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介绍网壳施工工艺,详细说明施工中的质量监控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王秀丽  闫志刚  陈继云 《广西科学》2008,15(3):294-298,303
选用60m跨度的空间k6型网壳考虑下部结构和不考虑下部结构两种计算模型进行动力时程分析,讨论两种模型在地震作用下抗震反应的差异,分析不同柱高度参数对网壳结构整体性能的影响,并对考虑下部结构模型布置4种约束屈曲支撑方案进行动力分析。结果表明,单层网壳下部结构的共同作用影响了网壳杆件受力变化规律,不同下部结构对网壳壳体的影响范围也相应变化;网壳下部结构柱高度对网壳结构整体刚度影响较大,柱越高网壳结构整体刚度削弱就越明显;约束屈曲支撑能够有效地控制网壳节点位移响应,效果明显,合理布置约束屈曲支撑有效吸收地震能量,减小网壳结构的地震响应。在考虑下部结构模型布置4种约束屈曲支撑方案中,方案2对主肋节点的水平和竖向位移均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主肋节点减震系数达到0.75。  相似文献   

3.
以K6型网壳为研究对象,考虑网壳支承结构的弹性效应,并在支承结构中设置屈曲约束支撑(BRB),考虑在9度区强震作用下,通过不同的屈曲约束支撑布置方式对结构进行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考虑整体网壳支承结构共同工作时,结构主要节点位移和杆件内力响应都有所减小;网壳上部结构设置屈曲约束支撑能够有效降低节点位移和杆件内力响应;考虑上部和下部设置屈曲约束支撑共同工作对于K6型网壳减振耗能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对设置了屈曲约束支撑的新型网壳减震体系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并用网壳结构缩尺模型模拟地震振动台实验。通过实验,分析新型网壳减震体系在不同水准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减震耗能性能及破坏机理。实验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设置了屈曲约束支撑的K型球面网壳地震响应有所减小,屈曲约束支撑起到一定减震耗能作用。  相似文献   

5.
天津于家堡综合交通枢纽站房屋盖采用单层网壳结构,南北向跨度为144,m,东西向跨度为81,m,矢高为25,m,是目前国内跨度最大的单层网壳结构.基于仿生学设计理念,建筑造型模仿贝壳形状和纹理,焊接箱形杆件沿空间螺旋线交织布置.结合于家堡大跨度单层网壳结构,详细介绍了该单层网壳的结构设计和布置形式,并对其稳定性能和动力特性进行了研究,为大跨度、非规则单层网壳结构设计提供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6.
根据壳体结构的力学原理设计地下新型网壳喷层结构,大幅度提高喷层的抗弯能力,同时使喷层整体具有一定的可缩性,能承受强大变形地压及采动荷载,达到用较少材料又提高喷层支撑能力与让压的目标,较好解决了加强支撑、喷层合理配筋、简化施工作业、降低材料消耗等问题,在萍乡软岩巷道中进行了工业性试验。  相似文献   

