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粉煤灰烧结砖的成型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粉煤灰坯料的特性采用半干压成型方法,测定了不同成型压力条件下,干坯强度的变化;以及在不同成型压力和不同焙烧温度条件下,烧结砖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当成型压力由7.3MPa升至19.6MPa时,干坯强度迅速升高,经1000℃、1050℃、1100℃下烧成的烧结砖均出现显气孔率降低、吸水率降低、体积密度升高,抗压强度升高等现象;当成型压力进一步升高后,干坯强度和烧结性能变化较小。这表明19.6MPa为粉煤灰烧结砖成型的最佳压力。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分别经机械和化学活化后的粉煤灰对高掺量粉煤灰烧结砖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磨细粉煤灰代替原灰配料,可以改善烧结砖的力学性能,尤其是砖的抗压强度能显著提高。当用掺量质量分数为60%的磨细灰制砖时,烧结砖的抗压强度提高至原灰烧结砖的2倍,并且有更为致密的微结构。在粉煤灰砖中加入质量分数为2%的外加剂D进行化学活化后,可明显改善干坯强度,并提高烧结砖的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3.
研究两种不同特性工业废渣铁尾矿、粉煤灰对海泥烧结多孔砖样品泛霜程度的影响及机理.结果表明:铁尾矿减轻海泥烧结砖泛霜程度的有利因素多,粉煤灰提高海泥烧结砖泛霜程度的不利因素多.此外,掺加外加剂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降低海泥烧结砖的泛霜等级;当掺量达到某一范围时,能够较大幅度减少砖坯成型用水量,烧成中产生液相的非瘠性工业废渣-铁...  相似文献   

4.
高掺量粉煤灰烧结砖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阜新发电厂综合治理粉煤灰,进行了认真调研,从原材料特性分析、运营分析、工艺流程、技术状况成熟程度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证,最终提出生产高掺量粉煤灰烧结砖技术是首选方案。利用粉煤灰生产烧结砖具有吃灰量大,运行成本低,享受政府政策优惠,市场容量大,产品性能好,可灵活调整产业结构等特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5.
Tu522.1x770018高掺量粉煤灰空心烧结砖的研究[刊]/刘小波(湘江矿业学院化工系)//新型建筑材料──1995.(1).25~27叙述了采用挤出成型法生产高掺量粉煤灰空心烧结砖的工艺过程,同时对粘结剂的应用,空心砖的干燥特性、烧结温度的确定...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以压制成型的方法生产高掺量粉煤灰实心烧结砖的工艺过程。介绍了原料的性能、配方组成、成型及烧结工艺。  相似文献   

7.
以轻集料玻化微珠和工业废弃物粉煤灰制备引气型玻化微珠粉煤灰保温混凝土﹒利用正交试验方法,测试玻化微珠和粉煤灰在不同掺量下引气型玻化微珠粉煤灰保温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得出其最优掺量,并测定该掺量下混凝土试件的导热系数﹒试验结果表明:当玻化微珠掺量为20%、粉煤灰掺量为10%时,引气型玻化微珠粉煤灰保温混凝土抗压强度为35.4MPa,劈裂抗拉强度为2.15MPa,导热系数为0.431 73 W/(m·K),力学性能和热工性能均能达到我国建筑墙体材料的设计标准,满足建筑节能需求﹒  相似文献   

8.
粉煤灰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对其治理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开发高掺比的应用方法.高掺比的粉煤灰烧结多孔砖具有技术先进、工艺简单以及砖体容重低、强度高等特点.通过试验研究,该工艺中粉煤灰掺量达重量比50%(体积比65%)以上,以水玻璃为粘结剂,采用高压真空挤出成型工艺成型,烧成温度为1040~1080℃,产品质量完全符合国家标准(GB13544-92).表7,参6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片麻岩尾矿烧结砖的烧制工艺进行优化分析。以片麻岩尾矿为主料,添加少量粘土进行复配制备烧结砖,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创建了影响因子与响应值之间的二次回归模型,分别考察了烧结温度、粘土掺量、成型水分、颗粒粒径4个烧制工艺参数交互作用对片麻岩尾矿烧结砖抗压强度的影响,并对所研究的烧制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烧结砖最佳烧制工艺条件为粘土掺量35%,烧结温度1 050℃,颗粒粒径0.3 mm,成型水分10%。在最优工艺条件下,室内试验制备所得烧结砖抗压强度为21.57 MPa,满足GB/T 5101-2017《烧结普通砖》中MU 20的标准。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分析方法对烧结温度1 050℃、成型水分10%、颗粒粒径0.3 mm、不同粘土掺量条件下制得的烧结砖进行表征,结果与响应面法得到的最佳工艺相吻合,该烧制工艺参数组合可为制备性能良好的烧结砖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基于盐碱寒冷地区的工程环境与混凝土的配制特点,模拟配制了盐碱(SA)溶液,对水灰比、含气量和粉煤灰掺量三个因素对混凝土碳化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正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灰比、含气量和粉煤灰掺量三个因素对混凝土碳化性能影响的顺序是水灰比最大,含气量次之,粉煤灰掺量最小;盐碱溶液侵蚀产生膨胀性裂缝和溶解碱组分的双重作用,改变了水灰比、含气量和粉煤灰掺量影响混凝土碳化性能的顺序,即水灰比最大,粉煤灰掺量次之,含气量最小;无论经过盐碱溶液的侵蚀与否,各因素影响混凝土碳化性能的规律是一致的,即随着水灰比、含气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碳化深度增大.  相似文献   

