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拓宽了动漫艺术作品的传播途径,为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机遇。在新媒体发展趋势下,动漫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日趋丰富,传统漫画和动画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人们的需求,如何充分的利用新媒体及其特性创新媒体时代的动漫形式,使漫画画面更具表现力,使动画更具有时代性,观者体验更加丰富,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新媒体时代和二次元文化交织的新环境下,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正面临着政策落实难以触及痛点,产业链上游空心化严重,目标群体局限于低龄儿童等瓶颈问题。为此,应认真汲取日本动漫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把握时下政策性质已由限制型向引导型过渡、动漫作品与市场盈利粘合更紧密、消费需求正处于爆发性增长阶段等机遇,积极选择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路径。一方面,应端正认知,在政策的制定上更加重视文化融合和审美情趣的塑造;另一方面,应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利用新兴网络平台打造集中社群,形成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完整渠道,以打造既注重受众观感体验,又兼顾教育意义的优秀动漫作品。  相似文献   

3.
《科技潮》2011,(8):57-57
“动漫孵化共享平台”和“新媒体产业基地创新公共服务共享平台”是由北京市科委支持、北京兴邑世纪国际新媒体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承担的重点项目,近日,北京市科委组织专家,对其进行了验收。  相似文献   

4.
英语文化创意产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型和变革,各类英语文化创意产品形态也日益多元化。文章首先分析了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英语文化创意产业带来的影响,总结了新媒体时代下英语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出数字化、智能化、多样化产品的变化,提出了新媒体时代英语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趋势,不仅能够拓展英语教育的应用场景,同时也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创新科技》2018,(11):65-67
无论是作为动漫产业输出大国的日本和美国,还是刚刚起步的我国,其盈利模式大同小异,都涵盖上游、中游、下游3大板块,然而我国还未探索出成熟的、具有本国特色的动漫产业盈利模式,依然存在诸如消费群体不成熟、本土化策略缺位等问题。在新媒体的环境下,未来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坚持"IP为王,渠道制胜",并与社交平台进行联动,最终推动动漫产业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6.
动漫产业属于文化产业的范畴,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产业。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  相似文献   

7.
我国近年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来,动漫产业从小型规模逐渐发展壮大,快速发展,正从一个动漫消费大国向研发、生产、创作和销售动漫的强国转变。可我们也要清楚的认识到:在动漫原创水平及其产品的质量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在动漫企业中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营销方式还在不断的探索中。所以,为动漫产业寻找一条与我国国情相符的道路是当务之急。3G时代的背景下,我国手机动漫产业有了更好的发展时机。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培养适应时代潮流的高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是关键,本文以烟台职业学院动漫专业探索和实践为例,探讨了动漫专业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为提高学生的动漫技术应用能力并实现与岗位零距离对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微动漫是在新媒体微时代出现的新兴产物,微动漫的艺术形态为动画,但艺术语言更接近漫画。微动漫以自身的短小精湛、时尚魅力、传播灵活等优点吸引了越来越多成人观众的眼球,有效地填补了中国成人动画的空白,打破了成人动画在时空维度中难以发展的局面,为中国成人动画拓开了发展的新维度。微动漫在深层次上所蕴含的意义是让忙于生计的现代人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从事娱乐和交流活动,舒缓当代快节奏社会生活下的精神压力。在梳理和归纳微动漫的相关理论知识基础上,对微动漫的创作手法及制作方式进行系统化的研究,探索与实践更精简、更时尚、更吸引观众眼球的微动漫的创作技艺,助力微动漫之腾飞。  相似文献   

10.
动漫产业是新兴文化产业,而传统文化也为动漫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其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安徽拥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底蕴,几千年的发展留下了丰富的文化瑰宝,这是后人应加以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当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时代大背景下重新进行整合重组,在发展动漫创意产业的同时,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元素,使两者完美融合进行再创造。  相似文献   

