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最早提出遗传因子概念的人是奥地利遗传学家、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1822~1884)。他根据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在1865年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论文,提出了遗传单位(现称“因子”)的概念,并阐明其遗传规律,以后被称为孟德尔定律。最早提出“基因”一词的人是丹麦植物学家、遗传学家威廉·路德维希·约翰逊(1857~1927)。1909年,他根据菜豆选种试验所得结果,创立了纯系说,指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性状发育都有作用,但在纯系内进行选择是无效的。“基因”是英文Gene的音译,中文的意思是遗传的基本因素,是贮存特定遗传因素的功能单位,也是遗…  相似文献   

2.
亲子鉴定(identification in disprted paternity)是近代法医学术语,原是指用医学及人类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技术来判断有急议的义母与女间(特别是父子间)是否存在着亲生血缘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科学水平的提高,尤其自20世纪末期以来,亲子鉴定概念已为大为扩展,无论是其内涵还是外延,均远非昔日可比,所谓内涵扩展,是指所采用的方法更为先进,所选择的检验项目更为科学,被用于检验的科学更为多样, 外延的扩展则表现为目前这类鉴定的被检测对象已不再局限于直接相邻邻的父母与子女两人的个体,一方面对隔代,甚至隔数代的(包括旁系)个体间是否存在亲缘关系已有可能作相应的鉴定,(parentage diagnosis)或者血缘关系鉴定来代替亲子鉴定更为确切,但后者毕竟是沿用已久的术语。  相似文献   

3.
一个人的DNA中存在着独一无二的遗传密码,据说全世界所有的人拥有相同DNA的概率只有十亿分之一,DNA检测也因此常被用作司法鉴定和亲子鉴定的检测手段。但是,最近发生的一些案例让人们对DNA鉴定的准确性产生了怀疑。  相似文献   

4.
在司法鉴定中,常会遭遇DNA鉴定。比如在一些刑事案件中,需要利用DNA鉴定指认嫌疑人、确认被害者身份;在一些民事纠纷中,需要利用DNA进行亲子鉴定。在许多资  相似文献   

5.
中国一年生野生大豆(Glycine soja)核心资源构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我国国家种质资源库中保存的6172份一年生野生大豆(Glycine soja)资源进行了系统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比较了核心种质构建中常用的随机取样、恒量取样、比例取样、对数取样和遗传多样性取样5种取样策略, 确认对于一年生野生大豆, 遗传多样性取样策略是最简单有效的取样策略. 根据起源和生态类型对一年生野生大豆资源进行分组, 应用遗传多样性策略和层次聚类, 构建一个野生大豆核心资源. 该核心资源包括652份材料, 取样比例为10.65%. 代表性验证表明, 质量性状指标代表性为100%, 平均指标代表性为98.4%; 13个指标群体结构相似系数为0.96; 遗传多样性代表性为81.38%; 20对SSR引物扩增299份材料, 分析结果代表性为83.64%.  相似文献   

6.
刘一农 《科学通报》1983,28(1):54-54
细胞质雄性不育性是核外遗传的一种形式,它的遗传机理长时期处于“细胞质基因”和“质体基因”等假说的支配之下,未能得到真正阐述。叶绿体DNA(ct-DNA)及线粒体DNA(mt-DNA)发现之后、有一部分研究者根据核酸限制性内切酶对DNA消化所产生限制性片段的  相似文献   

7.
金涛 《科学24小时》2013,(10):10-12
<正>即便是亲子鉴定,也存在着1%的误差,这就是科学,科学总有意外和无法完全解释的机理。金涛2007年,基因体检正式问世,它进入我们的世界已经有6个年头了。6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有人褒扬,有人痛贬,基因体检到底是什么,可靠吗?可信吗?  相似文献   

8.
文心 《科学之友》2001,(10):22-25
近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与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基因组多样性实验室运用最顶尖的遗传基因鉴定技术,联手行动拉开了为中国国内近百只大熊猫作亲子鉴定的序幕,这一科技活动立即引起了海内外媒体及全球动物爱好者的极大兴  相似文献   

9.
用SSR标记分析高州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利用24对SSR引物比较了来自广东高州、江西、福建、云南等地区及东南亚不同国家共计240份普通野生稻材料的遗传多样性. 结果表明, 24对引物中平均有17个位点表现出了多态性, 平均多态位点比率为69%; 平均总等位基因数、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和多态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分别为51.1, 2.04和2.43; 平均基因多样性为0.8447. 高州野生稻5个居群间已经出现了较显著的分化. 上述遗传多样性参数均表明, 高州镇江镇朋山村(陂头洞)野生稻应该是高洲野生稻的一个遗传分化中心和遗传多样性中心. 高州野生稻很可能是广东普通野生稻、华南和中国普通野生稻最大的一个遗传分化中心和遗传多样性中心.  相似文献   

10.
我国第一个医学遗传研究所——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已步入而立之年,其前身是成立于1978年的上海市儿童医院医学遗传研究室。该所是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医学和生物学基地,形成了医学、遗传学和胚胎学等学科交叉、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HLA-Ⅲ的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1983年起,武汉同济医科大学中澳友谊补体实验室率先对中国人的补体成分(C4A、C4B、Bf、C2)的遗传多态现象进行了探测,确证我国人补体具有自己的遗传背景。《中国人HLA-Ⅲ的遗传多态性》是这方面的一篇综述。  相似文献   

