲霉毒素的毒性、理化性质、分布与产生的条件及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论述了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黄曲霉毒素的去除方法及预防措施,进而确保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中药材的需求和使用量也日益攀升,同时中药的安全性问题也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其中真菌毒素的残留是导致中药材、中药饮片及其制剂质量发生改变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黄曲霉毒素具有很强的毒性和致癌性.目前,对于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的相关研究较多,但对中药中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系统研究尚不深入.因此,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甲醇水溶液提取粮食中的黄曲霉毒素,提取液经过过滤、稀释后,用免疫亲和柱净化,以甲醇洗脱,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直接测定。访方法灵敏度高、污染小、方法的回收率高,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黄曲霉毒素中毒鸭的观察、分析和研究,从其发病经过,临床症状,解剖变化,显微镜检查,细菌分离等几个方面入手,客观地剖析了该病的病理特征,概况了该病的发作因素,提出了对该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部分黄曲霉菌会对农作物及产品造成严重污染。受相关基因的影响,黄曲霉会产生一种对人类健康与畜禽养殖构成重大威胁的真菌毒素,即黄曲霉毒素,在田间、储藏期或运输过程中黄曲霉毒素污染均可能发生。防止黄曲霉毒素进入食物链的策略有很多,其中采用生物法防治黄曲霉污染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重视,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利用微生物对黄曲霉及毒素进行控制,可有效减轻黄曲霉菌及毒素对粮食作物及产品的污染,发挥功能的物质主要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包括多肽、小分子有机物、有机酸、抗生素和酶等。黄曲霉毒素污染对农作物产生的重大经济影响及其对人和动物的毒害作用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介绍了对黄曲霉及毒素具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种类(主要有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链霉菌和一些海洋微生物等),分析了拮抗微生物中所发挥作用的有效成分,阐述了其对黄曲霉的抑制机制及对黄曲霉毒素的降解情况,希望为生物防治黄曲霉及黄曲霉毒素污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黄曲霉毒素B1测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VicamV1系列4型荧光计测定法和薄层层析法检验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操作方法及其结果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前者比后者操作更简便、安全、准确。  相似文献   

9.
《广西科学院学报》2005,21(3):195-195
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产品黄曲霉毒素亲和微球速测技术及速测仪”,最近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问世。  相似文献   

10.
黄曲霉是一种广泛分布的环境习居菌,经常在种植、贮藏、加工、运输过程污染玉米、花生等富含脂肪酸的粮食及相关食品和饲料,并会产生多种有毒次生代谢产物。其中,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产生的最主要真菌毒素之一,是公认的一类致癌物。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贸易争端;更重要的是,黄曲霉毒素具有高毒性、高致癌性、致突变性和免疫抑制性,严重威胁人畜健康。因此,黄曲霉毒素合成、调控及防控的相关工作一直是食品安全领域的研究重点和热点。阐述已知的黄曲霉毒素产生途径及相关调控机制,并介绍了多种有效的防控手段。重点讨论光照、温度、水活度、营养物质、pH值、氧化胁迫等环境因子对黄曲霉毒素合成的影响及已明确的调控机制;阐明了参与不同环境因子调控毒素合成的关键转录因子;同时分别从物理、化学和生物等不同技术层面介绍了多种有效抑制或降解黄曲霉毒素的方法,总结了黄曲霉毒素污染防控策略;并对今后的关键研究方向和重点防控措施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对甘蔗多酚氧化酶(PPO)进行提取和部分纯化,研究了PPO的酶学特性.结果表明:以邻苯二酚为底物,甘蔗PPO酶促反应米氏常数Km为54.4 mmol/L,米氏方程:V=1250[S]/(54.4+[S]).蔗汁中邻位多酚类物质是甘蔗PPO的最适反应底物.最适反应条件为:pH值6.2,40℃;该酶在pH5.8和温度低于3℃0时较稳定.试验了6种甘蔗PPO抑制剂:单独使用柠檬酸、草酸、乙二胺四乙酸(EDTA)对PPO活力抑制效果不明显;70 mg/L亚硫酸氢钠、110 mg/L抗坏血酸、120 mg/L硫代硫酸钠可完全抑制PPO活力.现行甘蔗提汁的浸渗工艺较适合蔗汁酶促褐变反应,应作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2.
Nutrition and aflatoxin carcinogenesi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E Rogers  P M Newberne 《Nature》1971,229(5279):62-63
  相似文献   

13.
Extraction of aflatoxin from rat liver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W H Butler  J I Clifford 《Nature》1965,206(988):1045-1046
  相似文献   

14.
Induction of chromosome aberrations by aflatoxin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L J Lilly 《Nature》1965,207(995):433-434
  相似文献   

15.
Aflatoxins produced primarily by two closely related fungi, Aspergillus flavus and Aspergillus parasiticus, are mutagenic and carcinogenic in animals and humans. Of many approaches investigated to manage aflatoxin contamination, biological control method has shown great promise. Numerous organisms, including bacteria, yeasts and nontoxigenic fungal strains of A.flavus and A. parasiticus, have been tested for their ability in controlling aflatoxin contamination. Great successes in reducing aflatoxin contamination have been achieved by application of nontoxigenic strains of A. flavus and A. parasiticus in fields of cotton, peanut, maize and pistachio. The nontoxigenic strains applied to soil occupy the same niches as the natural occurring toxigenic strains. They, therefore, are capable of competing and displacing toxigenic strains. In this paper, we review recent development in biological control of aflatoxin contamination.  相似文献   

16.
Experimental detoxification of groundnut meals containing aflatoxin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 J Coomes  P C Crowther  A J Feuell  B J Francis 《Nature》1966,209(5021):406-407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棉纤维的结构及其含杂特点,阐述了棉织物酶精练的原理,指出果胶裂解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酸盐裂解酶直接作用于果胶聚合物长链上的甙键,而果胶酯酶使酯类发生水解产生更多供果胶裂解酶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作用的位置;在混合果胶酶和纤维素酶中,二者产生协和作用,在处理的速度和均匀度方面,是较为有效的煮练。综述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19.
20.
Enzymatic production of biohydrogen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Woodward J  Orr M  Cordray K  Greenbaum E 《Nature》2000,405(6790):1014-10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