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如何提高连作晚稻抛栽产量,是抛栽技术重要研究内容。目前宁波市大多用特早熟晚粳甫粳38、丙对一3对等品种作连晚抛秧,这类品种稳型小,分美力强,往往前期生长过旺,成穗率低,不易高产。甫粳18号中熟晚粳,具有穗粒兼顾,穗型偏大的特点,一般比宁波市当家中熟晚粳宁67多14粒,比特早熟晚粳甫粳38多19粒,产量潜力大。用于抛秧,适当增加基本苗,易获得较高产量。据lop年调查,宁波市江北区庄桥镇Zhm的宁甫粳18每667m2产460kg;4.3hm2宁67均产420kg/667m2;0.68hm2特早熟晚粳甬粳38为408kg/667m2,用雨粳18作抛秧比宁67增9.5%,比…  相似文献   

2.
小麦套种花生双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小麦花生两熟制栽培历史悠久,但70年代以前,基本处于经验种植时期,产量水平很低。进入70年代后,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和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粮油争地矛盾突出,麦油两熟制高产栽培逐渐受到重视。我国北方一些省先后开展了小麦花生两熟制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至80年代末,每667m2小麦花生两熟制双300~400kg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基本形成。90年代,小面积高产攻关田每667m2又  相似文献   

3.
梨是张掖地区主要栽培水果之一 ,面积为经济林总面积的5 0 7% ,产量为总产量的 5 0 %以上。近年来 ,由于果品产量低而不稳、质量下降、商品率不高导致价格下降等原因 ,果农对梨生产的信心不足 ,果园管理越来越粗放 ,导致病虫害严重发生[1] 。1994年苹果梨病虫害发生面积 82 7 6hm2 ,其中一次发生总面积614hm2 ,成灾面积 115 5hm2 ,近几年病虫害面积远超过 1994年。为此对张掖地区梨病虫害的分布、危害特点进行了调查 ,提出了防治对策 :现简报如下 :1 梨病虫害种类与分布1 1 病虫害种类 据调查 ,全区危害梨树的昆虫 5目 2 4科 3 5…  相似文献   

4.
西瓜枯萎病是西瓜生产中的一大病害 ,多发生在果实膨大期至采收前。植株萎蔫枯死 ,严重影响西瓜产量、质量 ,甚至造成绝收。据我们 2 0 0 0~ 2 0 0 1年调查 ,兰州青白石砂田栽培的西瓜枯萎病平均发病率为 15~ 2 7% ,最高达 42 .3% ;兰州红古区节能日光温室栽培中 ,重茬地发病率达 17.5~ 2 2 .0 % ,三茬地达 2 0 %以上 ,最高达 31.5 %。目前推广的西瓜品种尚无对枯萎病有免疫者 ,仅是被害程度轻重而已。化学药剂虽推出不少 ,但效果均不理想 ,至今尚无特效药剂。轮作倒茬栽培是经济有效的办法 ,但由于枯萎病能在土壤中存活十年以上 ,因此轮…  相似文献   

5.
朱绍来 《今日科技》1998,(12):11-11
西瓜塑料薄膜双膜覆盖早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是继地膜覆盖单膜栽培后的又一创新,其特点是保温效果好,能起到保苗、促苗、避病、稳产、增产、增值的作用.同时由于行距大,用膜量少,成本低廉,操作技术简便,因此能达到早栽、早熟、高产、高效的目的.西瓜种植大户金圣有采用双膜覆盖栽培的20000m~2西瓜,平均 666.7m~2产量2260kg~2640kg,并提早于6月初上市(比单膜覆盖提早12天),批发价平均每kg0.96元,666.7m~2产值2170元~2534元,比单膜覆盖666.7m~2产量1430kg,平均每kg0.82元,增1020kg,666.7m~2产值增加1174元,扣除单膜覆盖成本,净增收1100多元.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应用微机分析了河北省国营柏各庄农场1985~1987年水稻冀粳8号高产示范、试验田的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亩穗数(X_1)、穗粒数(X_2)、空秕率(X_3)、千粒重(X_4)的关系,建立了产量数学模型:y=-264.5932-0.5743X_1~2+O.5257X_1X_2+1.2553X_1X_4-0.0365X_2~2并用通径分析法计算了各个因素对产量的作用。结果表明,冀粳8号高产应以增加亩穗数为主。在此基础上,筛选出亩产1400斤以上的产量构成因素指标,进而提出“主攻穗数、兼顾大穗、争取粒重”的栽培途径。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冀东地区主要高产土壤———褐土的有机质适宜范围、土壤有机质矿化率、9种有机肥 (物 )料的腐殖化系数及主要栽培作物的根茬残留率。结果表明 ,冀东地区小麦、玉米合计产量 1 35 0 0~ 1 5 0 0 0kg/hm2 的高产农田有机质适宜范围 1 2~ 2 0g·kg-1,有机质矿化率 2 5 8%~ 3 92 % ,9种有机肥 (物 )料腐殖化系数1 4 1 5 %~ 6 0 83% ,小麦、玉米根茬残留率 1 7 8%~ 2 5 2 % ,据此确定了保持土壤有机质平衡及逐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所需有机肥 (物 )料用量 ,实现了该区土壤有机质的定量调控  相似文献   

