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采用偏苯三甲酸酐与1,6-己二胺制备了N,N′-忆(1,6)二烷基-双偏苯三甲酸酰亚胺,并以上二酸与4,4′-二羟基二苯酮、对羟基苯甲酸、对苯二甲酸经直接熔融缩聚合成了系列共聚酯,所得聚合物经偏光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计、广角X-射线衍射仪表征具有向列型液晶特征。  相似文献   

2.
两种新4,4‘—联噻唑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抗菌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用自行制备的对氟苯甲酰氨基硫脲和邻氯苯甲酰氨基硫脲合成了两种,4,4’-联噻唑衍生物,2,2‘-二(对氯苯甲酰肼基)-4,4-联噻唑和2,2’-二(邻氯苯甲酰肼基)-4,4‘-联噻唑,对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进行了表征,并对它们的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一种仿G蛋白耦合型信号转导的人工超分子系统中引入一类偶氮苯结构的化合物,用来模拟跨膜受体。以苯胺为原料,合成几种人工受体中间体-偶氮苯化合物,选取其中4,4’-二羧基偶氮苯与谷氨酸甲酯(GluOMe)进行连接,得到一种氨基酸甲酯偶氮苯衍生物(Azo-AAOMe),并对其1H NMR谱进行了研究。核磁谱图显示,所合成的化合物正是预期产物。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导了用环己烷、酰氯和氯苯反应,两步反应合成4-烷基-1-(4’-氯苯基)-环己烷液晶。研究了反应历程,确定了产量取决于催化剂和反应条件。制备了两种液晶化合物,其化学结构用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谱等测定,中介相特征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确定。  相似文献   

5.
液晶环氧树脂融合了液晶有序和网络交联的优点,是一类深具潜力的功能材料。介绍了液晶环氧树脂的合成、固化以及含有液晶基元的小分子环氧化合物的种类;并简述了液晶环氧树脂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2-(3-氨基苯砜基)乙醇硫酸氢酯在不同的条件下水解分别得到2-(3-氨基苯砜基)乙醇、3-乙烯砜基苯胺和2,2’-二(3-氨基苯砜基)乙醇等三个产物.反应产物的结构经红外光谱、氢核磁共振谱、质谱和元素分析得到证实.对反应机理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用二苯甲酮甲羧酸二酐和4,4’-二氨基二苯甲烷等反制备一系列酰亚胺键扩链的双马来酰亚胺。  相似文献   

8.
几种硫代α—二酮配合物液晶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一种简单的合成路线,合成出3种长链对正烷氧基苯偶酰及相应的双二硫代α-二酮合镍(Ⅱ)配合物,并对苯偶酰的液晶性与对应的二硫代配合物的液晶性进行了研究,初步证实了从具有双重熔化现象的有机分析出发合成具有液晶性质的配合物分子这一设想。  相似文献   

9.
1,3-二(4'-羟基苯基)-1,3-丙二酮分别与间苯二甲酰氯、对苯二甲酰氯、邻苯二甲酰氯、2,5-二氯对苯二甲酰氯进行溶液缩聚,获得了一系列主链中含有β-二酮结构的全芳香族聚酯。这类聚合物在熔融状态下没有液晶性,而通过溶液共缩聚方法在上述聚合物中引入一定比例的柔性脂肪链段后,得到了两个性能优良的主链中含有β-二酮结构热致性液晶共聚酯。  相似文献   

10.
热致液晶PET—PHB共聚酯增韧改性环氧树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熔融共混方法,用热致液晶PET-PHB共聚酯对环氧树脂进行增韧改性,并研究了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借助扫描电镜,对材料断裂面的动态结构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体系的形态结构与冲击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改性材料的弹性模量高于纯环氧树脂,其冲击强度及拉伸强度均有大幅度提高。当PET-PHB共聚酯的加入量为10%时,环氧改性材料的拉伸强度及冲击强度均为最大值。此时,改性材料的断面形态呈微观网络分布,明显不同于未改性环氧树脂脆性断裂的台阶型结构。  相似文献   

