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前面,我们已经说明一切的国际现象是以诸社会底物质生活过程做基础的,所以特别把物本论确定为研究底出发点.然而同时又已指出,我们所需要的,乃是历史的物本论,这就是跟机械的直观的物本论对立的一种新方法论——也可说是一种新历史观.因为国际现象不但应该看作贯串着物质的必然性的社会现象,同时还应该理解为带着流变性和发展性的历史现象.社会的物质生活关系在不绝地变动着,发展着,反映在国家和国家底关系当中,就演成互相联结互相矛盾的国际动象.唯有最正确地反映历史发展法则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才能够帮助我们发见潜伏在国际现象中底规律性.因此我们在这里要解决的急要问题,是怎样将那和动的逻辑相结合的历史观——历史的物本论具体地应用到国际问题底研究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对于矛盾统一律的补充说明国际现象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又不断地往前发展,这即使是一个寻常的国际时事观察者也可以看得出来的,因为在全般的历史过程中,没有再比国际现象富于流动性和变幻性了.可是关于国际现实底变动和发展也可以有各种不同的解说:观念论者特别看重各个国家底心理关系底变化,目的论者根本否认国际现象变动发展底因果法则性,机械论者和客观主义者又以为外力的作用足以决定国际间生活变化底各方面.如果要问,这一类的看法是不是能够帮助人们了解国际现象底本质呢?物本论的矛盾逻辑(即动的逻辑)底回答是否定的.第一、  相似文献   

3.
基本方法论底重要大概一切科学知识底学习和研究都离开不了两种方法:一是基本的方法目的是要教我们怎样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且使理论跟实践联结起来;另一种是技术的方法,目的是要教我们怎样去搜集,鉴别,利用材料,以充实研究底内容.这两种方法自然不是彼此不相关联的,而是统一在学习和研究底过程中的,但是前一种——基本的方法却是一切智的活动底主要骨干,它决定着思考和实践底主导路向.  相似文献   

4.
研究国际问题的意义和任务曾经有过一个极悠久的时期,我们底祖先是把一个天子统治或几个帝王分治的疆土看做整个的天下;在现在看来,这种狭小的世界观诚然是很可笑的;但是倘使我们一直到今天,仍旧是生活在闭锁的和世界隔绝的古国里,要跳出古人所想像的『天下』圈子,差不多是不可能的.人类历史底巨流终于在十三四世纪以后把中国这个孤寂的碱水湖和世界底文化海洋沟通了.然而直到百年前,我们底先辈依然是把本国认作至尊的『华夏,』把外人看做化外的『夷狄.』这种可笑的偏见到头是给外寇的炮火逐渐震碎了,外洋资本主义底强力压在中国民族身上,使许多一向鄙视夷狄的权贵与士大夫也不得不讲求『洋务.』可是在当时除却极少数的外交家和政论家注意到所谓『世界大势』之外,一般在朝在野的官民对于国际情势仍旧是莫知莫觉的.这到了最近几年光景可就两样了,不但许多最觉悟最清醒的民众对于当前的国际局面必得付与极大的关心,就连那些最顽固最迂腐的份子也不能不常常谈到『中外大势所趋』了.这件事正是说明,今日的中国已经和世界融成了一片,国际上每一种势力每一个风波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我国底命连,使一切人的生活和意识不能不感受到强烈的或微弱的震荡和刺戟,在别一方面,中国一切重大的事变也可以震动国际生活底波流,使世界不得不承认中国在这个地球上所处的地位底重要.随着国  相似文献   

5.
國際現象中的依據和條件每一个人只要稍稍留心国际时事,就可以看出,各种的国际现象是不断地在交互作用,交互影响的.在国际的经济,政治,外交,法律,文化等要素之间,在各个资本主义国家和集团之间,新旧两个世界之间,帝国主义和殖民地之间,以至于各国劳动大众及各个弱小民族之间,……都存在着相互的作用.考察各方面的多种多样的相互作用,并且注意到它们底转变与发展,这是研究国际问题最起码的一椿事.但是如果我们就以此为满足,不能深入到国际现象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6.
汉斯.摩根索和爱德华.卡尔同样作为经典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们在对于权力和道德的关系中一些基本的假定是相同的,但是对由于方法论、历史观的不同,对于国际道德具体细节的认知和前景的认识还是存在差异的。  相似文献   

7.
波普的社会科学方法便是包含方法论个人主义原则的境况逻辑,而境况逻辑就是猜想与反驳的方法在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中应用的体现.波普的方法论个人主义是继承批判密尔的心理学主义的结果,而境况逻辑就是这样一种方法论要求;在人文科学研究中,必须把社会历史现象或人的行为放到具体的社会历史情境中去理解.由波普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阐述我们可得到这样的启示:人文现象和历史的意义既不是绝对独立的客观实体,也不是纯粹的主观构造,意义产生于与理解目标相关的客观信息与主体的理解结构相互作用或相互对话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主流的国际政治学流派理论很少直接探讨民主问题,但在各自的理论逻辑中却都“隐藏着”对国际民主的态度与价值定位。相比之下,国际政治学自由主义学派理论中更多地“暗含”了国际民主的价值成分,但亦有不相融之处。因此,对自由主义核心理论的“民主性”分析,对于我们更好地从学理上认识国际民主大有助益。  相似文献   

