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遗传育种学是研究生物的遗传、变异规律,并用来指导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育种实践的科学。什么叫遗传?遗传就是所谓的“类生类”,即亲、子代间以及子代个体间的相似性。然而,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生物在每一瞬间是它自身,但却又是别的什么。”俗语说的“一母生九子,九子各别”,生动地说明了在生物界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生物。这  相似文献   

2.
正不同复杂性状间的耦合是分子设计育种的关键科学问题。作物的产量、品质等大都是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性状,由于受到一因多效和遗传连锁累赘的影响,使某些性状在不同材料和育种后代中协同变化,呈现耦合性相关。解析复杂性状间耦合的遗传调控网络,明确关键调控单元,对分子设计育种具有重要意义。大豆原产中国,是人类和动物油脂和蛋白质的主要来源。高效分子设计育种新体系的研究对于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的培  相似文献   

3.
问题的历史从古代起,我国某些学者就根据农业实践的材料推论出环境所引起的定向变异——获得性,是遗传的。18和19世纪,欧洲有若干学者也从观察中认为获得性是遗传的。布丰(1707—1788)和拉马克(1744—1829)都曾用获得性的遗传来解释生物的进化。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历史 (一) 1809年,法国学者拉马克发表了‘动物学的哲学’。在那部名著里他有系统地全面地论述了生物进化的问题,批判了特创论、物种不变论和目的论。他根据物种鉴定的随意性的实际情况,指出物种和其他分类单位是人为的概念,不是自然的产物,在自然界里只存在着相继发生的变异的个体。他主张生物在环境的影响下发生变异,并主张动物通过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由一个类型逐渐转化成其他类型。但是限于当时的科学成就,他不能提出充分令人信服的事实来证明自己的论点。而当时资产阶  相似文献   

5.
梁祖霞 《科技潮》2000,(4):32-33
历史上获得性遗传说之争所谓“获得性”就是指生物在生活过程中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发生的具有适应意义的变异。它的特点是:是后天发生,不是先天的;是环境引起有一定方向的变异,经  相似文献   

6.
本文共分五个部份:(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前景简述(二)根据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中研究的新成果,从“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分子遗传学中已出现的矛盾和存在问题:(1)从分子水平研究基因的性质和机能的现代分子遗传学当前发展的主要途径进行分析,如材料和问题相当简单化,研究领域高度集中,绝大多数工作限于病毒和噬菌体,在原核生物方面的材料很少,而真核生物,尤其高等生物方面接触的就更少;而且研究工作基本上属于内在的生物化学性质,而不涉及复杂的形态学性状,更谈不到动物和人类的行为遗传,以及生物体制性状的遗传和许许多多的器管性状遗传等等.更重要的是:目前遗传密码的研究等于完全脱离了生物体,几乎进行纯粹生物化学的工作.(2)指出比较复杂的生物遗传现象,如果用纯粹的物理化学过程来解释,就会有很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甚至会陷入“新还原论”的危险.(三)再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分析:(1)从染色体,尤其是从新近关于染色质的研究和基因的分子结构研究的新成就,来讨论染色体、基因与遗传的关系.(2)从核酸与遗传以及遗传密码假说方面来谈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以及许多疑难之处.(3)生物遗传的“整体性”问题.(四)分析经典基因论及分子基因论学派的思想方法问题.(五)对于我国今后发展遗传学的一些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从实验动物开始的一种生物工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转基因技术的历史背景转基因是指通过重组DNA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生物体内,外源基因能稳定整合在染色体基因组上并遗传给下一代。众所周知,实验动物在二十世纪曾作出过许多伟大的贡献,其中之一就是生物的转基因,它是首先在实验动物小鼠上获得成功的。由于转基因...  相似文献   

