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SNIFTIRS方法研究了苯甲酸钠在铂电极上发生KOBLE反应前的吸附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负电势增加,苯甲酸钠分子垂直吸附在电极表面的量增加;正电势增加,苯甲酸钠分子平躺吸附在电极表面的量增加.苯甲酸分子吸附取向的改变导致了电极表面水分子吸附取向发生与其相同的变化,并发现在电极表面附近存在苯甲酸与苯甲酸钠的平衡.  相似文献   

2.
蚯蚓粪吸附水中Cu2+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蚯蚓粪为吸附剂,测定了Cu2+初始质量浓度、温度、pH、吸附时间对水中Cu2+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对等温吸附特征、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在温度25℃、Cu2+初始质量浓度87.9~575.0 mg/L、蚯蚓粪用量0.25 g/10mL、振荡速率200 rpm、吸附时间12 h的条件下,吸附效率可达95.27%~98.07%;pH对吸附影响甚小;蚯蚓粪对溶液中Cu2+的吸附过程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不同温度下吸附呈现相似的非线性吸附等温线,且Freundlich模型对吸附过程有良好的拟合;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G0,表明吸附过程是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  相似文献   

3.
以天然煤渣为吸附剂,采用批量实验方法,研究了有机氯农药β-HCH在25℃等温条件下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行为。结果显示,煤渣对100μg/L的β-HCH吸附12 h后趋于平衡,最大吸附量为1.76μg/g;4种动力学模型的拟合和回归分析显示,煤渣对β-HCH的吸附动力学特征很好地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采用3种等温模型对吸附过程进行了模拟,Linear(R~20.99)和Freundlich(R~20.98)模型均能较好地用于拟合β-HCH在天然煤渣上的等温吸附曲线。  相似文献   

4.
铁活化斜发沸石吸附水中氟的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2%NaOH溶液预处理的白庙子斜发沸石分别用5?Cl3溶液静态热浸渍和动态热浸渍制得的3#和4#铁活化斜发沸石,其比表面积、孔体积及微孔分布有了明显改善,对水中氟离子静态吸附容量有了明显提高.3#矿样上呈指数型吸附等温线,可用Freundlich等温方程描述.4#矿样上呈S型吸附等温线,有多分子层吸附特征.热力学分析表明,两矿样对氟的校正选择商KC随温度和氟离子浓度提高而增大,选择能力增强.△exH0-m、△exS0-m和△exG0-m结果表明,吸附行为是吸热的熵增大过程,提高温度和浓度时矿样对氟的化学亲和力增强.3#矿样对氟离子的化学亲和力较强,静态吸附容量较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河流底质泥沙吸附镉的热力学,结果表明吸附等温线为S-2 型并符合 de Bore-Zwikker 吸附多温式。  相似文献   