9.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这次下厂学习,拜工人为师,通过实践,使我深刻地体会到,拿这个法则去分析纷纭复杂的物质世界,就感到大开眼界,就能透过各种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矛盾是普遍的、绝对的,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切过程中,又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在锌钡白的生产过程中,始终充满着矛盾的对立和斗争。斗争的结果,使矛盾发生了转化。例如:溶解与沉淀,氧化与还原,溶液的酸硷性,由一种晶形转变为另一种晶形等等,锌钡白的生产就是这些矛盾对立统一的结果。一、事物的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及矛盾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际领域对于健康权内涵和外延的认识未达成一致.呈现纷繁复杂的特点。国际法中的健康权定义不是十分具体、详细、系统。它说明有必要采用一种新的方式和途经来系统、全面、具体地界定健康权。这种新方法就是"反抽象界定法"。这种方法不是采用惯用的"正向"逻辑分析或者抽象法律分析方法,而是寻求从"违法视角"、"反向"角度、反逻辑分析或者反抽象法律分析角度来看健康权的内涵和外延。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物竟天择”法则为中心,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和解释自然界存在的一些现象,并进一步利用这个观点阐述适应性和多样性产生中体现出的不可驳辩的理论系统.  相似文献   

12.
辩证法是帮助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在就业问题上也不例外,能够辩证地看待求职工作中的一些问题,科学地做出自己的职业选择,是每一个毕业生求职的理想状态。但在实际  相似文献   

13.
薛以胜 《科技信息》2011,(3):418-418,413
每一种学科的方法论都是这个学科对本身进行的情况、思考方式、所利用的认识手段所作的反省。法学方法论是对法律研究方法的研究,是对法学研究方法的总体认识,对具体的研究方法有着根本的指导作用。法学研究方法的更新既是法律认识的结果,又是构建新法学理论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许晓峰 《科技资讯》2014,12(21):215-215
新世纪以来,国际体育移民日渐兴重.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结构主义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全球化、关系网络、“地点”这三个阐释视角,对国际体育移民现象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公司颠覆传统行业规则的"杀手锏",在于单点突破、做好口碑,进而形成滚动效应。在产品思维、社群思维、场景思维等"口碑"建设方法论中,"一切皆产品"是不二法则,如何才能从产品经理的角度来看待每一个运营细节?小米的产品化服务体系,为产业界带来了截然不同的新玩法。  相似文献   

16.
对于数学中的新元添加完备化法则给予了具体的阐释和论证,结合分析实例指出了这个法则的若干重要特征,并说明了它的某些方法论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教育全球化和国际化趋势的不断增强,数学教育国际比较已成为世界数学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并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数学教育工作者投入到数学教育国际比较的研究中,数学教育国际比较在现实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从方法论角度审视数学教育国际比较,为数学教育国际比较指明努力的方向,就显得尤为重要.近日,读了徐州师范大学教授吴晓红博士的专著《数学教育国际比较的方法论研究》,颇感耳目一新,使我对数学教育国际比较这一世界重要研究课题有了全新的理解和深刻的认识,受益匪浅.首先,《数学教育国际比较的方法论研…  相似文献   

18.
人们从事自然科学工作,同进行别的工作一样,都离不开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旧极限论作为旧数学分析体系的庞大基础,突出地反映了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世界观。它完全脱离三大革命实践的要求,宣扬数学就是根据人们事先约定的几个公理,通过形式逻辑推演而得出一切结论。认为推动数学发展的不是生产实践,而是靠数学内部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一切没有“严格”推证过的命题都认为是不可信的。不承认经验的实在性。不承认矛盾的对立统一法则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学生学了这套东西,就觉得其它学科的理论不严格,靠实验得出的定律不经逻辑证明是不能承认的。  相似文献   

19.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在方法论上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价值中立作为一种方法论在西方影响较大,其实质是要求研究者在科学研究中严格划清经验事实与价值评价的界限,因此,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对于我们建立社会科学方法论基础具有现实意义。以马克斯.韦伯的价值中立原则为例,从价值论的视野分析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在方法论上的差异,指出只有努力提高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逻辑起点,研究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大文化背景,有限度地借鉴自然科学方法,才能加快发展社会科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20.
读者通讯     
编者先生:读过了贵刊四卷二期平心先生「国际问题研究法」的第二讲发生了一点疑问,希望能在通信栏内赐给一个答复.在『物本论的国际现象观』一节内平心先生说,『为什么意大利要调动几十万大军,……根本的理由是在于:一方面因为意大利国内经济财政危机日益严重,……别方面因为帝国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极度强化,这样就破坏了国际的均势.』平心先生既然说『破坏了国际的均势』必然地承认国际间有所谓『均势』底存在了,但是正确的物本论不应该用『均势』而应该用矛盾来解释的,因为『均势』只是现象不是本质.『均势』是均衡论者的主张,而均衡论的错误不是早已被清算过了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