8.
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因为遗传,产生的子代都与亲代相似; 由于变异,产生的子代与亲代发生差异。所以,自然界中的生物生生不息,代代相似。造成遗传和变异的根本原因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我们称之为基因。基因中蕴藏着生物遗传的信息,信息不变,子代就与亲代相似,这就是遗传;如果信息发生改变,子代就与亲代不一样了,这就是变异。当前,生物学研究的一大课题就是改造基因,创造有利于人类的新品种,为人们造福。  相似文献   

9.
正不同的生物属种之间由于存在生殖隔离,所以会相对稳定地保持本种生物的遗传特征,"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如此。即使我们把瓜和豆的雌、雄生殖细胞人为地放在一起,它们也不会发生融合。有些近缘物种的生殖细胞能够结合,这也是远缘杂交技术的原理,但成功率相对较低,且很容易导致子代不育。而转基因技术打破了生殖隔离的限制,理论上可以把来自植物、动物、微生物的基因随意转移。人们是  相似文献   

10.
许多重要的农艺性状、生物学和生物医学性状都是数量性状,这些性状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发生变化,并表现出复杂的动态特征。针对这些动态性状,传统的遗传作图方法是通过在不同的年龄或发育阶段利用遗传标记与表型性状进行关联分析,并比较这些性状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差异,或者通过进行不同阶段的多位点作图进行分析。然而,这些方法并不能确切地反映整个发育过程和动态特点,这使得对性状遗传结构的推测受到限制。要克服这一困难,函数作图将为动态性状的遗传学研究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函数作图综合了生物学机制的数学特性和性状遗传作图的统计学特点,结合统计模型、遗传学和发育生物学的函数作图策略,力求解决诸如发育的遗传控制模式、QTL的持续效应以及引起发育过程中启动和终止的遗传机制等问题。笔者提出的函数作图策略将提供一个研究基因作用及互作与发育模式之间有效的量化检测平台。  相似文献   

11.
大量新的化合物合成,原子能的利用,多种工业废物的大量排放,使生物体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改变,对生物的遗传进化效应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使得具有一套高灵敏度、操作技术甚为简单的测试系统来监视环境致变物的诱变活性以及对人体和其他动物的遗传危害显得甚为重要。真核类生物细胞微核测试技术成为一  相似文献   

12.
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的所有物种和物种所在生境的生态系统及其生态系统中的生态过程.生物多样性通常被认为有三个水平,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即基因多样性,是遗传信息的总和,存在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个体的基因内;物种多样性是指动、植物及微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而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中的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差异的多样化.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水平上采取保护措施和保护战略.  相似文献   

13.
该文简述苏联伪科学代表李森科的发迹史,由李森科分析获得性遗传的前世今生。获得性遗传最初获科学界承认,后被否定,今又临重新审视并承认,争议尚未结束。该文认为,正是由于达尔文进化论在解释生物进化上遇到困难,给获得性遗传的重生造成契机。文中所举例子均涉基因主动适应环境的定向突变。主动适应环境的基因定向突变不限于细菌,在非常时刻,也适合环境剧变下的高等动物,这可以解决达尔文进化论的解释困难。达尔文进化论要向新的高度发展,需要与获得性遗传互补。  相似文献   

14.
 DNA 是所有生物延续后代和保持种性的生物大分子,携带控制生物体全部内外在性状、代谢途径、物质合成、逆境反应和生命周期的遗传信息。DNA 碱基组成、排列顺序和长度大小的不同组成了不同的基因,决定了生物的遗传多样性,缔造了五彩缤纷的生物世界。  相似文献   

