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宝鸡市工业需水量为研究对象,运用改进的支持向量基模型对该地区1993~2003年的工业用水量进行模拟计算,并用宝鸡市2004年和2005年的工业用水量进行模型检验,与GM(1.1)模型所得的结果作比较,分析证明了改进的SVR模型方法能取得更好的结果,为研究区域的水资源综合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局部分式Brown运动和局部分式Gauss噪声的基本性质,并用于分析吉拉克地区地震数据序列的分形性质,得到各地震道CDP所似地是Hausdorff维数为(2-Hk)的局部分式Gauss噪声曲线。  相似文献   

3.
蒋涛  崔圣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31):13662-13671
近年来,川滇地区相继发生了2008年汶川Ms8.0级地震、2013年芦山Ms7.0级地震、2014年鲁甸Ms6.5级地震以及2017年九寨沟Ms7.0级地震,4次地震均引发了大量的地震滑坡灾害。本文通过统计分析,从地震、地形地貌和地质3个大类因素中,选取地面峰值加速度(PGA)、地震烈度、距断层距离、地层岩性、高程、坡度、坡向7个因子,对比分析此4次强震诱发滑坡分布规律。由此发现了一些共性特征:(1)4次地震均呈现出滑坡分布(数量和密度)与PGA和震级的正相关关系,(2)地质地貌越复杂地区(沟谷发育、坡降大)滑坡数量越多,(3)滑坡分布最大距离随地震震级增加而增加。另外,现发了差异性特征:(1)在最大影响距离0.2倍的近断层区域,汶川地震滑坡占76%,而其它3次地震仅占27%;(2)滑坡在相对软弱地层(第四系地层、软层等)分布数量反而较硬岩区滑坡分布最少。针对差异性,从发震断裂性质、震级、地层岩性、地震烈度、断层错动方向讨论了成因。  相似文献   

4.
 “一带一路”地区面积辽阔,活动构造分布广泛,大地震频繁发生。介绍了“一带一路”地区的潜在震源区划分模型、地震活动性模型、地震动衰减关系模型和场地调整方法,在“一带一路”地区开展了概率地震危险性计算,给出了全区50年超越概率10%的峰值加速度(PGA)分布的地震区划图,并提出不同地震危险性地区防震减灾对策建议。研究表明,东亚和东南亚西部、太平洋西岸、中亚南部、西亚东部、欧洲南部和非洲东部是“一带一路”地区地震危险性较高的地区,在50年超越概率10%的PGA>0.4的地区,一般民用建筑应采取地震烈度九度设防。  相似文献   

5.
潮汐力谐振共振波地震短临预测方法(简称HRT 波法)是由震前所记HRT 波根据HRT 波预测模型,在震前同时测定给出地震三要素(地点、震级和时间)的一种新方法,把孕震过程与前兆产生机理视为“黑箱”,选已知大自然存在的潮汐力波作输入信号;使用专门研发的“PS -100”HRT 波接收网站记录HRT 波(输出信 号),辨识得到与震源区介质状态有关的关系式,建立了HT 波与RT 波短临预测模型(HRT 波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以宝鸡市为例,将城市休闲保健游园环境中空气负离子(NAI)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浓度进行定量评价和分析比较,遴选最佳城市休闲保健游园环境,为当地居民提供近距离的休闲保健游园场所.方法 用KEC-900正负离子测试仪测定中华石鼓园(Shigu Park)、宝鸡市植物园(BotanicGarden)、周礼文化主题公园(Chou Li Cultural Theme Park)、渭河生态公园(Weihe Ecol.Park)、杨家山农业观光园(Agricultural Sightseeing Garden)、渭河公园(Weihe Park)的NAI浓度,与室内(Rooms) NAI浓度进行比较,遴选出宝鸡市区有益于人体保健的休闲游园最佳环境.结果 观测结果显示,中华石鼓园NAI浓度最高,平均为1 515个/cm3(n=385);其次是宝鸡植物园,平均浓度为1 071个/cm3(n=136);周礼文化主题公园和渭河生态公园NAI平均浓度分别为884个/cm3(n=149)和825个/cm3(n=156);杨家山农业观光园NAI平均浓度为544个/cm3(n=157),渭河公园的NAI浓度平均为495个/cm3(n=168),分别是室内NAI浓度(366个/cm3,n=130)的1.35~4.14倍,而且上述6处游园环境和室内环境NAI浓度,在P=0.005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城市公园环境是市民最好的休闲保健活动场所,中华石鼓园和宝鸡植物园,相对其他游园环境NAI浓度更高(>1 010个/cm3),相当有利于健康,不失为宝鸡市区休闲保健的最佳游园环境.  相似文献   

