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实地考察昌乐县水源地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该县水源地保护的意义.基于对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认识,从区域发展和生态保护入手.对昌乐县水源地保护提出了构建良好生态结构,建立水库艮期监测数据库,“以水养水”,发展无污染产业,充分发挥政府在水源地保护中的作用等建议.认为通过以上措施,实现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持水源地的良好生态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2.
马建华 《广东科技》2014,(18):112-113
云龙水库是昆明市重要的饮用水源地,水源区内水土流失面广量大,对水库水质、当地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通过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建立水源区"生态保护、生态治理、生态修复"三道防线,使水源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结合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的内涵和技术要求,对云龙水库水源区的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模式进行分析,以期为水源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南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重要水源区,是点(渠首)、线(干渠)、面(水库)的核心区域和唯一结合部,是水源地最后一道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最为敏感的区域.对渠首水源地自然、经济资源进行分析,提出构建渠首水源地及干渠沿线生态走廊建设的总体布局和功能分区,并详细论述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于桥水库富营养化趋势分析及应急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于桥水库富营养化状态分析,针对可能发生的草型富营养化和藻型富营养化提出控制及应急措施,最后,结合于桥水库的实际情况,提出几点消减于桥水库水源地的营养盐水平的建议,防止水源地富营养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用水量与日俱增,水库在城市供水中的地位愈发显得重要。如何保障水源地水库的水质安全,为广大居民提供优质安全饮用水源,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结合本地实际针对水源地水库水质安全管理提出了保护意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针对水源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汾河水库为例,对汾河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范围划分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划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自然保护区经营管理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历史、建设进程、经营管理特征、生态经济效益、自然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理论,将自然保护区经营管理模式划分为纯自然保护型、自然保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型和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型,并对各类型的生态经济本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饮用水源保护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到国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该文对浙江省某市梁辉水库、陆埠水库饮用水源地进行全面调查,完成资料收集与整理,完成饮用水源地调查与评估数据库录入工作,了解水源地环境基础信息、水质状况及影响饮用水水质主要因素,简要分析了饮用水源地环境、污染状况、环境监管与环境风险状况,提出环境保护对策建议,为政府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乐平共产主义水库水源地调查及保护区划定,结合保护区各类型污染源调查结果,分析农田补偿、林业补偿、渔业养殖补偿和畜禽养殖补偿方法和要求,提出江西省水源保护生态补偿政策建议和补偿方案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0.
王社宁 《甘肃科技》2009,25(24):51-53
针对目前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存在的环境问题,比对已经开展的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技术方案,分析了河流型饮用水水源的水生生态调查的必要性,提出了河流型饮用水水源水生生态调查方法:实地考察、水生生态监测和资料比对;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水生生态主要调查内容环境要素、生物要素、自然变化影响因素、人为活动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千岛湖为我国长三角地区最大的淡水人工湖,也是华东地区重要战略水源地。60年来,千岛湖渔业逐步形成了特有的生态经营模式“千岛湖模式”。我们通过生态渔业、休闲渔业、文创渔业、加工渔业、品牌渔业等方式践行“两山理论”、实现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的协调发展。我们的实践证明,淡水生态牧场只有坚持生态优先、绿色生态发展的理念,才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最大发挥大水面生态资源综合效益。为此,我们也提出了千岛湖生态牧场发展的展望。  相似文献   

12.
华文忠 《科技信息》2010,(3):342-342,359
切实保护饮用永源地水质安全已成为各级政府的主要职责。磁县位于河北省最南部,地理位置特殊。其中,岳城水库是河北省邯郸市、河南省安阳市重要水源地。东武仕水库及滏阳河是邯郸市备用水源地。让人民喝上洁净的水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而且是民心所盼,职责所系。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中国东部平原河网地区水源地环境管理的概念及内涵.明确管理的主体、对象、原则与特点,分别从管理动机、伦理基础、规划原理、管理策略等角度,定义并拓展复合系统理论、环境正义理论、圈层保护理论、集成管理理论,强调水源系统与水源地经济社会系统的双重易损,水源地、用水区域及上游地区的三地公平,水源保护区设置与土地利用格局的双相圈层,时间、空间、学科、利益方的四维集成.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构建的黄浦江上游水源地全过程利益方参与模式、分权型环境管理体系、双相圈层保护模式,能够为有效解决上海城市水源问题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城市水源地建设保护对于维系城市水资源可持续供给具有重要意义。城市水源地建设保护同时又对当地居民施加了一系列负面外部影响,削弱了城市水资源供给的可持续性。以首都水源地为例。利用条件价值评价法(CVM)衡量水源地建设保护对水库周边农户的负的外部影响,通过回归分析得到影响水源地调查者受偿意愿的因素,据此得到受偿意愿函数的各项参数,进而计算水源地居民受偿意愿数量,经计算当前该值约为94050128.16元。以此作为对水源地建设保护过程中外部成本的度量。  相似文献   

15.
湖库型饮用水水源是供给我国居民用水的重要资源,受人类活动影响,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水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成为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该文在多年来对外度水库水源地环境状况开展调查评估的基础上,分析外度水库存在的环境问题及造成的原因,从水源地污染治理、水资源保障和风险防控等方面提出规划管控建议,保障莆田人民的饮水安全,同时为其他湖库型水源地环境管理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蓝藻水华监测预警及湖泊水源地保护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成果的意义和内容。该成果针对湖泊水源地蓝藻水华灾害防控需求,基于蓝藻生长四阶段理论,研发了湖泊水源地蓝藻水华"预测预警-智能拦截-高效清除"的成套技术与设备,并成功应用于太湖、巢湖以及其他湖泊和水库,为保障湖泊水源地供水安全提供了科技支撑,获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在成果介绍的基础上,提出了湖泊蓝藻水华频发常态下该系列技术进一步发展空间,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根据HJ/T 338—2007《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开展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武清区王庆坨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研究工作。基于基础环境状况调查成果,结合平原型坝上水库的特点,划定了王庆坨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并初步确定保护区边界和控制点坐标。依据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成果,重点从固定源、移动源和农业种植源等3类污染源对王庆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规范化整治提出建议,为天津市饮用水安全保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大沙河水库饮用水源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跃进 《广东科技》2007,(8):155-156
水体富营养化是供水水库最主要的水质问题.本文简要地分析了大沙河水库作为开平城市供水厂饮用水水源地的基本情况,并通过水库周边环境的污染情况调查和水库水体的水质评价,提出水库饮用水源保护的一些措施和设想.  相似文献   

19.
于桥水库水源地富营养化的调查及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选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于桥水库水质监测的原始数据进行营养状况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于桥水库水质已呈中富营养化状态,有向富营养化发展的潜在趋势。最后,结合于桥水库的实际情况,提出几点消减于桥水库水源地的营养盐水平的建议,防止水源地富营养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城市水源地保护是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重要内容,水源地保护区的发展更是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以合肥市为例,通过分析含肥市水源地保护区的发展现状,揭示合肥市城市水源地保护、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合肥市城市水源地科学保护与合理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