6.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对自制茶碱模板酚醛吸附树脂(TTPS)和非模板酚醛吸附树脂(NTPS)吸附茶碱状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TTPS和NTPS对茶碱的吸附数据符合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说明吸附是单分子层吸附和优惠吸附;对吸附数据进行数学处理,求得了茶碱在TTPS和NTPS上的吸附焓变、自由能变和吸附熵变,并对吸附行为作了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7.
驱油剂在油砂上吸附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测定了298K和318K进口磺酸盐型驱油型ORS-41和B-100在油砂上的吸附等温线,并研究了NaOH和NaCl对吸附量的影响,实验结果用非均匀表面两阶段吸模型导出的吸附等渐方程式关联,计算值和实验值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8.
甲烷在页岩上吸附的热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页岩吸附甲烷的机理,通过容积法测定35,50和65℃时页岩甲烷吸附等温线,计算甲烷在页岩上的等量吸附热和极限吸附热,从热力学角度分析甲烷在页岩上的吸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甲烷在页岩上的吸附等温线具有Ⅰ型等温线特征,Langmuir吸附模型较好地拟合了吸附数据;根据吸附等温线计算的等量吸附热为15.50~17.65 kJ/mol,平均为16.88 kJ/mol,说明页岩对甲烷的吸附为物理吸附;等量吸附热随甲烷吸附量的变化而变化,是页岩表面的不均匀性和吸附分子间作用力综合作用的结果;极限吸附热定量地反映了页岩表面与甲烷气体作用力;在页岩气藏开发时,除了采用降压解吸开采外,对于极限吸附热较大的页岩气藏,可通过注入吸附能力更强的CO2等促使甲烷解吸。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水中粉末活性炭(PAC)吸附亚氯酸盐(ClO2-)的速率控制机制,在常规水处理的pH及温度下,通过烧杯搅拌实验对ClO2-在PAC上的等温吸附特性及吸附机理进行研究。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对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考察PAC对ClO2-吸附的性质及热力学行为;用伪一级、伪二级动力学模型以及颗粒内扩散、液膜扩散模型对吸附动力学数据进行分析,探讨该吸附过程的机理及速率控制机制。结果表明:在常规水处理条件下PAC对ClO2-的吸附是自发、吸热的化学吸附过程,适宜吸附的pH为6,吸附的表观活化能约为53 kJ/mol;平衡吸附量随温度和ClO2-初始质量浓度升高而增加,与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伪一级动力学模型相比,吸附等温线更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规律,吸附动力学更符合伪二级动力学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了化学吸附反应是PAC吸附ClO2-速率的主要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基本吸附制冷循环的基础上,建立了基本吸附制冷循环热力过程中的各个热量的计算表达式.针对氯化钙氨吸附制冷实验系统的两种典型工况(制冷工况和空调工况),就解吸终了温度和吸附终了温度对制冷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热力计算和分析,明确了空调工况下制冷系统性能更好的原因,并对计算结果从热力学理论角度进行了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电导法研究了366K(93℃)时经洁净处理的羊毛纤维在酸性(PH=3.0~3.5)水溶液中对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的吸附等温线,以及羊毛在不同助剂(含乙二醇/苯甲醇和硫酸锌)的水溶液中对SDS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加入助剂后,SDS的吸附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可解释为较高温度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在水中的溶解度升高.同时,苯甲醇、乙二醇分子中都含有羟基,亲水性较强,在水中的溶解度也较高,使得表面活性剂与水的亲和性增强,表面活性剂分子自水中逃离而吸附于羊毛上的趋势相对减少,故SDS的吸附量降低.由通用吸附等温线公式估算了不同助剂作用下SDS在羊毛/溶液界面吸附的表面胶团聚集数和表面胶团化标准自由能,与实验结果比较符合.本文还研究了在空白浴和加助剂(“DL”、“FL”)条件下分散染料上染羊毛的吸附等温线,并探讨了其吸附机理,从较深层次上探索其染色机理.  相似文献   

12.
文章研究了CECE法中D2-含氚重水同位素交换以及电解的热力学问题,即可逆分解电压和2个反应(19-1) 和(19-2)的热力学平衡条件。研究给出了H2O, HDO, D2O, DTO和T2O的可逆分解电压。H2O(0) 与T2O(4)的可逆分解电压的相差为0.047 V,如要保留T2O,则实际的分解电压不能大于H2O的分解电压。同时,导出了这5种氢同位素水的平衡蒸汽压和汽化热与温度(0~100 ℃)的函数关系。从热力学来讲,反应(19-1)和(19-2)的平衡常数都很小,在静态反应中难以实现,如果在流动系统中,则能符合条件Q < K,使反应进行。电解分离氢同位素水的最大的难点是选择性差,可以探索使用光催化分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对茶叶废弃物吸附模拟废水中苯酚进行了优化,研究过程中选取温度、茶叶量、初始苯酚浓度和吸附反应时间为四个影响因素,苯酚吸附率为响应值。响应面法优化的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35.65℃,茶叶量0.59 g,初始浓度210.76 mg·L-1,反应时间67.42 min。在最优化的条件下,响应面模型的预测吸附率为9.90%,实测的苯酚吸附率与预测值基本符合,其值为9.58%,偏差为3.23%。  相似文献   

