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用常规方法在1988年初至1989年底对161只乌龟的肥满度、肝系数、脂肪系数和生殖腺系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肥满度、肝系数、脂肪系数在10月份均达到全年最高水平(16.94±0.26;0.584±0.033;8.45±0.05),而在4月份水平最低(15.05±0.25;0.397±0.032;5.08±0.16)。雄性生殖腺系数10月份最高(0.45±0.03),4月份最低(0.26±0.11);雌性生殖腺系数4月份最高(3.67±0.84);7月份最低(0.33±0.09)。各项指标均表现不同程度的季节性变化。  相似文献   

2.
对2010-2011年分布在湖南、广东交界处南岭地区的无斑肥螈(Pachytriton labiatus)雌性个体生殖腺进行测量,观察了其生殖腺的大小、重量、以及发育程度的变化,并对不同发育时期的卵进行了切片观察.结果表明:5-8月份为生殖腺的快速生长期,产卵在8-9月进行.雌性体长113 mm以上时性腺开始膨大,150 mm以上时性腺成熟,卵可以分成3种类型,每次成熟卵粒38~60粒.参照不同发育阶段硬骨鱼卵母细胞的划分办法,该种动物卵母细胞发育的过程可以分为6个时相.  相似文献   

3.
<正>胰阔盘吸虫在家畜中、羊中普遍感染,也偶可感染人体.研究胰阔盘吸虫的遗传规律有利于开展遗传防治.有关胰阔盘吸虫雄性生殖腺发育中染色体动态研究,国内迄今鲜见报道,近年来,我们用直接法制备胰阔盘吸虫雄性生殖腺发育中染色体染片300张,在光镜下对胰阔盘吸虫雄性生殖腺发育中染色体动态进行了观察.现将初步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双齿围沙蚕的雌性生殖腺比较特殊,始终没有上皮组织或结缔组织的膜包被,即不呈现一般生殖腺的具体形状。其生殖腺几乎分布于每一体节的体腔内成簇的生殖细胞团,卵原细胞团经增殖后发育到卵母细胞就散开,继续发育直至成熟。根据卵细胞形态特征,我们将卵细胞在体腔内的发育划分为卵原细胞期(第Ⅰ时相),无卵黄期(第Ⅱ时相)、卵黄形成期(第Ⅲ时期)和胶膜形成期(第Ⅳ时相)等四期。相应地根据各时相卵子的数量组成不同,把性腺发育分为增殖期、小生长期、大生长期和生殖期四个阶段。双齿围沙蚕周年都存在生殖细胞,并且周年中各时相卵细胞数量组成有明显变化。由此得出结果:双齿围沙蚕的繁殖期应在4—9月份,盛期应为5—6月份。  相似文献   

5.
实验通过对稚鳖外形特征(尾的长短、形状、尾是否超出裙边和泄殖腔孔的位置)和生殖器官(生殖腺的形状、生殖腺与生殖导管的位置关系、外生殖器和生殖腺组织切片)的比较,确定了以外形特征为依据鉴定稚鳖性别的标准.雄性稚鳖尾长、呈锥形,且超出裙边,泄殖腔孔近尾中部;雌性稚鳖尾宽短,未超出裙边,末端骤然变细且呈结节状,泄殖腔孔近尾基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细纹豆芫菁(Epicauta mannerheimi)和大斑芫菁(Mylabris phalerata)成虫的生殖腺解剖,并对大班芫菁成虫的生殖腺进行组织学研究,发现两种芫菁生殖腺形态上的异同与其分类地位有关。对大斑芫菁生殖腺组织学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就它与芫菁在虫体内和虫体同的贮存和运转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波纹巴非蛤雄性生殖腺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波纹巴非蛤雄性生殖腺 (精巢 )由树枝状分枝的生殖泡囊、生殖管和输精管构成 .生殖管反复分枝成生精小管和末端膨大的泡囊 .雄性生殖细胞发生经历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等时期 ,精原细胞具有A型和B型两种类型 .对 113个雄性标本生殖腺进行观察 ,发现 10 4个雄性个体 ,9个雌雄同体个体 ,同时首次发现在波纹巴非蛤雌雄同体的同一滤泡中 ,雌、雄生殖细胞呈环形分层区域分布 .初步讨论了雌雄同体现象与性转换现象的关系 .  相似文献   

8.
<正> 淡水水母的种属鉴定依据之一是生殖腺的形状和颜色。淡水水母全体透明,一般说颜色主要是指它的生殖腺颜色而言。据国内外文献记载,淡水水母的生殖腺颜色有:褐黄(英国标本,Allman,1880;四川乐山,高尚荫、公立华,1939;湖北秭归,和振  相似文献   

9.
从组织学方面研究了白棘三列海胆生殖系统的构造及其性腺发育分期.结果表明,白棘三列海胆的生殖腺为5列,由系膜悬挂于各生殖腔内.卵巢为滤泡型,在滤泡的边缘为卵原细胞和卵黄形成前期卵母细胞,而在滤泡的内部为卵黄形成初期卵母细胞、卵黄形成后期卵母细胞和成熟卵细胞,当卵母细胞内的卵黄完成积累后,经两次成熟分裂,分裂为成熟卵子.精巢也为滤泡型,精原细胞由滤泡壁原始的生殖细胞产生,进而依次发育为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和精子.白棘三列海胆生殖腺发育周期可分为:恢复期、生长期、成熟前期和排放后期,通过解剖观察及组织切片显示,全年中除5月份之外,其余各月份均可进行白棘三列海胆的人工繁殖.  相似文献   