11.
针对电厂煤粉锅炉易结焦的现象,从燃煤灰分的化学性质、炉气的性质、空气动力场以及运行操作等方面分析了产生结焦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强燃煤灰分的监督、保证良好的炉内气氛、采用双通道燃烧器和提高管理人员预防结焦的意识等防止结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降低稳燃负荷,提出了基于可调卫燃带准恒温燃烧的新思想,并利用炉内换热的热力学模型论证了实现准恒温燃烧的可行性,详细分析了准恒温燃烧对烟温汽温特性、低负荷稳燃性能及燃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准恒温燃烧能大改善锅炉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13.
小型直燃型吸收式机组部分负荷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部分负荷工况是制冷系统常见的运行工况,对于只带有一个燃烧器的小型直燃型机组,采用燃烧器间歇运行的方式,实现了小型直燃型吸收式机组的部分负荷运行,研究了过渡过程中发生器等部件的性能参数的变化,分析了压力,温度和浓度的变化原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以装有150kW等离子体发生器的某等离子体点火试验燃烧器为例,应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等离子体点火燃烧器的稳燃性能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径向/切向进风等离子体点火燃烧筒.研究结果表明,一次风速(风粉气流流速)、等离子体气流的穿透区域和煤粉浓度等是影响等离子体点火过程及煤粉着火燃烧的主要因素.径向/切向进风可以在燃烧筒内形成多向回流和旋流,使得风粉气流在燃烧筒内不仅有轴向速度,而且还有径向和切向速度,改变了轴向进风气流运动的单一性,增加了煤粉气流在筒内的停留时间,着火区域扩大,火焰充满度好,有利于燃烧筒内的稳燃.  相似文献   

15.
切向燃烧锅炉炉膛结构对烟道烟气偏差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引进型600MW机组四角切向燃烧锅炉进行冷态模化试验,系统地研究了上部炉膛折焰角结构和炉膛高度对水平烟道内气流速度不均匀性的影响.通过对原炉膛结构进行改进,提出了新的折焰角结构和炉膛高度,明显减小了水平烟道内气流速度场的不均匀性,为解决大容量四角切向燃烧锅炉水平烟道烟气偏差提供了有价值的试验数据,并为锅炉设计和改造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黄河淤泥承重烧结多孔砖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以黄河淤泥为主要原料掺入适量粉煤灰等外加剂的节能承重烧结多孔砖进行试验研究,其结果表明,该产品容重低、强度高、导热系数小、隔热、外观质量好,且工艺流程简单,易于控制,其主要性能指标符合GB13544-2000<烧结多孔砖>要求.因此黄河淤泥多孔砖代替实心粘土砖用于承重墙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燃烧器反切对大容量切向燃烧锅炉烟气偏差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600MW机组切向燃烧锅炉在原设计工况下以及燃烧器采用反切技术时炉内和水平烟道内流场进行了冷态模化试验,研究表明,燃烧器采用反切后,无量纲准则数XJ是反映护内流场分布的重要指标,其值取1左右时,炉内流动稳定,水平烟道速度偏差最小。  相似文献   

18.
19.
赵海滨 《科技信息》2007,(31):130-130,11
煤矸石烧结多孔砖目前是山东省推广的新型节能建材之一。工程上出现的主要问题是砖出现大面积石灰爆裂、酥砖,对工程安全直接造成危害。本文提出了合理处理建议,为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燃气辐射取暖器在民用房屋中使用时,必须考虑排烟问题和房间温度不均匀性问题。作者研究了一种“V”形燃气辐射器,它工作时烟气通往室外,而且采暖房间内可以获得较为均匀的温度分布。文中介绍了“V”形燃气辐射器的构造,并对使用这种辐射器的采暖房间进行了热分析计算。通过结构尺寸的变化,利用计算机进行计算,获得了令人满意的采暖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