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调查分析心血管内科常用药物应用情况及合理用药情况。利用信息管理系统调取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2018年5月-2019年2月634份出院病历,统计分析其年龄构成、药物种类分布、应用情况及不合理用药情况。634份病历中,60岁以上患者占比最高,为57.10%;在涉及到的21种药物中,使用频率居于前三位的是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硝苯地平缓释片,构成比依次为30.91%、27.92%、25.55%;氨氯地平片、贝那普利片、赖诺普利片、阿司匹林肠溶片、辛伐他汀片等5种药物的药物利用指数(DUI)1,其他药物≤DUI1;不合理用药占比为17.98%,包括药品遴选不当(3.63%)、配伍不合理(5.84%)、重复用药(2.05%)、用药剂量不合理(3.31%)、用法不当(1.89%)、疗程不当(1.26%)等。氨氯地平片、贝那普利片、赖诺普利片、阿司匹林肠溶片、辛伐他汀片等心血管内科常用药物使用剂量不合理,此外在用药上还存在药品遴选不当、配伍不合理、重复用药、用法不当等问题。提示需加强药学干预,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东柳中心卫生院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情况,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办法,提高医疗质量水平。方法:抽取2010年4月~6月门诊西药房处方7827张,对其中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共524张,占调查处方的6.69%。结论:门诊处方用药合理性有待提高,医师应加强药学知识的学习,提高合理用药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川崎病(KD)为小于5岁以下小儿好发的全身系统性血管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冠状动脉瘤。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2g/Kg)+大剂量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是标准KD治疗方案,低剂量阿司匹林(3~5mg/kg/d)发挥抗血小板效应。阿司匹林是KD治疗的一线用药,小于12岁以下患儿过敏几率26.5%。报告一例KD婴儿在阿司匹林治疗中出现过敏反应并复习文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逐瘀通脉胶囊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血脂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常规用药组(A组),阿司匹林加常规用药组(B组),逐瘀通脉胶囊联合阿司匹林加常规用药(C组)同时应用相同脑细胞活化剂滴注。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并通过彩超观察三组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4周后,患者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颈动脉斑块大小、厚度和中层内膜厚度(IMT)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三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斑块大小、厚度和IMT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逐瘀通脉胶囊可降脂,降低颈动脉内膜厚度,减少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预防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非住院期间用药情况进行调查,为消除医疗隐患,提高医疗质量,为患者用药合理及用药安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对200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鼻-鼻窦炎患者使用最多的药物为:抗炎、抗菌、抗组胺、中成药、减充血剂等。85%患者在家能遵医嘱用药,71%患者出现症状自行用药,36%患者用药前仔细阅读说明书,31%患者定期检查药品有效期,45%患者用药过程中出现不适会寻求医务人员帮助。结论:鼻-鼻窦炎患者对用药知识了解不全面,存在用药安全隐患,需加强患者及其照顾者用药知识教育,使其掌握用药自我管理知识,合理正确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以羟丙基纤维素(hydroxypropylcellulose,HPC)作为骨架材料,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阿司匹林缓释片的方法.方法:根据预实验结果,采用正交设计进行处方设计和工艺优化,对按最优处方制备的样品进行质量考察.结果:优选的阿司匹林缓释片处方工艺合理,由其制备的缓释片体外释药2h释放度为26%~28%,4h释放度为51%~53%,8h释放度为89%~90%.样品经过两年稳定性考察质量稳定.结论:HPC为骨架材料制备阿司匹林缓释片工艺简单可行,骨架片体外释放效果良好,样品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7.
