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龙”升空     
, 《大自然探索》2012,(12):4-4
2012年10月7日,美国私人企业“太空X”公司的“猎鹰9”号火箭搭载着“龙”货运飞船发射升空,10日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28日平安返回地球。  相似文献   

2.
1999年夏天“十字连星”的天象引起了全球的注目,占星学迷信公然向科学提出了挑战,这场大较量以“非凡先知”诺查丹玛斯和五岛勉的预言破产而告终,事实有力地证明“世界末日”纯属子虚乌有。 那么今年会有什么重要天象呢? 太阳峰年“又动肝火” 今年是太阳活动进入峰年极大的年份,太阳活动每11年周期地出现一次高峰,今年是自有太阳黑子活动周期记载以来太阳活动的第23周  相似文献   

3.
美国颇具权威的《消费者导报》每年都对市面上各类家用轿车进行评比。今年该刊在4月号上公布了1999年的新排名: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的“帕萨特”中型轿车将多年蝉联冠军的丰田“佳美”挤下“王座”,当选为今年的最佳汽车。 提起大众汽车集团,或许有人并不熟悉,但是,一提起桑塔纳、捷达、高尔夫,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耳  相似文献   

4.
1992年9月25日:“火星勘探者”发射。这是一个能从轨道上描绘火星表面地图的航天器,有效载荷较大而复杂。 1993年8月:与“火星勘测者”失去联系。 1995年:NASA开始选择“火星两极着陆器”,准备1999年发射。 1996年11月7日:“火星全球勘测者”发射升空。 1996年11月16日:俄罗斯的“火星96”环行器、着陆器发射。  相似文献   

5.
美国时间8月10日晚(北京时间8月11日),在距离地球400千米的空间站内,41岁的俄罗斯宇航员尤里·马连切科和位于美国得州航天城休斯敦的26岁未婚妻叶卡特林娜·德米特里耶娃终于如期举行了他们等待已久的“太空婚礼”。种种迹象显示,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在地球大气层之外举行的婚礼,而这对新人无疑将会因此而名载史册。“我愿意!”——隔着400千米马连切科和叶卡特林娜10日举行的“太空婚礼”分别在两个现场同步  相似文献   

6.
美国的行星探测器“旅行者2号”于1989年8月25日接近了太阳系最边缘的行星——海王星,向地面发来了大量的有关海王星的最新信息,其探测成果举世瞩目。不久,“旅行者2号”将远离海王星飞向太阳系之外。“旅行者2号”是于1977年与“旅行者1号”相继由地球出发的。1980年,它们共同完成了对木星、土星  相似文献   

7.
巍巍神农架,悠悠“野人”谜,像磁石一样吸引了全世界人的目光。尤其近年来,“野人”像幽灵一样徘徊在神农架原始森林之中,频繁地与人们“捉迷藏”,如梦似幻。诸如1999年8月18日白水漂、2000年9月6日凉风垭等处目击“野人”事件。 2001年10月3日,黄石市“小蓝帽”活动俱乐部一行8人,在猴子石与“野人”相见。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的袁振新教授、王方辰秘书长等正巧来神农架考察,闻讯后,马上同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摄制组和中国奇考队队长张金星等人,与目击者宋  相似文献   

8.
2006年2月10日,历时5个多月的月球探测工程标志揭晓,我国绕月探测“嫦娥工程”步骤向世人公开,预示着我国以月球探测为起点的深空探测活动将取得新进展。千百年来,月亮这颗离地球最近、最亮的卫星,吸引着人类去认识,去造访。千百年来“,嫦娥奔月”这个美丽的神话寄托着人类探索  相似文献   

9.
1999年11月,JPL启动了彗星撞击计划。2005年1月12日,NASA成功发射“深度撞击”号探测器。美国东部时间7月4日凌晨1时52分,咖啡桌大小的近400kg重的撞击器以10km/s的速度和纽约大小的“坦普尔1号”彗星准确地做了“第一次亲密接触”。这需要极为准确的导航。JPL深度撞击项目负责  相似文献   

10.
1999年10月14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中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地球资源卫星(又称“资源一号”)送入预定轨道。在未来几年内,我国还将陆续发射“资源一号”后续星。 “数字中国” 美国副总统戈尔于1998年初提出“数字地球”这一概念,认为数  相似文献   

11.
陈世骧 《科学通报》1959,4(24):813-813
“物种起源”与进化思想的胜利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于1859年,到今年刚正是100周年。这部伟大的著作是生物学发展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标帜,它标帜着进化思想的胜利;标帜着生物科学解脫了形而上学的桎梏,发展为具有历史观点的、統一的科学。进北思想的胜利是在不断的斗爭中获得的。在达尔文以前,特創論长期地占領着思想的統治地位,上帝創造万物、物种固定不变的信念,牢固地印在人心。虽然古代哲人,很早就具有朴素的进化思想,从他們的著作中已孵育着生物进化的概念;虽然18世紀到19世紀初叶,不少的著名学者如布丰、拉馬克、圣提雷尔、歌德等等,先后提出了物种变异演化的言論,拉馬克并于1809年,亦即达尔文誕生的一年,第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最美星空在哪里?对普通人而言,答案可能五花八门;但对天文学家而言,“标准答案”已跃然纸上。2021年8月18日,《自然》杂志刊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邓李才研究员团队的论文,这篇雄文以大量实测数据有力地指出:中国最好的光学天文台址,位于青海西北部的冷湖镇海拔4500米的赛什腾山之巅。  相似文献   