14.
运用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等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葡萄糖酸钠对7003铝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缓蚀性能及其与苯甲酸钠的协同作用,并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铝合金的腐蚀形貌。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糖酸钠能抑制7003铝合金的腐蚀,是一种阳极型缓蚀剂;随着葡萄糖酸钠浓度的增加腐蚀率逐渐减小;当葡萄糖酸钠浓度为0.005mol/L时,缓蚀效率最高为76.92%。此外,葡萄糖酸钠与苯甲酸钠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当葡萄糖酸钠与苯甲酸钠比例为3∶2时,缓蚀率达到86.49%。  相似文献   

15.
吸附式制冷循环热力学及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纯热力学角度对基本两床连续循环、绝热回质循环、等温回质循环这3种吸附式制冷循环的热力学过程进行分析,并采用C 语言进行编程模拟计算,探讨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及热源温度对解吸温度、吸附温度、循环吸附率、性能系数、周期制冷量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蒸发温度及冷凝温度的提高,回质循环(包括绝热回质和等温回质)与基本两床连续循环之间的性能差距逐渐减小,随着热源温度的升高,回质过程对提高系统性能系数的作用削弱;综合3种循环方式的计算结果,等温回质循环方式能够更好地符合燃料电池汽车余热驱动的吸附式制冷系统。  相似文献   

16.
在300.2-308.2K温度区间内,用表面张力仪测定了正丁醇稀水溶液的表面张力随其浓度的变化.应用热力学方程计算体系的表面过剩熵,表面过剩焓,及Gibbs吸附量和正丁醇分子的平均截面积.同时讨论了正丁醇与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原理,并希望能为助表面活性剂的选择、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4种焦化废水中苯酚和7种苯酚同系物的检测方法和吸附试验进行了研究,并对吸附前后的水质进行了对比。以粉末活性炭作为吸附剂,以苯酚的去除率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考察了吸附的温度、pH值以及活性炭投加量3个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吸附温度在20℃(室温)、pH值为2.0以及投加量为40~80g·L-1活性炭时,4种焦化废水中的8种酚类物质的去除效率均能达到97%以上,COD的去除效率84%以上。活性炭处理焦化废水的去除效率高、实验操作简便、成本低。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溶解氧含量对Fe基换热表面腐蚀行为的影响机理,根据第一性原理,对O2单分子、H2O单分子和溶氧水体系在Fe基换热表面的吸附进行了研究,采用GGA/PBE,近似计算吸附过程中的吸附能量、态密度及布居数变化。计算结果表明:含氧水溶液中溶液与Fe基表面存在表面吸附,水分子趋向于顶位吸附,氧分子趋向于Griffiths吸附;H2O分子在Fe(001)表面吸附而相互作用时,引起了界面双电层电荷分布的变化,使Fe原子失去电子带正电,导致表面电位发生变化;O2分子在Fe(001)晶面吸附时,促使Fe(001)表面原子失去电子,表面电位增加,O2分子与表面Fe原子易于发生电子转移,其中O原子的2p轨道对于O2分子在Fe(001)晶面的吸附起主要作用;随着溶氧水体系中O2分子所占比例的增大,吸附能的绝对值也随之增加,Fe基换热表面相互作用更强。研究探明了不同溶氧量对Fe基换热表面腐蚀的影响规律,为实验研究金属基体腐蚀机理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苯并三氮唑与苯甲酸钠对防冻液中多种金属的防腐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碱性条件下,苯并三氮唑和苯甲酸钠单独作为缓蚀剂时,对多种金属均能起到缓蚀作用,将苯并三氮唑和苯甲酸钠进行复配,缓蚀效果更加明显,具有协同缓蚀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