8.
2007年5-9月在地处西辽河平原的内蒙古民族大学试验农场以6年生紫花苜蓿为试验对象,研究了施磷深度对紫花苜蓿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cm、12cm和18cm 3个施磷深度处理下,株高差异不显著;1级分枝数在第1茬的差异不显著,在其它各茬的差异较大;处理间节间数差异不显著,节间距在第3茬、第4茬差异亦不显著;叶绿素a和叶绿素b差异显著,而类胡萝卜素差异不显著;年总草产量以6cm施磷处理下最高,且与其它2个施磷处理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返青率随施磷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这与深施磷肥对根系的伤害较重有关.从持续高产的角度来看,紫花苜蓿施磷以浅施为宜.  相似文献   

9.
豫教5号是以郑91138为母本,豫麦49号为父本,杂交选育的高产、稳产、多抗小麦新品种.2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 884 kg/hm~2,比对照周麦18号增产2.71%.2009—2010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 257 kg/hm~2,比对照周麦18号增产6.4%,产量居小组第1位.适宜在河南省(南部稻茬麦区除外)中高肥力地种植.  相似文献   

10.
桐屿街道农办在2005年引进优甬6号,面积不断扩大,到目前止达到近10000亩,通过几年来的种植.该品种表现出产量高抗性好,(抗病性,抗倒伏)特别是经受2007年9月18号的韦百台风当时造成很多水稻倒伏,但该品种表现出较强的倒性.是适应该地区种植的一个较理想品种,通过几年的生产实验,摸索出一套产量指标:超高产攻关田产量:750~800kg/亩;栽培目标"两攻、两稳、两保"栽培策略:个体健壮,群体平衡,全期稳长;核心技术:稀播短龄、亩植万丛、好气灌溉、配方施肥、综合防治、完熟收割.等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不同播期对地膜甜菜产量及质量影响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甜菜是一种较耐寒的作物 ,苗期可耐低温 ,但温度过低 ,发芽时间长 ,温度过高则影响根系的生长。本试验就不同播期处理对甜菜生长状况 ,青头大小及甜菜块根品质的影响做了初步的研究。甜菜品种为新甜 7号。 4个播期处理分别为 3月 11日 (处理 1)、4月 7日 (处理 2 )、4月 14日 (处理3)、4月 2 1日 (处理 4 ) ,每处理相差 7天。每小区铺3膜 ,每膜为一处理 ,重复 3次 ,小区面积 3× 5m2 ,施肥、浇水与大田相同。试验结果见表 1~表 4。表 1 不同播期出苗所需时间、下胚轴长及产量、产糖量处理下胚轴长 /cm出苗天数根体长 /cm 产量 /kg.…  相似文献   

12.
绞股蓝组培苗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西植物研究所试验场进行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 Makino]组培苗栽培试验。试验以5个不同的绞股蓝类型(880 1、880 2、880 3、880 4、880 5 )组培苗和扦插苗分别按小区为单位进行栽培。每小区面积为6 .6 7m2 ,种植5 6株,株行距30 cm×4 0 cm,重复3~4次。观察绞股蓝组培苗的成活率和物候期,测定组培苗的生长量、产量以及绞股蓝皂甙的含量,筛选绞股蓝组培苗的最佳栽培密度。结果表明,绞股蓝组培苗的成活率为10 0 % ,物候期与扦插苗相同;组培苗绞股蓝皂甙含量为1.2 5 % ,与扦插苗的皂甙含量(1.3% )相似;适当密植可以提高绞股蓝组培苗单位面积产量,以行株距30 cm×4 0 cm为最佳;不同类型的组培苗产量不同,每小区鲜草产量8.2 7~2 0 .5 0 kg,以880 4类型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3.
合肥华光散体工程研究所 1 993年发明的塔靶式气流磨是底部流化、多喷咀对喷、连体离心分级的新型超微细粉碎设备 ,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 ,是性能卓越、技术先进、节能显著的超音速气流粉碎装置。一套QD4 0 0型塔靶式气流磨配 1 2m3的 0 .7MPa螺杆式压缩机 ,全系统总动力为 85kW ,在浙江省富阳某厂生产大于 2 μm的颗粒小于 65%的重钙粉 ,台时产量为 2 50kg/h左右。浙江临安某厂仅改变塔靶形状便生产出小于 2 μm的颗粒大于 95%的重钙粉 ,台时产量为 80~ 1 60kg/h(与进料粒度有关 )。研究所科技人员根据白炭黑的特殊物性 ,大…  相似文献   