13.
数学家们一直为诺贝尔奖项中缺乏数学奖而抱怨。最接近该奖的“菲尔兹奖” (FieldsMedal)每 4年授予一次 ,名额不到 40个 ,其声势要比诺贝尔奖小得多 ,更不用说奖金的数额了。但出于挪威政府的好意 ,这一切可能都将发生改变。今年 8月 2 3日 ,挪威首相詹斯·斯托尔坦伯格宣布设立一个基金总额达 2亿克朗 (2 2 0 0万美元 )的年度“阿贝尔奖” (AbelPrize)用于数学。这一奖金是为纪念挪威著名数学家尼尔斯·亨立克·阿贝尔 (NielsHenrikAbel) 2 0 0年诞辰而设立的 ,他死于 1 82 9年 ,年仅 2 6岁。奥斯陆大…  相似文献   

14.
2000年8月14日,俄罗斯国防部宣布了一则引起全世界关注的消息:俄罗斯北方舰队的一艘“奥斯卡”级核潜艇因机械故障沉没在巴伦支海,艇上118名官兵被困。 犹如平静的水面投下一枚石子,瞬时,全世界的目光都投向了巴伦支海,因为,这艘名为“库尔斯克”号的核潜艇是“奥斯卡”Ⅱ型艇,是目前世界上独有的、最大的、威力最强的一级远航导弹核潜艇。 事出有因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是8月13日在参加军事演习时沉没的,沉没的原因至本稿写就仍不明朗。主要有2种预测;俄罗斯副总理伊利亚·克利  相似文献   

15.
木星有10多个卫星,欧罗巴是其中之一,被称为“木卫二”。美国科学家4月9日说,他们深信木星的这个卫星上存在生命。今年2月,“伽利略”号宇宙探测器从距离“木卫二”最近处(相距约586公里),拍摄到了木星的这个卫星的最清晰的照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4月9日公布的这些照片表明,在“木卫二”上有一个红色的海洋,洋面上有约1米厚的冰层,其中漂浮着巨大的冰山。科学家们正是根据这些照片推断出“木卫二”上存在生命的。在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科学家们说,他们相信,在“木卫二”的海洋中存在着形成与…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人类登上月球的20周年。美国、欧洲、加拿大、日本正式开始着手开发前所未有的“自由”宇宙基地。在人类长期滞留宇宙空间这一时代到来之前,日本读卖新闻社于今年7月30日在日本召开了题为“人类与宇宙开发的意义”的讨论会。会议认为“宇宙基地不但将成为人类进行火星探测的重要基地,而且也将成为开发宇宙空间的国际性合作舞台。”会议期间,该报的记者采访了几位从事宇宙开发的精英,他们  相似文献   

17.
“夜鹰”陨落巴尔干 1999年3月27日傍晚,北约正在疯狂空袭南联盟。日落之际,残辉未尽,贝尔格莱德上空战火犹酣。突然,一个外形呈楔状的“铁鸟”钻出烟云。这就是美国空军的“夜鹰”F-117A隐形战斗轰炸机(以下简称F-117)。它呼啸着飞过一个  相似文献   

18.
据报道,伊朗外交部发言人于2006年8月20日说,伊朗目前尚无暂停“铀浓缩”活动的时间表。事实上,伊朗政府重开“铀浓缩”装置后,这个国家就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不管伊朗人如何宣称自己提炼的只是纯度为3.5%的浓缩铀,是核电站燃料。联合国安理会还是于今年3月26日通过决议,要求伊朗政府在今后30天内停止“铀浓缩”活动。可见,伊朗的“铀浓缩”问题已引起全世界关注!本来嘛,自然界中的铀矿石,若不经过提纯冶炼来提高铀的浓度,是不能成为敏感的核燃料,是派不上用场的。只有浓缩铀才能产生持续的链式反应,才能释放巨大的原子能,成为核电站或…  相似文献   

19.
象征着欧洲人“空间独立自主精神”的“伽利略”计划终于迎来了它“飞天”的那一刻。2005年12月28日“,伽利略”计划首颗名为“Giove-A”的实验卫星在哈萨克斯坦境内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欧洲舆论普遍认为,这将“为伽利略”计划总共30颗卫星的陆续发射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彭燕 《科学之友》2009,(11):93-94
学生自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开始,“十字交叉法”就成为一种特殊解题技巧,逐渐被同学们使用和喜爱。本文就“十字交叉法”在题目中的应用做一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