7.
非线性滞变体系的随机地震反应及动力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地震地面运动模拟为平稳过滤有色噪声,利用统计线性和复模态分析理论将Bouc-Wen-Baber-Noori(BWBN)拢缩滞回恢复力模型推广应用于多自由度滞体系,求得了多自由度非线性滞变体系的随机地震反应;并运用结构延性和耦能的重破坏准则进行了非线性滞变 动力可靠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择地震资料丰富、品质好的地区作为突破口,在钻井(深度)、地震测井资料(时间)标定的基础上,对比解释大量地震剖面,然后对各套地层的地震反射信息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建立了各构造层的地震相的判识标准。  相似文献   

9.
强地震临震预报的前兆次声测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北京昌平安装次声三点阵,并测量到1999年1-3月6次强地震的前兆次声波声压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及波速波向图,经过傅立叶变换得到其三维动态频谱。频谱结果表明:(1)强地震前天左右常能测到振幅很强、方向可测的地震前兆次声波。其频谱特点是:振幅由弱渐强、周期先分散,后连成一片;(2)强地震前兆次声波三维动态频谱的最大振幅不仅与地震级别有关,而且与震源距离及深度都有关。初步解释了强震前兆次声波的产生机理和传播机制。研究指出,若两地的三点阵波向相交,可预测震中位置,地震前兆次声波的测量研究,有可能发展成为临震预报中的一种较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从2004—12—26苏门答腊(Mw=9.3)大地震发生后,在该区域诱发的137个地震的波形记录中提取出了清晰的T波,并分析研究了T波波形特征与地震震源参数的相关性.通过分析计算得到如下结论:(I)对于同一震级的地震,走滑型地震在海水声纳层中激发的T波能量大于正逆断层型地震;(Ⅱ)随着深度的增加,激发的T波与P波能量的比值(T/P)在逐渐减小;(Ⅲ)T与P,S波峰值到时差与地震震中距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Ⅳ)在纬度1.0至2.5的区域,存在一个地震波向声波转换效率高的区域.  相似文献   

11.
王明振  李珊  高霖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19):7865-7869
长江三峡工程库区自运行以来微震活动性相对较为频繁,对库区范围内地质灾害的防治具有不利影响。基于库区多年地震监测数据,统计分析了库区地震发生情况,并采用概率地震危险性方法对库区地震震级-频度关系模型、库区震级分布概率、库区地震发生次数概率等地震活动性规律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库区地震震级以微震及极微震为主,且地震类型以构造"触发型"水库地震为主。当采用泊松分布时,震级变化对地震发生次数概率计算的准确性具有一定的影响。可为库区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和防震减灾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coseismic displacement and preseismic deformation fields of the Lushan M S7.0 earthquake that occurred on April 20, 2013. The results are based on GPS observations along the Longmenshan fault and within its vicinity. The coseismic displacement and preseismic GPS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 the strain release of this earthquake, the thrust rupture is dominant and the laevorotation movement is secondary. Furthermore, we infer that any possible the rupture does not reach the earth’s surface, and the seismogenic fault is most likely one fault to the east of the Guanxian-Anxian fault. Some detailed results are obtainable. (1) The southern segment of the Longmenshan fault is locked preceding the Lushan earthquake. After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the strain accumulation rate in the southeast direction accelerates in the epicenter of the Lushan earthquake, and the angle between the principal compressional strain and the seismogenic fault indicates that a sinistral deformation background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seismogenic fault precedes the Lushan earthquake. Therefore, it is evident that the Wenchuan M S8.0 earthquake accelerated the pregnancy of the Lushan earthquake. (2) The coseismic displacements reflected by GPS data are mainly located in a region that is 230 km (NW direction) × 100 km (SW direction), and coseismic displacements larger than 10 mm lie predominantly in a 100-km region (NW direction). (3) On a large scale, the coseismic displacement shows thrust characteristics, but the associated values are remarkably small in the near field (within 70 km) of the earthquake fault. Meanwhile, the thrust movement in this 70-km region does not correspond with the attenu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ain release, indicating that the rupture of this earthquake does not reach the earth’s surface. (4) The laevorotation movements are remarkable in the 50-km region,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hanging wall that is close to the earthquake fault, and the corresponding values in this case correlate with the attenu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ain release.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地震及邻近地区地震对该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浙江省的地震构造带和地震的分布规律及其邻近地区地震对浙江省影响的研究,分析了构造活动一地震的关系,总结了浙江省的地震状况及受邻近地区地震影响的烈度,有助于预测浙江省地震及邻近地区地震对浙江省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4.
通过轻钢结构的动力特性的研究,为今后轻钢住宅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运用AN-SYS有限元计算软件对多层(6层)和小高层(10层)国家标准AAA级住宅进行建模分析,在模型设计中分别采用纯框架结构、框架-支撑结构和框架-核心筒结构,通过模态分析、8度区多遇地震下的反应谱分析和8度区多遇、罕遇地震下的时程分析,得到三种结构体系的自振周期、各层质心位移、层间位移角、多遇和罕遇地震下节点位移时程曲线,经过比较分析,总结三种结构形式的动力特性。分析结果表明,纯框架结构适用于低多层和中低烈度的轻钢住宅。  相似文献   