11.
以对羟基苯甲酸和对苯二酚为原料,用复合酸共沸催化法合成对羟基苯甲酸对苯二酚酯;再由对羟基苯甲酸对苯二酚酯与环氧氯丙烷进行反应合成酚酯型液晶环氧-4,4’-对羟基苯甲酸对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研究了合成工艺、反应条件、提纯方法等因素对产率的影响,找出了一套合理的合成方案来合成液晶环氧.最后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熔点测定仪、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合成的液晶环氧-4,4’-对羟基苯甲酸对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2.
采用柱分离法对液态双酚A环氧树脂E51进行分离,得到分子量为340的单组分环氧树脂,并对其进行了IR、NMR和ESI-MS表征。研究了E51环氧树脂及单组分环氧树脂与DDS的固化反应动力学,采用DSC测定了E51环氧树脂和单组分环氧树脂与DDS固化体系的固化反应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34.85和152.15kJ/mol。通过对2种体系固化产物的Tg分析,结果表明E51/DDS固化产物的Tg比单组分环氧树脂/DDS固化产物的Tg低约10℃,分别为202.2和212.4℃。  相似文献   

13.
利用热台偏光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广角X-射线衍射(WAXD)等分析测试手段,对聚1,4-苯二氧乙酸-1,8-二氧代辛撑基二苯酚酯的织态结构及相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聚合物在经过一次加热冷却循环后。生成了液晶玻璃态。对相转变的转变熵值的分析表明,上述结论是正确的。并在热力学与动力学共同作用的基础上,讨论了热致型液晶聚合物液晶玻璃态的形成,提出了固化温度大于结晶温度是液晶玻璃态产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以4,4'-二羟基二苯硫醚(TDP)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出了一种含硫的环氧树酯,然后采用丙烯酸酯化,制备能够紫外光固化快速成型用的环氧丙烯酸酯预聚物。通过研究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类型及用量对反应及产物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合成环氧丙烯酸树酯的较佳工艺条件。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环氧树酯以及环氧丙烯酸树酯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5.
分别合成了两种侧链不同的聚肽热致液晶,PDLG和AzoPDLG.两者的主链均为刚直棒状的介晶基元,但PDLG的侧链为柔软的长烷基链,AzoPDLG的侧链则含有刚性的偶氮苯介晶基元和长链的间隔基.利用1H NMR、示差扫描量热分析和偏光显微镜对这些化合物的性质进行了分析与表征,并探讨了不同化学结构的侧链对热致液晶相变行为...  相似文献   

16.
以联苯二氯苄制备的对联苯二甲酰氯和1.6~已二醇为单体合成了热致型主链液晶高分子,并以此液晶高分子与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在少量扩链剂双2-恶唑啉(BOZ)存在下进行反应性共混.探讨了单体摩尔比、反应温度、催化剂等因素对液晶合成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对对联苯二甲酸和聚酯液晶进行了表征,用DSC对聚酯液晶进行了热分析.研究了对反应性共混条件对共混物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OZ对酯交换的促进作用使玻璃化温度(Tg)升高,延长共混时间和提高共混温度使冷结晶温度(Tcr)升高,溶体结晶温度(Tmc)和熔点(Tm)下降。  相似文献   

17.
甲壳质及其衍生物溶致液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甲壳质及其衍生物形成液晶态的基本结构条件及制备液晶性甲壳质衍生物的一些主要的化学改性途径。讨论了结构因素对甲壳质衍生物液晶临界浓度的影响,甲壳质衍生物形成的主要液晶态织构,以及温度对甲壳质衍生物/二氯乙酸溶液的相变的影响。简述了甲壳质的成纤性和液晶纺丝。  相似文献   

18.
一种水性环氧固化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一种室温固化水性环氧树脂固化剂.采用聚乙二醇(PEG - 2000),双酚A型环氧树脂(CYD - 128)以及三乙烯四胺(TETA)为原料,将PEG - 2000和CYD - 128在Lewis酸的催化下反应,在固化剂分子中引入亲水性的柔性聚醚链段;用上述产物和低分子量的液体环氧树脂对三乙烯四胺进行改性,同时在固化剂分子中引入了环氧树脂分子链段,以提高固化剂与水性环氧树脂的相容性;加入去离子水,将其稀释至固含量为50%(质量分数)左右,得到一种稳定的无色透明的环氧固化剂水分散体.  相似文献   

19.
壳聚糖—乙基纤维素共混物相容性和液晶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溶液共混法制备了壳聚糖与乙基纤维素的共混物.用大角X光衍射、DSC和偏光显微镜等技术研究了体系的相容性和液晶性.结果表明壳聚糖与乙基纤维素有部分相容性.共混物中乙基纤维素溶致液晶的临界浓度与共混物组成无关,而液晶织构的出现却与共混组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