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基于极低温对种子γ辐射效应的影响,研究了液氮低温(-196℃)单因子的生物学效.发现液氮处理冬小麦风干种子,不仅有损伤效应,也有刺激增产和诱变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液氮中进行种子γ照射应考虑这些因素,并对发展中的低温生物学也提出了有待研究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2.
考察了温度对处理氨氮较高的河水的两级曝气生物滤池系统中硝化反应的影响.春季温度的快速升高导致了氨氮去除率的降低。但当水温不低于5℃时,温度升高对硝化反应并没有负面影响。短期温度变化对硝化生物膜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温度升高对长期适应于低温(0.5℃)的硝化生物膜活性影响很大,但对于适应于常温(15℃)的硝化生物膜并没有表现出热不稳定性效应。用模型表示温度对曝气生物滤池中硝化反应影响时,必须认真考虑冷适应反应,低温下温度对硝化反应影响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膜生物处理器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水处理技术。MBR工艺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工艺相比优点显著。本文重点考察AO—MBR在较低温度(5℃~15℃)下的中试运行特性。分析了低温条件对于膜生物反应器运行性能的影响,研究该工艺在低温下的操作优化条件。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微型计算机控制的用于生物样品制备的低温取代仪。该仪不仅简单、价廉和自动化程度高,而且通过鼠肾脏的低温制备,从超微结构表明了该方法能够精确地控制取代温度,获得良好的取代效果。  相似文献   

5.
与常温下相比,低温工作MOS器件具有许多优点,但低温热载流子引起的器件蜕变却明显增强,本文简要研究了这种效应,包括低温热载流子的行为和界面态的产生及其对器件特性蜕变的影响,最后,从器件结构和工作条件等方面提出了抑制低温热载流子效应的设计考虑。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用于电子显微镜生物样品制备的接触式低温固定法中的传热过程模型,并求得了一维常物性条件下的精确解。讨论了样品内部冷却速率的一些变化规律及其与样品初始温度和固化温度的关系,为实际的低温固定操作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以微核测定法,对极低温(-196℃)和常温下照射材料的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极低温有保护效应,能减轻M_1代的生理损伤:辐射种子萌动芽尖间期细胞的微核率与M_2代某些性状突变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极低温单因子处理种子亦可导致染色体畸变。该实验为阐明极低温对种子照射效应的影响提供了微观依据。  相似文献   

8.
岩石低温单轴压缩力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非线性热弹性理论为基础,建立了考虑岩石冰胀效应的变物性本构方程,给出了干燥低温和饱和冻结状态下单轴压缩强度和力学特性参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借助花岗岩在两种状态下的压缩试验结果,探讨了低温花岗岩的单轴压缩力学特性.饱和冻结状态下的抗压强度大于干燥低温状态的抗压强度,其相差量随着温度降低有增加趋势;在同种状态下抗压强度随温度降低呈增长趋势,增长率逐渐减小.低温附加强度主要由岩石基质热力效应所贡献,而由岩石孔隙冰胀效应引起的附加强度相对较小.花岗岩在干燥低温和饱和冻结状态下,变形模量均随温度的降低呈增大趋势,而泊松比变化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9.
固定化复合耐冷菌特性和效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活性污泥在低温(4-8℃)下的驯化、培养和分离,得到6株低温耐冷菌.采用固定化技术将其固定在聚氨酯填料上.提高了生物法处理低温生活污水的效率,COD去除率提高了30%.同时解决了常规固定化颗粒易破碎而无法实现工程应用的问题.通过对耐冷菌生物膜生物量和酶活性分析,探讨了固定化混合耐冷菌处理低温废水的机理.  相似文献   

10.
脂肪酸甲酯结构对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分子结构出发,根据结晶理论,应用气质联用仪和低温性能测试仪研究生物柴油的组成对低温流动性的影响,为改善生物柴油的低温流动性提供理论指导,并提出生物柴油是伪二元混合物(高熔点的饱和脂肪酸甲酯和低熔点的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观点.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柴油主要由豆蔻酸甲酯、棕榈酸甲酯、硬脂酸甲酯、花生酸甲酯、山嵛酸甲酯、木焦油酸甲酯、棕榈油酸甲酯、油酸甲酯、二十碳烯酸甲酯、芥酸甲酯、亚油酸甲酯和亚麻酸甲酯等组成.生物柴油的低温流动性主要取决于饱和脂肪酸甲酯,饱和脂肪酸甲酯尤其是长碳链质量分数越高,低温流动性越差.高品位的生物柴油应尽量少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和饱和脂肪酸甲酯,尤其是三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和烷基碳链在20个碳以上的饱和脂肪酸甲酯.  相似文献   

11.
一种有效的离子液体PEG1000-DAIL/甲苯温控两相体系催化Pictet-Spengler反应体系,能够有效的将一系列醛类化合物与色胺反应转化为相应的四氢-β-咔啉类化合物,产品收率都在88%以上。当色胺用量为5 mmol,醛用量为5 mmol,PEG1000-DAIL用量为10 mL,甲苯用量为10 mL时,收率可达88%~93%。催化剂可以方便的回收循环使用,PEG1000-DAIL重复使用5次而催化活性基本保持不变。反应条件温和,收率较高,操作方便,后处理简单,该工艺符合绿色化学的发展方向,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以L-脯氨酸和均苯三甲酸为原料,经过对氨基酸的羧基保护,均苯三甲酸的酰化,再与去保护的L-脯氨酸甲酯反应,得到一种新型手性催化剂的中间体,其结构经过IR、MS和^1HNMR确定,考察了溶剂、温度等因素对反应关键步骤的影响,并提高了反应收率.  相似文献   