15.
对四川汶川大地震有关问题的思考与初步认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汶川大地震破坏性强,次生地质灾害严重,论文介绍了汶川大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与基本情况,以及作者对汶川大地震的发震构造、震后龙门山的地震安全期、成都-德阳-绵阳经济带的地震安全性及龙门山地震对川西油气聚散的影响等问题的认识.作者认为;(1)汶川大地震的发震构造可能是彭灌断裂而非普遍认为的北川-映秀断裂,(2)成-德-绵经济带中心城市市区范围内发生灾难性地震的可能性很小,这些城市的地震威胁依然主要来自龙门山,对来自龙泉山的地震威胁也应予以考虑;(3)地震可能造成了龙门山深层天然气的散失,但有利于川西坳陷裂缝性油气藏的形成;(4)龙门山的隆升演化与地震活动可能受制于西侧松潘-甘孜地块的推覆与东侧四川盆地的俯冲双向挤压力的作用.论文提出了从龙门山压缩应变能积聚与耗散均衡估算入手推算震后的地震安全期、利用油气生产井压力数据监测地应力变化、通过地震模拟计算定量评价成-德-绵经济带地震安全性等设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现代城市防震减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人口集中,是一个地区的经济中心,减少城市地震灾害损失时于保护人民生命安全,保持经济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分析了地震时现代城市造成的破坏和影响,从地震预测、城市防灾规划、建筑物抗震设计以及人民群众的防灾教育等方面探讨了有效减轻地震灾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历史时期宝鸡地震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方法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对101-2000年间宝鸡地区地震灾害的记录数据做了统计和分析。结果历史时期宝鸡地区地震灾害在时空分布上呈现出不甚均匀的特性。在时间方面,百年际变化呈现周期性的起伏变化,显示相对平静和显著活跃相互交替的特点;在空间方面,震灾的高发区主要集中在岐山、凤翔、陇县。统计显示宝鸡较大的震害大部分来自于邻近地区的波及震,震源在宝鸡地区的较大震害较少。结论近年来,随着南北地震带地震活动的增强,宝鸡地区受到邻区中强地震活动的波及影响也更加明显。因而该地区的地震区位分析和地震预测成为未来防震抗震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8.
根据概念设计原理,结合现行规范要求,对复式砖混住宅的抗震性能降低进行了分析,认为这种严重不规则结构在抗震设防区不应采用。对复式住宅与普通住宅在七度设防区的地震作用,用底部剪力法分别算出各自底层墙体的横向地震剪力分配情况,发现在同一处墙体,复式结构比普通结构分配的地震剪力最大的增加了60%左右。由此可见,复式住宅的抗震性能远低于普通住宅。  相似文献   

19.
进行了底部2层框剪上部6层混凝土砌块砌体房屋1/8比例模型振动台试验.以El-Centro波、Taft波和场地波为输入地震波,分6度、7度区多遇烈度、基本烈度及罕遇烈度地震三阶段试验,考察了模型在各阶段试验的地震反应.在试验前和各阶段试验后均对模型进行了白噪声扫描试验,考察该模型的频率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当输入地震波强度达到7度中震强度时,底部框剪层开始开裂,结构变形由弹性段进入弹塑性段;该结构能满足7度区的抗震设防要求.  相似文献   

20.
呼和浩特地区发育多条活动断层, 属地震高烈度带。对研究区内的活动断层采用超低频电磁探测方法, 通过对探测数据进行高精度处理、图像精细解译, 初步厘定呼和浩特市新华广场断裂、小黑河断裂和大黑河断裂3条主要活动断层的位置、断距、性质、活动性, 为呼和浩特市城市规划、防震减灾等工作提供重要依据。大黑河断裂最大断距与最小断距相差为110 m, 小黑河断裂最大断距与最小断距相差为60m, 新华广场断裂最大断距与最小断距相差为64m, 判定大黑河断裂在新近纪末的活动性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