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CFG桩复合地基中褥垫层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褥垫层技术是CFG桩复合地基的核心技术。介绍了褥垫层的作用及作用机理,并且对褥垫层的设计以及褥垫层施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假定桩侧摩阻力与该点位移符合纯弹塑模型的基础上,对层状土中桩体复合地基的工程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桩和桩间土的变形特点。最后,利用复合地基的变形协调条件,推导了层状土中桩体复合地基的荷载一沉降关系及桩土应力比公式,并结合工程实际对其精度进行了验证,表明荷载一沉降的理论关系式具有满足工程实际要求的精度。  相似文献   

3.
复合地基中褥垫层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复合地基中桩土沉降变形和共同受力的分析,阐明了褥垫层及其厚度在复合地基中的作用,并通过对桩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的应力变形曲线的研究,给出了复合地基中褥垫层对桩和土的应力分配的影响以及对单桩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建学  刘玉玲 《科技信息》2010,(8):I0311-I0312
本文主要通过介绍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工作机理,说明褥垫层在复合地基中的作用,并对褥垫层发挥作用的影响因素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5.
根据桩体复合地基和钢筋混凝土桩的承载机理和特性,结合工程实例,通过现场试验,证明了它们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王庆文 《科技信息》2011,(20):I0280-I0281,I0282
CFG桩是针对碎石桩承载特性的一些不足加以改进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某高层写字楼地基处理工程通过应用该技术,地基承载力提高幅度达1.9~3.1倍,实测地基沉降最大值远远小于设计要求值,达到了提高地基承载力与控制沉降的双重指标,以具体工程为例系统地介绍了CFG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思路及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一高层住宅楼CFG桩复合地基的应用,对亳州地区CFG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简单阐述;同时该工程实例对较厚层中密-密实状态砂土分布地区高层建筑的地基基础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某工程刚性桩复合地基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某工程现场载荷试验结果的分析比较,提出了简便合理的计算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以及结合地质情况采用不同布桩方式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9.
余辉云 《工程与建设》2023,(5):1485-1487+1571
文章介绍了CFG桩的特点及在地基处理中的作用、 CFG桩加固地基的机制和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结合某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CFG桩加固效果十分明显,满足了设计要求。在工程结束后,对其沉降进行了观测,并分析了观测数据,均符合要求。从CFG桩加固地基的效果看,CFG桩在高层建筑结构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综合效益,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天然地基都有一定的承载力,当设计的基础应力超过天然地基的承载力时,如何能充分利用天然地基的承载力,同时使超过天然地基承载力的部分采用桩基承担,使土的承载力得以充分发挥。本文通过工程实例阐述复合地基在工程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泥粉喷桩加固某高等级公路软弱地基后,在复合地基上铺设碎石垫层,进行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并在压板下放置钢弦式压力盒,根据作用在桩-土的应力测试结果,分析了整个加荷过程中该类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垫层厚度的关系.据此,对复合地基中桩土共同作用机理进行探讨.图3,表2,参5.  相似文献   

12.
刚性基础下柔性桩复合地基有效桩长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柔性桩有效桩长的沉降出发,通过弹性理论和Mindlin位移解分别推导出桩顶和桩间土顶的沉降量计算公式。根据在刚性基础下桩土顶面的位移协调条件,推导搅拌桩有效桩长的计算方法,利用室内试验结果对推导所得的公式进行简化,从而得到便于工程应用的复合地基有效桩长的计算方法。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桩身弹性模量(Ep),桩间土弹性模量(Es)和泊松比μ的取值对有效桩长的计算结果有明显的影响。在实际设计中的Ep,Es和μ的取值应该根据现场试验结果来确定,使计算结果能更好地与实际结果相符。此外,将推导所得计算公式与现有的一些计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当Ep/Es为50左右时,有效桩长的计算偏差约为5%。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柔性桩复合地基的Ep/Es值一般也为50左右,因此,可以认为推导出的有效桩长的计算方法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粉喷桩加固软土形成的复合地基中桩间土、粉喷桩单桩以及复合地基整体的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阐明了复合地基不同于单桩和桩间土的破坏模式,并指出复合地基加固体象实体深基础一样工作,其承载力由沉降变形条件所控制,进而得出了粉喷桩复合地基中沉降变形起主导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采用有限压缩层地基上中厚板等参元共同作用分析程序,对CFG桩复合地基分区不均匀布桩模型进行数值计算,并与均匀天然地基模型和CFG桩复合地基均匀布桩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采用强化核心筒区布桩、相对弱化外框架柱区布桩的不均匀布桩优化模型,核心筒最大沉降和筏板相对挠曲均明显小于均匀布桩模型,对控制核心筒部位的绝对沉降量和筏板相对挠曲效果明显.不均匀布桩模型的基底反力分布与均匀布桩模型具有明显区别,和复合土层模量分布相关性明显:核心筒周边外扩1倍板厚范围内基底反力最高,分布较为均匀,基本呈线性分布;核心筒荷载有效传递范围为核心筒周边外扩2.5倍板厚区域,核心筒周边外扩1倍板厚至2.5倍板厚区域基底反力逐步衰减;核心筒周边外扩2.5倍板厚范围以外的外框柱区域基底反力最低,分布较为均匀,基本呈线性分布;基底反力总体呈盆形分布.  相似文献   

