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本文对李清照作品中的“舟”“瘦”两词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分析了作品中那托举起少女快乐的小舟,那见证了少妇惆怅的兰舟,那承载着嫠妇哀伤的轻舟,小小的一条船,载着李清照的一生。同时,文章中分析了李清照因何憔悴因何瘦?即:因强而瘦,因才而瘦,因爱而瘦。从而,笔者得出结论:“舟”是李清照人生历程的体现,“瘦”是她无奈情怀的外化,李清照其实是一位孤独的人生摆渡者。  相似文献   

2.
吴青蔓 《科技信息》2010,(23):131-131,250
宋朝女词人李清照的生活和写作均与酒有着密切的关系,她的词作中有关酒、醉、樽的词句多达二十二处,占她现存词作的百分之四十。不管是琥珀、绿蚁、还是玉樽、酒盏,还是残酒、淡酒,都反映着李清照人生的起起伏伏。自古以来,酒与文人似乎有着不解之缘。李清照虽为一介女子,她的词作中却有许多关于酒的佳句。"酒"是她词作中的一个重要意象,女词人借酒来倾诉自己的心声,展现自己的情感世界。本文结合其创作历程,对其词中"酒"的意象美进行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李清照的诗词,部分是以观照自我为主,但大部分是把个人的哀伤融入到一个民族的哀伤之中,读她诗词,无不流露出浓郁的人生悲凉感和历史的悲凉感。而这种创作特色,又与她所处的社会土壤紧密相关。是这样的时代创造了李清照这一个伟大的诗人、词人。  相似文献   

4.
与李清照并称隽才的朱淑真,在遭遇北宋灭亡、南宋偏安与自身婚姻不幸的社会苦难和人生苦难的过程中,敢于冲破理学的清规戒律,站在女性性别的立场上用诗歌来表现个人的"私情",真情吟咏,无所顾忌.她的作品从题材到内容,从风格到情感,都是女性情感生活、家庭生活以及有限的人生梦想的书写,具有极强的个人化色彩和"自我指涉"的私语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词体发展史上,李清照的词有着极高的地位,历来被誉为"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究其原因,在于李清照的词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更在于她的词抒写了一个独具个性的自我形象。本文拟从李清照对自然的态度,李清照对爱情的体验,以及李清照的理想追求三个方面,剖析李清照词中的自我形象特点,揭示李清照词中自我形象的实质。  相似文献   

6.
读李清照早年的词,会读到一种纯纯的少女情怀和闺中朦胧的情思;读李清照婚后的词,会读到一种甜甜的幸福以及别离丈夫后,思念丈夫的离愁别绪;读李清照晚年的词,会读到一种社会动荡、流离患难之苦、国破家亡之恨;纵观李清照的一生,她是中国文学史上才气不输男儿、成就最高的女词人,她的词不但是她生活的写照更是南宋王朝的缩影,从妩媚秀丽、格调清新到凄清哀婉、苍凉悲楚。她的凄美、她的愁苦、她的才情、她的高洁傲岸、她的坚毅刚健、婉约清新全部都从她的词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她的词中更多的是一种无法言语的"愁",本文主要从李清照的经历和词中分析她的性格。  相似文献   

7.
李清照作品中的酒词是一朵艺术奇葩,词与酒的夙缘使其在精神世界里畅快地遨游。酒词印证的是她生命的痕迹,无论是感时伤怀、离别相思,还是孤寂悲苦、国恨家仇,流泻的都是她一腔的愁情,展现的是女性孤独的心灵之旅,呈现的是美丽而真实的女性的生命之重。李清照将悲与愁融注于酒中,奏响了人生绝唱。  相似文献   

8.
身世的巨大浮沉使李清照对自己悲惨处境的愤懑、对所处悲剧性时代的无奈和以及对无常人生的深刻感悟,都真实地通过她的词作表现出来了.李清照词就是以其流淌在词中的一脉真情:在人们心头激起强烈的悲剧型美感,从而产生了独特的魅力并打动千百年来无数读者的心的.  相似文献   

9.
宋代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在她的词中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塑造了一些鲜明而又丰富的意象,其中"舟"的意象的特点就是形态各异、不断发展变化的。通过对李清照词的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词人笔下"舟"的意象从前期"舟"最突出的"轻快"到中期"孤独"再到后期"载愁、漂泊"特点的变化,可以感受到她作为一个女性细腻复杂的情感体验,可以体会到她欢乐和凄婉的人生历程。  相似文献   

