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现代化是当今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历史上最剧烈、最深远的社会变革。19世纪60年代,中日两国分别以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为发端,几乎同时走上了探索现代化之路。日本通过维新改革成长为资本主义现代化工业国家,中国却越来越被边缘化。中国奉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日本奉行“和魂洋才”、“脱亚入欧”的指导思想,是导致两国走上不同发展道路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中国与日本的现代化之路--以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为中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化是当今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历史上最剧烈、最深远的社会变革.19世纪60年代,中日两国分别以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为发端,几乎同时走上了探索现代化之路.日本通过维新改革成长为资本主义现代化工业国家,中国却越来越被边缘化.中国奉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日本奉行"和魂洋才"、"脱亚入欧"的指导思想,是导致两国走上不同发展道路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赵永伦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22-26,37
明治维新后,日本实行的是一条双重外交路线。它一方面同西方列强进行谈判,逐渐废除了被迫同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另一方面又积极向外侵略扩张,对亚洲弱小国家和民族发动侵略战争,掠夺和奴役亚洲弱小民族。这就是近代日本的一部双重外交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日本在其现代化的初始阶段,政治制度几经变化,最后却逆现代民主而行,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的政治体制。它是日本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传统积淀和日本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些特殊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包括历史上的天皇权威、武士道及其在现代化过程中的膨胀、现代化过程中的政府主导、对外战争成为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及明治体制本身的缺陷等等。 相似文献
6.
日本政治的现代化是日本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产物,它起步于明治维新,成长于自由民权运动和大正民主运动,但夭折于昭和初期。日本政治现代化可说是历程曲折,道路坎坷。直到战后初期,日本进行了民主化改革,现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原则下的政党内阁制才确立,日本才真正完成了政治现代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7.
日本的明治维新运动为资本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条件,其政治现代化开始起步。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自由民权运动”则是继明治维新之后的一次资产阶级政治改革运动,其目的是要促使明治政府继续完成政治上的资产阶级改革,建立立宪君主制,加快政治现代化的步伐,以适应日本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日本政治的现代化是日本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产物,它起步于明治维新,成长于自由民权运动和大正民主运动,但夭折于昭和初期。日本政治现代化可说是历程曲折,道路坎坷。直到战后初期,日本进行了民主化改革,现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原则下的政党内阁制才确立,日本才真正完成了政治现代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9.
日本政治现代化从明治维新开始起步,经过“自由民权运动”,加快了政治现代化的步伐,而1921年-1925年的“大正民主运动”,却是日本政治现代化的又一重要发展阶段。大正民主运动使日本藩阀势力最终退出了政治舞台,产生了普选制度,日本政党政治也初步建立,其在日本政治发展史上的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是日本政治现代化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0.
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史发展中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可以说,近代的日本是亚洲唯一摆脱了殖民地是半殖民地危机的国家,它用了不到50年的时间,就走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200年左右才完成的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其所以如此,是因为日本成功地进行了明治维新运动。为什么明治维新能成功并取得辉煌的历史功绩?它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今天的启迪?我认为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来看。一、明治维新成功的外在因素首先,良好的国际历史环境对日本十分有利。当时中国等亚洲各族人民反封建主义、反殖… 相似文献
11.
张琪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2,5(3):85-86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中国新派效法日本明治维新,以图挽救民族危亡,但结果迥异。究其原因是:两者的前提条件不同,方法、途径不同,国际环境不同。戊戌变的失败说明,离开中国实际,盲目照搬到国变革模式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12.
日本的明治维新运动为资本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条件,其政治现代化开始起步。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自由民权运动”则是继明治维新之后的一次资产阶级政治改革运动,其目的是要促使明治政府继续完成政治上的资产阶级改革,建立立宪君主制,加快政治现代化的步伐,以适应日本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杨黔云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1994,(2)
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亚洲强国。在维新过程中,把教育放在第一位,积极发展初等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在工业化过程中,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实现了明治维新的最高目标——“富国强兵”。 相似文献
14.
日本政治现代化从明治维新开始起步,经过"自由民权运动",加快了政治现代化的步伐,而1921年--1925年的"大正民主运动",却是日本政治现代化的又一重要发展阶段.大正民主运动使日本藩阀势力最终退出了政治舞台,产生了普选制度,日本政党政治也初步建立,其在日本政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是日本政治现代化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5.
陈彩云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25(6):9-11
近年来,伴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日本政府对原有的ODA政策进行了改革,其改革内容主要包括改革背景、实施目标、贯彻原则以及实施地区等几个方面,而这一切都体现出明显的政治倾向。因此,可以看出ODA是一种外交工具,是服务于日本本国利益的。 相似文献
16.
武士道与日本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绍先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36-41
武士道作为日本古代武士的道德规范,经过长期的历史浸润已经融入日本的民族性中,成为日本民族精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本历史上,武士道既是"杀人与战争之道",又是"忠诚与献身之道",其破坏力和创造力同样巨大。纵观历史,日本现代化道路上两次美梦成真的惊人成就,既有浸透"战争之道"毒汁的赫赫"战功",又得益于"献身之道"精神强有力的推动。 相似文献
17.
金赢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5,18(4):32-34
今天日本在亚洲的孤独十分清楚地揭示,对历史问题的错误认识已成为其现实进取的包袱,而现实进取中不舍时宜的价值观又将成为未来发展的羁绊。日本要实现政治抱负,有必要对其政治文化进行一番改革扬弃。日本应不要执迷于“明治情结”;不要再让人民成为“国家怪物”的奴隶;发扬日本文化中礼待他人、善待生命的“和”文化。 相似文献
18.
金媛嫒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29(4):117-120
戊戌变法时期,梁启超鼓吹效法明治维新,试图通过改革来改造中国社会。维新失败后,他逃亡日本,久居日本,梁启超对日本近代化成功的原因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他意识到社会改革的成效,最终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于是主张改造中国的国民性。民国时期,他又围绕"二十一条"等问题,积极参与了对日外交活动,并对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野心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实行“明开化”,吸收先进国家的科学化知识,改革旧的教育体制,是教育现代化的保证;努力普及国民教育,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是教育发展的战略任务;重视师范教育不断增加教育投资,努力提高教师待遇,是教育发展的基础条件;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社会急需人才,是教育事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日益深入的经济、政治、文化体制改革正不断引发和加剧着个人、集团和地区之间的利益分殊和冲突,秉持着在各种政治文化间矛盾徘徊的群体。面对已经迅速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当代中国社会的价值选择,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必然和必须实现现代化的变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