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利用缓冲货币需求模型对中国居民的货币需求作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用缓冲货币吸收理论解释中国居民的货币需求比传统的货币需求理论更为合理。据此可以认为, 中国居民的储蓄完全是一种自愿储蓄,因而居民储蓄存款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至少在短期内不会大规模“出笼”冲击商品市场。  相似文献   

2.
3.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及其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货币需求理论是西方经济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探讨货币数量同就业、产量、收入和物价等各种实际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货币需求理论既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的产物,同时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制订货币政策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我国货币需求函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种货币需求理论各有不同特点.通过借鉴各种货币需求理论成果,对我国货币需求影响因素进行具体情况分析,得出一个相对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货币需求函数.通过对这个函数进行分析,得到我国货币需求管理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5.
从分析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分岐出发,研究中国的货币需求是否与利率相关的问题。在1992年之前,由于证券市场的缺位,人们的投资选择单一且均无风险,这导致了投机性货币需求很小甚至不存在,因此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很小;而1992年之后,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迅速发展,人们投资选择的多样化,使得投机性货币需求大大增加,利率的变动对货币需求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论文通过对中国货币需求的计量分析,为以上结论提供了经验的证明。  相似文献   

6.
对货币需求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并在分析美国1966-1985年M2值变动趋势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了利率与货币存在高度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8.
9.
哈耶克货币理论主要表现在“中立货币论”和“货币非国家化”:货币保持中立时,对经济影响最小,对经济发展最有利;取消国家对货币发行的垄断权,而用私营银行的竞争性货币作为国家货币的替代物,其理论背后是反对任何形式国家干预,主张彻底经济自由的实质。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各种货币需求理论,根据货币需求理论模型,通过协整检验,对中国的货币需求量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中国的货币政策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基于货币供需均衡的假设,建立货币供求的均衡模型以对我国货币市场进行经济计量分析和经济分析,由此得出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货币需求的协整分析与误差校正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协整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我国货币需求的主要决定变量,估计我国货币需求函数,指出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货币需求关系有了明显的改变,并对结论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13.
当前新产品开发已经成为企业创新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虽然企业已经明确了要面向市场经营、满足顾客需求,但在新产品开发时,却仍然首先考虑自己的现行技术以及产品线的技术延伸和扩展。本文在对这种新产品开发的经营逻辑、理念以及运作错误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面向用户需求的新产品开发的逻辑分析方法和新产品开发管理方法;并以手机新产品开发为例,应用基数效用理论对顾客需求的效用期望值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手机的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和新产品开发的方案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4.
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对于一个较大的具有紧密经济联系的区域而言,建立一种稳定的区域汇率制度安排,是减少外部冲击危害,促进内部紧密合作,保证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手段.东亚经济合作与发展已对区域货币合作提出了现实要求,根据东亚经济货币合作的现实特点,应遵循渐进主义理念,建立区域内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机制、改革区域内汇率制度安排和构建货币联盟,最终实现区域货币一体化.  相似文献   

15.
从目前中国货币需求现状出发,修正了1978年以来中国的货币需求函数及加入货币化进程这一制度变量,并运用协整分析对相关变量的年度数据(1978—2004)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长期内,实际M1余额、实际GDP、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和货币化进程指数间存在协整关系;实际M2余额、实际GDP、商品零售物价指数和货币化指数间存在协整关系。  相似文献   

16.
马涛 《开封大学学报》2000,14(2):29-34,58
由于中国改革的实际情况所致,凯恩斯所主张的国家积极干预的货币政策理论在中国目前的运用并不理想,要解决好中国的失业问题,还要采取积极的税收政策,调整社会收入分配严重不均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7.
徐欣 《枣庄师专学报》2007,24(4):109-110
概念隐喻理论起始于Lakoff和Johnson。Fauconnier和Turner提出一个更新的框架,通常被冠之以"整合"、"概念整合"等不同的名称,是用来探索和解释大致与隐喻理论相同的语料,这两种方法在解释语言方面实际上是互为补充的,而并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相互竞争的理论。  相似文献   

18.
申树斌 《科技信息》2009,(31):215-215,239
本文分析了货币理论逻辑中的不连续性。不连续性源自微观基础的缺失。当在宏观经济模型中重构微观基础后,许多理论纷争得到解决,货币理论本身更加清晰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现代金融环境下,金融产品创新、金融资产、货币替代、资本流动对于中国货币需求的影响已无法忽视。为了准确描述这些现代金融变量对于我国货币需求的影响程度,本文引入了金融创新、股市收益率、外汇、外国利率等变量,选取2002~2017年的数据,估计中国的货币需求函数。结论如下:M1、M2与实际GDP、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金融创新、股票收益率、外汇、外国利率等变量之间存在相对稳定的长期关系。相比传统金融环境,收入弹性有所下降,但收入弹性仍是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利率弹性为负,但仍然较小。金融创新和股市收益对于M1存在显著的替代作用,而对M2的财富作用更加明显。外国利率对于M1没有显著影响,但对于M2具有显著的负向关系,因此外国货币政策也会影响我国政策的实施效果。然而,M1、M2的短期货币需求函数并不稳定,这将增大货币政策实施之后带来的不确定性。因此货币当局不仅要预估政策带来的长期影响,也要关注其在短期内的不稳定特征,充分考虑现代金融变量,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是信息处理的有效工具,计算机与数学教学整合的过程是数学教师发现和挖掘计算机在数学教学中的潜力的过程.整合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整合的理论,用整合理论指导计算机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