10.
被誉为清新"藕神"的李清照是我国最著名的女性词人。她脱颖而出于宋代,流传至千秋万世。李清照一生颠荡流离、贫富辗转,尝尽了人世冷暖。自然地,她的情感、遭遇、命运都会深情渗入诗词字句之间。她的词风根据经历的不同呈现出阶段性的些微差异,在整体上则呈现出飘零感伤的色调,被世人称之为"易安体"。李清照的"易安体"词突破了狭窄的闺阁庭院的描写范围和娇嗔哀怨的词曲主题,且在风格上转秾丽为清新,转香粉为青黛。无论采词、内容、词境,还是形式、手法等方面上都颇有新意,为婉约词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创造力最强、艺术成就最高的女作家。花在李清照词的意象系统里占据着最主要的地位。而我们如果仔细品读李清照的这些“花”词,能发现:花在她的笔下不是客观的自然物,而是浸透着词人深情、景情相融,与词人心灵交感的“情化”了的“花”,“人化”了的自然物。  相似文献   

12.
李清照作为一名女性词人,其特有的纤细、敏感、细腻的女性心理在其诗词创作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其诗词作品无处不充满着崇高的情爱意识、时间意识、爱国意识和一生颠簸不幸的人生经验,这些构成了她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3.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诗词创作中以自己独特的审美视角对社会人生以及女性绚丽多彩的情感生活和内心世界的独特把握与感受,传达了浓厚的迥异于时代的女性意识,集中表现在她突出的才女意识、情爱意识、个性意识和忧患意识,体现了一个封建知识女性对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和独特的女性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4.
裴广龙 《科技信息》2013,(13):307-307
李清照主张"词应别是一家",她在创作中独树一帜。她的词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明白流畅的韵律、凄婉悲怆的艺术格调、细腻柔丽之中的贞刚之气自名一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易安体"。  相似文献   

15.
读李清照早年的词,会读到一种纯纯的少女情怀和闺中朦胧的情思;读李清照婚后的词,会读到一种甜甜的幸福以及别离丈夫后,思念丈夫的离愁别绪;读李清照晚年的词,会读到一种社会动荡、流离患难之苦、国破家亡之恨;纵观李清照的一生,她是中国文学史上才气不输男儿、成就最高的女词人,她的词不但是她生活的写照更是南宋王朝的缩影,从妩媚秀丽、格调清新到凄清哀婉、苍凉悲楚。她的凄美、她的愁苦、她的才情、她的高洁傲岸、她的坚毅刚健、婉约清新全部都从她的词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而她的词中更多的是一种无法言语的"愁",本文主要从李清照的经历和词中分析她的性格。  相似文献   

16.
李清照用清新自然的高雅之词书写人生真实的生命情感体验,体现出她独特的审美意蕴追求.其审美意蕴表现在:以阴柔之美为主,同时兼容阳刚之美,二者相互渗透融合,呈现出刚柔相济的美学风格,雅俗共赏及审美性与功利性的完美融合亦是其突出特点.她用词作通过形而下的方式追问形而上的价值和意义,展示出宋王朝独特的词学审美意蕴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词是李清照的写作方式,亦是其生命本真状态之体现,泽被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7.
李清照的《论词》专门为词正名,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观点,这在词学史上意义重大。她将词与诗放在同一个平台上加以区别,认为词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具有区别于诗的自身特点,而不只是对诗的延承。李清照对词提出了五点要求即高雅、协律、铺叙、典重、故实,在保持词原有特性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意义,并就词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她的看法。"别是一家"虽有一定局限性,但其在词学上的重要意义不可磨灭。  相似文献   

18.
李清照是宋代词坛最杰出、最具个性的女词人。她早期的词作不乏描写甜蜜爱情、赞美美好自然之作,但以抒发闺怨闲愁、相思离别为主;后期的词作则更多地表达故乡之思、家国之痛。总之,"愁"是李清照《漱玉词》中表达的主要情绪。从个人、婚姻、社会三个层面对李清照词中"愁"之成因作一探寻,发现这些愁绪都是由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五种需要的一种或几种缺失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9.
与李清照并称隽才的朱淑真,在遭遇北宋灭亡、南宋偏安与自身婚姻不幸的社会苦难和人生苦难的过程中,敢于冲破理学的清规戒律,站在女性性别的立场上用诗歌来表现个人的“私情”,真情吟咏,无所顾忌。她的作品从题材到内容,从风格到情感,都是女性情感生活、家庭生活以及有限的人生梦想的书写,具有极强的个人化色彩和“自我指涉”的私语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李清照词中的花意象很多,主要有梅花、桂花、菊花、荷花、海棠等。这些花代表了她的心声,代表了她不同时期(少女时期、少妇时期、老妇时期)的人生态度,是她对自身经历的写照。本文从百花图、风韵图、人花合一三个方面讲述李清照词中的花意象,探析李清照的身世、性格,从而得出花即人,人即花,人与花合二为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