14.
在温室和大棚中,对夏季高温下多种蔬菜作物无土栽培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配套的技术为1)营养液实行动态管理,2)采用一些节能型环境调控措施,协调温度与光照、湿度之间的矛盾.结果表明,无论是营养液膜培、深水培或固体基质栽培形式,只要选择合适的品种,都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7~9月期间,生菜、鸭儿芹连作2茬产量可以达到6 kg/m2以上,空心菜达到4 kg/m2,莴苣、西洋芹的产量为2.5kg/m2,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皮下脂肪坏死症是新生儿期的皮下脂肪病,其定义是指出生后1~6周婴儿的皮下出现结节或硬块,经数周、数月后可自然消退,一般健康不受影响[1].本病罕见,我院近半年来收治了2例,现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病例1:患儿,男,12d,住院号:85891.因低热1周、双大腿外侧硬块6d,脐部分泌物3d入院.患儿胎龄42 6周,出生体重4.5kg,1minApgar评分为2分,经吸痰、吸氧等处理后好转,于1周前开始发热,38℃左右,第2d出现双大腿外侧各有一约1.5cm×1.5cm的硬块,界清,触痛,无波动感,3d前脐部开始出现脓性分泌物,曾在外院用先锋霉素、PG、A…  相似文献   

16.
为了选出适宜使用松杉木屑袋料栽培的高产、优质猴头菌[Hericium erina ceus(Bull.:Fr)Pers.]菌株,以松杉木屑为主要培养料,对猴头菌宁猴6号、宁猴9号、宁猴19号、宁猴22号和宁猴99号5个菌株进行对比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宁猴6号和宁猴9号菌株菌丝满袋时间和形成原基早,子实体产量为3300g和3110g,平均生物学效率为66.0%和62.2%,菌丝体和子实体农艺性状等均优于其余3种菌株,说明这两个菌株适宜使用松杉木屑袋料栽培,可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7.
A敖发良 2 5 3    B白丽娟 34    C蔡 毓 180蔡健和 6 6陈超球 40 ,10 5陈光旨 19陈国宁 172陈名松 2 5 3陈尚文 313陈文广 2 0 4陈武华 16 5陈晓汉 15 6陈燕军 2 0 2陈 波 2 2 7,2 32 ,2 95陈 琴 15 6崔建国 2 81     D邓凤娇 2 87邓静敏 12 7邓显文 15 2邓 洪 40 ,10 5    F范航清 6 1,2 10 ,2 18    G甘一忠 143葛文标 2 2 7,2 95    H韩道山 70何本茂 2 91何碧娟 2 32何斌源 2 10 ,2 18何 斌 148何 宁 2 5 3侯兴松 180胡长华 138黄宝灵 2 2 3黄飞鹤 15 6黄日波 2 84黄燕敏 2 81黄永中 2 6 2黄泽余 315黄 …  相似文献   

18.
杂交水稻盘育抛秧栽培方式可以提高秧苗素质.大田抛秧在600盘/hm2密度下有较好的生物学性状和最高产量.与传统育秧移栽方式比,产量提高11.35%.“汕优63”的6年平均产量达7 499.25 kg/hm2.  相似文献   

19.
陈泰 《安徽科技》2012,(9):24-24
本刊讯9月7日,安徽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12年水稻现场观摩会在巢湖市召开,会议传达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部署全省农业科技和粮丰工程工作。各市科技局、省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等相关负责同志,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任务团队的科技专家,示范县、种业企业代表等150多人参加了会议。省科技厅副厅长刘明平出席会议并讲话。2011-2012年。安徽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开展了江淮中籼稻、沿淮单季粳稻、淮北旱茬麦、江淮稻茬麦关键技术攻关和集成创新,突破一批稻麦生产关键技术,取得了一大批水稻和小麦的高产典型,粮食丰产科技能力日益增强,为安徽省粮食总产“六连增”做出了重要贡献。2011年共实施水稻、小麦“三区一田”1119.75万亩,增收稻麦52.25万吨,增收12.6亿元。  相似文献   

20.
电接风向风速仪故障的检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感应器常见故障及检修1.1 常见故障  (1)插头、插座接触不良或断线 ;(2 )发电机线圈断线或短路 ;(3 )焊头脱焊 ;(4 ) 12线插头座进水 ;(5 )磁钢失磁严重 ;(6)同心插头座短路 ;(7)风向接触器接触不良 ;(8)K2接点故障 ;(9)电源故障。1.2 检修1.2 .1 瞬时风速感应部分 :(1)K2接点检查 ,将万用表拔到R 1K档 ,两表笔分别接 2 0线插头的A9与B2 ,风杯转过 80圈 ,万用表指针是否向电阻为 0的方向摆动 ?若指针有摆动说明K2接点正常。 (2 )风速发电机检查 ,用万用表 10伏挡 ,测 2 0线插头A10、B1间电压 ,若无交流电压 ,说明故障在 2 0线插头到感应器 ,拆开 2 0线插头 ,看A10 ,B1有无缩进、脱焊 ,若良好 ,应取下感应器 ,用手转动风杯 ,测 12线插头10、11间有无交流电压 ?若有电压 ,说明故障在 12线插座上 ,即 10或 11脱焊 ,10、11插孔太松 ,可用镊子夹小些。若无电压 ,说明故障在 12线插头到感应器。取下风速表 ,转动风杯 ,用万用表 10伏挡测同心插头细的部分与风速表固定螺丝间电压 ,若有电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