12.
王晓佳  宋明 《大自然探索》1994,13(1):99-105
本文对植物雄性不育的遗传理论及其研究的发展作了综合性的评述;并从哲学的高度,对植物雄性不育遗传理论的研究方法,现有矛盾和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该遗传理论的方向等作了概括的分析和讨论;认为逐步建立一种“综合理论体系”,是使值物雄性不育遗传理论得以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必然途径,并对提出的综合理论的一个刍型作了简要介绍和讨论。全文分四大部分:(1)植物雄性不育(P—mst)遗传理论的发展大观;(2)P—mst遗传研究的方法论;(3)P—mst遗传理论的矛盾论;(4)P—mst遗传理论的发展论。  相似文献   

13.
分子标记偏离孟德尔分离比例(称偏分离)是一种普遍的生物学现象. 虽然偏分离可能会影响标记间遗传距离的估计值和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QTL)定位结果, 但在遗传连锁图构建和QTL定位中偏分离的影响常常被忽视. 在分子标记存在偏分离、显性和缺失情况下, 根据隐马尔可夫模型, 我们已发展了一种新的多点方法来重新构建F2群体分子标记连锁图, 以解决偏分离对标记连锁图构建的影响. 本文简化了上述方法以适用于回交、加倍单倍体和重组自交系群体. 模拟研究表明: (ⅰ) 两连锁偏分离基因座(segregation distortion locus, SDL)影响标记间遗传距离的程度随SDL遗传率和标记间遗传距离的增加而增加, 但受样本容量的影响较小; (ⅱ) 两连锁SDL一般会低估标记间遗传距离, 但是, 加性模型下两个SDL加性效应符号相反时会高估之, 上位性模型下两SDL加性×加性效应为负时却不影响其估计; (ⅲ) 用本文的方法均能矫正遗传距离估计值的偏差. 将新发展的方法应用于已构建的一个存在严重偏分离的水稻(Oryza sativa L.)籼粳杂交组合IR28×大关稻的F7代重组自交系群体, 重新构建了分子标记遗传图谱, 并用Bootstrap法获得了遗传距离的95%置信区间. 这些结果进一步印证了本文发展的新方法. 这为数量性状和生活力性状的遗传分析提供了基础. 为实际数据分析研制的DistortedMap计算机软件可供利用.  相似文献   

14.
畜禽基因组选择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哲  张勤  丁向东 《科学通报》2011,56(26):2212-2222
基因组选择是同时对高密度全基因组标记的选择, 也是一种标记辅助选择. 此方法能够在提高育种值估计准确性的同时, 通过早期选种缩短世代间隔、降低近交、加速遗传进展. 随着畜禽高密度全基因组SNP 芯片的问世, 基因组选择方法正在影响着传统的畜禽遗传评估体系. 在多数奶业发达国家, 基因组选择方法正逐渐取代传统奶牛遗传评估方法, 成为奶牛遗传评估的“标准”方法. 近年来, 针对基因组选择的方法、影响因素、应用策略和育种方案的研究大量涌现. 基因组选择已经成为当前动物、植物及水产生物遗传育种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综述了基因组选择的计算方法、准确性的来源及影响因素以及基因组选择在畜禽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现状, 同时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 并对基因组选择的理论发展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高等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的核质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Edwardson 1970年统计:已在80多种高等植物中发现了具有细胞质遗传的雄性不育品系,细胞质遗传的雄性不育系大都可通过核置换回交育成.由于核质代换系因核质关系改变后产生的一系列异常的遗传效应,尤其是其雄性不育特性在生产上有应用的可能性,引起各国学者的关注并因此对细胞质遗传的雄性不育的遗传现象进行了细胞学、遗传学的研究.研究结果为探索高等植物细胞质在进化中的作用提供了可能性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植物响应高温胁迫的表观遗传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不能移动,植物只能被动地应对昼夜温度和四季气温的改变.为了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植物进化出复杂的遗传和表观遗传机制去感知周围温度的变化并随之调整生长发育.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的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研究植物响应高温胁迫的机制迫在眉睫.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和小分子RNAs是主要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这些表观遗传修饰各自分工又密切联系,共同调控植物的抗热性.本文介绍了近年来表观遗传修饰调控植物响应高温胁迫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水产动物重要经济性状的分子基础及其遗传改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桂建芳  朱作言 《科学通报》2012,(19):1719-1729
中国水产养殖的成就已被认为是中国对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重大贡献.近20年来,基因组学和其他遗传技术的进步显著推动着水产动物分子生物学和遗传育种学基础研究的发展.进入21世纪后,一些主要水产动物的全基因组测序已经完成或接近完成.本文综述了包括基因组技术、体细胞核移植和干细胞技术在内的水产遗传改良技术的一些重要突破性进展,概述了包括生殖、性别、生长、抗病、耐寒和耐低氧这些重要经济性状的分子基础,列出了一系列与这些经济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最后,介绍了几个特别是中国水产动物遗传改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事例,强调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根据有关原始海洋中化学进化的研究,核苷酸碱基化学合成、生物合成的途径,以及对现在的遗传密码的简单分析,得到了一个关于核苷酸碱基、蛋白质氨基酸、原始遗传密码诞生过程的假说.为了使叙述简化,被认为与早期遗传密码形成无关的现在的遗传  相似文献   

19.
果蝇是遗传学的经典实验动物,已故著名的遗传学家摩尔根曾以果蝇的变异、遗传,创立了基因学说。今天在人体科学研究中,也用上了果蝇,《气功外气对果蝇寿命作用的初步观察》一文即是一例。我们希望作者将来能更进一步研究外气对果蝇遗传、变异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智商测定     
智商测定源出于艾尔弗雷德·比纳(Alfred Bine幻鉴定缺陷学龄儿童的方法,并由此导出了鼓惑性的结论:智力是遗传的。根据《沃伦(Warren)氏心理学词典》,所谓智力测验就是指;“通过个人对单个或一系列问题解答情况的考查,或者是评价个人对某项或一系列工作的完成情况,从而由此推断此人的智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