15.
牦牛数量性状主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数量性状主基因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是目前动物遗传育种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用偏离正态分布检测法探索了牦牛体重、体高、体长、胸围、产奶量、乳脂率等6个数量性状的主基因。结果表明:体重、体高、产奶量、乳脂率4个性状有主基因的作用;在牦育育种中应充分考虑主基因的问题,并结合主基因分析讨论了开发利用牦牛遗传资源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生态适应与生存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物适应入手,以生态适应为视角,讨论生物的适应意义及生存策略的选择.生态适应总是指对某组环境条件的适应组合,即生物个体在与已变化的环境因子相互作用情况下获得的对该物种的有益结果.如果物种对其环境适应得好,它就能在该环境中生存,而且能有效繁殖;就进化而言,繁殖上的成功才是衡量生物适应好坏的主要标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并非完美无缺,存在适应代价;由于物理环境和生物环境从来就是变化不定的,所以适应也不断地受制于自然选择的精细调节.在自然界,生物的适应变化主要为量变;在改变的环境条件下,往往表现为生理学过程的强度和速度及个体形态学数量、性状方面的指标发生变化.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是物种内部变异的基础,在新的环境因子参与新陈代谢和环境因子半致死的选择条件下,生物适应的量变才能发展为质变,才能改变物种的属性并产生在性质上完全不同的新适应.生物进化必然沿着生态适应的线索前进;生物的适应意义就是最大限度地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MonteCarlo方法,研究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创建的小麦异交群体在长期选择下,不同选择方法所产生的选择效果及群体遗传结构的变化.模拟结果表明:对遗传力较低的性状进行改良时,适当运用相关选择在早代是可行的;指数选择在改良小麦异交群体时比单性状选择更有效,经验指数选择稍优于理论指数选择,在指数选择时,提高选择强度是可行的,可在保持群体一定遗传变异的基础上提高群体改良的速度.群体遗传结构在每项选择过程中要发生变化.加性方差和遗传力作衰减变化;当选性状与非当选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在单性状选择下趋于0,而在指数选择情况下,各遗传相关变化的结果不利于指数选择进展.  相似文献   

18.
《大自然》2016,(4)
正在著名童话《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红皇后说过这样的话:"你必须竭尽全力地奔跑才能留在原地,而如果想要进步,你必须以两倍的速度奔跑。"这句话似乎同样适用于生物的演化。在自然界亿万年的演化历程中,新老物种的灭绝机会几乎是相同的,今天的幸存者很可能就是明天的失败者。为了自身的生存,所有的物种都在努力地适应着自然和生物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实验动物模型是研究人类疾病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人类的许多疾病表现为数量性状,利用人类本身很难找到控制这些数量性状的遗传位点,鼠却能弥补这一不足。鼠以其繁殖性能好、生长快、世代间隔短,而且其基因组与人类具有较高的同源性等特点,使其逐渐成为研究控制人类疾病数量性状基因座(QTL)的模式动物。科学家们已经在小鼠中监测到酒精敏感、糖尿病、自身免疫、肥胖等疾病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  相似文献   

20.
5个泰国种源大果紫檀的早期生长及材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基于大果紫檀(Pterocarpus macrocarpus)早期生长和材性性状遗传变异规律及其遗传和表型相关关系分析,筛选早期速生优质大果紫檀优良遗传材料。【方法】对广东省阳江10年生大果紫檀种源试验林的保存率、树高、胸径、材积、枝下高、分枝角、含水率、湿胀率、基本密度、波速和弹性模量进行调查分析,通过混合线性模型对各性状进行方差分析、遗传参数估算和相关性分析; 利用指数方程进行优良种源和单株选择。【结果】10年生的大果紫檀林分生长良好,各种源适应能力强; 各性状种源间差异极显著,生长性状在种源水平上受中等强度以下遗传控制(0.258~0.637),材性性状呈现中度或强度遗传控制(0.321~0.814); 材积与胸径、树高、枝下高和分枝角之间呈极显著遗传正相关; 木材基本密度和弹性模量与生长性状之间遗传相关不显著; 通过构建性状权重指数方程,按照标准选出5个优良单株,优良单株胸径、树高、材积、密度、波速和弹性模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23.319%、16.503%、48.025%、3.569%、7.033%和17.767%,综合选优效果明显。【结论】在进行大果紫檀早期引种选育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培育目标筛选优良遗传材料,最大限度地挖掘其遗传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