11.
张杨 《科技咨询导报》2014,(18):220-220
随着中国动漫创作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动漫产业的不断完善,动漫衍生品正在以蓬勃向上的姿态发展着。动漫衍生品的积极发展也开拓了动漫产业全方位发展的崭新格局。该文将立足于中国动漫衍生品产业发展的现状,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展望动漫衍生品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动漫衍生品的发展与影响研究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动漫产业在全球迅猛发展,日本、美国等国家都走在世界的前端,中国动漫产业也正在探索与前进中,各大城市分别抢夺发展动漫产业的制高点,长沙的《蓝猫淘气3000问》、广州的《喜羊羊与灰太狼》都成为了比较经典的成功案例。目前,厦门市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时代背景下,动漫产业的发展也成了其突破点和重点,然而厦门市的地域特点、文化特点等能否为发展动漫产业提供优越的环境和背景呢?本文首先介绍了动漫产业的发展现状,随后通过对厦门市政府相关部门以及部分动漫产业的走访,分析了发展动漫产业的文化氛围,并提出了根据这样的文化氛围厦门动漫产业应有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对我国手机动漫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手机动漫发展的因素,以及3G时代对手机动漫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美国、欧洲和中国,动漫游戏设计已经迅速发展起来,并扩展到许多领域,今天的动漫游戏在动漫设计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中国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巨大的市场空间,发展民族动漫产业有着深远和广泛的前景,动漫游戏是数字时代的发展产物,也是计算机设计与生活的完美结合.本文主要研究动漫游戏交互性的体现方式.  相似文献   

15.
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国内动漫产业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得到迅猛发展,目前全国在建的动漫基地已经有20多个,播出平台不断地放大,为国产动漫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动漫产业已经成为全球及主要国家庞大的产业。事实证明使动漫发展成为产业必须发展本土的原创性作品。而深圳动漫产业的发展,也将成为深圳文化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动漫产业巨大的市场潜力也必将带动深圳相关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不同动漫企业在规模、技术、市场和环境等方面有较大差异,如何对其进行准确的评价定位,对我国的动漫产业发展至关重要.首先分析了动漫产业发展中的主要影响因素,然后基于这些影响因素构建了对动漫企业进行分析评价的指标体系,最后通过对动漫企业的调查获取一手数据,并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16.0对数据进行信度分析和因子分析,利用分析结果对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和修正.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对美日韩动漫产业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炼了美日韩动漫产业创新的三点经验:第一,善于因势利导,发挥优势,从而形成本国特色的创新模式;第二,重视动漫文化,利于创新的动漫产业的环境气氛浓郁;第三,重视产业的创新投入,保证了动漫产业的生机和活力。美日韩经验对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启示是:第一,加强动漫产业宏观战略研究,构建动漫产业创新发展的中国模式;第二,培育动漫文化,构筑动漫产业创新发展的环境气氛;第三,加大创新投入,增强动漫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动漫产业是创新性强、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文化产业类型之一,进一步推动动漫产业的发展,对于提升河南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国家的软实力和更好地贯彻十八大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结合国内外动漫产业发展动态,并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河南动漫产业的优势、劣势和潜力,提出了河南动漫产业的发展建议,以促进河南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面临社会转型带来的焦虑和消费文化的影响,我国动漫亚文化群体不再激烈地对抗主流文化,而是在网络、游戏和动漫中,找到身份认同,体验情感交流和主宰生活的快感。"民工漫"是当代动漫亚文化群体在ACG文化传播演化过程中的心理缩影,也是他国内容产业王牌产品在本土的重要市场反馈。"民工漫"的传播,突破了动漫文化固有的边缘化屏障,起到了促进不同文化间相互交流、学习、启发的效应,有助于培养我国动漫产业的受众,推进动漫融入主流流行文化,也有利于促使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成熟壮大。  相似文献   

20.
杨雪婧 《科技信息》2013,(6):284-284
动漫作为一种产业,是一个发展空间非常大的产业。随着动漫产业的不断发展,中国动漫不断开拓新步伐,但是与世界动漫产业大国日本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区别。日本动漫和中国动漫在主题的表达方式、画面表现手法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