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代私学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私学是继战国私学之后我国古代私学发展又一繁荣与昌盛时期。并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初步形成体系,而且表现出其强烈的学术个性与鲜明的人文追求  相似文献   

2.
唐代私学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私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唐高祖至唐高宗时期,私学的发展基本沿袭传统,汉魏以来大规模经学私人讲学仍较兴盛;武则天至唐玄宗时期,传统的经学私人讲学走向衰落,蒙学性质的私塾得到较快发展;安史之乱后至唐亡,读书山林寺院蔚然成风,隐居读书成为这一阶段私学发展的显著特点,此外,家族学院的兴盛也是这一时期私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3.
在育学兴办前的汉初,私学教育就已存在,使古代的化典箱、科学知识通过私学教育得以很好的保存和广泛的传播。在汉武帝开始兴办和发展官学后,官学虽然在国家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但私学在官学的影响下却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与官学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在持续发展教育事业、加强经学传播、完善教育体系、促进科技发展等诸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戊戌维新运动中,维新派积极宣传改革教育的主张,身体力行创办学堂、学会,推动百日维新中国教育改革令的颁布。这一切,对中国教育近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以后近代教育制度的推行创造了思想条件;科举制受到有力冲击;开办新式学堂之风从此长盛不衰;培育了一批从事教育的人才。  相似文献   

5.
在历史转型时期,我国教育打破了官学(政府设立的学校)一统天下的局面,出现了私立学校、民办教育等新的办学模式。如何使各种各样的私学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并与官学相辅车成。这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事实上,这并非新时期的特殊产物,早在两千多年前它就在教育发展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并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本文以史为鉴,从探讨我国古代私学的发展和课程设置中,总结出古代私学的现实意义,以期以当前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有  相似文献   

6.
戊戌维新运动中,维新派积极宣传改革教育的主张,身体力行创办学堂,学会,推动百日维新中国教育改革令的颁布。这一切,对中国教育近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以后近代教育制度的推行创造了思想条件;科举制受到有力冲击;天办新式学堂之风从此长盛不衰;培育了一批从事教育的人才。  相似文献   

7.
唐代科举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深刻地影响了教育的发展方向。私学因其自主性和灵活性,能很快调整教育内容和目标以适应科举考试。以应举为目的的私学迅速发展起来。科举考试中,出身于私学的“乡贡”因其更能适应科举考试,因而自唐玄宗后期始开始在进士及第比例中占据优势。  相似文献   

8.
古代私学,在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中起到了举足轻重作用,从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繁荣到后期私学不断的成熟和发展,涌现了一大批具有思想教育大家,更对社会经济以及教育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贡献;而独立学院作为当今高等教育中的新生事物,在高等教育进行扩招、高等教育普及化以及高等教育自身资金和资源极度缺乏的客观条件下应运而生。本文将从古代私学的发展进程和特点中,寻找新时期独立学院发展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9.
科举制度是抡才教育,新式学堂则为培才教育。清末改废科举,兴办学堂,官绅合办是兴办新式学堂所常用的模式。这一模式在几位朝廷大员讨论兴办学堂及改废科举的奏折中逐渐形成,内涵也不断扩大,最终形成于政府所颁布的新学制——《奏定学堂章程》中。清政府采用这一模式有两个原因:一是基于国家财力不足的考虑,二是受传统办学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新式学堂新办及学制改革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重要变化。清末民初时期,吉林在教育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在这一过程中,尽管以新式学堂为代表的新式教育体制已经确立,但传统教育并未立刻退出历史舞台.学堂与私塾并存成为这一时期教育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吉林地区教育呈现出新旧并存的二元结构。  相似文献   

11.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的文化与学术中心,它既发扬光大了西周官学的办学形式,又综合发展了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长处,成为中国封建教育史上第一所高等学校,其兼容并包、来去自由的办学思想促进了学宫的繁荣发展,其经验对当代高校建设和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汪超 《咸宁学院学报》2012,(11):190-191,214
学堂乐歌是近代民主主义音乐文化的开端,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本文将以学堂乐歌代表人物之一李叔同的《送别》为研究对象,以它的创作、音乐、歌词、影响等方面为研究个案,深层剖析学堂乐歌的中西结合特质及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3.
在官学兴办前的汉初 ,私学教育就已存在 ,使古代的文化典籍、科学知识通过私学教育得以很好的保存和广泛的传播。在汉武帝开始兴办和发展官学后 ,官学虽然在国家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 ,但私学在官学的影响下却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并与官学相辅相成 ,互为补充 ,在持续发展教育事业、加强经学传播、完善教育体系、促进科技发展等诸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石陶钧曾说自己是湖南时务学堂学生,但其说疑点颇多。据考证,石陶钧虽然在时务学堂学习过,但并未取得时务学堂的正式学籍,因此不是时务学堂的正式学生。  相似文献   

15.
“因材施教”出自孔子《论语·雍也》:“圣人之道,粗精虽无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焉。”它是在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教授诸生的实践中创立的,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因材施教”虽不是孔子的原话,却是对孔子教学实践中一条基本原则的准确概括。在育人和教学中,家长和教师都要因材施教,孩子才能正常成长。  相似文献   

16.
学堂乐歌的创作模式开创了学堂乐歌时代的辉煌,在不断的借鉴与学习过程中,日本的音乐促进了中国社会音乐化运动的开展,使音乐在社会教育中的作用不断增加。加快了中国人才的培养,使美的素养成为人才重要的品质之一。特别是学习和借鉴日本学校歌曲创作模式使得学堂乐歌的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17.
通过《癸卯学制》来阐析奉天实业学堂的有关情况及其创建的重要历史意义,从立法的角度说明奉天实业学堂适应了时代的发展,为当代的职业教育提供了很多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新发现的文献资料考证,廓清了晚清陕西农业学堂和实业学堂的基本历史脉络及与中等农林学堂、西北大学农科分校、东北大学工学院、西安临时大学工学院和今西北大学的地缘关系。结论认为:晚清陕西农业学堂奠定了西北大学近百年的固定校址;晚清陕西高等教育的萌芽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应作为人文资源予以开发。  相似文献   

19.
武汉大学的前身自强学堂于1893年由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众所周知,学堂创办最重要的是有资金保障,但由于种种原因,自强学堂创办经费的筹措几经坎坷,历时近三年才勉强办学。本文拟对自强学堂创办经费来源问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0.
《科技知识动漫》2009,(22):F0003-F0003
郑集实验小学位于美丽的微山湖畔,其前身为始建于1903年的郑集私立学堂,1950年改名为郑集小学,1960年被江苏省教育厅批准为铜山县重点小学,1981年被省教育厅命名为首批省级实验小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