7.
运用ANSYS软件对大矢高脊线式叉筒网壳结构进行系统的静力性能分析,详细研究了结构跨度S、矢高f、环向区域份数Kn、径向节点圈数nx对结构静力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结构进行自振特性分析和地震响应分析。探讨了跨度、矢高对结构基频的影响规律,及结构环向区域份数、径向节点圈数对结构震后最大位移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大矢高脊线式叉筒网壳静力性能良好,矢高对结构静力性能影响不大,环向区域份数、径向节点圈数对结构静力性能影响较复杂;结构自振频率分布和振型有很强的规律性,结构基频对跨度较敏感;结构抗震性能优越,结构环向区域份数对结构震后最大位移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网壳结构高空散装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良勤 《甘肃科技》2004,20(11):157-158,164
网壳结构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使用安全性和耐久性,因此对于大型的网壳结构工程,从设计到施工,应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进行了大型屋顶网壳结构的非线性屈曲分析,提出了支撑钢牛腿失效后网壳结构稳定性的实时评估策略。在有限元分析中,对于结构中的主桁架梁采用梁单元,对其他构件采用空间杆单元来模拟,并采用柱面弧长法来跟踪结构的屈曲平衡路径。结构分析中仅考虑结构的自重和风荷载。计算风荷载时,结构上的风压力系数采用缩尺模型的风洞试验结果。非线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网壳结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乍得油田CPF两台结构完全相同的20000m3拱顶罐钢结构网壳施工方案确定及实施中存在的影响进度、人工、作业高度、施工机具的因素进行了施工方案及其实施结果的对比。结果表明,与1#拱顶罐网壳施工的方案比较,2#拱顶罐网壳的施工方案可以减少高空作业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也削减了高温环境下的作业风险。以后的同类型网壳、加油站罩棚及大型厂房网架等的安装中可以借鉴2#网壳的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带肋方形底单层扁球网壳的稳定性能做了详细的分析探讨,得出了其肋与肋的位置、跨度、矢跨比、荷载、支座条件、网格数以及网格形式的关系,并与相应单层网壳做了比较。由此得出结论:加肋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单层扁球网壳的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2.
钢筋网壳锚喷支护新技术理论分析及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筋网壳结构是软岩巷道支护工程中一种新型的支护形式。在介绍钢筋网壳锚喷支护的技术特色、结构特点、支护原理的基础上,并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阐述了壳体结构承受法向荷载条件下的内力计算,推导出钢筋网壳锚喷结构的计算模型及其内力与主要应力的计算表达式。结合在桃园矿的应用情况,阐述了其施工技术要求和施工工艺,并进行现场监测,分析了这种新型支护形式的支护性能。实践证明,空间网壳锚喷支护结构大幅度提高了支撑能力,与围岩相互作用的整体性好,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与较高的承载能力,是软岩巷道中的一种安全可靠支护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3.
单双层球面网壳结构的静力特性及其稳定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一工程实例,将单层球面网壳结构与双层抽空四角锥球面壳结构结合起来,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空间结构型式,即单双层抽空四角锥球面壳结构,简要介绍了该网壳的设计过程,并采用全铰接模型分析了单双层网壳结构的承载力,应用Lanczos法求解了网壳结构的特征值及特征向量,并运用柱面弧长法跟踪了结构的非线性平衡路径,同时考虑了初始几何缺陷的影响,对比分析了两种不同支座条件的线性及非线性屈曲特征,并得出一些结论,供工程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将具有良好耗能特性的铅挤压阻尼器加设到大跨空间网壳结构中,通过LS-DYNA软件对结构进行了减振效果分析.以施威德勒球壳为例,分析了铅挤压阻尼器不同布置位置对大跨空间网壳结构减振效果的影响,其中阻尼器的布置分别为交叉支撑布置、斜撑布置和混合支撑布置,综合分析表明,在混合支撑布置铅挤压阻尼器的条件下,铅挤压阻尼器减振系统的减振效果最佳,结构顶点位移被降低60.0%.同样在混合支撑布置铅挤压阻尼器的条件下,通过使用IDA的分析方法研究了该减振系统对大跨空间网壳结构倒塌临界荷载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构整体倒塌临界荷载提高了0.33倍.  相似文献   

15.
探讨约束屈曲支承(BRB)在四边支承单层柱面网壳结构减震中的适用性。采用有限元分析程序ANSYS,分别对无支撑柱面网壳、加BRBs柱面网壳、加传统支撑柱面网壳做了动力时程响应分析,比较3种情况下网壳节点位移和杆件内力变化情况,分析BRBs消能减震效果,同时对BRBs布置方案做了优化.在网壳屋盖内合理布置BRBs可有效吸收地震能量从而减小网壳结构自身的地震响应,结构位移及杆件内力大幅度下降.BRBs工作性能明显优于传统支撑.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贵阳北京西路安置房工程二号楼工程项目,介绍了高层建筑转换层的结构特点,从模板支撑系统、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等方面介绍了高层建筑转换层的的施工难点和重点,重要详细地阐述了转换层施工中的监理事前、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了考虑铝合金板式节点半刚性的杆件单元力学模型,建立了考虑铝合金板式节点试验弯矩-转角曲线关系的网壳结构数值模型,并通过数值算例进行验证.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铝合金板式节点半刚性特性显著降低了网壳结构的承载力.进一步的参数分析表明,结构跨度对网壳稳定承载力的影响最大,荷载分布模式和支撑条件对网壳稳定承载力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内对曲面双层棚体结构网壳安装方法主要有"脚手架滑移安装法"、"提(顶)升法"、"高空散装法"、"网壳累积滑移法"等几种,本文介绍了"脚手架滑移法"和"高空散装法"两种新方法的施工过程,并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以说明它们各自的施工特点。  相似文献   

19.
张艳丽 《科技信息》2007,(24):97-97,262
介绍天津塘沽滨海开发区一商住小区办公楼淤泥质粘土层土方开挖施工,开挖过后引起的支撑结构的变形以及支撑结构环梁拆除后所引起周围道路和建筑物的变形、开裂等注意事项和施工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0.
张景权 《科技资讯》2009,(14):101-102
本文根据昆(明)~安(宁)高速公路施工的实际情况,具体介绍了在方形墩拄上利用抱箍,倒三角形支架为支撑时盖梁的施工方法,从理论上时抱箍、支架受力进行了分析计算验证,详细介绍了抱箍倒三角形支架结构形式、工艺流程、施工注意事项。并结合实际情况和满堂支架施工进行了经济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