合理用药是一个涉及面广,难度高的复杂性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和讨论越来越多,应引起各方面的注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统计并分析楚雄州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常见的不合理医嘱信息,规范临床合理用药,确保患者静脉用药安全、经济、有效。方法: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审核的711 428条医嘱中遇到的不合理医嘱进行统计归类分析。结果: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药师通过审核医嘱,及时发现并纠正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控制并减少了因不合理用药引起的各类不良事件。结论:通过药师审核医嘱,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赣州市药店抗生素凭处方销售状况,为完善药店抗生素管理提供建议。方法:采用神秘顾客法模拟成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儿童腹泻两类病症,随机调查赣州市160多家药店凭处方销售抗生素的情况和药店工作人员的药学服务行为。结果:大多数药店不完全凭处方出售抗生素,药店的药学服务行为不规范,无法确保抗生素用药是否合理。结论:赣州市药店销售抗生素行为亟待规范,建议加强药店抗生素销售的监管,提高药店工作人员的规范化服务水平,加强药师队伍建设,普及抗生素合理使用知识,提升居民抗生素用药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酒钢医院抗肿瘤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间随机抽取恶性肿瘤病例,每月40例,共480份病例进行专项点评,对不合理用药进行点评、统计和分析.结果:用药不合理病例226例,占总数的47.08%,主要表现为适应症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用药顺序不适宜、溶媒选择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的基质对阿司匹林软膏稳定性的影响,确定基质类型和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制备处方并进行稳定性试验.结果:阿司匹林软膏宜采用乳化法制备W/O型乳剂基质.结论:W/O型阿司匹林软膏稳定性好,制备工艺简单,方便易行.  相似文献   

12.
异丙酚的药动学、药效学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异丙酚的药理学及临床应用特征,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综合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加以归纳。结果:异丙酚特有的药理学特征,使其广泛的在临床应用。结论:异丙酚是一个较理想的新型静脉麻醉药。  相似文献   

13.
多糖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综述多糖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的前景。方法:查阅近期相关文献,并进行综合的研究和分析。结果:多糖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衰老等作用。结论:多糖具有较广泛的实际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15.
医药物质在环境中的归趋和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已成为国际上研究的热点。本文测定了阿司匹林、盐酸环丙沙星和阿奇霉素3种常见活性医药成分(APIs)对发光菌的单一毒性以及二元和三元混合体系的联合毒性,并应用毒性单位法(TU)、相加指数法(AI)和混合毒性指数(MTI)等方法对混合体系联合作用类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阿司匹林-环丙沙星二元混合体系为部分相加作用外,其它体系联合毒性均呈现为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联合毒性作用类型揭示了环境中不同APIs之间相互作用,表明了医药品环境残留可能增加生物对医药物质耐药性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乙酰水杨酸合成的微型化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乙酰水杨酸的微型化合成方法,微型化重结晶方法和产品的检验.并对实验装置和操作方法的改进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17.
以水杨酸和乙酸酐为原料,经O-酰化反应合成了阿司匹林;通过正交试验探究了催化剂种类、水杨酸与乙酸酐的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催化合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成阿司匹林的最优条件为:无水碳酸钠作为催化剂,其用量为水杨酸的4%,水杨酸与乙酸酐的物质的量比为1∶2,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15 min,阿司匹林产率可达83.33%;方法操作简单,经济环保,产品质量好,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参附注射剂临床应用分析、评价,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取某年8月某院参附注射液使用量排名前三位的科室病历各10份,9月相同的三个科室各再抽取10例病历,共60份病历,以参附注射液药品说明书等作为标准、分析、提出合理用药建议。结果 8月心内科、急诊科、老年科不合理处方比率分别为60%、60%、60%,9月心内科、急诊科、老年科不合理处方比率为20%、10%、10%,主要问题为:用法用量有误、无适应症用药、药物联合有误等。结论通过处方分析,参附注射液处方合理率有所上升,但仍需注意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保障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9.
基于C8051F020的心电测量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制一种能够在临床上使用的心电测量系统,以C8051F020单片机为采集控制中心,运用模拟信号采集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实现心电信号的采集。完成了心电测量系统的设计,该系统具有实现各种控制、数据采集和A/D转换等功能。实验结果本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满足了临床准确采集心电信号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无公害肉鸽标准之一是生长健康,饲养过程中不使用药物添加剂及生长激素;合理使用兽药及其它化学药品,降低肉鸽制品的药物残留,保证肉的口感争品质。本文从鸽场的建造、饲养方式、饲料配制、保健沙、管理、疾病用药等方面对无公害内鸽的饲养管理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