15.
夯实水泥土楔形桩复合地基工作性状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软土地基中的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分别进行1组圆柱形桩和3组不同楔角楔形桩的9桩复合地基对比试验,研究这4组复合地基在相同条件下的桩-土平均沉降差、桩体应力、平均桩-土应力比、平均沉降随荷载变化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夯实水泥土楔形桩能有效地调节桩-土沉降差和地基沉降,提高地基承载力:增大楔形桩的楔角能使桩体较早地发挥其承载性能:在一定荷载范围内,夯实水泥土楔形桩复合地基的平均桩一土应力比夯实水泥土圆柱形桩复合地基的平均桩一土应力比大:随着荷载的增加,桩体所分担的荷载是有限的,夯实水泥土楔形桩复合地基的平均桩-土应力增长趋于稳定或下降,即楔形桩的倾斜侧壁能有效地缓解桩体应力集中现象.  相似文献   

16.
复合地基中砂垫层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复合地基砂垫层建立砂、土、桩复合单元体。利用砂垫层极限平衡理论推导出砂垫层桩土应力协调方程,并应用该方程对桩土应力比、砂垫层厚度以及置换率等综合因素进行分析,且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完全吻合,很好地反映了砂垫层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7.
刚性桩复合地基工作过程中,桩体会向下卧层产生一定的刺入,从而使下卧层产生沉降差异.为了得到发生刺入的下卧层应力分布情况,取下卧层等效单元体进行分析.将内外土柱接触面分为破坏滑动段和弹性滑动段2部分.采用有效应力法计算接触面破坏滑动段摩阻力,并考虑侧向土压力变化的影响;在接触面弹性滑动段,假定摩阻力与相对位移为线弹性关系,利用荷载传递法进行计算,得到下卧层土体的竖向附加应力分布,给出了复合地基下卧层沉降计算公式.通过实例表明,该计算方法与现场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8.
采用规范经验公式,计算不同桩土应力比时砂桩处理复合地基承载力,并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淤泥质黏土原始地基、砂桩所用中粗砂对应地层以及复合地基承载力值。对比分析淤泥质黏土原始地基承载力计算值与地勘值,以及对比有限元计算与按照规范经验公式计算得到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结果表明:采用有限元计算得到原始地基承载力与地勘值较为吻合;按照规范经验公式进行计算,不同桩土应力比对应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大小有较大差别;数值计算得到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按照规范经验公式桩土应力比取为3.5计算得到的地基承载力能够很好吻合。相应研究成果可对砂桩处理软弱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提供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任意形状埋置基础的竖向振动复合集总参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基础振动弹性半空间理论的最新发展成果,推演出基础竖向振动的复合集总参数模型。运用该模型对复杂形状、任意埋置状况块体基础在竖向谐和扰力作用下的动力反应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采用弹性半空间理论所得到的竖向振动刚度和阻尼系数的计算公式(由大量试验、数值计算所证实)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2种结果非常吻合,误差仅为10.7%;利用该模型可以容易地计算在竖向扰力作用下任意频率以及泊松比ν≤0.48的任意形状(不包括环型)和任意埋置状况基础的均质半空间上块体基础的动力反应。  相似文献   

20.
推力桩计算的综合刚度双参数法半数值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现有综合刚度双参数法计算推力桩的幂级数解析解公式较为冗长、编程不便和查表手算较为繁琐的不足,提出结合解析解可取成果反算桩-土综合刚度和地基系数的双参数,再采用分析原理简单、便于编程的有限差分数值计算手段进行桩身位移、侧土抗力和内力计算的新方法.实例计算比较表明,该法方便可靠,对于推广综合刚度双参数法在推力桩计算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