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文化、语言、翻译三者之间的关系,论证了文化翻译的理论基础。本文认为:翻译者应有文化意识,应对文化以及语言的“表层”与“深层”结构进行研究,探索文化与翻译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2.
词典与翻译     
本文就词典与翻译的关系进行了论述 ,指出翻译不能脱离词典 ,但又不能依赖词典。必须辨证地看待它们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只要与邦外产生交流与交往,便不可避免地通过翻译活动产生出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语言—它在本质上仍是本国语言,因为使用的语言符号本质上仍是本国传统的;但是,从语源学、语义学、语法学等角度上看,它却又融入了异域的一些因素,我们称这种语言为翻译语言.翻译语言包括“外来语”、“欧化语”、“西化语”这样一些概念和成分;但区别于后者的是:翻译语言是以其自身的语音、语汇及语法为系统研究对象的.其目的大致有三:1.从文化——语言进化的角度来探讨翻译语言在何种程度上能被或已被本国人民所接受;2.从翻译语言的成功性来检讨以往翻译标准的得与失;3.从翻译语言与本族语言的相融性来窥测世界语言大同的走向.  相似文献   

4.
拟从翻译过程及其准确性、影响翻译的文化语境、文化语境与翻译三大方面进行探讨,来说明翻译是不能脱离有关的文化语境而独立存在的.  相似文献   

5.
国辉 《科技信息》2010,(26):180-180,183
文化语境是研究语言使用和功能的重要语言学范畴之一。由于翻译是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因而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不可忽视。本文从语境顺应论的观点出发,讨论语境顺应性在翻译解读中的作用,提出译文语篇连贯的重构过程是译文读者寻找文化语境的顺应过程,因为文化是由不同层次的内容构成的,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分属于不同层次的文化,翻译也就是不同文化层次的内容的翻译。用例句说明文化语境在翻译实践中的启示和指导意义,以及对翻译过程中理解和表达的影响,来说明翻译是不能脱离有关的文化语境而独立存在的。  相似文献   

6.
孙俊芳 《科技信息》2009,(28):I0156-I0156
本文从语言、文化及翻译的关系出发,指出翻译不仅是两种不同语言符号之间简单的转换,同时也是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在翻译过程中对于文化因素的处理,可以根据作者的意图、翻译目的、文本类型、读者对象等因素的不同可采用“异化”或“归化”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翻译属于语用学的范畴,语言和文化的密切联系决定了翻译的性质和任务。翻译的终极目的是“意义翻译,文化翻译”,翻译从语用的角度展示了语言的活力,彰显了文化的独特魅力。具体而言,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翻译的风格是原作风格和译者风格的统一体,因此,在翻译原作中的文化意义时,要从宏观角度入手,追求译文与原文之间的“等值等效”。  相似文献   

8.
潘南竹 《科技信息》2007,(15):102-103
习语翻译必须在文化研究的大语境下来考察翻译,即对文化以及语言的“表层”与“深层”结构进行研究,探索文化与翻译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需要译语从文化的角度准确地再现原语文化所要传达的意义、形式及风格。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决定着语言最深层次的内涵,二者密不可分。而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以传达语义为主要目的的语言交际活动,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文化这一因素。本文首先指出语言、文化、翻译三者之间的关系,然后简单阐述了翻译和文化差异及其关系,进而探讨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文化、语言及翻译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辅相成、互为前提的关系,而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文章旨在通过汉英颜色词“黑”与“black”的文化内涵的比较,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语言的使用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对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在其交际的过程中,都必然会显现出其独特的文化特征。有关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文化人类学家萨丕尔(sapir)曾说过:“语言是社会现实的向导。”“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做法和信念。这些做法和信念决定了我们生活的性质。……文化可以解释为社会所做和所想的,而语言则是思想的具体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2.
吕亚娟 《科技资讯》2009,(15):215-215
语言是文化的戴体,文化是语言的管轨,翻译是跨文化的传通。语言反映文化,又受文化的制约。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秉注定了翻译与文化的关系。该文主要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英汉语言的文化差异入手,阐述语言文化差异遗成的文学翻译障碍,认为提高语言能力是提高翻译能力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3.
作为实用翻译的一种,广告翻译的功利性决定了其翻译不可能是简单机械地重现原文,更不能死守传统的所谓“忠实”的翻译观。为了适应商业社会激烈的竞争,本文根据J.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提出:广告翻译是一个通过不断选择来顺应目的语的语言和文化,从而成功完成广告翻译的任务,达到广告目的的一个过程。同时指出应该在哪些方面作出顺应。  相似文献   

14.
文化、语言及翻译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辅相成、互为前提的关系,而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文章旨在通过汉英颜色词“黑”与“black”的文化内涵的比较,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语言的使用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对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西翻译理论由于涉及不同的语言文化和思想体系,彼此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但中西方翻译理论都以“翻译”这一特殊的语言文化现象作共同的研究对象,因此中西方翻译理论必然存在着大量的共性,本文从“忠实,通顺”、“读者反映论”和“译者素质”三个方面阐述了中西方翻译标准的共性。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文化教育的载体,习语是语言的精华,是在语言的长期使用过程中形成稳固定型的词组或句子,在语法结构、固定搭配或特定含义上都是特殊的,一般不能改变其含义和结构。在英汉习语翻译时,必须照顾到英汉两国文化的习惯和特点,采用英汉习语在表现语义和文化特征方面的对应关系、半对应关系和非对应关系的原则。只有这样,在翻译时才能确切地表达原文含义。  相似文献   

17.
徐长美 《科技信息》2010,(2):169-169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承载的意义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文化中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语言与文化的共性使翻译成为可能,语言与文化的个性给翻译带来重重障碍。本文试以文化负载词的英译为切入点,从语言与文化,语言与翻译及文化与翻译三个方面来阐述翻译实际上是翻译文化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8.
语言文化与翻译关系密切,归化与异化是语言文化与翻译之间的通路.在实际翻译工作中,应注意归化、异化方法的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19.
翻译是一项复杂的过程。由于语言是文化表这和传播的重要手段,每种语言不可避免地体现某种民族文化的特征,而作为用另一种语言对一种语言来阐释的话动—翻译,就不可能完全脱离语言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正因为语言的使用离不开文化语境,任何篇章都是一定语境的产物,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如何使用正确的翻译策略传达源语语境下的原文,而且符合目标语的语境?本文将从文化语境方面来探讨翻译的策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鲁迅与庞德分别是中国和美国翻译史上伟大的翻译家,他们都曾尝试过“不通顺”的翻译,并且有着同一类型的目的——把译文读者和译者从原来支配他们阅读和写作的文化紧箍中解放出来;通过“不通顺”的翻译来突出源语文本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从而引入新的表现法。但由于语言发展客观条件的不同,他们二人的同一种翻译策略产生了不尽相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