13.
本叙述了简易低温样品室的设计原理,结构性能和它在电阻-温度测试仪中的应用。在NiTi形状记忆合金相变规律的研究中,测试和分析了该合金的二种典型的电阻-温度曲线。  相似文献   

14.
以9,9-二[4-(4-胺基苯氧基)苯基]呫吨(BAPX)为第3单体,将其与对苯二甲酰氯、对苯二胺(PPD)在N-甲基-2-吡咯烷酮(NMP)中进行低温溶液共缩聚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含呫吨结构的聚酰胺共聚物.研究了单体摩尔浓度、反应初始温度、第3单体用量对共聚反应的影响,并用IR、DSC、TGA等方法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新型聚芳酰胺的特性粘度为1.85~3.20 dL·g-1,具有较高的玻璃化温度(305.6~325.7 ℃),在氮气氛中5%热失重温度为 524~544 ℃,800 ℃时的残炭率在52%以上.随着单体BAPX和PPD摩尔比的增加,共聚物的玻璃化温度逐渐降低,当BAPX和PPD摩尔比大于50/50时,共聚酰胺在常温下可溶于NMP、N,N-二甲基乙酰胺等极性有机溶剂中.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带隙基准电压源的温度补偿的原理,设计了一个具有药剂一阶温度补偿的电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二阶温度补偿的方法,设计出一个低温度系数的基准电压源,对此进行Hspice仿真,结果表明其温度系数小于5ppm/℃。  相似文献   

16.
轻质油藏注空气过程中原油低温氧化反应的O2-CO2转换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注空气过程中原油低温氧化反应机理和实验结果,分析氧气消耗率和CO2转换率及其影响因素。根据不同条件下原油低温氧化实验和高温氧化实验,计算分析了不同反应条件下的CO2转换率。实验结果表明,原油的低温氧化活性和CO2转化率主要受原油种类、反应温度、气体压力和砂的影响。温度和压力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氧气消耗越完全,CO2转换率越大;加入砂后,反应速率加快,氧气消耗量增多,CO2转换率增高。与高温氧化相比,低温氧化的CO2转换率低于65%,通常在20%~50%范围内。  相似文献   

17.
具有钙钵矿结构的稀土掺杂氧化物具有很强的磁电阻效应,该类材料所显示的复杂的物理现象和可能的应用前景引起人们的很大兴趣。但是其磁转变温度一般低于室温,而且需要很高的外加磁场才能够饱和。为实现室温和低场磁电阻,人们采用多种方法,如制备复合材料或尺寸在纳米量级的多晶体系。本文重点介绍了锰酸盐颗粒体系的结构特点、磁电阻效应以及产生成电阻效应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18.
从柴油机缸内燃烧反应的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出发,利用CHEMKIN软件对富氧燃烧时的低温反应进行了研究,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方法,通过耦合柴油机三维燃烧模型和正庚烷氧化反应动力学模型对低温反应机理中重要的脱氢反应和加氧反应过程进行了数值分析.对比空气助燃、富氧浓度对脱氢反应和加氧反应的影响发现:富氧燃烧能够促进脱氢反应,在压缩的上止点时刻,氧的体积分数分别为23%、25%和27%时的缸内脱氢产物C7H15的质量分数最大值分别是空气助燃时的1.95倍、4.77倍和291.58倍;加氧反应的速率随富氧浓度的升高呈线性增长趋势;富氧燃烧可以提高柴油机的热效率,使缸内生成更多的OH自由基,从而加快了后续的中温反应和高温反应速度.  相似文献   

19.
以乙酸镧、柠檬酸和苹果酸为原料,采用低温固相反应制备了柠檬酸镧和苹果酸镧,并通过FT-IR、XRD和SEM等手段对样品的物相、结构及形貌进行了研究。FT-IR和XRD结果表明,将反应物研磨1 h后,在室温下晾干或者100℃烘干均可得到柠檬酸镧和苹果酸镧产物。SEM图谱表明柠檬酸镧样品在升高烘干温度后颗粒度明显增大,而苹果酸镧样品在不同烘干条件下形貌变化不大。所提方法工艺简单、反应时间短、能耗低,反应不使用溶剂对环境污染小,有望应用于其他稀土有机酸盐体系的可控合成。  相似文献   

20.
在正常及低温胁迫条件下,对高粱3853—1与高粱3801—2苗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MDA)等指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在正常生长环境下,高粱3853—1的SOD与CAT的活性以及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均大于高粱3801-2,MDA的含量低于高粱3801—2;在低温胁迫下,高粱3853—1与高粱3801—2叶片中MDA的含量增高.其余4项指标都比正常环境下低;高粱3853-1叶片中SOD与CAT的活性、可溶性糖及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均高于高粱3801—2;与高粱3801—2相比较,高粱3853—1有较强的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