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梅山教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中最具有影响的民族宗教。它经历了原始部落宗教、民族宗教和跨民族性宗教三个阶段。作为一种民族宗教,它正式创立于唐末五代,而作为一种跨民族性宗教即完成于元末明初。梅山教是由瑶族所创立,由我国西南众多少数民族共同信仰的一种独立的民族宗教,并不是道教的一个流派。瑶族老人尤其是梅山师公死后,其亡灵都要回归梅山就是梅山教作为独立的民族宗教的最主要证据。但由于两宋以后,随着族群的迁徙与文化的融合,道教凭借着政权的力量进入梅山文化地区,一部分汉族道教移民转而改信梅山教,并进而将道教的神祗和道教的教理教义植入梅山教之中,从而使梅山教具有了浓重的道教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2.
羌族宗教文化是青藏高原文化的有效构成,万物有灵和祖先崇拜始终是羌民族宗教文化的核心信仰。地处汉藏之间的羌民族,其民族宗教文化与道教、苯教及藏传佛教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各地财神信仰也日渐兴盛起来,如何树立正确的财富观亦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为深入挖掘道教历史文化资源、促进道教文化尤其是道教财神民俗文化的研究与传播,探讨财神文化的现代意义与社会价值,由江苏省民族宗教研究会主办,江苏省道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中国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形态作了分类论述,并就宗教文化形态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习研究意义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研究民族文化的本质特征,可以帮助人们更清楚的认识民族文化的实质.通过对甘肃省少数民族宗教民俗活动中养生健身文化研究,发现其具有传承性、独特性、群体性、规范性、娱乐性、民族民俗性、不平衡性和局限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从真武阁的道教文化溯源、选址和布局的道家选择方式、建筑结构的道教思想、建筑艺术的道教文化和真武阁的传说及道教活动等方面,探析真武阁的道教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浙江海洋文化中的道教文化在海洋文化研究的大背景下需要进行深入研究,主要可以从三个层面入手:首先是对道教海洋信仰的理论研究,探讨道教的水崇拜与众多海洋神明的渊源关系;其次是对道教海洋民俗的研究,细致分析沿海民俗中的道教影响因素;最后是道教海洋文化创意的开发研究,提高道教海洋文化的现代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8.
宗教文化在宁波地区渊源流长,既有光辉灿烂的佛教文化,又有曾经非常兴盛的道教文化。四明山脉的洞天福地吸引了众多的道教徒遁迹山林、兴宫筑观,聚居修炼,其中就有葛洪、徐可复等著名道士,唐宋对道教的扶持也使得宁波地区道观林立,这些都是宁波发扬道教文化的宝贵基础。但发掘道教文化不能仅仅局限在道教界.而应该关注道教的广泛影响力,如道教与浙东学派的关系等。许多浙东学派的学者实际上与道家道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们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宁波文化素养的养成,因此宁波在建设现代都市的进程中需要重视对道教文化的弘扬。  相似文献   

9.
民族宗教与民族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壮族麽教各类法事仪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和信仰文化特征,如南方稻作民族文化特征、原生性民族宗教特征、巫信仰文化色彩、多元融合及世俗化倾向等。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和访问调查等方法,对巴蜀少数民族聚居地的传统体育项目进行了考证与分析。研究发现巴蜀体育内涵丰富、风格独特,不仅与其民族史密切相关,也和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同时还集中体现了西南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共有特点。通过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特征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更深层次、更高角度把中国传统体育推向世界。  相似文献   

11.
句町是古代中国西南骆越民族建立的一个方国.句町国宗教信仰的人文生态包括农耕稻作生产与村落文化生态、氏族王权与英雄崇拜、"三边蛮夷"冲突碰撞与融合、汉文化的进入与文化中转站等.句町国宗教信仰的表现形态主要有巫信仰与鸡卜术、灵魂信仰与娅王花婆、祖先崇拜与布洛陀、乜六甲、国家--民族宗教雏形与麽教信仰、宗法性传统宗教与铜鼓墓葬等.研究句町国宗教信仰文化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元杂剧《黄粱梦》蕴含丰富的道教文化精神,剧本集中反映了道教多神信仰的特点和二元对立的度脱文化特色。另一方面,这种道教文化对元代神仙道化剧的题材内容、创作模式及元代文人的隐逸思想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词语产生于一定的文化背景中,因此,往往具有该文化的特征,某些特殊词语的文化特征往往更突出.道教是中国自身的宗教,其主要目的是追求今生不朽,长生火视.为此,就有一整套修炼方术,如像服食金丹、炼气功等.而这些方术术语就带有很浓厚的文化特征.道教气功术语的文化特征可以从道教的来源和道教的特点两方面来分析.一、从道教的气功术语看道教的来源道教来源较复杂,大致可以分为:民间的种种观念和方术;古代哲学中阴阳家和道家的某些理论框架;佛教的渗透等方面.下面分别举例说明。(一)民间的神秘观念和方术的影响民间的神秘…  相似文献   

14.
开展和加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国防教育是我国边疆安全的重要保障。目前,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对国防教育普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法律制度不完善,操作性不强,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如根据少数民族、宗族聚居特点,利用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特点,结合少数民族汉语水平开展国防教育。  相似文献   

15.
张亮  史翠萍 《科技信息》2010,(18):149-149
山东省拥有深厚而丰富的道教文化资源,当前着力开发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对其旅游发展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充分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认真分析开发现状,总结经验,理清发展思路,而且在充分利用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和精品旅游线路。做到这些,道教文化资源底蕴对山东旅游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6.
天师道对封建政权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天师道影响封建政权的原因大致有三:道教思想理论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神道设教",天师道渗入封建政权;天师道的法术为其影响政权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17.
刘仙娘信仰是广西富川梧州瑶地区流行的一种信仰。透过刘仙娘的传说可以窥探梧州瑶民众的鬼魂崇拜、图腾崇拜、巫术崇拜与法术崇拜及道家的女性崇拜。文章运用文化人类学、宗教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刘仙娘传说所体现的宗教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南宋词人张孝祥的于湖词受道教文化影响较深,就题材而言,有游仙词和宫观题材的词作;就文学风貌而言,其词大量化用道流用语,具有道教文学浪漫神奇、清幽典雅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早期道教(正一道)在形成过程中,其人员活动与构成、思想、组织等与巴渝文化关系紧密,受其影响颇深。早期道教形成后对巴渝地区又产生了许多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试论比喻的民族文化蕴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喻植根于民族文化,不同民族语言里的比哈,往往与民族的传统文化思想相契合,本文试图从比喻与民族宗教信仰,比喻与民族审美观,比喻与民族生存环境,比喻与民族历史背景及文学传统,比喻与民族文化心理五个方面对比喻的文化内蕴作一浅显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