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银杏的有效成份及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银杏中的提取成份黄酮类、萜内酯、酸类、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并介绍了它们目前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2.
葡萄籽中活性成分的提取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乙酸乙酯/水作提取剂从葡萄籽中提取活性成分。研究了原料处理方式对产物提取率的影响,探讨了适宜的沉淀条件,考察了产物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原料粉碎浸泡后提取,可获得更高的提取率(0.475%);为获得正常的结晶产物,浓缩液应充分脱水干燥。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可用于工业规模综合提取茶叶中有效成分的工艺方法,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并对多酚组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  相似文献   

4.
茶灰中提取搞氧化剂工艺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介绍了由茶厂废弃物--茶灰中提取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的两种实用工艺。工艺B利用现代提取技术,可以价廉、方便地制取茶多酚。  相似文献   

5.
改进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有效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提取咖啡因常用的5种方法:茶叶中加入生石灰在索氏提取器中用95%乙醇提取-升华法、茶叶中加入生石灰95%乙醇回流浸取-升华法、将茶叶在热水溶解浸取-氯仿萃取法、碳酸钠水溶液热浸取二氯甲烷萃取法、直接升华法,作者对提取咖啡因方法进行了实际比较,发现在茶叶末中混合一定量的碱碳酸钠,会改善咖啡因的收率,增强提取效果.  相似文献   

6.
茶多酚的提取及抗氧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沉淀法提取茶叶中的茶多酚,浸提茶多酚最适条件为pH6和温度90 ̄100℃;并进行茶多酚以鱼油抗氧化性能试验,找出最佳添加量,试验表明,抗氧化剂最适宜添加量为0.1%。  相似文献   

7.
用超声提取法分别对楠竹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佳条件: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10(g/m L)、提取时间20 min,提取4次,总黄酮得率达到5.709%,相比传统的蒸馏法和索氏提取法(提取率3%)提取效率高,所需时间短,耗费溶剂量少.此外还研究了楠竹叶黄酮提取物对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抗氧化能力,发现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辉 《科技信息》2011,(27):14-14,8
茶叶中提取咖啡因是有机化学实验中的常规实验,是天然产物提取的典型实验。针对实验存在的诸多问题,从溶剂和升华装置等方面进行了改进研究,使用混合溶剂和改进后的升华装置,不仅使反应时间缩短,而且产率提高了一倍。  相似文献   

9.
紫外光固化涂料抗氧阻聚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了引入紫外光固化涂料的予聚体中“醚键”的吸氧机理,以及“醚键”的结构、含量对紫外光固化涂料抗氧阻聚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荔枝皮色素的提取及性能作了初步研究,该色素颜色鲜艳,易于提取且稳定性好,它是一种有开发应用价值的天色色素  相似文献   

11.
玫瑰花红色素的提取和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介绍了玫瑰花红色素的提取,研究了光、热、酸碱性、氧化剂、还原剂、防腐剂、食品基质、金属离子对玫瑰花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natural cellulose(celluloseⅠ) can not be oxidized by TEMPO - NaOCl -NaBr system, one of TEMPO-mediated selective oxidantsystems, but regenerated cellulose(cellulose Ⅰ)can becompletely selectively oxidized. In the present work,natural cellulose pulp was treated with NaOH solution,which concentration is lower than 20 wt%. The alkalinecelluloses obtained were oxidized by TEMPO - NaOCl -NaBr system and the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selectiveoxidation reaction rate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estructure of the oxidized products has been characterizedby Fourier transform-infrared(FTIR), nuclear magenaticresonace(NMR) and wide angle X-ray diffraction(WAXD) methods, and their adsorption properties forCu2 and Cd2 in aqueous solutions have beenpreliminarily exam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thealkaline treatment, the primary hydroxyl at C6 position ofnatural cellulose can be selectively oxidized to carboxylgroup in the reaction medium at pH 10.8, the oxidationrate becomes greater with the NaOH concentration andalkaline treatment time increasing. The alkaline treatmenthas a great effect on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naturalcellulose, but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alkaline cellulosekeeps almost unchanged after oxidation. The adsorptioncapacity is enhanced by introducing carboxyl groups intothe cellulose macromolecular chains.  相似文献   

13.
为了降低焦化蜡油(CGO)-甲酸/H2O2选择性氧化体系中H2O2的无效分解速度,屏蔽重金属离子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应,考察了造纸行业中常用的硅酸钠、硅酸镁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等稳定剂和螯合剂的加入对有机溶剂抽提后CGO中含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EDTA可以很好地和重金属离子螯合,氧化后CGO抽余油中硫含量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14.
丹参有效成分的提取及抗氧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丹麦脂溶性成分的抗氧化能力做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同时对其提取方法做了比较深入的探索。结果发明,丹参的脂溶性成分抗氧化能力很强,当0.08%的SMEC和0.04%的TBHQ一起使用时,EPA和DHA的氧化稳定性增加了36倍,随着温度的降低,SMEC对EPA和DHA的抗氧化效果明显增加;110℃时,SMEC对猪油仍然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并且发现野生丹参SMEC的含量是栽培丹参的5倍。  相似文献   

15.
茶叶有效成分的综合提取分离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茶叶中提取分离茶多酚、咖啡因和茶多糖.方法:以绿茶为原料,95%乙醇回流提取,采用氯仿、乙酸乙酯萃取分离咖啡因和茶多酚,茶渣水提醇沉提取茶粗多糖.结果:从单一原料,成功提取分离出了茶多酚、咖啡因和茶粗多糖.结论:此法操作简便、快速、成本低.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茶多酚制备(工艺)过程中抗氧化条件的筛选,研究结果表明在中性介质中添加无机抗氧化剂能明显抑制茶多酚氧化,其抗氧化效应序列MST>MSO_4>Na_2S_2O_3>KI。MST对人体无害且价廉,它的应用为茶多酚商品化开发提供诱人前景。  相似文献   

17.
以从茶叶中提取咖啡碱的实验,介绍了天然产物的分离提取方法,以及该方法在医药及食品工业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热过程对流动过程影响的角度出发 ,运用通道自然对流的基本控制方程 ,用数值方法研究了流体流动的热阻力现象。结论表明 :对于窄通道自然对流 ,由于热阻力的存在 ,考虑物性变化对流动特性的影响是十分关键的。  相似文献   

19.
天然抗氧剂茶多酚提取方法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天然抗氧剂茶多酚的三种提取方法--溶剂萃取法,树脂分离制备法和盐沉淀法,简述了各种方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以新鲜菠菜叶为原料,建立叶绿素a和其他有效成份的分离提纯方法。以微型实验为手段,采用柱层析法,以轻体碳酸镁为固定相,正已烷、甲苯、氯仿、石油醚—丙酮(50:3,v/v)、石油醚—丙酮—甲苯(50:3:3,v/v)为流动相,用梯度洗脱方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结果表明。从新鲜菠菜叶中分离出五种有效成分:胡萝卜素、脱镁叶绿素、叶黄素、玉米黄质和叶绿素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