10.
从海星的胃、幽门盲囊和生殖腺内共分离到16株菌株.抑菌实验表明,获得的内生细菌中44%的菌株可拮抗至少一株指示菌,各菌株对不同指示菌的拮抗效果差异较大.其中抑菌能力较强的W2#菌株抑菌谱较广,且对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拮抗作用明显,具有较大研究价值,该菌株分布于海星胃及、幽门盲囊中,但在生殖腺内没有发现.经初步鉴定,W2#拮抗菌株为黄色杆菌属(Xanthobacter Wiegel et al.,1978)细菌,实验表明W2#细菌在30℃、pH 8.0环境下生长较好,在25℃条件下发酵液抑菌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应用解剖学,常规组织学及银染技术,对8例野生成体黄鼬(4(?)4(?))的甲状腺进行观测.结果表明,黄鼬甲状腺左右各一叶,呈细长条状,紧贴气管两侧近腹侧面,于第6~18气管软骨环之间,两叶之间未见连接部.腺体内结缔组织间隔发达,腺实质周边滤泡大,中间滤泡小.泡腔内均填充大量红色胶体.C细胞具嗜银性,单个嵌于滤泡上皮细胞之间,少数散布于滤泡间结缔组织内.本研究结果不仅填补了黄鼬甲状腺形态位置及组织结构方面资料的空白,而且揭示了其形态及位置的特殊性,与其他哺乳类均有不同.由此为研究该物种的生物学特性提供必要的形态学资料,同时亦为解剖学增添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北部湾及附近海域栉江珧性腺发育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梅芳  余祥勇  叶富良 《广西科学》2000,7(2):140-143,157
通过对北部湾及附近海域栉江珧性腺进行周年切片观察,根据生殖细胞发育状况和各类型细胞在滤泡中所占的比例,将栉江珧性腺发育过程分为增殖,生长,成熟,排放和休止5个月。观察发现雄性性腺发育过程吕性细胞呈现区域性同步化分布特征;雌性性腺的不同部位发育程度也有一定差异。造成性腺分批在熟排放。湛江附近海栉江珧在5月和10月形成两个繁殖高峰期,休止期不明显,切片中还观察到少量栉江珧个体存在雌雄同体现象。  相似文献   

13.
14.
采用生化及气相色谱的方法研究了早熟与正常中华绒螯蟹雄蟹性腺指数、性腺生化成分及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早熟雄蟹性腺指数为4.42±0.96,而正常雄蟹性腺指数为3.09±0.67,显著低于早熟雄蟹的性腺指数(P<0.05);生化成分组成中,早熟蟹性腺的水分含量为70.26n-%,显著低于正常蟹,而总脂含量为3.96%,显著高于正常蟹(P<0.05),蛋白、碳水化合物、甘油三酯、胆固醇和磷脂含量在两种性腺中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脂肪酸组成中,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最多的均为16∶0,二者含量比较接近无显著差异(P>0.05),并且SFA均在27%稍多,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最高的均为18∶1n-9,早熟雄蟹性腺含量略高为24.04%,但与正常蟹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早熟雄蟹性腺的18∶1n-7、20∶1n-9和MUFA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蟹(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组成中,两种蟹性腺的18∶2n-6含量非常接近,均在7.0%左右,虽然正常雄蟹性腺的20∶4n-6(ARA)、20∶5n-3(EPA)、22∶6n-3(DHA)、PUFA、n-3PUFA、n-6PUFA和HUFA含量均高于早熟蟹,但仅有后二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5.
不同水温与时间对山杏种子发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不同的水温和时间对山杏种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山杏种子不经过低温砂藏,只要经过适宜的时间和水温处理,同样能够收到良好的发芽效果。  相似文献   

16.
波纹巴非蛤性腺发育分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活体性腺观察和组织切片法对广西北海自然海区波纹巴非蛤的性腺周年发育进行了初步研究 ,并以波纹巴非蛤滤泡中生殖细胞所处的主要发育阶段作为性腺发育的分期标准 ,将性腺发育过程分为 :休止期、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滞留退化期等 6个时期 ,同时揭示了在广西北海自然海区波纹巴非蛤的性腺发育一年只有一个周期 ;此外 ,还发现雄性早熟现象 .  相似文献   

17.
7次埋植雄烯二酮(ADSD)或甲基睾酮(MT)后雌鳗的性腺成熟系数(GSI)显著升高,分别达到(24.94±7.24)%和(18.67±7.56)%,其肝体系数(HSI)也显著高于对照组;雌鳗卵巢中钙和脂肪含量明显提高,水分含量显著降低,灰分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肝脏中钙和脂肪含量也明显提高,水分和灰分含量明显降低;红肌和白肌中脂肪和灰分的含量则明显降低,水分和钙含量无明显变化;骨骼中钙含量明显降低,水分含量显著增加,脂肪和灰分的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表明ADSD和MT促进了钙从骨骼中和脂肪从肌肉组织中的动员,从而为雌性日本鳗鲡(Anguillajaponica)的卵巢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8.
鱼类超微弱发光的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与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方法,以生物超微弱发光理论为依据,分析影响鱼类在繁殖阶段超微弱生物发光的主要因素,建立鱼类超微弱发光的预测方程,并阐述方程中各回归系数对应的物理意义,确定了影响鱼类超微弱生物发光的主次因素.通过对鲤鱼超微弱发光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的分析,发现影响鲤鱼超微弱发光的最显著的指标是温度和性腺成熟系数,体重和性腺重次之,光照和盐度对发光的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